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固的地域文化观
——读《汉书·地理志》
2016-03-16刘桂华
刘桂华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论班固的地域文化观
——读《汉书·地理志》
刘桂华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班固的《汉书·地理志》从理论上对全国各主要地域文化特色作了集大成的总结;引诗证俗,明俗资政,建立了具有综合性与理论性特色的地域文化阐释学。班固认为:文化风俗的形成,是包括如环境、人群、历史、时代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地域文化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变异性、发展性等特点。
班固; 《汉书·地理志》;地域文化观
《汉书·地理志》详叙九州地理沿革、秦汉郡、国、县治人口及山川地理变化;兼记从先秦至秦汉全国各主要地域文化环境及风俗特点。班固一方面继承了吴公子季扎论乐引诗证俗的文化阐释传统;另一方面则继承了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强调经济对文化风俗的决定性影响、明俗资政的文化阐释传统,将地理与文化风俗有机相结合,从而建立了更加全面系统、具有综合性与理论性特色的地域文化阐释学。
纵观中华文化史可以断定:地域文化格局形成于先秦时期。周代实行“封建制”——把宗室子弟、异性功臣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以拱卫王室,即所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各国诸侯拥有相对独立的封国与自治权,他们根据自身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结合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形成了以各国都城为核心的区域文化中心。至迟到春秋中叶,各主要诸侯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已形成了多个特色鲜明的文化区域。①到战国时代,虽有诸侯兼并重组,但各主要地域未有大的改变,因此,各主要地域文化特色就更加鲜明突出,从而奠定了中华地域文化的基本格局。秦汉时代,虽然建立了大一统封建王朝、形成了统一的主流文化格局,但全国各主要地域的文化特色仍继续保留甚至发展。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就从理论上对全国各主要地域文化特色作了集大成的总结,描绘出了一幅幅从先秦到秦汉时代琳琅满目的地域文化图景。
《汉书·地理志》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1]班固对“风俗”的解释已涵括文化或地域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有学者认为:“地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
传统所决定的。”[2]而班固所言“水土之风气”与“君上之情欲”,则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地涵括了地域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鉴于班固的地域文化观未有专门研究,②故本文详作论述。
一、“水土之风气”。所谓“水土之风气”,指的是地域文化中特定人群所依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强调自然地理环境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必要条件,这是司马迁和班固的共识。特定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山川河岳、气候物产等是形成一地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3]而“精神文明的产物和动植物界的产物一样只能用各自的环境来解释。”[4]这说明自然环境是形成文化或文明的重要因素。而班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意识到环境对文化风俗的重要影响,如论秦地“天水、陇西,山多林木,民以板为室屋。”“山多林木”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人们以板为屋的生存方式;而“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特殊的边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就了人们崇猎尚武、勇敢强悍但又“民俗质木、不耻寇盗”的习性。而“赵、中山地薄人众,……丈夫相聚游戏,悲歌慷慨,起则椎剽掘冢,作奸巧,多弄物,为倡优。女子弹弦跕逦,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所谓丈夫“悲歌慷慨”,女子“游媚富贵”的社会风气即由其地薄土瘠的恶劣自然条件所至。
同样,中原独特的自然环境对郑、卫风俗的形成也起到重要作用:班固说:郑“右洛左泲,食溱洧焉。土狭而险,山居谷汲,男女亟聚会,故其俗淫。”而“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故俗称郑卫之音。”郑国众水环聚,地形狭窄,地势险要,交通不便,故国人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中,这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对封闭的感情交流空间,“故其俗淫”。同样,卫地的乡间水边到处是桑田与丘陵,故桑林水边就为青年男女提供了自由隐蔽的性爱环境。当然,此等“郑卫之音”在正统的儒家学者班固看来,不免“俗淫”了。班固又引司马迁语论楚地风俗云:“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江南地广,或火耕火耨。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果蓏蠃蛤,食物常足。故呰窳偷生而亡积聚,饮食还给,不忧冻饿,亦亡千金之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南方独特的经济生活方式,而刀耕火耨、渔猎耕作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了楚地独特的文化风俗——“信巫鬼,重淫祀”。这正如东汉学者王逸解释屈原创作《九歌》的缘由时所云:《九歌章句序》所云:“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5]“其俗信鬼而好祠”的论述与班固的“信巫鬼,重淫祀”的概括如出一辙,这恰好说明楚地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楚国“信巫鬼,重淫祀”的文化风俗。
