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窗小池,曲径通幽:白居易诗歌中“造园”思想之初探

2016-03-16

关键词:新昌旧居居所

刘 园 园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竹窗小池,曲径通幽:白居易诗歌中“造园”思想之初探

刘 园 园

(四川大学 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中国古代园林发展历史悠久,主题风格鲜明,唐代园林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文人诗文创作层出不穷、蔚为大观,白居易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白居易在短暂的一生中,用心经营了渭上旧居、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新昌小院和履道幽居等几处居所,在探索中不断创造并践行他的园林观。园林诗歌记载着白居易的“造园”思想和园林实践,从丰富的园林诗歌背后的文化意蕴可见他的园林审美趣味和艺术品位,并得以窥探其在园林创造中对个人前途、命运和心灵的观照和反思。

白居易;诗歌;造园思想

白居易作为继李白、杜甫之后最为伟大的唐代诗人,一生宦海沉浮,辗转四处,所到之处,必定寝有所安。即使只做短暂的停留,但“身心安处为吾土”(《吾土》) ,白居易始终不忘记用心打理漂泊中搭建的临时之家。纵览白居易停留之处,渭上旧居、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新昌小院和履道幽居等均为他苦心经营之地,凝聚了他的园林美学思想,多角度展现着他的艺术创造力和独特审美趣味。在有意识的园林活动中,他的“造园”思想经历了从初见端倪到成熟完善的发展过程,他逐步成长为唐代卓有成就的园林大家。

论白居易“造园”思想 ,重心自然落在“造”字之上,“造”字含意至深,“造”之功力可见造园者之深思妙想和情趣格调。在此基础上,本文从白居易诗歌着手,结合他的平生经历对其渭上旧居、庐山“草堂”、忠州“东坡园”、新昌小院和履道幽居等处的新居布局进行整理归纳,并在分析白氏园林居所的整体风格和共同之处的基础上,初步探究白居易的“造园”思想以及他在园林造景中的心灵寄托和情志表达。

1 仕途沉浮,何处为家:“造园”思想的初步实践

从渭上旧居到庐山“草堂”,再到忠州“东坡园”,这是白居易园林艺术创造的初步尝试。在渭村,他的“造园”思想集中体现在种植花草树木上,对居所建筑改造和布局少有涉及;在庐山和忠州任职时间相对短暂,忠州“东坡园”属于花园式园林建造,庐山“草堂”的建筑修葺显得颇为用心,但这都只是暂时寓居地,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与条件进行大刀阔斧的园林改造。不过,这几处均是他“造园”思想的初步流露,为他晚年在洛阳、长安居所进行园林建设活动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

贞元二十年(804),白居易举家迁移到下邽县义津乡金氏村,这是白居易祖籍所在地,该处距离渭河不远。在渭水之上,他插柳种桃、栽植松树,“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重到渭上旧居》),“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栽松二首·其一 》),“手种榆柳成,阴阴覆墙屋”(《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以花树装扮旧居,也寄托个人心志。白诗中写渭上旧居的作品数量丰盛,从诗歌记载可知,他自己在此处的园林实践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栽种植物之上。

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所谓的“越职奏事”和他平日所作的讽喻诗而遭当权者的嫉恨被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即至江州。此次贬谪让白居易更清楚地认识到官僚势力的腐朽和朝廷的黑暗,在反复纠结过程后,他选择了“吏隐”的道路,欢喜地在庐山盖起草堂,安然享受“中隐”之道。《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记载白氏在庐山“草堂”开壑架岩、修筑茅宇、开辟茶园、种植白莲,以飞泉“净耳”,以白莲“净眼”。在这里,白居易将他的园林美学思想落实到具体之处,按照他的个人主观意志修葺“终老地”,不遗余力按照自己趣味、爱好精心装饰自己的理想园地。

由于老友崔群出任宰相,白居易在故友的帮助下自江州司马授忠州刺史。在江州停留时间不足三年,白氏于元和十四年(819)春奔赴忠州,在忠州“东坡”,他“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东坡种花二首》),种花植树得以乐而忘忧。“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别种东坡花树两绝·其一 》),“最忆东坡红烂熳,野桃山杏水林擒”(《西省对花,忆忠州东坡新花树,因寄题东楼》) ,从以上诗句可知白居易种植的树木有桃树、李树、杏树等,种类繁多。在“东坡”之上,白居易带领仆人平整土地,开凿沟渠,引泉水灌溉。

