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官婉儿女性意识的表现及成因

2016-03-16邱田荣

文山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意识

邱田荣

(兴义一中盘江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上官婉儿女性意识的表现及成因

邱田荣

(兴义一中盘江书院,贵州 兴义 562400)

上官婉儿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这种女性意识首先表现在其卓越的文学成就上。上官婉儿文才卓越、学识丰厚,其诗作意境开阔而又不乏高雅的情思,可与君子比肩。其次,上官婉儿有突出的政治才能与官场智慧,不让须眉。再次,其女性意识也表现在她对待婚姻爱情生活的态度上,她蔑视礼教,勇于追求自由、纯洁、平等的爱情,具备了超越时代的独立思想。上官婉儿女性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应归功于其所处唐代社会的自由风气,其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有极大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另一方面,是由于上官家族显赫家世与雍容气度的濡染。此外,上官婉儿个人颠沛流离、大起大落的复杂生平也对其女性意识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激发与培育作用。

上官婉儿;女性意识;文学成就;政治才能

上官婉儿才华横溢、理想远大、个性独立,具有传奇色彩,是唐代女性意识觉醒的代表。文学上,她的诗歌词采清丽,文学技巧运用娴熟,字词句段中,传达出丰厚的学识和非凡的气魄。政治上,她游走于武则天、韦氏等各方权力争斗之中,运筹帷幄,成为掌握实权的女相。在对待婚姻爱情的态度上,她更是主张追求平等的男女观,蔑视礼教,肯定欲望,追求自由,表现出鲜明的女性意识。

一、上官婉儿女性意识觉醒的表现

(一)不让须眉,才华绝代

众所周知,古代社会是一个“等级森严,男尊女卑的专制时代”[1],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唐王朝开放的社会风气“给予了女子一种空前的社会地位”[2]。唐代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政治上的作为,对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是唐诗达到辉煌的原因之一。[3]上官婉儿就是唐代众多优秀女作家的代表。她的诗不仅突破了“小女子心态” 的束缚和伦理道德的限制,而且其诗歌创作体现出自身的才华和气魄,表现出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关注时政的热情,以清新爽朗的文风,展现出归隐山田、闲适淡然的高远情怀。

张说《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在序文中对上官婉儿的诗文才华做了高度的评价:“(婉儿)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聪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咸同宿构。”[4]18足见她才学之富。

上官婉儿所创作的主要作品收藏在《全唐诗》[5]中,其诗作折射出的文学素养、宏大视野、开阔胸襟以及政治关怀,都是“女性对自我作为与男性平等的主题存在的地位和价值的自觉意识”[6]。

1.文才卓越,学识丰厚

上官婉儿的深长文才和丰厚学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语言形象,描写新颖

上官婉儿作为一个女诗人,有着独特的敏锐、细腻的观察力,并且语言十分精致、形象、传神。例如《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条虽不谬,摘蕊讵知虚。

春至由来发,秋还未肯疏。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

“密叶因裁吐,新花逐翦舒”,一个“吐”,一个“舒”字,将纸花成型的过程动态化,同时又将纸花栩栩如生的状貌表现出来;上官婉儿进一步描写了剪彩花的纸条和花蕊,写彩花春日“开放”,秋天不落之异于真花的特点,生动逼真。此诗最精彩的是最后一句“借问桃将李,相乱欲何如”,将桃李拟人化,直接问桃李,既有拟人的趣味,又体现桃花李花相杂一起的烂漫景象,把剪纸画以假乱真的形貌描写得惟妙惟肖。

再如《双头牡丹》残句:“势如连璧友,心似臭兰人”,《驾幸三会寺应制》:“四山缘塞合,二水夹城流”,《游长宁公主流杯池》:“斗雪梅先吐,惊风柳未舒”等都十分注重对偶的工巧和炼字的精妙,于平淡处见匠心。

(2)内蕴丰富,文风清丽

上官婉儿的诗作不仅有着成熟的语言,还有着丰富的内蕴以及不随流俗的清丽文风: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彩书怨》是上官婉儿在少女时代写的一首诗。全诗写出了思妇怀念丈夫的怨情。诗的开头写这位思妇生长在江南洞庭湖边。洞庭叶落,思妇对着天上的月亮思念自己的丈夫,一夜没有睡。看到月亮落下去,天亮了,房中只有织锦屏风,没有丈夫,她感到非常的空虚,但是又不得不接受良人在千里之外的现实。在诗中,作者寓情于景,借萧瑟之景,抒惆怅之情,写出了闺阁之中思妇的空虚和寂寞。“整首诗写得情意绵绵、情深意重,克服了初唐诗歌情感缺失的弊病。”[7]

