APP下载

《圣经》与《十三经》比较研究

2016-03-16程永凯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耶稣圣经论语

程永凯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圣经》与《十三经》比较研究

程永凯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犹太民族的《圣经》与中华民族的《十三经》作为西方与东方的文化经典,大有比较研究的价值。在内容构成上,两部经典都包含有律法、历史、诗歌、至圣言行、先贤及圣徒著述等成分;在精神内涵上,两部经典都包含有仁爱、忠恕、天人合一等理念。两部经典也存在不同之处。

《圣经》;《十三经》;耶稣;孔子

犹太文化的果实《圣经》,可谓是西方的“十三经”,其地位之崇高,神圣不可侵犯。而中华民族最核心的文化无疑是儒家《十三经》,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的精华,可谓是中国的“圣经”。本文从内容构成与精神内涵两个方面,重新审视这两部文化经典,发现其中的共通之处大有比较研究的价值。

一、内容构成

《圣经》包括旧约、新约两部分,共66卷,其中旧约39卷,新约27卷。就具体内容而言,《圣经》旧约包含律法书、历史书、诗歌、智慧书、先知书等,新约包含福音书、教会历史、书信、启示录等。《十三经》包括十三部儒家经典,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和《孟子》。

(一)律法

《圣经》旧约的前五卷是律法书,又称“摩西五经”。《创世记》主要记载世界、人类以及犹太民族的起源,重点是对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等先祖的记载。《出埃及记》至《申命记》的中心人物是摩西,他领导以色列人出埃及、过红海,并颁布了“摩西十诫”,其大意如下:除了耶和华以外,不可有别的神;不可雕刻和跪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神的名;当记念安息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不可贪恋人的房屋、妻子并他一切所有的。(出20:1-17)[1]十诫之外,还颁布了一系列律例、典章,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律法书是旧约中最重要的部分。

《十三经》中也有律法,就是所谓的“三礼”。《周礼》乃有周一代政典,包括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部分,详细记载了周代设官分职的情况。《仪礼》主要记载冠、昏、相见、饮酒、射、聘、食、觐、丧、祭等典礼,反映了周代士大夫阶层的行为规范。《礼记》主要是论述先秦礼制,解释仪礼,记录孔门师徒问答及为人准则。这“三礼”中所蕴含的各种礼仪制度,其实就是周代的律法。柳诒徵先生认为这礼法功效甚大,他说:“(周代)乡、遂之民,无人不熟读法令,自无干犯法纪之事。此岂空言法制,而一般人民尚不知现行之法为何物者所能比哉!”[2]

(二)历史

从《约书亚记》到《以斯帖记》12卷是旧约中的历史书,严格来说,“摩西五经”也可以算是历史书。这些书加在一起,勾勒出犹太民族起源、发展、壮大、立国、强盛、衰落、灭国、回归的整个过程,时间跨度从创世直到公元前400年左右。旧约中的《历代志》运用了类似孔子“春秋笔法”的方式处理历史事件,褒贬多含神学意味。新约中的历史书只有《使徒行传》,这是记载初期教会历史的一卷书。但是,四卷福音书记载了耶稣基督从降生到受死、复活的整个过程,也可以视为一种历史书。通过这五卷书,我们可以了解公元一世纪基督教的建立与早期发展情况。

《十三经》中的“春秋三传”是历史书。《春秋》是孔子编定的鲁国史书,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共242年的历史大事件。《左传》史料详细,叙事生动,在“三传”中尤为突出,是我们研究春秋历史的首选材料。《公羊传》和《谷梁传》注重从思想上探讨《春秋》,它们在经学上的意义更为重要。除《春秋》外,《尚书》也是历史书。它们的区别在于,《春秋》侧重于记事,《尚书》侧重于记言。《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部分,其中记录尧、舜、夏、商时期的部分文献是据传闻写成,不尽可信。《尚书》和《春秋》勾勒出了中华民族早期发展与兴衰的过程,是我们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诗歌

《圣经》旧约中有《诗篇》《雅歌》。《诗篇》原名Tehillim(赞美),共分五卷,收诗150首。对于犹太人而言,《诗篇》就是心灵的流奶与蜜之地,如同天上食粮,忍耐的学校,是灵魂的独白,苦难的结晶。《雅歌》是所罗门的歌,是歌中的雅歌。《雅歌》是以“爱”为中心的一卷书,作者通过对男女爱情淋漓尽致的描写,歌颂神与其子民之间的纯爱、联属关系。此外,《约伯记》《耶利米哀歌》等卷也有诗歌意味。

