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原则视角下网络语言的语用模糊探究

2016-03-16

关键词:准则交际原则

姚 敏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8)



合作原则视角下网络语言的语用模糊探究

姚 敏

(湖南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28)

从合作原则视角,分析网络语言使用者在交际中通过遵守和违反质准则、量准则、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而达到交际的目的,从而探讨交际双方的网络语言的语用模糊,以丰富网络语言的研究。

合作原则;网络语言;语用模糊

在网络信息时代,作为传播媒介和交流手段的互联网的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人们通过网络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交际,由此产生了网络语言这种特定的语言。本文将从合作原则理论的视角探讨网络语言的语用模糊。

1 网络语言及合作原则概述

1.1 网络语言

最初的网络语言主要指网络的计算机语言, 后来随着网络交际的发展,还包括网络上使用的有自己特点的自然语言,因此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界定。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所有与网络有关的语言符号,不仅包括与计算机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登陆、在线等, 也包括网络新闻、网络文学中使用的语言以及人们在互联网上用于交际的网络聊天和论坛中使用的语言[1],即人们利用QQ、MSN、微博、微信、聊天室、BBS、论坛等进行交际所使用的语言。狭义的网络语言主要指网络交际所使用的语言。本文主要以后者为研究对象。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重要属性之一。模糊研究的对象主要有语义模糊、自然模糊和语用模糊。而语用模糊是一种交际现象,指发话人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而有意识地使用模糊语言[2]。网络语言是一种变异语言[3]16,无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的特点,而且由于网络语言是在网络语境下产生的,其模糊性特点表现得更加明显。

1.2 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在日常会话交际中, 为了有效地达到交际目的,会话双方总是在遵循着一套相互合作的基本原则。他把这一原则统称为“合作原则”。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准则和一些次准则。首先是量准则。量准则规定会话双方提供的信息应是交际所需的,不能多也不能少,并包含两条次准则,即所提供的话语应包含交际目的所需要的信息,而不应包含超出所需要的信息。其次是质准则。质准则规定,交际者所提供的信息应是真实的,不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也不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再次是关系准则,此准则规定所提供的信息要相互关联,也就是谈话要切题。最后是方式准则。即提供信息时要清楚明白,避免晦涩,避免歧义,话语要简练,要井井有条[4]。

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只要谈话双方严格遵守这些准则,就能领会说话者的会话意义进而达到顺利交际的目的。反之,如果交际者违反合作原则中的任一准则,尤其是交际中的一方因其主观故意而违反某些准则,听话者就要超越话语的字面意义去理解说话者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和真正意图。对于同样的表达,不同个体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语用模糊也随之产生。

2 网络交际中网络语言的语用模糊分析

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虚拟世界。在这样的虚拟语境下, 由于交际的需要,人们会有意无意地遵守或违反语用原则。以下分别以网络对话、网络新闻的实例对所使用的网络语言进行语用分析。

2.1 对量准则的违反

量准则要求交际双方说话时应该提供适量的信息,即提供的信息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因此, 对量准则的违反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说话方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提供的信息量不足, 二是提供的信息过多。在这两种情况下,就会由于对合作原则的背离而造成语用模糊,交际者在聊天时往往会故意设置语用模糊来吸引对方的注意力。

制约网络语言语用模糊的主要因素是语言的经济性。网络流行语中大量使用缩略语既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同时也是对合作原则的量准则的违背。如2015年最流行的网络用语之“城会玩 ”“然并卵”等缩略语就违背了合作原则的量准则。“城会玩”是“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的缩略语,原意是指有些人做出的一般人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事情,是一种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的说法。看似是夸奖,其实是暗讽。“然并卵”是一个比较粗俗的网络词,是“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缩略,指一些看上去很复杂、很高端的事物,其实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作用,或得不到理想的收益。这些违反量准则的缩略语的使用在交际中起到了简单、省时的作用,同时也体现了网友无奈、调侃的情绪,达到了使用者故意使用语用模糊的交际效果。