上官婉儿的这首《彩书怨》虽然是一首拟闺怨诗,却突破了传统女诗人闺怨诗凄凄怨怨的小女人情结,“通过描写妻子思念丈夫这一场景,把‘家’与‘国’联系到了一起,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8]。上官婉儿连一首简单的闺怨诗中都隐含着政治色彩,可见其开阔的视野,不让须眉的气魄。这种心怀天下政治,堪比男子般的胸襟和志向,都是上官婉儿女性意识不自觉的流露。

钟惺在《名媛诗归》中曾高度评价这首诗:“能得如此一气之清老,便不必奇思佳句矣。”上官婉儿作为一个女诗人,凭借其特有的细腻和敏锐的观察力,借“晶莹的秋露”“孤冷的落月”来抒发自己闺阁独宿、“思君万里”的悲切,有着别具一格的清丽。“全诗缘情造镜,景中含情,构思新颖,韵味无穷,……如此佳作,若非高手,断难成韵。”[9]上官婉儿正是凭借着自己的才华,细腻敏锐的洞察力,以清词丽句扭转当时绮错婉媚的文风,引领脱俗清雅的新文风。

2.意境开阔,心胸豁达

上官婉儿虽为女子,但并非仅仅局限于小女子的柔美婉约之作,她创作了许多视野开阔、胸襟阔达的诗歌。其部分应制奉和诗作在歌颂帝王丰功伟业的同时,也写出了意境宏大的自然景色,气势磅礴。其独特的驾驭语言的功力和不随流俗的气魄,一扫唐朝毫无生气、阿谀奉迎的庸俗媚态,展现出了唐代盛世的气象,由单纯的追求诗文的“辞藻彩丽”转而注重诗的内蕴和气质,具有开阔的视野。以《驾幸新丰温泉宫献诗三首》之一为代表:

三冬季月景龙年,万乘观风出灞州。

遥看电跃龙为马,回瞩霜原玉作田。

鸾旂掣曳拂空回,羽骑骖驔蹑景来。

隐隐骊山云外耸,迢迢御帐日边开。

翠幕珠帏敞月营,金罍玉斝泛兰英。

岁岁年年常扈跸,长长久久乐升平。

诗中描写“在隆冬季节,万乘车马离开灞州,远远看去,飞奔的马如巨龙般腾跃,回头望去,苍茫广阔的田野,覆盖着厚厚的白霜,好像一块白玉似的”,寥寥数语,就将冬天出游盛况及所见景象描摹得形象传神,宏大壮阔,极具盛世气象。从结尾两句不难看出这也是一篇歌功颂德之词,但是却让上官婉儿写得别具一格,尤其是其极具气势的意象选择,豪迈洒脱、奔放不羁的文风,是一般男子也难以企及的,其诗“似非出自女子手笔,非胸中有丘壑者不能为也”[10]21。

上官婉儿的诗作语言形象清丽,诗风豪放洒脱、意境开阔,一洗前朝香艳之风。诗中流露出拟男倾向,这正是上官婉儿女性意识的流露。她在诗歌创作的谋篇布局、字句风格上,突破性别上的局限,努力完善自身的不足,体现出其不输男子的才气、不甘落后于男子的进取精神,以及对男女平等观念的实践。

3.情思高雅,隐逸闲适

上官婉儿的诗作在体现六朝山水田园诗清丽之风的同时,还现出一种隐逸的情调。

上官婉儿的出游纪胜诗试图探寻山水中的灵性所在,在山水中融入了自己具有个性化的思考与感慨。其主要的代表作品有《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她在诗中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流杯池周围的景色,借自然之美景表现自己脱俗的志向与价值追求:

逐仙赏,展幽情,逾昆阆,迈蓬瀛。

檀栾竹影,飙口松声。不烦歌吹,自足娱情。

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

上官婉儿的经典诗句还有很多,例如“枝条郁郁,文质彬彬。山林作伴,松桂为邻”。再如“清波汹涌,碧树冥蒙。莫怪留步,因攀桂丛”。诗中“松桂”“桂丛”等意象多指隐居之地,“昆阆”“蓬瀛”“逸客”“幽情”这些词语鲜明地表现出诗人渴望归隐山林、寄情山水的隐逸情结和追求。

上面几首诗歌,无论是三言、四言还是五言都在上官婉儿闲适豁达、寄情山水、淡泊归隐的情志中蕴含了君子之风。这种君子之风俊逸高雅,自足脱俗,正是她不让须眉的女性意识,以追逐自由、渴望隐逸自然的男性化形态的表露。诗中清幽的气氛、脱俗的文风、高远的思想、丰厚的学识,处处展现着上官婉儿君子般的心胸和一个政治家、文学家的开阔视野,表现出其与士人君子比肩的女性意识。

(二)巾帼女相,思想开放

1.决事宫闱,游刃政坛

张说的《唐昭容上官氏文集序》中云:“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有女尚书决事宫闱。昭容两朝专美,一日万岁,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4]18上官婉儿凭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游走于官场,始终为自己的理想、追求奋斗。这种独立自强,自我奋斗的精神也是一种女性意识的流露。

上官婉儿虽为女子,骨子里却是豪爽不羁,不拘小节。她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摒弃了儒家思想引导下的传统政治观,选择圆滑的为政之道。为了生存、权力继而为了自己的欲望,她投靠武则天,为其起草诏书,成为武则天的御用秘书即实际权力的女相,并先后得到了武则天、中宗及韦氏集团的重视。在韦氏一族气数将近时,她又飞快地将政治生存的依靠点转至李隆基身上,虽然最终被杀,但却证明了其为众多男子难以企及的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敏的政治嗅觉。

上官婉儿靠着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官场自由游走,体现出独立自主,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特点;成为武则天、韦氏、中宗政治上的得力助手,使自己的抱负得以实现,显露出上官婉儿积极入世,关注时事政事的君子之风;不拘泥于传统的政治观,借助外力扶摇直上,圆滑的为政之道,又表现出上官婉儿不拘小节、心胸开阔的大将之风。无论是哪一点,都是对她身上所具有的女性意识的最好诠释。

2.蔑视礼教,婚恋自由

在视女子为男子附属品的封建社会,上官婉儿拒绝像传统的妇女那样将婚姻视为生存的砝码,而是主张男女平等,蔑视封建礼教,大胆追求个人的幸福。

贺静的《春窗一觉风流梦》[11]中对上官婉儿的情史有着详细的陈述,她一生的爱恨纠葛主要有以下几人:

对于上官婉儿来说,一生挚爱的男人可以说是章怀太子李贤。李贤是她的初恋,在她心目中有着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位置。但是为得到武则天的信任,成就自己政治上的抱负,她放弃了作为李贤的附属品,攀附其上位获权的机会,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助武则天清洗东宫,废黜李贤,埋葬了爱情,成就了自己的政治抱负。由此可见,上官婉儿是一个独立自主、果断、胸怀大志的女子,爱情并非生活的全部,最重要的是实现自己的价值。

和唐中宗李显在一起,为上官婉儿快速实现其政治抱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借助李显的地位,她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得以更进一步的发挥。选择和李显在一起,昭示着上官婉儿心理的进一步圆熟,对她来说,女子同男子一样,事业、功名、理想、抱负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上官婉儿的女性意识,进一步表现在其与武三思的情事上,这一对封建社会视如圭臬的贞节观的突破行动,突出地证明了其对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执著。

需要指出的是,上官婉儿正如一个君子,一个士人,她年轻的时候渴望建功立业,渴望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到了中晚年,自己在社会上有所建树之时,她需要的并非只是角逐于政坛,也同样需要爱情的浸润,但她要的是自由、纯洁、平等的爱情。上官婉儿在40岁之后,钟情于同样才华横溢的崔湜,为了自己的爱人,她可谓是奋不顾身,屡次救崔湜于危难之中,其后又力推其为宰相,并将其引荐给太平公主。在临淄王李隆基兵变前夕,上官婉儿更是冒着牺牲自己的危险提醒崔湜改变自己的立场以求自保。

