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军人信仰教育机制的逻辑探讨
——基于军人信仰的要素结构分析

2016-03-16徐方亮

公安海警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意志军人官兵

徐方亮

(公安海警学院 训练部,浙江 宁波 315801)

对军人信仰教育机制的逻辑探讨
——基于军人信仰的要素结构分析

徐方亮

(公安海警学院 训练部,浙江 宁波 315801)

军人信仰教育是一个涉及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因素的复杂意识形态的教育过程。本文以军人信仰组成的五维要素结构入手,从知与情、情与意、意与信、信与行等教育环节的合理转化来探讨我军信仰教育的有效机制。

军队;信仰;教育;机制;要素

习近平同志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明确提出:“要把理想信念在全军牢固立起来,适应强军目标要求,把坚定官兵理想信念作为固本培元、凝魂聚气的战略工程,把握新形势下铸魂育人的特点和规律,着力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1]崇高的信仰,是中国军人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是凝聚意志、引导方向的伟大旗帜。历史的车轮反复证明,科学的信仰教育始终是坚定我军官兵信仰,使之保持正确的知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追求,从而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不竭动力。没有理想信念方向的引领,就没有中国军人昨天创作的辉煌;同样,没有科学信仰教育的支撑,也不会有明天的“强军梦”的实现。

1 军人信仰的要素构成

军人信仰的要素结构包括军人知识、军人情感、军人意志、军人信念和军人行为。军人知识是指军人对自然界、人类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军人情感是指军人对客观世界是否满足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军人意志是指军人克服挫折以实现个人理想的心理活动,它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自制性;军人信念是指军人对某种观念或事业确信无疑并以此来支配自己行动的思想倾向,它具有稳定性、偏倾性和亲合性;军人行为是指军人在履行具体的使命任务中自觉践行知识、情感、意志和信念的行为活动。

1.1 知——军人知识是军人信仰的前提

知识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成果,是科学研究的智慧结晶。俄罗斯哲学家В·П·图加里诺夫曾指出:“信念,是同对你所认知事物的评价结合在一起的知识,它必须以人的积极活动为前提。”[2]知识和信仰就像是母子关系,没有知识不会有信仰。正因为人类有“知”有“识”,所以对能够代表精神愿望的知识对象自然而然产生崇拜,忠信。即使在某些非理性信仰中,也无法回避知识在信仰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求知是人类的本性,知识不仅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也包括了关于社会和人自身的“未被证实”的信念。我们在谈知识的概念的时候,总是以一种“获取未知”来理解知识过程。在这样的理解下,知识这个范畴就必然包含一种作为过程的知识,也就是“获取”的过程。军人信仰的确立,除了对于军事政治文化理论的学习,更加离不开军人对职业、人生和社会的认识和了解。军人的信仰来源于军人对职业、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而军人的知识则来自于履行各项使命任务的军事和社会实践。

1.2 情——军人情感是军人信仰的源泉

信仰是知与情的统一。信仰中不仅包含“知”的因素,而且包含“情”的因素。作为信仰,不仅要在思想上一般地相信它,而且要饱含感情、充满激情地相信它。在人类信仰形成的过程中,个人的情绪情感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人的意识并不完全局限于智力活动。人不仅会思考,而且富含深刻情感。如果个体对于接受的社会信息只停留在理性认识的水平上,而不触及情感,只能算知识,不能形成信仰。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3]如果说军人的认识是通过形象或者抽象的概念来反映客观事物,那么,军人的情感就是通过态度体验来反映客观事物与军人需要之间的关系,它的中间环节就是人的生活实践。军人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一旦掌握了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满足了自己的生活需求,就要凭借这种心理体验去实践自己的目的和理想。也就是说,军人把自己的情感集中地倾注到目标上,全身心地致力于目标的实现。当军人对这种事物的关注达到忘我的程度,寄托了军人的全部情感时,形成军人信仰的内在动力就产生了。

1.3 意——军人意志是军人信仰的动力

人的意志也是信仰的结构因素,它对人的活动进行自觉的和有目的的调节。人的意志制约着个人在具体行为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定向、信念和生活态度的可能性。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4]意志是从知到信转化的关键环节,意志是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明确指向的、坚定的、持久的坚毅精神,以及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军人意志是指军人自觉地确定行动目的,通过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军人意志不仅是军人信仰的动力,也是军人信仰的炼石。兼容顽强的军人意志是军人克服信仰动摇,实现信仰与行为始终如一的意识基础。“宝剑锋处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于军人来说,在艰苦的环境和近似实战的训练中练就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是坚定军人信仰的“磨砺石”。顽强的军人意志可以提高军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活动效能和生理耐力,使军人的战技术水平得到更好的发挥,甚至得到超常发挥,培养军人顽强的意志,从根本上强化军人信仰。

