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审美行为观察:诗意、设计与地方性生活①
2016-03-16田忠辉
田忠辉,等
(广东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新媒体时代审美行为观察:诗意、设计与地方性生活①
田忠辉,等
(广东财经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20)
文章就当代新媒体语境下的文学生活、艺术设计和人们审美趣味变化等方面进行讨论,从审美行为的观察和解读的可能、虚拟与真实的需求,即微时代的审美互补、技术时代的体验展示、新媒体改变艺术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理念的体验趋向,以及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与教学等五个方面进行开放式的讨论,提出了一些新颖的看法。
新媒体;设计;地方性生活;审美行为
一、审美行为的观察和解读的可能
田忠辉(广东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以下简称田):今天有机会大家坐在一起,从文艺学和艺术学方面入手,对当下的审美行为做一个对话,背景就是新媒体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了一个什么样的改变。讨论的主题就暂定为:新媒体时代审美行为观察:诗意、设计与地方性生活。什么是地方性生活?我认为,地方性和地域性不同,和国家性相区别,偏离或逃离主流文化,是一种非宏观性的东西,比如说,岭南文化就不仅仅是地域性的东西,里面还包括了非主流文化的一些内容。诗意呢,文学生活、艺术生活都可以是诗意的,而设计呢,是需要理念的。我们在座的,六个人有四个是艺术学院的,你们的角度和认识,可以提供一些具体样本,我们可以一起来审视和观察。
王燕子(广东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以下简称燕):不同专业的对话是最有意思的。比如艺术学和文艺学,艺术学方面在策划制作和文本创造方面有经验,文艺学是学理论的,在解读方面有观点。这两部分的观点在一起有融合、有撞击,就有新意产生。特别是你们在做的策划,策划一定是一个过程,一个是制作过程,一个是解读过程,有时解读是可以偏移补充,甚至超越激发策划的理念,再通过修改就能得到提升。
杜肇铭(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以下简称杜):是啊,作家、艺术家自己没想到的意思,也会被解读出来。
燕:这种现象可以叫做误读,有时候误读在解构原作家意图的过程中,是有所创新的。布鲁姆的误读理论就给予解读者很大的肯定意义。最近在微信疯传的一则信息,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一幅‘梵高’的破鞋引发的撕逼大战”,虽然大有标题党的语言暴力,但也比较形象地将海德格尔、夏皮罗、德里达等人对梵高的油画《鞋》进行了不同角度的阐释。这些解读难道是梵高所认同的吗?不见得吧。
唐立影(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以下简称影):我注意到一个问题,艺术区功能项的改变。现在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些艺术区。现在的艺术区一般也会面向大众,比如说798啊,红砖厂,太古仓之类。他们很希望吸引人们的关注。的确他们也能吸引一些大众过来。这些艺术区的想象不一定是高大上的,而是也可以面向大众。还有就是大众希望不要有太多的商业性,那会破坏对艺术区整个的观感。人们心里还是很向往的,商人也能够经营,但最好人文情怀还是比较多些。这两个方向都可以看成是现代当下新媒体时代对原有一些审美行为的改变。
田:艺术区的功能的变化,是当下审美行为的发展。第一,各种领域与多媒体之间的关系,新媒体技术对审美思路的变化等等。室内景观的一些变化恰恰是新媒体技术的一些发展,是其引发的一些理解的变化。读者的感受和设计家的感受有些是可以联系一起,各有不同的观察文本的特色,进行一些美学的技术性评价,可以分工。你们的叙述是对我们理论上的反应。
燕:艺术学方面的专业性表述,可以是大家各自领域内的关注点,我们对此的分析是一个后续行为,当然,艺术专业性角度的分析是可以对此再进行反驳或者提升性创作。解读是艺术发展非常必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是推波助澜,让文本内蕴更为丰富,也可能是误解,这时艺术家、创造者本身就可以进行反驳,甚至反思,我为什么会给你们造成这样的误解,是文本呈现的问题,还是文本本身有所缺陷,没有达到我所要表达的东西。这时候的反思是可以帮助创造者进行思绪的整理。
田:做设计的人,就在现场,你们是最真实的感同身受,让你们做分析的话,你们可能会说这有什么好说的。其实,最有意义的就是你们在做设计过程中的感性经验,这是最宝贵的。你不需要做分析,这在美学上就是一些感性。
燕:对,美学就是感性学。我们经常说到美学就是一种低级的感性认识论。这种低级不是没意义的低级,而是一种最原初的低级认识,这些是我们所缺乏的。小孩子就保有这种低级的一种感性认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的加强,这种低级的感性认识逐渐就被理性认识的思维模式所代替,就没有了这种感受事物的感性认识了。但是,美学就是希望将这种感性认识的能力进行复苏。
二、虚拟与真实的需求:微时代的审美互补
