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约》“四福音书”记载耶稣基督受洗的文本诠释

2016-12-23唐际威

文化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福音耶稣约翰

唐际威

(夏威夷大学,美国 夏威夷州 96822)



【文化哲学】

《新约》“四福音书”记载耶稣基督受洗的文本诠释

唐际威

(夏威夷大学,美国 夏威夷州 96822)

本文对“四福音书”中耶稣受洗的片段采取不同的文本分析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读者可以对“四福音书”和耶稣受洗的事件有个大体的了解,同时可以看到一般诠释学方法在具体的操作上是如何来分析并建构文本意义的。本文首先对文本进行介绍,然后再深层次地切入到“四福音书”中,以期使读者对耶稣受洗有个全面的认识。

四福音书;文本资料;诠释学;受洗;义;历史批判主义

一、目的与方法

通过对《新约》“四福音书”中耶稣基督受洗的事件做个文本分析和诠释学意义上的比较,使读者可以看到,由于“四福音书”作者所使用的原始资料、写作方法、主题、不同侧重点和目的等不同,因此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去解读耶稣基督受洗这一历史事实。虽然笔者只是从“四福音书”中截取耶稣受洗这一片段,但通过一系列研究方法充分分析,并用诠释学方法对其进行解读,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耶稣受洗这一片段的主题和作者的目的,与每本福音书的主题与目的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关联性;而这种内在的一致性并不是巧合,而是一种诠释学的发生方式与作者写作之时固有的诠释学意识。诠释学的方式是指一件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段落、一个章节的主题构成整个文学作品;反之,整个文本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目的都是通篇贯彻于字、词、句、和段落中。因此,为了了解耶稣受洗在“四福音书”中的不同,需要对每一部福音书的主题、作者所用的文本材料、时代背景、作者目的和所使用的语言等充分分析,然后通过这些分析,在把握本文意义的基础上,进行一个诠释学的总体性理解,再去解读每一部福音书中耶稣受洗的事件。然后,通过对个别福音书中耶稣受洗经文的分析,可以从另一方面达到一种对“四福音书”更深层次的理解。这种诠释学循环的方法能从根本上体现出文本间的思想和逻辑的一致性、表达的关联性和主题与章节的相互构成性。

为了系统化地研究耶稣基督的受洗在“四福音书”中不同的记载,笔者采用历史批判主义、文本资料批判主义和一般诠释学的方式对其分析。首先,历史批判主义的方式是研究作者在创造文本时所处历史时代和环境。通过对创作文本所处时代和社会环境的理解,读者可以认识作者写作的最初目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创造这么一个作品。第二,文本资料批判主义的方式是研究文本所采用的资料的性质及来源,通过对资料的研究和思考,读者可以认识到这些文本资料是如何通过作者来连接主题,构成某一特定的事件。第三,一般诠释学的方式是通过对本文中细节的把握和认识来理解整个文本,做到总体把握和认识,反之亦然。诠释学的循环的方式能发现文本间内容和主题、部分与整体间的内在一致性、逻辑上不矛盾性,甚至是文本理解的完满性。

在传统上,“四福音书”可分为两大类,《马可福音》《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被称作“同观福音”或“对观福音”。从字面上来解释,“同观福音”是指读者可以“一眼”看完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同观福音”不是仅仅指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并记录下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更是因为他们的主题内容和采用的文本资料有相同之处,同时也有本质上的区别,而这些文本之间的细微差别需要通过上段所述的文本分析方法才能揭示出来。“同观福音”的主题内容深入每一部福音书中的字句和段落,这些字句、段落和特定的表达方式反映了作者的意图、用意和目的。另一方面,《约翰福音》与三部“同观福音”有本质上的区别。不只是从内容上,也从文本资料源上和作者的意图上。许多圣经学者对《约翰福音》资料的来源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甚至找不到文本资料上的交集。换句话说,我们没法从“同观福音”中找到《约翰福音》的作者所使用的文本资料。因此,基于这这些原因,学者把《约翰福音》作为一部独立的福音书来研究。