在渭上、庐山、忠州,白居易按照个人审美趣味和欣赏水平进行了园林艺术创造,其中庐山“草堂”是他园林意识爆发的一个小高潮,但这一阶段栽种植物活动显然居于中心,吟咏竹松莲荷的诗歌十分多,这更像他“造园”思想走向完善的前章,更多的美学实践和园林创造还在酝酿中。

2 两都筑园,终老之地:“造园”思想的成熟完善

五十岁后,白居易在长安、洛阳购得小院。在定居洛阳履道坊前,白居易于长庆元年(821)购得长安新昌小院,新居比较简陋,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好心情。在新昌宅院他修整旧屋、添砖补瓦,平治土地、整顿台阶,在铲除杂草后又种下竹松,并开凿窗户。他将这里比作王维的“辋川别业”,并自诩为“羲皇”,他有心将新昌宅地作为久居之地。事与愿违,第二年两河再乱和朝廷内牛李之争打碎了他的美梦,在建造马厩、兴修仓库的计划还未施行时,国事衰败、朋党倾轧等因素让他不得不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于是他主动请求外任。因此,新昌小宅成为一个半成品,他的归老梦、园景梦暂时搁浅。

长庆四年(824),白居易买得故散骑常侍杨凭的履道坊宅院,对于修葺履道坊住宅园景,他格外热心。自言:“况兹是我宅,葺艺固其宜。平旦领仆使,乘春亲指挥。”(《春葺新居》)。洛阳是白居易选择的最后退居之地,这里是他实践“造园”思想的集大成之地。《履道新居二十韵》《题西亭》《偶作寄朗之》《履道池上作》《履道居三首》《咏兴五首》《七月一日作》《罢府归旧居》等诗歌记载了履道坊居所的建筑布局、居住场景及日常生活。

在履道宅院,白居易修葺园景,十分用心,他在履道坊院进行了大规模的园景改造,大到修梁换柱、架桥引泉,小到油漆门楣、芟剪树枝。大和三年(829),他实施了一系列的园景改造工程,包括修葺池阁,增建池东粟廪、池北书亭、池西琴亭,架设西平桥、中高桥,新修环池路、三岛径等。

总而言之,在新昌小院和履道幽居,白居易对园林景观、四周环境、园内建筑等进行了精心设计和重点打造,他逐步完善的“造园”思想得到了酣畅淋漓的展示。这一时期,关于新昌小院和履道住所的诗歌更是繁多,白居易在诗歌中叙写了幽静、舒适的园林生活,毫不含蓄地表达了在水石竹松间获得的林外山水之乐和闲人居闹市而得“幽”的惬意。

3 园林之幽:竹窗小池,水木聚静

白居易“造园”思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缓慢的风景鉴赏及前期酝酿、实践中逐步形成的。通览白居易诗歌中关于居所场景和景观建筑的描写,可瞥见他对景物的偏爱和建筑的品味。

他最为青睐的植物是竹松。庭院景物何其繁多,但是独以竹松入其诗次数最多。为何独赏竹松?在《酬元九对新栽竹有怀见寄》中,诗人表达了对竹之君子德行的倾慕,在《栽松二首》中诗人流露出对松树傲视霜雪、凌云之志的称赞。除了竹松,还有牡丹、莲花、菊花、槐树、梧桐、山樱桃等植物出现在诗歌中,但它们出现的次数远不及竹松。

“窗”是白居易吟咏居所的诗歌中出现的重要意象,“窗”以东窗、南窗、西窗、北窗、夜窗、北轩、户牖等字眼入诗。譬如,“最爱近窗卧,秋风枝有声”(《新栽竹》),“夏卧北窗风,枕席如凉秋”(《赠吴丹》)。“窗”之意味隽永,白氏自咏“清风北窗卧,可以傲羲皇”(《竹窗》),这似乎可作为对陶潜《与子俨等疏》“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的承接。

除了“窗”,另一常见意象为“池”。“晚下小池前,澹然临水坐”(《约心》),“尽日松下坐,有时池畔行”(《咏怀》)等等不一而足。池是园景的重要构成,它以水的灵动给住宅园第注入了活力之源,同时小池中配套的荷莲、游鱼让其更富生机。