在封建社会固有的思想中,女子只能借助男子之力生存,男尊女卑的思想难以剔除,但是上官婉儿却在潜意识中有着男女平等的意识,她不需要攀附于哪个男子,反而可以为自己深爱的男子铺路,甚至愿意为了真爱牺牲自己。这种高尚、纯粹的爱情,这种先进独立的思想,无疑是上官婉儿女性意识的体现。

二、上官婉儿女性意识觉醒的原因

从上官婉儿的诗歌作品中,从她的政治抱负、婚恋观念上,我们不难看出上官婉儿身上所流露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而使她女性意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社会风气

威尔·杜兰在《世界文明史》中曾经说过:“唐代国力鼎盛,举足轻重,当时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可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相比。”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思想文化、习俗观念上,唐代都有空前的进步和发展。

唐代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动荡战乱的年代,完成了统一。国家统一后,社会安定,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政治清明,天下一派升平之景。唐代先后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两个繁盛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皇——武则天,这大大地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促使女性意识进一步发展,使女性在社会各个方面占得一席之地。

从经济上看,唐朝农业、手工业以及商品经济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繁荣,这种经济的繁荣也促使了文化的繁荣与开放,为女性意识的发展和彰显奠定了物质基础。

唐代的思想意识领域也形成了空前的活跃局面。唐代还是一个民族大融合的朝代,胡汉民族相互融合,在汉文化的基础上,融入了胡族的豪爽之风。“唐朝不仅继承与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而且积极汲取异族文化、外域文化。……南北朝和初唐富有一种文化宽容的精神”[12],这种各国文化的交流互补,形成了良好、繁盛、自由的文化氛围,外族礼法相对薄弱的社会风气为妇女的女性意识本原性的萌发和诉求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唐代这种特殊的思想文化状态,致使唐代的婚姻观念空前开放,妇女的贞节观念淡漠,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唐人的性自由度增大,这种思想意识领域的新突破在许多方面均可探知。

例如,《唐律》规定:“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离婚书上的祝福语写到“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裙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士……一别两宽,各生欢喜”[13]。不仅是《唐律》中对唐朝开明的婚姻制度有明确的说明,在唐代的许多史书及文学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唐代婚姻观念的开放,妇女贞操观念的淡漠以及性自由度增大的特点。例如,《新唐书·公主传》:“薛国公主,始封清扬,下嫁王守一。守一诛,更嫁裴异。”《新唐书》中与此相关的记录还有很多,“据《新唐书》统计,唐代公主改嫁者共计27位,其中三嫁者3人,二嫁者24人”。由此可见唐风的开化程度,女性地位明显提高,女性意识空前增强。

唐朝经济的繁盛和思想的开放,反映在唐代妇女身上则表现为女性意识的张扬。唐代女子的才能、服饰、举止、性情,无一不体现出这一特点。《全唐诗》收录的女诗人高达100多人,她们诗情和才情的迸发体现了唐代女性意识上的自主性。这种女性自主意识的增强在民间表现得更为明显,唐诗有云:“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相问,或恐是同乡。”可见,唐风并不存在男女避嫌之说,正如洪迈所说“瓜田李下之疑,唐人不讥也”。

上官婉儿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繁盛、社会风气开化的圣明时代,这种开放的社会思潮和思想意识,促成了她独立自主、豪放进取、突破传统道德限制、寄情山水的性情,激发了其女性意识的自主性、开放性、本原性、进取性。

(二)家学家风,生平遭际

《起复上官氏为婕妤制》中写道:“前昭容上官氏,相门积善,儒宗雅训,文学冠时,柔嘉顺则。内守恬淡,外防奢侈,发於少长,持以周旋。”[10]38上官婉儿的文学积淀、卓越的政治贡献以及独立自主、进取开放的女性意识,与其家世背景有莫大的联系。

在相关的文史材料中,明确记载上官婉儿有着显赫的家世。《新唐书·宰相世系三下》中云:“上官氏出自芈姓。楚王子兰为上官大夫,以族为氏。”上官婉儿的祖上便是名门望族,其曾祖父是当时声名显赫的上官弘,其祖父则是曾经官至宰相的上官仪,上官仪不仅位居高位而且深受太宗皇帝赏识,“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令多继和,凡有宴集,仪尝与焉”[14]。上官仪常伴帝侧,独持国政为高宗所重用。政治上,学有所用,才能得以发挥,春风得意,显赫一时。文学创作上,诗歌辞采华茂,激情万丈,充满着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斗志。上官婉儿作为名门之后,从小耳濡目染,接触的都是雍容之风、华贵之气、庙堂之象、芝兰之臭,“居移气,养移体”,在视野与立意上天然地渗透了一种宏阔的境界。