二、“君上之情欲”。所谓“君上之情欲”,实际指向的是地域文化中的社会历史人文环境。司马迁和班固都认识到地理环境只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充分条件,而社会历史人文环境则是形成地域文化的必要条件。社会历史人文环境影响于地域文化包括多重复杂因素,而多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则是形成一地文化特色的必要条件。班固认为:
首先,统治者因地制宜的统治政策及经济政策对一地风俗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如太公针对齐乃东夷族群故地、地薄人寡、自然条件恶劣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因其俗”的统治政策: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鼓励发展工商业的经济政策:“以齐地负海潟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乃劝以女工之业,通鱼盐之利,而人物辐凑”;“举贤而上功”的用人政策;由此带来齐地经济的繁荣,崇文尚功的文化传统,形成了齐人“舒缓阔达而足智”的性格。班固指出“《齐诗》曰:‘子之营兮,遭我乎峱之间兮。’又曰:‘竢我于著乎而’;此亦其舒缓之体也。”齐人“舒缓阔达”的民族性格在《诗经.齐风》中也得到了形象反映。
其次,强调文化传承的力量对一地风俗的形成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先王遗风”的惠泽。如晋之“河东土地平易,有盐铁之饶”——自然条件优越;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本唐尧所居,《诗·风》唐、魏之国也”;“其民有先王遗教” ;因此形成了“君子深思,小人俭陋”的民情风俗。班固又引诗证俗,说明“君子深思,小人俭陋”的晋地风俗在《诗经》中得到了形象反映。难怪吴公子季札“闻《唐》之歌”,感慨“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又论宋地“昔尧作游成阳,舜渔雷泽,汤止于亳,故其民犹有先王遗风,重厚多君子,好稼穑,恶衣食,以致畜藏。”宋地曾是古圣尧、舜、汤统治教化的风水宝地。其民深受历代圣王的雨露教化,故葆有“先王遗风”,因此培养出厚重质朴的君子人格,形成了勤于耕织、厌弃物质享受、勤俭蓄藏的优良民风。二是统治者的情欲好恶,即“君上之情欲”能决定一地风俗趋向。俗语云:上有所好,下必效之。故君上或官长的言行对一地风俗的形成影响甚大。如燕蓟风俗即受太子丹莫大影响:“太子丹宾养勇士,不爱后宫美女,民化以为俗,至今犹然。宾客相过,以妇侍宿;嫁取之夕,男女无别,反以为荣。后稍颇止,然终未改。其俗愚悍少虑,轻薄无威,亦有所长,敢于急人,燕丹遗风也。”燕人这种不爱美女爱英雄、急人所难、济困扶危、豪侠仗义的民性即是“燕丹遗风”。更有甚者如齐地“巫见”风俗:“始桓公兄襄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见’,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 襄公淫乱导致齐地形成如此陋俗,难怪班固痛愤不已。三是地方杰出人物、俊杰之士的榜样引领能促成一地风俗的转变。如东楚之“寿春、合肥受南北湖皮革、鲍、木之输,亦一都会也。始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后有宋玉、唐勒之属慕而述之,皆以显名。汉兴,高祖王兄子濞于吴,招致天下之娱游子弟,枚乘、邹阳、严夫子之徒兴于文、景之际。而淮南王安亦都寿春,招宾客著书。而吴有严助、朱买臣,贵显汉朝,文辞并发,故世传《楚辞》。”此地先有屈、宋等先贤“楚辞”创作引领,后有吴王刘濞、淮南王刘安等地方诸侯雅好艺文,而朱买臣因善读《楚辞》“贵显汉朝”,故此地形成了崇文尚艺的文化传统。
再次,统治者的人口迁移政策也能带来一地风俗的剧变。如韩之“颍川、南阳,本夏禹之国。夏人上忠,其敝鄙朴。……秦既灭韩,徙天下不轨之民于南阳,故其俗夸奢,上气力,好商贾渔猎,藏匿难制御也。……宣帝时,郑弘、召信臣为南阳太守,治皆见纪。信臣劝民农桑,去末归本,郡以殷富。颍川,韩都。士有申子、韩非,刻害余烈,高仕宦,好文法,民以贪遴争讼生分为失。韩延寿为太守,先之以敬让;黄霸继之,教化大行,狱或八年亡重罪囚。南阳好商贾,召父富以本业;颍川好争讼分异,黄、韩化以笃厚。”一方面,统治者出于统治需要所采取的“移民”政策,使两地先民忠厚敦朴的民性丧失殆尽;另一方面,统治者倡导实行的礼让教化政策,又促成两地恶劣民性回归敦朴“笃厚”。面对颍川、南阳两地民风的变化,难怪班固也要同慨孔子“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的名言了。
三、地域文化特色。“地域文化具有稳定性和传承性,它是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在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因素等多种要素的作用下,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逐步孕育和形成的。正是因为其形成要素和机制均具有特殊性,所以造成了地域文化发展中表现较强的形态上的稳定性、历史发展上的传承性和文化外观上的独特性。” [6] 而班固的《汉书·地理志》在具体详细的文化论述中总是能充分揭示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稳定性、传承性、发展性等特点。
先秦及秦汉时期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稳定性是在较长的历史时空间里逐渐发展成熟的。其时间跨度远至上古,近止于西汉末;少则数百年,多则上千年。前述“先王遗风”的惠泽已涉及文化风俗的稳定性、独特性问题。又如班固论秦地风俗就从秦民族的发展史溯源:“公刘处豳,大王徙岐,文王作酆,武王治镐,其民有先王遗风,好稼穑,务本业,故《豳诗》言农桑衣食之本甚备。”秦地重“农桑衣食之本”的传统即源于部族领袖“好稼穑”的“先王遗风”,由此奠定了秦文化重农固本的文化风俗。
