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2016-03-16

关键词:顶岗演练校企

薛 英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究

薛 英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35)

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为模板,详细阐述“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即实践教学的“四阶段”层级递进式课程设计。总结归纳“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的五项创新点,以及“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

实践教学;四重演练;校企合作

1 “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设计

“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设计,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改革实训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训内容,实现了实践教学立体化、校企对接多样化的特色。该模式突出了人才联合培养、校企资源共享、师资共培互用、专业特色共育的校企合作双主体育人特色,扎实推进了岗证一体、校企共育人才培养实践。

“四重演练”实践教学即实践教学四阶段层级递进、波浪推进。

第一阶段:校内虚拟训练。

校内虚拟训练设在第一、二学期,主要通过职业素养培养与职业技能训练相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实现校内虚拟基础训练。根据每门专业课程所对应的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实训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首岗就业岗位技能的校内课程虚拟训练。

(1)通过在本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中,设计课前三分钟主题演讲训练项目、专业课置入企业真实岗位项目任务训练等,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线路设计、产品营销等职业技能和应变、自主学习、沟通合作等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2)利用模拟导游实训室的旅游景点实训软件在“模拟导游”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景区景点、沿途、导购模拟讲解训练,娱乐活动策划模拟训练,以培养学生导游词创编、讲解、文化艺术素养等核心能力。

(3)利用虚拟旅游实训室的旅行社经营软件、旅游酒店运营管理软件、旅游景区运营管理软件在“旅游企业模拟经营”“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酒店服务与管理”等核心专业课程中进行旅行社计调、营销、景区服务管理、酒店服务管理技能模拟训练,满足旅游企业对网络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等人才的需求,拓宽学生的能力领域,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二阶段:校外实境演练。

校外实境演练安排在第三学期进行,开设旅游景点导游词训练独立实训课程,60学时。旅游景点导游词训练实训课程为学生设计了沿途线路、景区景点、城市概况讲解,入住服务训练,旅游商品、旅行社产品考察等首岗就业岗位校外实境训练项目。利用学院大巴车实地踏线进行模拟沿途讲解演练,学生走进景区、景点通过角色扮演进行实境讲解训练,考察景区景点游览线路、门票价格等信息,考察旅游酒店获取房型、价格、周边交通等信息,考察旅行社产品及营销信息,考察旅游商品种类及价格等,为下企业进行岗位体验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阶段:企业实战锻炼。

满足旅游企业旺季岗位人才需求,开设“熟悉企业和岗位”和“服务企业和岗位”两门独立实训课程,共计480学时。

“熟悉企业和岗位”实践课程设在第四学期的6—7月,共180学时。校企合作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共同设计企业岗位实训项目,学生根据职业规划选取相应的紧密合作型企业进行岗位项目任务实践,分别进行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岗位初识性实践。学生通过师徒结对进行企业岗位体验,掌握单项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强化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

“服务企业和岗位”的实践课程设在暑期7—8月和第五学期9—10月上旬,共300学时。校企共同设计企业岗位实训项目,分别进行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酒店等旅游企业岗位综合实践,在单项岗位技能实践训练的基础上进行旅游企业岗位轮岗实践。培养学生的旅游企业岗位综合服务能力,内化职业观念和职业道德。

第三阶段学生企业实战锻炼与专业教师企业挂职锻炼相结合。(1)专业教师深入学生实践企业一线岗位进行挂职锻炼,掌握岗位服务技能,获取一手教学案例,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提升双师执教能力。(2)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学生企业实践项目指导、监控、考评,确保学生企业岗位实践既定目标的实现。

第四阶段:预就业顶岗锻炼。

预就业顶岗锻炼实践课程设在第六学期,是学生在对旅游企业岗位深度了解、基本胜任岗位工作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岗位技能所长确定预就业企业及岗位,进行以就业为目标的毕业顶岗综合锻炼。目的是全面提升自身岗位能力,能独立、熟练完成旅游企业岗位工作,实现学生角色到职业人角色的彻底转变。

2 “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2.1 实践教学立体化,校企对接多样化

实施“四重演练”立体化实训教学模式,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实践教学机制。校内虚拟训练阶段,由相关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指导专业课程实训项目设计,保证了校内基础训练项目与企业岗位能力需求相对接。校外实境演练阶段,带领学生深入紧密合作型企业、酒店、景区景点,聘请企业专家、行业骨干亲自示范讲解,并对学生岗位技能实境演练表现进行现场点评指导。企业实战训练阶段,校企共同制定实践项目,通过师徒结对、企业顶岗,进行单项和综合岗位技能训练。预就业顶岗锻炼阶段,校企合作召开用人洽谈会,依据本专业首岗就业和拓展就业岗位,确定学生预就业企业及岗位。校企共同制定预就业顶岗实践项目任务、管理规定。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专业岗位技能所长,双向选择确定预就业顶岗企业及岗位,进行以就业为目标的定向性锻炼。企业全程参与“四重演练”实训教学,参与形式多样,体现了实践教学的立体化、校企对接的多样化特色。

2.2 实践教学时间上的灵活化

本地区旅游企业岗位用工的季节性比较突出,每年5—10月,是旅游企业用工荒突显时期,企业需要大量顶岗实习生来解决一线工作岗位人员紧缺的问题。针对旅游业用工特点,专业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将第三阶段学生企业实战训练课程时间安排与企业用工紧缺期结合。学生在企业总的实习实训的时间设计为4个半月(第四学期6—7月,暑期7—8月和第五学期9—10月上旬),并根据企业岗位工作需求,重新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方案。