《诗经》是中华民族的“诗篇”,它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305篇诗歌,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郭沫若先生认为:“《尚书》和《诗经》里的《雅》《颂》,可以说完全是宗教的典籍,它们的性质完全和犹太人的宗教的《旧约》一样,《雅》《颂》就是那《旧约》里面的《雅歌诗篇》了。”[3]19世纪英国著名的汉学家理雅各,将其所译《诗经》中具有宗教意义的部分结成一集,作为《中国圣典:儒家卷》。在作品排列上,理雅各颠倒了原来的顺序,把颂放在最先,其次是大雅、小雅,最后才是国风。“这样安排的原因,是理雅各认为颂诗中的宗教成分最多,历史也最古老,由于本书的主题是宗教,自然要凸显这部分的重要。”[4]

(四)至圣言行

《圣经》新约中最重要的是四福音书。福音书是有关耶稣生平、福音信息的详细纪录。四福音书有相似之处,但在重点上却各有不同,相互之间不能替代。《马太福音》主要针对犹太人,强调耶稣为救赎的君王,应验了旧约的预言;《马可福音》针对罗马人,强调神子耶稣取了仆人的身份服侍人,为人舍命;《路加福音》的对象是受希腊文化熏陶的外邦人,突出了耶稣的人性;最后的《约翰福音》针对众教会,突出了耶稣的神性。这些不同角度、互为补充的描绘,正反映出耶稣基督的伟大和丰盛。后来的整个基督教,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毫无疑问,《论语》是记载中国至圣言行的。《论语》成书于战国初年,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最终编纂者可能是子思[5]。子思即孔伋,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弟子。《论语》这本书,为我们塑造了一位温文尔雅的孔夫子形象。夫子的一言一行为后世学子所尊奉,并被后人追尊为“至圣先师”。儒家后来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宗教,但是孔子文庙也是四处修建,得到社会上下的一致敬拜。孔子实在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人物。

(五)先贤、圣徒著述

从《以赛亚书》到《玛拉基书》17卷,是旧约中的先知书,记载了以赛亚、耶利米、但以理等十几位先知的言行,他们以上帝的名义向以色列人宣言,号召他们远离罪恶,归向上帝。从《罗马书》到《犹大书》21卷,是新约中的圣徒书信,这些书信多出自保罗、彼得、约翰之手。彼得是耶稣的大弟子,他是初期基督教会的基石。约翰深受耶稣所爱,耶稣受难时他跟随在十字架下,并且受耶稣之托照顾圣母马利亚。保罗原名扫罗,本是政府爪牙,专门迫害基督徒,后来见到天上的光,亲身体验了基督的大能,竟成为传道的能手,上面提到的21卷圣徒书信中有13卷就出自这保罗之手。

在《十三经》中,同样有类似先知、圣徒著述的作品。《尚书》中的许多誓、诰,《诗经》中的某些雅、颂,是出自文、武、周公之手。在孔子的心目中,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批人,都可谓是天生圣人。特别是周公,摄天子之位,制礼作乐,泽被苍生,简直是孔子的偶像。孔子一生的教化,都不出这《诗》《书》《礼》《乐》的范围。而孔门后学,则可谓是中国的圣徒,像曾子、子思、孟子这些所谓继承道统的人物,《十三经》中都有他们的作品,例如《礼记》中的《大学》一篇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6],《中庸》一篇是“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6]14,《孟子》一书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写成,还有著名的《孝经》,也是孔门后学的名作。

(六)其他

《圣经》和《十三经》中还有一些作品不太好归类。旧约《创世记》和《启示录》关于创世与末世的描绘,在《十三经》中没有直接的对应,但是在《周易·系辞下》中也含有对天地万物生成的含混描述,如“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7]。北宋邵雍根据《易经》六十四卦的演变规律,认为整个世界的生灭过程是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8]。可见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这天地宇宙,未必有具体的生成时间,更没有具体的灭亡时间,这与《圣经》是不同的。

《圣经》中还有一部分智慧书,例如《箴言》《传道书》等,这在《十三经》里是没有的,但在《论语》《孟子》中,并不乏短小精悍的格言警句。此外,《十三经》中的《尔雅》一书,作为中国最早的训诂类作品,相当于上古字典,在《圣经》中没有这样的作品。

二、精神内涵

下面我们来看《圣经》与《十三经》在精神内涵上的相通之处。

(一)仁爱

“爱”可谓是《圣经》的核心概念,整本《圣经》最重要的一句经文就是围绕着爱展开的:“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1]106这体现的是上帝对人的爱。《马太福音》中记载一个律法师试探耶稣,问他说:“夫子,律法上的诫命,哪一条是最大的呢?”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22:34-40)[1]28这体现的是人对上帝的爱和人与人之间的爱。

“仁”可谓是儒家的核心概念,《论语》一书多次出现孔子与弟子们谈论仁的对话。什么是仁?爱就是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6]140爱人,我们不由得想到《圣经》中的爱人如己。但是儒家的仁是由亲及友再及他人的有差等的爱,与《圣经》中要求的甚至要爱仇敌的爱毕竟不完全相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6]49这里面虽然提到了“爱众”,但是在孝、悌之后。但这也无可厚非,如果一个人连亲人都不爱,又怎么会爱别人呢?