二、文本的资料

“同观福音”所使用的本文资料有四种:马可资料(Mark)、马太资料(“M”资料)、“Q”资料和路加资料(L资料)。每种资料的特点与性质均有本质上的不同。

马可资料是《马可福音》的单独本文资料,而《马太》和《约翰》均在马可资料上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也就是说,《马可》是“同观福音”中其他两部福音的文本基础,其他两部福音正是通过对《马可》福音在不同程度的增添、修改,然后再加上他们各自自己的本文资料,才形成各自不同的福音书。同时,由于《马可》文本的希腊文水平和其他两部“同观福音”相比,是最粗糙的。因此,学者假设:只可能是其他两部福音书来修改《马可》,并且在文本表达的基础上做了许多修改和提升。马可资料的特点有二。第一,它描写耶稣基督的生平之时,往往是选择一些重要的片段,并且对这些片段做大体上的叙述。因此,《马克》叙述的细腻程度,即对耶稣生平的细节把握程度不如《马太》和《路加》。第二,马克资料所反映出的耶稣基督是一位匆匆赶路的旅客,从一个场景跳到另一个场景,转接突然,与行程之间的连接没有一个很好的转承启合。例如,从马1:21-28,1:29-35,和1:35-39这三种耶稣行事的片段之间,缺少一种巧妙的转承启合,或是上下文之间的连接。

马太资料,或简称为“M”资料,其特点是:它反映了耶稣基督是《旧约》律法的完成,是以色列民族所期待的弥赛亚。“M”资料所要传达的信息是要让当时的以色列人了解到耶稣就是他们先知做预表的,祖先众所期盼的弥赛亚。这个信息非常关键,因为他涉及到耶稣的身份,而以色列的犹太人正是在否定耶稣是基督的根本信仰层面上才出现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分别。当时,公元一世纪的犹太人认为耶稣只是出生在伯利恒的犹太人,否认他是基督,也就是那个受膏者弥赛亚。而“M”资料作为《马太》的重要本文构成元素,就是为了反映出耶稣就是基督这一关键主题。因而,在耶稣基督受洗这一事件中,只有《马太》是把施洗约翰写进去的,并且当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和文本要素,就是为了说明耶稣的真实身份。

路加资料,或简称为“L”资料,其特点是:它反映了耶稣基督救恩的普遍性,并且突出了圣灵工作的重要性。如果文本的内容明显反映这一资料特质的话,我们可以断定,这就是“L”资料。“四福音书”,从实际上讲,没有明确的作者,或者说作者都是匿名,这些匿名的作者用“马可”“马太”“路加”和“约翰”作为他们写作时的称呼来创造各自的福音书。其中,路加这位作者,根据《圣经》记载,他是外邦人,同时也是使徒保罗的重要同工。由于外邦人的身份,因此他要说明耶稣基督的救恩不仅仅限于犹太人,更包括希腊人、外邦人,甚至是全人类。在比较《马太》与《路加》中关于耶稣受洗的事件时,我们可以发现,《路加》是没有施洗约翰的,相反把观察到的群众场景写了进去,群众的出现反映了救恩的普遍性,而这些细节,必须要通过耐心分析本文资料的特点才能真正理清经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和作者的目的。

“Q”资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资料,它不同于其他的文本资料,因为它是收集耶稣的言语。因此学者把“Q”资料称为“假设性的耶稣言语的收集”。这个文本资料没有特定的目的、导向,它不像马可资料、“M”资料或“L”资料在内容上有导向性。“Q”资料相对来说比较中立。但在“同观福音”中,“Q”资料会受其他类型文本资料的影响而有所修改,这些修改都是以其他文本资料作为主导,“Q”资料只是通过耶稣之口来表达其他文本资料的方式。另外,学者还可以通过“Q”资料来分析“同观福音”的相似部分。通过这些相似部分,我们可以分析不同的福音是如何来解读这些相同的要素的。因此,“Q”资料的中立性往往成为福音书文本研究的关键所在。