1.4 信——军人信念是军人信仰的核心

信仰的突出特征是“信”。这里说的“信”特指的信念,它是人们对某种观念和事业的确信无疑并以此来支配自己行动的心理倾向。“信”是信仰的核心,“信”的程度决定着人们在信仰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大小。由掌握知识得到相信,由深信理解产生挚爱,从而创造激情,凝聚意志,为之奋斗,此为信仰形成的整个过程。人们能否把一种理解转化为信仰,关键在于人们对于某一思想是否确信。列宁指出:“有人深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而又不肯直接地、明确地把这些观点讲出来,是根本不可能的。”[5]信念与信仰相比,信念更强调“深知”,而信仰则强调“坚信”。 信念是在认识、情感和意志层面上所呈现的非做什么的坚决态度,信仰则是一个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准则和态度。只有关于人生、社会、宇宙等带有根本性的思想观念的信念才有可能上升为信仰。军人可以有许多信念,在还没有形成自觉的信仰以前,这些信念往往是零散的,彼此之间相互分离,甚至可以相互矛盾。军人的整个精神活动只有形成关于某个根本观念的终极化的信念,才能成为军人信仰。军人信念不是先天的产物,而是在后天参加军事和社会实践的结果,它建立在军人对自然、社会和战争的理论、见解和知识的真实性确信无疑的基础之上,并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支配军人的思想和行动。新时期革命军人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人生信仰,它的核心在于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

1.5 行——军人行为是军人信仰的实践

信仰的最终实现必须要以相应的行动作为前提条件。如果把信仰仅仅局限在意识范围之内,那它将始终是一种“自身之物”,不会发挥积极作用。人的内心世界,他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点、道德倾向、生活追求,个体的才能和习惯等,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个体已经获得的知识、价值规范和理想信念的可靠性和深度,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检验。列宁指出:“我们理论观点的使命就在于使其在革命活动中指导我们。检验我们理论观点的最好场所,就是战斗活动的广阔天地。对于一个共产党员来说,真正的考验就是使他必须知道,应当在何时何地把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付诸于实践。”[6]军人信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进行军事斗争和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体现了当代中国国情和军事发展对官兵的实践要求,它必须通过军事实践活动来培育、确立、检验、落实。军人信仰的实践,要贯穿于军队教育训练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官兵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落足在官兵的一言一行,使军人信仰真正成为官兵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无行则无知,无行则无信。军人信仰的实践是检验军人信仰确立成效的根本尺度。判断一名军人是否真正确立了军人信仰,不仅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广大官兵确立军人信仰,不是为了“独善其身”,更不是为了炫耀于人,归根结底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使命任务,更好地服务人民。因此,广大官兵只有加强修养,注重实践,做到真知笃行、知行统一,才能拥有良好的军人信仰,在军事实践中倾尽心血,书写爱国奉献的人生答卷。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最终是要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出来的,“缺钙”的精神,必然导致“软骨病”行为。这就说明,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信仰意识变为现实行为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持之以恒的实践活动的连通。实践,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以上我们分别讨论了知、情、意、信、行与军人信仰的关系。军人信仰与一般信仰一样,其内在结构正是知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的内在统一。其中,军人知识是基础,军人情感是纽带,军人意志是动因,军人信念是核心,军人行为是表现。

2 军人信仰教育的逻辑机制——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作为个体的人,其信仰形成的一般机制:首先是个性的社会化,即个体对社会的认知程度;其次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程度即自我意识水平,区分现实的我和理想的我,对未来的自我形象进行设计;同时调整好人生的需要及个性倾向性,人生信仰的形成才有可能。所以,信仰的形成经过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即从具体信仰对象到综合信仰对象,再到概括性信仰对象,这是个知、情、意、信、行相互作用的过程。同样,作为个体的军人,其信仰形成的一般机制:起初是对某种事物、现象或者思想、主义的一般认识,然后再进一步深刻掌握它们,通过情感体验得出对被掌握的东西的主观的肯定的态度,并坚信它的正确性,进而形成坚强的意志,萌生信念的产生,最后通过检验信念的实践行为,实现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深刻融合形成终极信仰。[7]因此,要想实现军人信仰教育的良好效果,确立官兵崇高的理想信仰,必须处理好知与情、情与意、意与信、信与行等四个方面的关系。