竹松、池、窗是白居易描写居所风景经常出现的重要意象,它们体现了白居易的审美趣味和艺术欣赏水平。在园林中栽植树木,可达到美化、绿化的效果,同时如何种植也可见“造园”者建构的覃思妙想。白居易首选种植松竹,对松竹的爱好显露出园林主人的德行和气质。“窗”作为对陶渊明隐逸思想的回应,也是园林造景技法之一。以窗前竹松遮蔽观者视线,为园外景色营造出委婉含蓄之美,同时让观赏者得以在见而不尽中发挥想象力去品味造园者刻意的留白。在空旷的园景中凿以小池,以水之动显园之静,又以动带静,不至于毫无生气,在水石交融中呈现园林生动而宛然天成的美妙境界,这是园林建造者谋划的高妙之处,白居易以小池凸显园林活力的技法信手拈来,甚是熟练。

以上几种意象在无形中构建出园林“幽”的氛围,透出静谧、柔和之美。白氏居所总是呈现出祥和、幽深的整体风格,幽深、含蓄也是中国园林精神的面貌体现,为达到园林之“幽”,白居易的园景改建和园境铸造处处体现出欲得“幽境”而苦心经营之势态。园林住所景色之“幽”搭建起“修心处”和“有闲地”,让幽居之人在由幽境到幽情的转变中品味心灵上的闲适、平静。虽然生活在闹市,也能收获闲云野鹤的淡然之姿,“好是修心处,何必在深山”(《禁中》)、“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赠吴丹》)等均是白居易关于“大隐隐于市”的人生智慧在园林建设中的展示。

此外,对于围绕人而产生的家、居所、园林的概念,白居易有独到的见解。“吾亦爱吾庐,庐中乐吾道”(《玩松竹二首·其一》),“心泰身宁是归处,故乡何独在长安”(《重题·其三》),园林让居住之人享受心灵的惬意,但园林的中心仍然是人。对于居所与人的关系,白居易在《凶宅》 诗中发表了切中肯綮的独到见解,人或国家之兴旺盛衰与园林住宅本身无关,乃是权、位、骄、老等外在因素和人为原因所致。与之对应的《伤宅》,白居易在诗中揭露出金碧辉煌的房屋下隐藏的腐败生活。结合《凶宅》《伤宅》二诗可见,人是园林住宅的中心,生活在其中之人的品行、德行、情操等对居所有意义深远的影响。园林宅第是人的居住所在,不管是富丽堂皇,还是幽深寂静,均为人服务,人始终是其中心,这也是白居易园林美学思想的最高境界。

综合以上,白居易诗歌记载了他流徙各地的人生轨迹和在颠沛流离间苦心经营的居所之景,从渭上旧居、庐山“草堂”到忠州“东坡园”,再到新昌小院和履道幽居,他的“造园”思想在具体实施中逐渐成熟、完善,在园林艺术实践中流露出白氏的园林审美趣味和园林创造技巧。从建造的几处居所可知他的“造园”思想表现为:植物必不可少,而尤爱竹松;小池和窗户为居所的点睛之笔,整体营造出幽深、雅致的风格;同时关照居住者的感受,一切以人为中心这是白氏园林美学思想的至高境界。此外,仕途不顺、人生失意让他无数次失望至极,借着建造园林住宅转移注意力,从而缓解愁苦、郁闷的情绪,白氏得以在幽深寂静的环境中弹琴饮酒、赋诗吟诵,暂时安放人生的不如意,在喧闹的尘世中得林中之静、隐者之乐。

[1]陈贻焮.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2]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朱金城.白居易年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

[4]陈从周.梓翁说园[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5]王铎.白居易的造园活动及其园林思想——兼论洛阳履道坊白氏故里园[J].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学报,1990,(4).

责任编辑:李增华

10.3969/j.issn.1674-6341.2016.06.008

2016-10-10

刘园园(1992—),女,重庆奉节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

I206.2;TU986.4

A

1674-6341(2016)06-0022-02

猜你喜欢

新昌旧居居所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印象·齐白石旧居纪念馆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揭秘2020楼市密码! 为什么是她能成为高端买家的终极居所
伟人旧居
与自然共生的多代居居所
随想・延安
——于毛泽东旧居前
绍兴新昌科技创新现状及路径分析
参观毛泽东旧居有感
一个涉及2个三角形的不等式猜想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