《约翰福音》的资料比较特别。这卷书的主题内容、写作方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同观福音”有本质上的区别。它的原文没有采用马克资料、“M”资料、“L”资料和“Q”资料中的任何一种,而是独立的。《约翰》的特点是阐明式的写作方式,就是从神儿子的角度,或从形而上超越的角度,来解读耶稣基督的生平事迹。《约翰》要突出的是经文背后形而上的原则和道理,而这些道理是“同观福音”中所缺少的。更进一步来看,《约翰》中的耶稣是形而上的,它突出了基督的神性,通过基督神性的原则来解释耶稣的生平与所行的事迹。“同观福音”中的文本资料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同观福音”中的文本资料关系

三、《马可》中耶稣基督的受洗

在“四福音书”中,我们首先需要考察的是《马可福音》。由于《马可》是“同观福音”中最基本的文本资料,因此我们理应对《马可》做一番文字上的分析。根据《圣经》研究学者,史蒂芬·哈瑞斯(Stephen L. Harris)的说法,“在公元64年左右,当罗马的尼罗皇帝正式开始他第一次的基督徒迫害,并在公元70年,罗马军队洗劫毁灭耶稣撒冷城时,众多的基督徒面对一系列致命危机。为了响应这些战争、危机和逼迫,马克写了可能是最早的福音书,来记载耶稣的传导事迹。作者提供耶稣的故事是为了引导基督徒在困难的处境中保持信仰。”[1]也就是说,《马可》创造的历史环境是基督徒受到罗马帝国的迫害和逼迫,作者希望通过福音书中耶稣基督传导时所受的苦难经历作为当时早期基督徒信仰的榜样,从而促使他们在逆境中拥有信心。

《马可》记载的耶稣受洗是“四福音书”中最简单、也是最初略的。耶稣在《马可》中受洗与试探是紧密关联在一起的,而这种紧密的关联是为了突出耶稣传导之初的各种困难与试探,同时,这也与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和早期基督徒的迫害有相似之处。

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在约旦河里受了约翰的洗。他从水里一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仿佛鸽子,降到他身上。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和合本《圣经》,1984,International Bible Society,《新约》p61。

在这一章节,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耶稣,另一个是施洗约翰。“那时,耶稣从加利利的拿撒勒来”,表明了耶稣的一个行程,这个行程是他传导的行程。在“同观福音”中,只有《马可》是花了笔墨来特意刻画耶稣的行程,这是因为,通过耶稣的行程,反映出耶稣在传导路程中的受苦与试探。在这里,有趣的是“看见天裂开了”,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描写,“看见”说明了一种真实性,在希腊文中是“ε·δεν”(eiden),也就是用眼睛能看到的意思。虽然我们不知道是耶稣一个人看到,还是和施洗约翰一起看到,或是还有其他人看到,但这里要说明的是耶稣亲自看到天裂开了。“裂开”一词在希腊文中为“σχιζομ·νου”,意思是“撕开、撕裂”的意思。学者(C.S. Mann)曼恩认为“σχιζομ·νου是希腊文中动词的一个分词。《马太》和《路加》都是用分词的被动语态“Anogio”,而《马可》却用的是主动语态,夸张地描写了这一场景。”[2]这种在分词语法细节上的讲究是为了突出这个行为的重要性和程度的强烈性。在这里,“天”是被一种强大的力量给“撕开”,可能是天使。随后就说到“圣灵仿佛鸽子,降到他身上”。“圣灵”的希腊词是“πνε?μα”(普纽玛),虚气的意思。然而,《马可》说道,“圣灵”是“仿佛鸽子”。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手法,把无形的圣灵看作是有型的鸽子。为什么会有这种表达方式?曼恩认为,“鸟的降临——特别是鸽子——到被选中的人身上是古代近东传统中的一种修辞手法,而基督徒很有可能采取这种描写手法来联系被选中的人。”[3]这种修辞手法最大的特点实际上就是把某某事物在形象化、逼真化、真实化,并且能让读者相信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性。