2.1 知与情——加强教育,激发认同,解决“真懂”的问题。

在信仰教育工作中,“知”的因素是教育的基础。一个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茫然无知的人,是不能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对共产主义信仰发生怀疑和动摇,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从来没有认真地系统地学习过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或者把教育学习当作门面,当作任务,没有“真学”;或者仅仅是收获甚少,一知半解,没有“真懂”。情感上的认同性来源于坚实的理论理解,个体思想意识的倾向性也取决于对科学理论学习掌握的程度和运用科学理论改造思想的自觉程度。因此,要解决官兵“情感认同”的问题,前提和基础是“知识获取”,即加强对官兵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特别是教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理论素养。

2.2 情与意——培养情感,凝聚意志,解决“真爱”的问题。

信仰中不仅包含“情”的因素,而且包含“意”的因素。“情”就是一种“感到对的情感”,“意”就是一种“做对的事的意志”。作为信仰,不仅要在思想上一般地相信它,而且要饱含感情、充满激情地相信它。军人意志是军人信仰的重要因素。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感情,是历代民族英雄人生信仰的精神源泉。我们要解决军人信仰教育的实际问题,必须在“知”的基础上,培养、激发官兵对科学理论和革命事业的无限追求、勇于实践的态度和情感,解决“真爱”的问题。

2.3 意和信——坚定意志,牢固信念,解决“真信”的问题。

意志是从“知”到“信”转化的关键环节。意志是人们履行义务过程中自我控制与约束的能力,体现出为理想奋斗、做出果断抉择的坚定精神。意志在信仰形成中有着重要作用:一是克服与自己崇拜对象相矛盾的动机和行为,二是排除影响内心自我升华的干扰和诱惑,三是深化认识,巩固信念,自觉按照信仰的要求处理问题。我们有些官兵虽然看起来学习很刻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似乎学的不少,讲的也有理有据,但他只是把信仰教育等同知识教育,一遇到来自外界的干扰和挫折,对过往知识的相信就动摇了,这不能算确立了信仰。从信仰确立角度看,军人信仰教育的目的是引领官兵达到“真信”,而要“真信”,就不能没有坚强的意志。军人意志是军人信仰的砚砺石。对于军人来说,不仅要在艰苦的环境和近似实战的训练中练就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而且要敢于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对各种不同的信仰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潮进行分析、比较、批判,识别真假,分清是非,排除干扰,要有为理想、信仰而奋斗的意志品质,在斗争中逐步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4 信与行——知信合一,勇于实践,解决好“真干”的问题。

在军人信仰教育过程中,官兵对当代军人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通过学习达到科学认同和信奉固然重要,但却不能仅仅停留在“信”上,必须付诸行动,将“信”与“行”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一定的信仰总是通过一系列的行为表现出来的,远大的理想也必须付诸行动才能实现。我们在军队官兵中开展信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官兵投身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投身到新军事变革和建设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实践活动,投身到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发展的实践活动,通过蕴含官兵理想信念的实践行为才能使官兵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更加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实现。

认识从实践开始,经过实践得到理论的升华,还必须再回归实践当中。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重要的还需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根本飞跃。因此,新形势下我军信仰教育要有计划地、系统地将信仰教育活动融入官兵的生活和工作中,通过传播知识、体验情感、凝聚意志、努力践行,最终实现官兵理想信念的升华。军队信仰教育必须要融入官兵物质和精神生活、关注官兵情感、意志的变化,促进官兵信念转化行为实践。

[1]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N].解放军报,2014.11.02(03).

[2]徐凤林.西方哲学原著选辑:俄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75.

[3]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5页.

[4]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58.

[5]列宁.列宁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2.

[6]列宁.列宁文稿: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49.

[7]汪维钧.关于当代军人理想信仰问题的若干理论考[J].军人思想教育新探[C].2003:19.

Logic Discussion on Mechanism of Our Military Faith Education

XU Fangliang
(Nanjing Political College,Nanjing,210009,China)

Military faith education is the complex process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which involves knowledge,emotion,will,belief,behavior and other factors.This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mechanism of our faith education based on the five factors of military faith,the convert between knowledge and emotion,emotion and will,will and belief,belief and behavior.

military;faith;education;mechanism;factor

E221

:A

:2095-2384(2016)02-0013-04

(责任编辑 储 欢)

2016-04-20

徐方亮(1979-),男,吉林省吉林市人,高级工程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意志军人官兵
时代新人与意志砥砺
军人就该这个样
武警四川总队组织官兵进行健康体检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海军官兵守卫在海防一线
《西厢记》中的理性意志与自由意志
军人“四有”歌
自由意志的神经基础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