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分析

2016-03-16郭晓琳

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维特歌德贵族

郭晓琳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文学评论】

《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分析

郭晓琳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山西 太谷 030800)

歌德自己曾经说过:这本小册子(《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影响很大,主要原因是它恰巧在适当的时候出版的缘故,就像是一点火药就可以引爆炸药一样,而当时的青少年身上已埋好了厌世的炸药。本文主要是通过分析小说主人公维特的生活背景、性格特征、悲剧命运来深刻剖析维特悲剧发生的原因。

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形象

《少年维特之烦恼》在德国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德国和整个欧洲的震撼,产生了空前的社会反响,形成了一股强烈的维特热。这部作品出现之后,直接改变了德国文学落后的局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小说所引起的反响还在不断扩展,逐渐遍及整个世界,成为第一部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德国文学作品。在读了《少年维特的烦恼》之后不难发现,这部作品并没有曲折动人的故事和动人心弦的悬念。作者通过书信的形式,写的大多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件,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但小说中所蕴含的情感和热情却难以让人阻挡,虽历经百载,却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

一、维特的生活背景

在维特的身上,不仅体现了歌德的世界观,也体现出了德国狂飙突进时代新兴资产阶级的理想。在18世纪70年代,德国发生了声势浩大的狂飙突进运动,它克服了启蒙运动抑制个人情感的消极影响,倡导人性解放,带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叛逆情绪。狂飙突进运动反映了资产阶级试图摆脱封建束缚的努力,它讴歌自然,反对暴力和专权,这也是维特所向往和追求的。

《少年维特之烦恼》也常常被人称作“少年歌德之烦恼”。它所反映的是歌德青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这部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有自传的色彩。歌德曾说:“让我感到痛苦的、迫使我创作的、导致产生《少年维特之烦恼》的那种心情,无非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原来我生活过,恋爱过,痛苦过,关键就在这里。”维特所反映的就是青年歌德的心理路程。[1]只有深入了解维特,理解他的悲剧,才能真正领悟《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题和价值。

二、维特的性格特征

维特是一个出身市民家庭的青年。他富有才华,情感丰富,无限热爱和崇敬大自然。大自然对他而言就是治疗疾病的灵药,他尽情地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享受着自然带给他的宁静。他向往宁静的山村生活,流连于山水之间,同时感受着质朴的民风。维特追求人性的自由和自然,希望解放天性,所以他遵从内心的独立,不为功名所累。

维特鄙视世俗的等级制度,坚信人与人是平等的,崇尚真诚,讨厌圆滑世故。对于保守迂腐的官场、矫揉造作的贵族和屈服的平民,他都感到厌恶。爱情对他而言是人的一种权利,是由内而发的自然情感。同时,他喜欢自然艺术,喜爱来自民间的荷马的诗,并且认为只有自然才是无穷无尽的;只有自然才能造就大艺术家。[2]

三、维特的悲剧命运

认真诚挚的维特是读者所喜爱的,然而这样的维特却最终走向了悲剧。在一次舞会上,维特认识了美丽善良的少女绿蒂,并且爱上了她,然而绿蒂已订婚并成为他人的妻子。为了走出这段感情,维特投身到事业中。但才华出众的维特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碰壁。维特的上司是一个按部就班、拘泥细节的人,而维特本身性格爽快,这使两人相处很不和谐。维特在无意间参加了一个聚会,在场的贵族都对他冷眼以待,这使维特感觉受到了莫大的屈辱。而维特受到这种待遇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是市民青年。

在那个时期,德国还处于封建落后的状态,封建等级制度十分森严,普通的市民仍然被贵族支使和蔑视,维特在贵族中受到排挤在当时而言是正常现象。但这样的蔑视让追求自由平等的维特感到愤怒,同时又深感无奈。在贵族圈里维特被排挤,市民阶层里他也是孤独的。封建势力对小市民的压迫,使得大部分市民只会服从于指挥,维特心性高傲,不屑与这类人为伍,市民看到这样的维特必然会对他进行攻击,并且把维特在贵族圈遭遇的一些不快当作笑料。

爱情的失落、事业的不顺、糟糕的环境,这些不快的种子在维特的感情生活中生根发芽,渐渐成为一颗大树。维特本身的纯真善良在现实生活中被打击得一塌糊涂,长期的痛苦挣扎渐渐吞噬了维特自身的力量,最后只剩下疲惫不堪。维特在对人生、事业、爱情彻底失望后,历经挣扎,最终选择用一颗子弹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

维特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阶级的悲剧。那个年代的青年大多受过这种精神上的摧残,想要挣脱阶级的枷锁,但自身力量又不够,周围的人大多只是冷眼旁观,这对于有突破意识的青年来说是沉痛的打击。维特是当时觉醒青年的代表,他对人生有清醒的认识和理解,厌恶阶级社会的尊卑关系,对现实感到不满,又不愿意在黑暗的环境中苟活,他弱小的身躯最终没有抵挡住顽固的封建势力,只能用自己的生命作最后的反抗。

四、结语

歌德的这本书出版之后,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因为他引起了大多数青少年的共鸣。本文通过分析维特的形象总结出这本书受欢迎的原因,并体味小说中独特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作者讲述了维特的故事,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本书里所表现的并不是维特一个人的孤立情感,而是整个时代的痛苦和向往。

[1]刘为.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维特形象[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7-28.

[2]鲁艳霞.反叛的受难者——也评《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形象[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1):31-33.

【责任编辑:刘亚男】

I516

A

1673-7725(2016)01-0079-02

2015-10-15

郭晓琳(1988-),女,山西临汾人,助教,主要从事德语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维特歌德贵族
诗意街头
歌德的书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贵族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长安铃木维特拉
改变!拉力赛版维特拉
我要歌德的书
歌德的宽容
经济、环保、低碳 维特根WR 250型冷再生及土壤稳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