如果我们用一般诠释学方法来测试这段经文与《马可》整体之间的一致性与不矛盾性的话,我们就会发现,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致的,并且相互构成。《马可》的主题很像是一卷战争的福音书,通过耶稣匆匆地传导行程和受到的种种试探来鼓励基督徒信仰基督。实际上,“四福音书”的每一卷书,主题不像是我们当代的书籍,读完序言或是内容介绍,就可以了解书的大概内容,或对这本书的主题有大体的认识。[4]阅读理解的发生可以从整体到部分,这个整体就是在序言中的简要介绍,而部分就是书本的内容,通过对部分的深入了解可以再进一步理解书的主题。但是,在阅读福音书时,情况相反,因为福音书的开头并没有序言、内容简介、摘要,甚至是标题等,读者只能从经文的字里行间去理解整本福音书的主题内容,也就是从部分去了解整体。然而,从部分到整体的理解运动比整体到部分要困难。[5]其原因是从部分到整体的理解运动中,读者要从许多的部分中找到这些部分所要表达的共同主题、部分与部分之间内在的联系及贯彻各个部分间的主要线索。在《马可》中,整体的主题并不是显而易见的,需要读者理解书卷每一章节和段落,再去认识主题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一般诠释学方法的测试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可》中,耶稣受洗所要表达的主题与整卷福音书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致的。这同时也是一种体现文本理解完满性的方式。

四、《马太》中耶稣基督的受洗

《马太》中耶稣基督受洗的经文所使用的文本资料,从字面上和内容上去分析大约有三种:马可资料、“M”资料、“Q”资料。但这并不是说只有这三种。斯蒂芬认为:“通过对《马太》经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假定作者至少使用了四种不同的本文资料。除了百分之九十是马可的资料之外,还有就是使用‘Q’资料,”[6]此话不假,因为在《马太》的经文中,除了最明显的三种外,其他的一些文本在内容与结构上与这三中最基本的资料有细节上的区别,但学者缺少证据去概括说明其他的文本资料到底是什么,因为这些文本资料的出现并不明确,且这些资料的直接来源缺少一种历史的可考性与理论的实证性。所以,学者只能通过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来假设多个文本资料的可能。现在,让我们通过对《马太》中耶稣的受洗场景来分析这三种文本资料对主题建构的作用。[7]

当下,耶稣从加利利来到约旦河,见了约翰,要受他的洗。约翰想要拦住他,说:“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于是约翰许了他。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同①,p5。

这节经文中,与《马可》相同的是,只出现了两个人物;与《马可》不同的是,《马太》出现了对话。这里的施洗约翰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的身份与对话是这章的关键,通过施洗约翰来表明耶稣受洗的意义和身份。从背景上,我们可以看到是耶稣主动要约翰为他施洗。这里的希腊文是“πρ||τ||ν||ω·ννην το|| βαπτισθ||ναι”(来到施洗约翰这里)。希腊文“πρ??”是一个介词,英语的翻译是“toward”,就是“来到”的意思。耶稣通过这个主动的行为,为下文他与约翰之间的对话做铺垫。[8]而他们的对话是解开《马太》耶稣受洗主题与意义的关键钥匙。谁是施洗约翰?施洗约翰是耶稣到来之前犹太最后一位先知,他施洗的目的就是为耶稣预备传导的路。因此,他所施的洗是悔改的洗,当人们受洗悔改后,然后再去领受耶稣的救恩。约翰的施洗有两个原则:第一,受洗的人都是有罪的,因此他们需要悔改,接受洗礼;第二,受洗的目的是跟从耶稣基督,但有趣的是,耶稣他是无罪的,他为什么需要受洗?约翰的直接反映是“我当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这里来吗?”在这里,约翰与耶稣都清楚知道对方的身份。从马太3∶11-12,我们可以看到约翰知道耶稣是谁,也清楚知道自己的工作。从原则上来说,耶稣不应受约翰的洗礼,这违反了受洗的目的。同时,耶稣也清楚知道施洗约翰是谁,了解他的角色和责任,因此他特意来见约翰,而不是约翰去找他。这节的经文实际上是运用了“M”资料,它突出了耶稣是《旧约》的完成,是以色列所盼望的弥赛亚。从《马太》整卷书的一开始,就提到了耶稣的家谱,*同①,p1。这样记载的目的是介紹耶稣从哪里来,他是谁。按照《旧约》的预言,以色列的弥赛亚要从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中诞生。因此,为了应验弥赛亚的预言,《马太》的作者在整卷的开头就提到耶稣的家谱与他家族生平的来源,这些都是“M”资料的特点。