其后,上官仪因得罪武则天而遭受杀身之祸,上官家族没落,上官婉儿的命运也由此转折,从一个书香门第、家世显赫的大家闺秀一夜之间沦为阶下之囚。身不由己,沉浮宫中,遍识富贵之后的坎坷也对她的性格塑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独处宫中,无人依靠,生存成为了第一要务,而生存的标准又因其前在生活经历的参照而被提升,这一强烈的反差成为了激发其独立意识的一个重要因素;游走于各方势力之间,为了权力勾心斗角,则让她萌生了渴望自由,追求山林的高远情志;与男子同朝为官,甚至位高于男子,权力大于男子,又令其对“男女平等”的期待越来越迫切,渴望突破传统伦理道德的限制,实现自己的抱负,追逐自己想要的幸福。

良好的家学家风,使上官婉儿从小具备了良好的教育背景,令其有机会成为一个才华横溢、两朝专美、视野开阔、有君子之风的传奇女子;坎坷不凡的人生际遇,又培养了上官婉儿坚强独立、不甘落后于男子,渴求男女平等,追逐自由的性情。童年记忆与成长经历,在时代风气这一外部因素之外,成为了上官婉儿女性意识形成的自身因素。

上官婉儿无论是其广博的学识、开阔的视野还是隐逸的气节、高雅的情怀都极富君子之风;无论是追逐理想抱负、不放弃自己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的执念还是拒绝传统婚姻观、贞节观,满足自身欲望追求自身幸福的巨大突破,都是其女性意识的最直接的表露。这种独立自强、自我奋斗的女性意识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对于现代职场女性的生存和发展,仍有其启示价值。

[1] 张勇.从维吾尔谚语看维吾尔传统文化中的妇女观[J].新疆大学学报,2007(5):97-98.

[2] 袁广雪,张士昌.从文学作品看中国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J].晋中学院学报,2012(4):72-73.

[3] 曾桂美.浅析唐代女性之地位促进诗歌创作繁荣[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1):1-2.

[4] 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5] 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2:60-63.

[6] 吕靖.唐代女性诗歌之女性意识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

[7] 沈文凡,左红杰.近百年武则天与上官婉儿诗歌研究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2012(2):1-11.

[8] 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9.

[9] 闵孝骞.一代红妆壮诗魂——浅论唐代巾帼诗歌的艺术成就[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2(1):72-76.

[10]苏海燕.上官婉儿及其诗歌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1]贺静,梦苑. 春窗一觉风流梦[M].湖北:崇文书局,2012:1-156.

[12]王海燕.唐朝十讲[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6:272.

[13](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14.

[14]旧唐书[C].北京:中华书局,1983:2743.

(责任编辑 田景春)

On the Refl ections and Reasons of Shangguan Wan-er’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QIU Tianrong
(Panjiang Shuyuan, XingYi No.1 Middle school, XingYi Guizhou 562400, China)

Shangguan Wan-er has bright feminist consciousness which shows not only in her excellent literary achievement and outstanding statesmanship, but also in her attitude toward love and marriage. Shangguan Wan-er’s poems is open and has elegant emotion, at the same time, she has offi cialdom wisdom not concede before man. Shangguan Waner scorns moral codes and has the courage to pursue love which is free, pure and equal.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Shangguan Wan-er ‘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is extensive. For one thing, society in the Tang Dynasty when she lived was very open and comprehensive, for another, the study of family history also had great infl uence on her. The feminist consciousness of Shangguan Wan-er wa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her complicated life experience in addition.

Shangguan Wan-er; feminist consciousness; literary achievement; statesmanship

C913.68

A

1674 - 9200(2016)05 - 0061 - 05

2015 - 10 - 21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大学生项目“上官婉儿女性意识研究及其现实表义阐发”成果。

邱田荣,女,山东烟台人,兴义一中盘江书院教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中小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必要性
古贤们的环保意识
让制度意识深扎于心实践于行
强化“四种意识”提升“四种能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长征路上的“看齐意识”
意识不会死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