依据合作旅游企业旺季合作的岗位实习要求,为了保证旅游旺季学生下得去,企业用得上,将企业的岗前培训前置到校内课程中,由专业和企业共同实施短期岗前培训。既解决企业与学校在实习实训时间上的冲突,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又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和优势。

2.3 实践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层次化

专业主动到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饭店与旅游度假区等合作企业进行调研,依据企业岗位要求,与企业共同分析实习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基本要求。在明确实习岗位规格、职业技能和知识要求后,专业与企业就实习项目进行研讨,最终与不同旅游企业确定若干个合作项目主题。然后由专业指导教师针对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专业核心技能要求,分别进行不同企业合作项目的项目目标、项目内容、合作方式和项目评价等设计。尤其在企业实战锻炼阶段的实训课程,呈现出实训内容丰富性和层次化。学生根据自身职业规划自主选择实训企业及岗位,充分满足学生多岗位锻炼的需求。

2.4 实践教学管理的项目化

在企业实战锻炼阶段,针对导游、旅游销售、计调、定点讲解、饭店服务岗位和景区服务等实习岗位,将“熟悉企业和岗位”“服务企业和岗位”两门实践课程内容,分别设计成若干个专业技能、综合素质项目和技能操作项目,以项目为载体进行企业岗位综合服务能力训练。学生在实习期要接受企业技能操作项目考核,同时要完成专业技能项目和综合素质项目。其中专业技能项目,要求实习生完成旅游企业财务操作、客房服务实践、旅行社产品营销等与专业技能相关的实践报告。综合素质项目则要求实习生完成诸如从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如何处理好与企业员工的人际关系等职业素养方面内容的项目报告。通过完成项目报告将实习收获内化、总结提升。

2.5 教师企业挂职与学生岗位实习一体化

根据双师型队伍建设的需要,将专业教师的企业挂职锻炼与本专业以实践为主线的“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融为一体。每年在学生企业实战锻炼期间,专业和企业共同实施师资互训、实践教学合作研究项目,开展专业教师企业挂职、学生企业顶岗实战锻炼项目。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由专业教师和企业主管共同管理、考评学生的实习实训。教师企业挂职也由企业和学校双方负责管理、考评,教师需要与学生共同参与企业岗位实践。同时,教师挂职期间要根据挂职企业实际需要完成相应技术服务项目,以此作为教师企业挂职考评要素,从而形成专业教师带薪企业挂职锻炼和学生企业岗位实践互动发展的合作模式。

3 “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取得的成效

3.1 校企资源共享,实现企业、教师、学生三方共赢

(1)专业教师深入学生实践企业一线岗位进行挂职锻炼,与实习学生一道接受企业培训,进行顶岗实践,掌握岗位服务技能,获取一手教学案例,提升教师执教能力。

(2)专业教师全程参与学生企业顶岗实践项目的制定、指导、监控、考评,及时反馈、协调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实习项目的过程管理,确保学生企业岗位实践既定目标的实现。

(3)专业教师企业挂职期间要根据企业需求承担技术咨询、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3.2 实践教学打造专业学生就业平台

企业实战锻炼与学生预就业顶岗锻炼紧密结合,大大提升了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专业学生通过近半年的企业实战锻炼,基本掌握了实习企业岗位技能,对企业也产生了一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保证了旅游企业对实践学生的全面考核。第三阶段企业实战锻炼结束后,很多学生愿意继续留在实践企业继续进行第四阶段预就业顶岗实习。企业也会根据实习学生的表现和综合素质主动与实习生洽谈毕业后的留任。以大连金石滩生命奥秘博物馆为例,企业实战锻炼实施的第一年,共有16名实习学生在该馆进行了为期近半年的企业实战锻炼。通过对生命奥秘博物馆的回访,了解到其中有5名学生毕业后已与该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占实习生总数的31.25%。

3.3 实践教学改革助推学生就业竞争力

“四重演练”的实训课程,四个阶段教学目标设计相衔接,使生产性实训达到50%以上,学生国家导游资格证书获取率达到60%以上,学生顶岗实习率实现100%。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实现了专业学生由学生角色向职业人角色的成功蜕变。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等综合素养方面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就业企业主要集中于校企合作企业,真正实现了学校培养的学生下得去、企业用得住。通过对用人单位回访,专业毕业学生就业五年内70%左右已经成长为企业骨干,企业满意率达到98%。

目前,专业已与中国旅行社总社(大连)有限公司、大连市海外旅游有限公司等中国百强旅行社在内的35家旅游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在25家旅游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同时开发与学生就业岗位相适应的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度假区作为新的实习实训基地,满足了校内外实践教学的需要。

近几年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对学生职业能力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后专业将不断完善旺入淡出、互通双赢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建立起校企双主体育人的实践教学机制,继续把以工学结合为基础、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四重演练”实践教学模式做实做好。

责任编辑:富春凯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6.037

2016-02-25

薛英(1972—),女,辽宁大连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G642.44

A

1674-6341(2016)06-0089-02

猜你喜欢

顶岗演练校企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统计知识综合演练B卷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未雨绸缪演练忙
从建构主义下分析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基于现代学徒制下高职学校顶岗实习的安排与策划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校企合作五反思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