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九世纪末俄国远东外交政策嬗变原因探析

2016-03-16

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沙皇维特远东

周 欢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文史论苑】

十九世纪末俄国远东外交政策嬗变原因探析

周 欢

(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沙皇在不同时期偏向的不同主张是造成外交政策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主要原因。俄国的外交传统是远东外交政策的背景,以沙皇、别佐勃拉佐夫等为代表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者和以维特为代表的垄断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者,出于对国家政治经济思想的不同理念所持的不同看法带来的矛盾,是外交政策摇摆、嬗变的根本原因。

远东;外交传统;经济思想;尼古拉二世;维特;俄国

一、远东在俄罗斯外交传统中的地位

以西方为主、兼顾东方的“双头鹰战略”是俄罗斯外交战略最主要的传统。[1]国家的外交同时有两个重要战略方向,两个战略方向相互依赖,形成一个严密的战略整体。从俄史总体看,俄国主要受到西方的威胁,俄国统治者的根本利益也在西方。伊凡四世先东方后西方的战略为其后人提示了以欧洲为主、兼顾亚洲的基本外交方略。东方(或南方)尽管在个别时候也曾作为焦点问题在俄罗斯外交一度占据主导地位,但很短暂,东方在俄罗斯外交布局中一直处于次要位置。

总体上看,俄罗斯的外交战略是以东、西两个战略方向协调为基本特征。欧洲、亚洲地区的形式变化,欧洲或亚洲在全球战略格局中的地位,决定了东、西哪一个方向居于优先位置,哪一个居于辅助位置。从历史上看,欧洲是俄罗斯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因此西方为主、东方为辅是俄罗斯外交战略的基本特征,但这一格局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东方此时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逐步抬升,俄罗斯远东地区在俄罗斯经济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它作为俄罗斯的战略大后方和通向太平洋的前哨阵地,其在俄罗斯战略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亚洲在俄罗斯外交战略格局中地位也上升了。

二、由近东转移到远东

俄国远东扩张的主要负责人穆拉维约夫坚信,只要俄国能果断将其力量辐射至东亚地区,并能利用中国的颓势、阻断其他欧美强国入侵亚洲这种现实情况,俄国就一定能维持其超级大国的地位。19世纪80年代的外交形势有利于把俄国的兴趣转向远东。俄国西部的政治和经济力量都有利于它把注意力转向远东,而以西伯利亚大铁路作为头一个行动,同时,对东方的战略和经济考虑也把俄国的兴趣引向太平洋。维特是19世纪末俄国远东政策的执行人和奠基者,他深知俄国在欧洲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是资金输入国,是其他欧洲列强帝国主义计划的目标,然而,在亚洲,俄国凭借其自身实力可以成为一个完全的帝国主义强国。“1893年,维特告诉沙皇:在中国边境上,重大的变化已经迫近,如果欧洲列强在此获得胜利,那么就可能危及俄国;但如果我们在东亚扩张事件上先于西欧国家,采取先发制人之策,则可能为俄国带来无尽的福祉……”[2]于是,在这一时期,俄国的外交重点放在了远东上,但这并不能说明俄国把兴趣完全放在了远东,而是在与西方的竞争中处于劣势时为自己增加的筹码,是现实利益的需要。

三、政治经济思想的差异在外交决策上的反映

外交政策制定的依据,显然是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认识总体考量的结果。由于俄国的君主专制政体,沙皇的意志决定着对内对外政策的走向,因此,这就导致其方针即使被采纳、贯彻,也会因为沙皇的喜恶而遭到摒弃。在远东政策上,以沙皇、别佐勃拉佐夫为首的一派与以维特为首的大臣间产生了较大的分歧,其根源在于不同的经济思想发展观和对整体外交观的把握。

维特的经济发展观,是维特设计外交政策的学理基础。他积极推动俄国参与国际竞争,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俄国经不起一场与列强的战争。[3]因此,维特是极力避免战争、主和的代表。维特的经济发展观所规划的是一条通过引进外资、扩大对亚洲国家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来促进本国工业发展,迅速实现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道路。[4]具体到远东外交战略上,他认为维持现状为俄国争取时间是必要的。“为了从以后必将到来的瓜分中国的争夺中获得最大利益,维特反对日本和俄国立即对中国进行赤裸裸的领土兼并。”[5]维特把商业和投资看得比占有领土更重要,他要以对华贸易和投资的巨额利润来支付向欧洲借款的利息,加速俄国工业化的进程。因此,远东的外交措施也是为了协调俄国的整体外交利益。

以沙皇为首的统治集团代表着一个带有浓厚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这种经济发展的落后性和阶级关系的不平衡性,决定俄国远东外交政策领域中,沙皇和维特之间始终存在分歧和矛盾,使得维特的外交策略在实施过程中不能按照他原先设计的方案进行,背离了他外交政策的初衷。在处理对华关系的过程中,沙皇集团总是利用一切有利时机趁火打劫,对中国进行领土扩张,这实质上是俄国传统的对华进行赤裸裸领土兼并政策的继续。沙皇落后的观念已落后于垄断帝国主义时期追求资本输出而不是领土占有的阶段。工业发展的滞后将束缚大国权威的发挥。维特的观点是迅速发展工业,只有如此才能为真正发挥俄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和军事大国作用奠定稳固的基础。

四、结语

在俄国的外交传统中,远东的外交居于辅助地位,即使在某一时间段内成为外交重心,也是为了在与西方竞争中,寻找外交突破口,以达到协调外交的目的。俄国在远东获得的利益因日俄战争的失败而损失大部。只能说俄国外交重心的这次东移只是一次战术上的机动,而不是战略上的转变。基于其旧的侵略思维制定的外交政策,步步紧逼与其存在利益争夺的列强,最终在失败的外交活动中将国家带进战争。

[1]杜正艾.俄罗斯外交传统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26.

[2][英]杰弗里·霍斯金.俄罗斯史(第1卷)[M].李国庆,译.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318.

[3][5]张丽.折冲樽俎——维特远东外交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21.36.

[4][美]西德尼·哈凯夫.维特伯爵:俄国现代化之父(译序)[M].梅俊杰,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3.2.

【责任编辑:刘亚男】

K256.3

A

1673-7725(2016)01-0214-02

2015-10-05

周欢(1990-),男,江苏徐州人,主要从事俄国历史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沙皇维特远东
诗意街头
远东正大检验集团有限公司
谢甫琴科见沙皇
2020远东无损检测新技术论坛顺利召开
女沙皇之画杀死33人之谜
长安铃木维特拉
远东战役中的和平天使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列宁:沙皇专政的囚徒
经济、环保、低碳 维特根WR 250型冷再生及土壤稳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