网络新闻中也常常用到模糊语。新闻报道的特点是报道准确、语言简练。这就要求新闻语言最大限度地与事实一致,并且精炼简洁。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为了报道的准确性,新闻报道也采用模糊语言。如:网络新闻标题中大量使用模糊语,以体现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China Daily新闻为例,如:Major Thai political figures vote in referendum on draft constitution(China Daily August 7,2016);Heat wave engulfs most part of China(China Daily August 6,2016)。由于报道者不能百分百地掌握准确的信息,无法一一列出哪些具体的政治人物、热浪包围了中国哪些具体的地区,所以在新闻标题中使用major, most,over, at least, at most等这样的模糊用语,这种表达比精确的报道让读者更有真实感。

又如:US sends over 1 000 spies to protect Rio Olympics (China Daily August 7,2016) 、Pub fire in French city of Rouen kills at least 13(China Daily August 6,2016)等新闻标题由于同样的原因而使用模糊语,达到同样的效果。

此外,模糊语的运用要依语境而定。如:

A:Where R U?

B:The same as U, in China.

A:Aha, Y here?

B:No why. U R police?

A:OK,that’s the best way for me. Got to go, C U later.

在这则简短的对话中,双方使用的网络语言具有典型的经济性,正是由于所使用语言的经济性使得语言形式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基本不受句法和词法规则的限制,具有明显的模糊性特征。如对话双方使用的英文字母缩略形式:U=you, R=are, C=see,Y=why等。其次,在对话的开始,对话双方遵循了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B的回答是真实的。但随着对话的继续进行,B对A“Y here?”的回答违反了合作原则的量准则,而“U R police?”则是反语,明知对方不是警察,违反了质准则,反语的作用在于产生幽默感和讽刺性,比说对方不是警察更有力。最后A的回答也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关系准则,没有直接回答自己不是警察,造成语用模糊。

2.2 对质准则的违反

质准则要求会话双方要以真诚、真实的态度进行对话。而在网络交际中, 由于双方处于一种虚拟的情境中,真实身份的隐匿可以使交际双方摆脱真实语境的各种束缚,无视质准则。往往导致对质准则的违反,即说出来的话语不一定是真实的。如:

A:在么

B:恩

A:在哪

B:中国

A:狗带

在这则对话中,对于A“在哪”的问话,B的回答“中国”显然违反了质准则。这种违反以极其笼统泛化的概念名称代替了明确具体的概念名称,实质上也是一种假话,体现出B的不合作态度。对话中的“狗带”是“go die”的谐音,A以此来表示对B的回答感到很无语。

此外,网络交际中还可以通过夸张来制造语用模糊,其实也是对质准则的违反。如:在2016年8月的里约奥运会上,游泳小将傅园慧在记者采访时称自己已用了“洪荒之力”。“洪荒”原来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一切都在混沌蒙昧之中。据说那时候地壳很薄,地震频发,温度很高,造山运动引发多次大洪水。经过几轮造山运动之后,地球上的大气环流逐渐建立,地壳才趋于稳定。可见,洪荒之力确实巨大。傅园慧的“洪荒之力”使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己尽了最大努力,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造成语用模糊,达到了交际的效果。

2.3 对关系准则的违反

关系准则也是合作原则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准则, 对话双方提供的信息要有关联。而在网络聊天中,尤其是当人们与不熟悉的网友聊天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愿回答的问题或者不愿参与讨论的话题,交际者有时故意避开或转移话题,因而违背关系准则。在多人参与的群聊中,由于某人不能及时回复,导致不整齐或不完整的对话以及出现的分岔序列,也是对关系准则的违背。如:

A对B:你恐惧什么呀?

C对A:怎么有空来啊?

A对B:你是不是肾虚呀?

A对C:哈哈,赋闲

C对A:就是哦

B对C:早晨学了个次呢,赋闲

B对A:你怎么知道的啊?到了我这个年纪都这样[3]167。

这是一则多人参与的群聊,会话参与者的会话身份不断变化。A、B、C在对话中都既是发话者,也是受话者。对话中间B或许由于网速的原因,或许是因为不愿意回答A的问话而没能及时回话,导致插入新的话题,打断了A、B的对话,这是对关系准则的违反。这一违反使得B的回答“到了我们这个年纪都这样”产生语用模糊的效果。

又如:A在淘宝上看到一个花架,发相关链接给B并问B是不是也买一个。

A:你也买吗?

B:我不是做了不锈钢架吗?