施洗约翰的反问是为下面耶稣的回答做铺垫,因为耶稣回答的是为什么他会受洗。耶稣的回答是“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暂且”的希腊文是“ρτι”,“现在”的意思,指的是时间上的当下,而不是说时间上“暂时”。为什么说“理当这样尽诸般的义”。这个回答很明显是“M”资料的特点,虽然耶稣说的话属于“Q”资料,很有可能作者在使用“Q”资料的同时用“M”资料来修改,因此在这里“Q”资料被赋予“M”资料所要表达的特点——耶稣是《旧约》律法的完成及先知预言的应验。[9]这里的“尽”字在希腊文中是“πληρ?σαι”,也就是完成、实现、履行、达到、满足的意思。为什么称作“诸般的义”?这里的“义”字大有文章,同时也是《马太》耶稣受洗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对这个字的充分理解是解开耶稣为什么要受洗的关键。“义”字不应用我们的正常含义去理解,中文的“义”字是“合适”的意思,按照传统儒家的理解,“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中庸》),也不是英语中“正义(Justice)”的意思。英语中的“正义”有公平、公正的意思,同时也涉及到法律上的含意,但与神无关。然而,这里的“正义”实际上涉及到犹太人对正义的理解。“义”指的是人完全符合神的要求,按照律法不偏不倚地行事。“义人”也就是指行事为人符合神律法的人,并被神称作为“义人”。[10]但耶稣不是罪人,那他为什么要受洗?一些《圣经》学者,如阿伯瑞特(W.F.Albright)和曼恩(C.S.Mann)认为,“耶稣受约翰的洗礼引起许多的误解,很多是在理解这件事上违反了耶稣受洗原则的背景。理解这章经文的关键在于第十五节中耶稣回答的“义”字,“义”必须被理解成神对人的整个要求,而不是道德上的规范。[11]“尽诸般的义”必须被理解为不仅仅完成是神对人的要求,同时也是完成经文的要求,如律法书、先知书、智慧文学等。在这件事情上,约翰的施洗实际上是反映了神的意愿,因此弥赛亚必须接受。弥赛亚必须等同于地上的人,这一点在《新约》中反复地强调。”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为了证明耶稣是《旧约》的完成,他就是那位弥赛亚,他必须完成《旧约》中所有神所规定的律法和先知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因此,耶稣的受洗通过施洗约翰在这里进行,是为了完成《旧约》的预言,虽然他不是罪人,但作为义人他需要完成“义”的所有要求。第二,耶稣降卑为人,与罪人等同。这不只是他的谦卑,同时也是《旧约》关于弥赛亚的应验。《以赛亚》中五十三章四到七节就是有关将来要来的那位弥赛亚的预言。因此,耶稣本身无罪,但成为罪人的样式,受约翰洗,然后开始传导的旅行。因此,在后面说“于是约翰许了他”,因为约翰明白了耶稣的回答,同时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第十六、十七节是对马可资料的修改及运用。“随即从水里上来”指的是“耶稣受洗的完成”,“天突然为他而开”。什么叫“为他而开”?《马可》说的是“天被撕开”。“为他”是个主动动词,希腊文是“?νε?χθησαν[α?τ?]”,也就是对着耶稣而开。这里同时也显示出耶稣的身份,他甚至高于天。在耶稣受洗的最后第十七节中,“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这里运用“Q”资料更进一步强调了耶稣是神的儿子,他是以色列的弥赛亚。

耶稣受洗在《马太》中对“M”资料的使用非常突出。当我们用一般诠释学的角度去测试文本整体与受洗片段之间的一致性时,我们可以看到,《马太》的主题与耶稣受洗的主题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与完满性。在耶稣受洗片段的字里行间中,读者可以发现,“M”资料实际上作为一种主导性文本资料贯彻到每一个细节,而这些细节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整卷书的主题和作者的目的。由于《马太》当时主要的阅读对象是犹太人,因此作者要特意强调耶稣的身份,让还未信主的犹太人,通过对他们律法的理解,一目了然地知道耶稣的身份,并能接受耶稣作为他们的救主弥赛亚。