地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历史时空的展延,变易则往往成为地域文化发展的常态,故地域文化又具有变异性、发展性特点。如班固论鲁地风俗变迁云:“周兴,以少昊之虚曲阜封周公子伯禽为鲁侯,以为周公主。其民有圣人之教化,故孔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言近正也。濒洙泗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周初,鲁地民风沐浴“圣人之教化”,尊老爱幼,王道康庄。但后来风俗浇薄,尊老爱幼传统荡然无存。然至春秋末,圣人“孔子闵王道将废,乃修六经,以述唐虞三代之道,弟子受业而通者七十有七人。是以其民好学,上礼义,重廉耻。”孔子及其弟子的力行倡导又促使鲁地尚礼义重廉耻的传统回归。但是这种优良传统又随着鲁国公室微弱,“政在大夫,季氏逐昭公”而丧失殆尽。一直到汉代,由于“去圣久远,周公遗化销微,孔氏庠序衰坏,地陿民众,颇有桑麻之业,亡林泽之饶。”故鲁地民性又一变而为吝啬贪财、热衷商贾、喜欢诽谤、虚伪奸诈等陋俗。鲁俗从周初至西汉末经历四次变迁,但愈变愈下,正所谓人心不古也!当然,一地风俗的变迁也有由坏变好的。如巴蜀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实之饶:“民食稻鱼,亡凶年忧,俗不愁苦。”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生活条件,形成巴蜀之地纵逸侈乐、柔弱狭隘、不思进取的民性。但这种民性在汉代却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景、武间,文翁为蜀守,教民读书法令,未能笃信道德,反以好文刺讥,贵慕权势。及司马相如游宦京师诸侯,以文辞显于世,乡党慕循其迹。后有王褒、严遵,扬雄之徒,文章冠天下。由文翁倡其教,相如为之师,故孔子曰:“有教亡类。”由于蜀守文翁的道德教化、更有本地俊杰之士司马相如、扬雄等的引领楷模,所以巴蜀逸乐柔弱的民性由此一变而为积极进取了。
总之,班固详叙各地“风俗”的目的,在于政教与明俗资政:“汉承百王之末。国土变改,民人迁徙,成帝时刘向略言其地分,丞相张禹使属颍川朱赣条其风俗,犹未宣究,故辑而论之,终其本末著于篇。” 当历史的天空从先秦转换到大汉之时,“国土变改,民人迁徙。”在某些地域,文化习俗仍延续传统惯性保持相对稳定,但在更多地域由于统一王朝的建立,文化习俗则不断迁变。不变是相对的,而变易则是绝对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可贵的是,班固在论述各地文化风俗的时候,能以历史的发展眼光去把握这种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同时,又能敏锐地感知一地文化风俗的形成,是包括如环境、人群、历史、时代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这正是班固的地域文化阐释学的精髓所在。
注释:
①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即公元前544年载:吴公子季札对《诗经》十五“国风”的评价,说明至迟在春秋中叶,当时全国各主要地域的文化特色已基本形成。
②从文化角度专门研究《汉书·地理志》的文章迄今未见。涉及该问题的论文有二:一是王永的《先秦“愚宋”现象与<汉书·地理志>之地域文化观》,认为:以地域特点评判文化特征是《汉书·地理志》最基本的一种叙述模式。而此种模式“就是先秦‘愚宋’文化现象赖以产生的真正原因。”二是谢祥娟的《<汉书·地理志>的文学地域观》,主要论述地域文化对文学特征的影响。
[1]班固:地理志[A]·汉书 [C].北京:中华书局,1999,1310-1330.
[2] [6]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63-66.
[3]傅雷:艺术哲学.译者序[A].艺术哲学[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3.
[4]丹纳著.傅雷译: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9.
[5]九歌章句序[A]·楚辞补注[C].北京:中华书局,1999,55.
(责任编辑:胡光波)
Abstruct:Ban Gu's "Han Shu· Geography" in theory of the crest made a summary of the major regional cultural features. Sm poem the vulgar, Ming vulgar,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and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ure hermeneutics. Ban gu think: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and customs, are including such as environment, population, history, a result of the combined action of multiple factors such as of the time; And regional culture has uniqueness, stability and variability, developmental, etc.
Ban gu's regional cultural viewpoint——Read "Han Shu · Geography"
LIU Gui-hua
(Department of Chinese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Huangshi,435002,China)
Ban Gu's "Han Shu · Geography";regional cultural viewpoint
2016—10—11
刘桂华,男,湖北鄂州人,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I109.2
A
1009- 4733(2016)06- 0014- 04
10.3969/j.issn.1009-4733.2016.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