(二)忠恕

在《圣经》中,有一些接近儒家忠恕理念的句子,如耶稣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2)[1]8从这句教导中,我们可以读出类似于儒家推己及人的恕的道理。至于忠,也就是尽己之心,在《圣经》中最大的体现不是在人与人之间,而是在人与上帝之间,也就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即忠于你的上帝。

《论语·卫灵公》篇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6]167《论语·里仁》篇记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什么是忠?什么是恕?朱熹以为:“尽己之心为忠,推己及人为恕。”[6]23朱熹的解释还算是合乎夫子的意思。孔子对恕的进一步解释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与朱熹解释的“推己及人”是一致的。

(三)天人合一

《圣经》中有一种胸怀天下的大使命,耶稣说:“你们要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16:15-16)[1]63这种强烈的使命感,迫使每一个基督徒积极向人称说耶稣基督的救恩,急切地想把福音告诉每一个人。《圣经》里还有一种神人一体的观念,在耶稣被捕之前,他为众门徒向天父祷告说:“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约17:23)[1]127耶稣的名字本身就包含这种意味,他被称为“以马内利”,即“神与我们同在”(太1:23)[1]1。

儒家经典《大学》,为中国古代学子勾勒了一条“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途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系列教导,使得每一位孔门弟子都成为一个胸怀天下的人,“修齐治平”成为每一个儒家弟子终生行之的大使命。而《中庸》一书,更是将这种境界从人世间推向了整个宇宙,书中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6]33这种境界,只有圣人才能达到,与天地并立为三,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大境界。这种“天人合一”与《圣经》的“神人一体”虽然有些相似,但毕竟是不同的。我们的“天人合一”要求人不断地格物致知、穷理尽性,最后才能达到;而基督教的“神人一体”只要求你“信”,只要你肯在神的面前认罪悔改,相信耶稣基督复活的大能,神就赐你这种同在。

三、总结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内容构成与精神内涵这两方面,《圣经》与《十三经》是如此的相似。或许,这些共通之处正是优秀文化形成的必备要素。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犹太文化才能深刻地影响整个西方文化,而中华文化也得以深刻地影响东方文化。

或许有人会说:“《圣经》有旧约、新约两部分,《十三经》却没有这种划分,这比较只怕不妥。”笔者认为,如果真要划分,《十三经》也可以分为旧、新两部分。《易》《书》《诗》《礼》《春秋》这“五经”是孔子之前周文化的代表,是《十三经》的“旧经”部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四书”是孔子之后儒家文化的代表,是《十三经》的“新经”部分。程颐认为:“学者当以《论语》《孟子》为本。《论语》《孟子》既治,则六经可不治而明矣。”[6]45朱熹更是直接将四书订为一册,撰成《四书章句集注》一书。至于《圣经》的旧约、新约,我们也可以说:“学者当以新约为本,新约既治,则旧约可不治而明矣。”

清朝中期以后,中国与西方的接触日渐增多,但是中国人“并没有对欧洲人十分在意。一直到发现欧洲文明可以和中国文明相颉颃,才开始重视起来”[8]210。有时候甚至矫枉过正,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信心全无,但也有一部分人固步自封,不愿意接触西方文化,对《圣经》更是没有兴趣。本文把《圣经》与《十三经》放在一起比较研究,就是想激起大家对东西方文化圣典的兴趣。地域虽分东西,经典却无疆界,我们应当以“天下”的眼光,圣人的气度,来了解《圣经》,也了解《十三经》。

[1] 圣经[M].上海: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中国基督教协会,2009:72.

[2] 诒徵.中国文化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159.

[3]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95.

[4] 吴伏生.《东方圣典》中的《诗经》[J].社会科学战线,2012(3):134-139.

[5] 唐明贵.论语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5.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4.

[7] 吴树平,等.点校.十三经[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27.

[8]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赵复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303.

(责任编辑 田景春)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Bible and The Thirteen Classics

CHENG Yongkai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Henan 475001, China)

As classics of west and east culture, The Bible of the Jewish people and The Thirteen Classics of the Chinese nation are worth of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ontent, they contain the law, history, poetry, words and deeds of the most holy man, books of sages and saints; on the spirit, they contain love, loyalty and reciprocity, unity of heaven and ma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lassics will also be refl ected in the comparison.

The Bible; The Thirteen Classics; Jesus; Confucius

I106.99

A

1674 - 9200(2016)05 - 0072 - 04

2016 - 03 - 28

程永凯,男,河南林州人,河南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先秦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耶稣圣经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圣经》经文中国化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