五、《路加》中耶稣的受洗

《路加》中耶稣受洗所使用的文本资料有三:“L”资料、马可资料、和“Q”资料。在“同观福音”中,《路加》中关于耶稣受洗事件的描写最简短,但其所蕴含的信息却与其他三个福音有本质上的区别。《路加》的主题是耶稣救恩的普世性及圣灵工作的普遍性。从作者的身份上来看,路加是一位外邦人,不是犹太人,他是使徒保罗的同工。在《路加》的开头作者提到提阿非罗大人,他也不是犹太人。从作者的角度看,由于作者不是犹太人,他写作的目的与传达的信息不仅限于以色列民族,更是所有的人类。“L”文本资料所要传达的一个重要的信息便是耶稣的救恩临到外邦人。“L”资料,从本质上说比“M”资料对马可资料的修改要更多。马克资料作为基本资料,作者用“L”资料对马可资料做了许多文本上的修改和增加,这些修改是为了突出“L”资料的特点,即耶稣救恩的普世性。因此,在耶稣受洗的片段中,“L”资料所要突出的不仅仅是耶稣,也包括周围的群众及圣灵的工作。

在《路加》中,作者把耶稣的行程、施洗约翰和如何施洗的场景都删掉了,取而代之的是群众的出现,和具体的圣灵工作。

众百姓都受了洗,耶稣也受了洗。正祷告的时候,天就开了,圣灵降临在他身上,形状仿佛鸽子;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同①,p105-106。

这节经文没有提及耶稣从哪里来,受谁的洗,也没有记录下耶稣与任何人的对话。初看上去是简要的两节经文。但是,通过对一些关键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这两节经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就是《路加》整卷的主题之一。“众百姓都受了洗”中,“众百姓”的希腊词是“λα?ν”,指的是一大群人,许多的人。我们并不清楚这些人是否都是犹太人,或者还有外邦人,按照《路加》的主题,在这一大群人中,不仅仅只有犹太人,还应该有外邦人。作者为什么不提耶稣的旅程和施洗约翰,而一上来就提出“众百姓”。这实际上是“L”资料的特点之一,它突出了耶稣救恩的普世性。众百姓不只是说人多,而是指一种普世性。一方面,通过对群众的描写,突出耶稣的救恩临到全人类;另一方也突出了耶稣降卑自己,与众人一同受洗,耶稣与众人是等同的。与众人等同之后,他才开始他的救恩传导之行。

受洗之后,紧接着的是圣灵的工作。在“同观福音”中,只有《路加》提到“正祷告的时候”,这是因为“祷告”是传达祷告者与上帝沟通的一个行为,而“祷告”需要圣灵的传导,这便涉及圣灵的工作。随后,“天开了,圣灵降临在他身上,形状仿佛鸽子”。“圣灵降临在他身上”在其他两部福音中有提及,但《马可》和《马太》中没有记载。这段的描写实际上突出了一个圣灵工作的真实性和可见性。圣灵的降临意味着圣灵与耶稣合二为一,圣灵在他里面,充满了他。圣灵成为本节经文的主角,这符合《路加》主题和“L”资料的特色。《路加》的作者用细节描写来刻画圣灵在受洗中的工作,圣灵一系列的特征,如“降临”“形状”“鸽子”等,都是为了突出无形圣灵的可视性,让读者相信圣灵有实际工作,可具体彰显。有趣的是,在三部“同观福音”中,关于耶稣受洗的事件都用到了“ε?δει”这个希腊字。这绝非偶然,“ε?δει”是“看”的意思,柏拉图的理念“ε?δο?”(eidos爱多斯)就是这个“ε?δει”的变形。柏拉图的“看(爱多斯)”指用心灵去看,并用理性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也就是事物的理念;人的肉眼是看不到这些理念的,且只会带来感官上杂多、相对的观念和谬误。但是,在“同观福音”中的“ε?δει”就是用人的肉眼去看无形圣灵的有型表达。也就是说,人的眼睛确确实实能看到无形的圣灵。福音书的作者想通过“ε?δει”来表达圣灵的真实性、可见性,甚至是可经历的,这该字的使用不断地增强了信众对圣灵的理解,特别是在《路加》中。在最后:“又有声音从天上来,说:‘你是我的爱子,我喜悦你。’”这是“同观福音”中所共有的话语:一方面表明了耶稣的身份,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同观福音”中对“Q”资料的运用和一些共同点。