关系准则强调说话的关联性,而这一简单对话似乎是答非所问,实际上是违反了关系准则,表明B不需要买花架,因为已经做了不锈钢架盛放花盆。B的答非所问是语用模糊的一种交际策略。

2.4 对方式准则的违反

方式准则在会话中的作用和其他准则一样十分重要。为了使会话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方式准则要求交际双方要把话语表达清楚明白。但是, 在有些情况下, 违反方式准则不仅造成语意模糊,而且有时会影响交际效果。如:

A:你是在自多!

B:不会吧。

例中“自多”在网络中是“自作多情”的意思。A本意是说B一厢情愿,自作多情,却故意违反“方式准则”中的“避免歧义”次准则, 而故意通过网络中流行的缩略词, 造成语用模糊,也产生一定的幽默效果。又如:

A:谢谢你这么多年还记得我!

B:你那时长得很靓嘛,怎么不记得呢?

A:过奖了!太夸张我了!

对话中A用“夸张”而不是“夸奖”来回复B,表示自己长得不是B夸奖的那么靓,是B夸大了事实,同时也是A表示谦虚。这里的“夸张”是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一种语用模糊。再如:

A:我的手机屏摔坏了

B:喜大普奔(坏笑)

A的手机屏被摔坏了,B不但不给予安慰,反而故意违反“方式准则”加“坏笑”表示幸灾乐祸。“喜大普奔”是一个网络用语,从字面上一般不被理解,它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四个词的缩写,常用于表示得到好消息。在本对话中,B用这个词故意违反方式准则,含有幸灾乐祸的意味,也表示对话双方的亲密、随意的关系。类似的网络用语还有“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 、“不明觉厉(虽然不明白对方讲的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觉得很厉害的样子)”、“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他/她)”等缩写形成的网络词,在一定的语境下,产生了语用模糊的效果。

2.5 合作原则各准则的混用

在网络交际中,交际双方不仅仅遵守或违反某一准则,大多数情况下是合作原则各准则的混用,也就是一则对话中遵守或违反多个准则。如:

A: Long time no see.

B: I’m now in charge of a department.

A: What about your Mr. Right?

B: There are so many odds and odds.

这是两位久未联系的昔日同学的聊天记录。A想关心对方是否找到了男朋友,这时不是直接问“找男朋友了没?”而是委婉地用 “Mr. Right”这一模糊语来替代“男朋友”一词,使用语用模糊的交际策略,避免尴尬。而B 的回答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关系准则,没有直接回答还没有男朋友,但又不便于把这一点挑得太清楚, 而是说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暗示太忙,没有时间谈朋友,所以B也采用语用模糊的交际策略。再如某保险公司业务员与承保人对话:

保险员:这个报价应该实付……(n)元

承保人:别的公司有更优惠的价格,可以……(m)搞定吗

保险员:今年保费折扣最低,全国一样

承保人:如果可以的话,就拍板吧。

在这组对话中,对话双方既违反了量准则,又违反了方式准则。“今年保费折扣最低,全国一样”违反了关系准则,产生了歧义。由于没有直接告诉承保人这(n元)已经是最低折扣,让承保人误解,以为还有更优惠的保价。而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如果可以的话(保价为m元)”这句话,承保人没有提供交谈目的所需的全部信息,违反了量准则,导致最终的结果是由于信息不对等,交际失败。

3 结语

尽管网络语言存在很多问题,如不规范、随意性大、缺乏文明素养[5],但是网络语言仍值得研究。本文从合作原则理论的视角来探讨网络语言的语用模糊问题, 分析网络交际者在遵守合作原则的同时违反某些准则所产生的语用模糊现象。为语言教学提供些许帮助,并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语言,避免网络交际中对模糊语言的误用,巧妙利用模糊语言的合作原则来提高网络交际能力。

[1]黄晓春,陆方喆.网络语言模糊性论断[J].长江学术,2009,(3):124—130.

[2]梁琦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吉益民.网络变异语言现象的认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7—68.

[5] 叶淑钦.网络语言交际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5):33—34.

责任编辑:李增华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6.063

2016-10-29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资助(13WLH35)

姚敏(1970—),女,湖南益阳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高等教育学。

H08

A

1674-6341(2016)06-0151-03

猜你喜欢

准则交际原则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具非线性中立项的二阶延迟微分方程的Philos型准则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基于Canny振荡抑制准则的改进匹配滤波器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学学准则
一图读懂《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