六、《约翰》中的基督受洗

《约翰》与“同观福音”有本质上的区别,他要突出的是耶稣来到这个世上其背后的救世原理、属灵原则和神学上的重要性。因此,《约翰》中的耶稣不只是一个人,更是一个形而上的基督。《约翰》所使用的文本资料与“同观福音”没有相同之处,同时作者的写作方式更是以一种神学上的阐明方式来揭示基督的道理。作者没有在福音书中说明自己是谁,但他称自己为“耶稣所爱的门徒”,指的就是门徒约翰。《约翰》的写作时间,斯蒂芬认为是在公元后“90到100年之间。”[12]当时的环境是这样的,在早初期教会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教派。如何来分辨教派的正统与否,要看教派的创始人是否是耶稣的门徒或是否是与门徒有亲密接触的人。约翰他自己写作“耶稣所爱的门徒”,一方面是为了确立自己使徒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证明自己教派的正统性。《约翰》的主题是为了突出耶稣就是神的道,是《旧约》的真正解释者,且更加注重耶稣的神性,说明耶稣道成肉身来到我们之中成为救主。

在耶稣受洗的事件里,《约翰》花了最长的篇幅和笔墨来写。从三章二十二节到三十六节,都是在讲述施洗约翰作为耶稣的见证。在这里,作者门徒约翰是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来叙述施洗约翰的见证。他本人没有参与到耶稣受洗的事情中,但借着施洗约翰的见证和言语来阐明其中的基督道理。有趣的是,在《约翰》中,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施洗约翰是如何为耶稣施洗,也有没写到群众,更没有圣灵的具体工作,而只是大段对施洗约翰的讲述。这里面大有文章,通过这些讲述,作者约翰是想表达耶稣基督的本质。

约翰说:“若不是从天上赐的,人就不能得什么。我曾说、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他前面的、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见证。娶新妇的、就是新郎.新郎的朋友站着听见新郎的声音就甚喜乐.故此我这喜乐满足了。他必兴旺、我必衰微。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从地上来的、是属乎地、他所说的、也是属乎地.从天上来的、是在万有之上。他将所见所闻的见证出来、只是没有人领受他的见证。那领受他见证的、就印上印、证明神是真的。神所差来的、就说神的话.因为神赐圣灵给他、是没有限量的。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原文作不得见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同①,p165。

施洗约翰这一大段的叙述是《约翰》中耶稣受洗的关键。作者不是用场景和特定的人物等来描写受洗的事实,而是阐明基督的意义。在这里,施洗约翰将耶稣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比作新郎与新娘的关系,并把自己比作新郎的朋友,这是基于见证的角度而说的话。在这段话中,大体的信息是:耶稣是神所差来的,施洗约翰做他的见证,神把所有的权力都给了耶稣,并且信他得到永生。那这些信息与耶稣的施洗有什么关系?在这段对话中,我们并没有看到施洗的重要性。这里并不是要描写耶稣受洗,而是受洗背后的意义,这些意义就是施洗约翰所说的这些,因为施洗之后,耶稣就要开始他的传导旅行。作者把整个耶稣传导旅行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施洗约翰的口说了出来。同时,这段叙述也是为了回答耶稣是谁。显然,这并不是从耶稣人子的角度去看他,而是从神儿子的角度来看耶稣。第一,作者描述了万事万物与耶稣的关系。耶稣在万物之上。第二,圣灵与耶稣的关系。圣灵是神赐给耶稣的。第三,神与耶稣的关系,就是父与子的关系。第四,耶稣与信徒的关系。信则永生,不信则灭亡。这四种关系从其根本上确定了耶稣是谁,而且是从耶稣神性的角度来看待他的身份。这些因素在“同观福音”中是缺少的,因为“同观福音”由于构成他们文本资料的特点,并不注重耶稣神性的表达。而在《约翰》中,作者把他的目的定位在对耶稣神性的本质上,且通过对事件背后原则的阐明,加上基督形而上原理的认识,从而达到对耶稣基督的认识。施洗约翰的这段见证的不仅仅是事实,通过对事实的阐明,见证了施洗背后更深层次的形而上原则,也就是把耶稣看作是道成肉体的具体显现。

最后,当我们用一般诠释学方法去测试文本内在一致性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施洗约翰对耶稣受洗的见证与《约翰》整本书卷的主题是一致的。《约翰》整本书卷的主题在开头第一章一至十八节中已说明,耶稣道成肉身来到这个世界上,而施洗约翰的角色在《约翰》是通过他的施洗来为耶稣作见证,为了突出这位弥赛亚的真实身份和他神性的本质。作者实际上就是通过施洗约翰的见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借他人之口来介绍耶稣。这段见证是“同观福音”中所没有的,我们也不知道这见证所使用的文本资料是什么,但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显而易见。

七、总结

经过这些文本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四福音书”对耶稣受洗记载的不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所使用的本文资料、历史背景、作者的目的、面对的读者等。对“同观福音”来说,通过对文本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把握并分析耶稣受洗的一些细节,同时也可以看到整个受洗事件的大概主题。但对《约翰》而言,对文本的分析在资料上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来认识作者写作的目的与主题。此外,一般诠释学方法的特点是通过对特定文本的分析来达到对主题的理解,虽然这种从个别到整体的理解不一定有完全的正当性,但至少从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文本的总体结构和作者的主要目的。当然,诠释学的方法还在于测试文本之间内容的一致性和部分与整体之间主题表达的一致性,在“四福音书”中,部分与整体间的一致性很高,体现出一种不矛盾性和理解上的完全性把握,即作者能通过对部分文本的理解达到对文本整体的深刻洞悉。

对本文的分析并不是一次性的,更不是死的。通过读者对文本的多次阅读,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在诠释学循环的阅读经历上可以对文本理解的深度层层加深,这些深度从某些方面来说,取决于读者是如何找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诠释。当读者进入诠释学循环的时候,文本的意义就自然而然地向读者展现,因此,我们可以试着不断接近文本,洞悉作者所想让我们了解的信息,当然读者也需要带着自己的想象力来开拓文本世界。

[1][6][7][12]Stephen L.Harris.Understanding the Bible(Eight Edition)[M].New York:The Mc-Graw Hill Company Publisher,2009.333.355.333-395.382.

[2][3][9]C.S.Mann.The Anchor Bible:Mark A New Translation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M].New York:Doubleday,2003.200.200.244.

[4]Butterick,George ed.The Interpreter's Dictionary of the Bible[M].Nashville:Abington Press,1962.35.

[5]Coogan,Michael D.ed.The New Oxford Annotated Bible: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 With The Apocrypha(Fully Revised Fourth Edi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1743-1917.

[8]Joseph A. Fitzmyer,S.F.The Anchor Bible:The Gospel According to Luke I-IX[M].Garden City:Doubleday & Company,Inc. 1991.58.

[10]Marcus,Joel.The Anchor Bible[M].New York:Doubleday,1999.73.

[11]W.F. Albright,C.S. Mann.The Anchor Bible[M].Garden City:Doubleday & Company,Inc.1971.43.

【责任编辑:王 崇】

H059

A

1673-7725(2016)01-0139-09

2015-10-10

唐际威(1991-),男,上海人,主要从事比较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福音耶稣约翰
盲人的福音——仿生眼
让传言变福音
一次弯腰等于十八次弯腰
约翰·科林斯
H.265:网络视频的福音
我对每个人说再见
英国耶稣受难日
允许公立医院“特许经营”是投资福音?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