杜:当下微时代,在我们环境这块,消费群的审美行为,不管是80后、90后、或者00后,他们有自己的审美语境,他们是很简练的。你看90后喜欢的电影,都是一种语境,是他们对审美行为的新的一种要求,这些都反映了一种生活状态,即微时代的室内要求。微信微博,这些人的要求,他们居住的要求是怎么样,比如说室内设计的要求。别的不说,就说我们家吧,我们家白天都是空的,晚上回去,我们自己都有个手机,你看你的,我看我的,很难想象以前一家人如何其乐融融地聚在客厅里面进行交流,现在的话,你们看你们在家看电视吗?比如说影子,上次去她家聚会,她们家的电视摆在那里,都没有开通,放在那里是一种摆设了。现在开通了吧。
影:开通了。不过,利用率还是很低的。
杜:是吧。客厅的功能退化了,你们说以前的客厅是一种聚会的场所,但是现在不是了,你看90后或00后,他们也有交流的需求,但是功能项外移了,不再在室内了,而是一种转移,你看餐厅的功能项也是这样。外移,使家的使用率,变得很低,这样说的话,你看现在对于他们,室内设计应该是如何定位。从我们的角度看,我们设计的话,客厅就取消了,房间就大些了,你看,现在的房间设计对于小孩的教育就需要很多,比如大家都觉得房间比较小,如果单独有一个对孩子教育的独特环境的设计,微时代了,小孩也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以后都是一种虚拟环境,而不是一种不让小孩摔跤就行,不受伤就行,而是需要一种虚拟媒介的教育,在虚拟下的互动,在虚拟环境中开车,男孩和女孩也不一样,比如网络课堂,以后小孩的教育在这种虚拟环境下就可以进行,而不需要到外界去。比如说,我早上吃饭,我可以看电视,听新闻,但现在有个问题,房子太大了,WiFi的信号时断时续,你看室内设计就需要考虑这样的问题,实际的需求。比如说吃饭的时候,马上可以看视频,冲凉的时候,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个时间也有一个屏幕视频之类,那需要一些虚拟环境的插头设计,这种媒介的影响,从设计的角度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关系:年轻人需要什么。
田:这对于我们搞美学的,还是很有启发的。这可以看成是“客厅的消失”。我看网上有一个趋势,客厅消失了,可阳台出现了。
燕:是的。阳台的需求是增大了,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自然需求的增大,而不是单一向度的网络虚拟的向内转。这可以看成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杜院长说到,需要WiFi信号,甚至每个环境每个角落都能覆盖,为什么呢,我呆在里面,我人心在外头,我需要一种不同的联接,向外伸展,这是一种虚拟性的向外延展;而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的需求的增大,你看到室内设计的另一方面,是阳台设计的需求。田老师也说到,现在微信里面很多室内设计的公众号,都在推送一些阳台设计的案例,这种阳台美设,包装得很温馨,花木、虚拟的小鱼小草,表现出来,这就是一种微生态,这是一种对于大环境的一种调适,我不能对大环境有一种改变,但至少我可以对自我生存环境进行一种安排、净化、美化,一方面是虚拟环境的需求在扩大,另一方面是对自然环境的一种需求也在扩大,这是一个并存的现象。
张宇奇(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以下简称奇):还有一个需求,就是社交的需求。以前对于建筑的需求,比如说城市发展,在居住这方面,最开始是平面发展的,邻里之间是很和谐的,但随着现代主义建筑发展,是一种垂直设计,邻里之间接触很少,人人生活在鸽子笼里面。你刚才说到一个自然需求的拓展,其实还有一个就是社交的需求。有一个设计大师把阳台设计为一种错层的形式,一种倾斜的角度,可以和楼下有一种交流的方式,开放性,邻里之间又可以交流了。
杜:我补充一下,人与人之间这种冰冷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环境造成的,那么人与人之间拉近关系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就是见面。我们现在的阳台是一种垂直的,左右也很难见面。但是错层的设计就不同,在阳台上就可以看到邻居了,见多了自然就有所交流沟通了。
燕:我感觉特别深,以前没小孩的时候,邻居之间根本不认识,没有交往,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有小孩后,经常就到外面去遛,楼下遛着遛着,就不一样了。周围有小孩的人都认识了。
奇:遛的话,就是在一个共享空间里面进行一种交流。现在的设计,你可以看到,有架空层的小区,共享空间大,很多人可以在一起运动,小孩可以一起玩,邻里之间的交往更为自如,更为和睦。
田:呵呵,我们这种交流就渐入佳境了。从我们做理论的人看来,你们的设计啊,动漫啊,这些内容就是一种文本依据,有了文本之后,就可以进行一种文本思考,如客厅的消失,阳台的拓展,实际上是一种人性的需求,一种人际关系的改善,一种对科技的反叛,美学不仅仅是设计上的美学,还有一种理念上的美学,一种观念。
三、技术时代的体验展示
奇:新媒体,设计,地方性,这是和我专业联系最多的,地方性设计,我们专业展示设计比较多用新媒体。之前做了一个设计,其中有很多新媒体设计,有一个海景厅的设计,里面有一个要将骨灰撒到大海,那在演播厅如何将这个内容可视化还原,就需要一个设计,我们设计了一个34米的长度,6米的高度,再结合地面,我们画了一个巨大的海景的油画,这是对场景的还原。第二步,做了新媒体的艺术设计,找人做了海景的动画和配音。我们在海景里面是有绘画的海浪,还有动态的海浪,再配合音乐等,有一种场景代入感。在世博会里面,很多展馆都有类似的设计,比如说西班牙文化馆。
田:你们用投射还是画的?
奇:我们用画的,非常真实。二维的再现动画,是一种多重维度的设计。
田:之前我和燕子参加了南国书香节,就有一个展馆都是用电脑动画设计,感觉人在镜子里面走,其实就是四面墙。
燕:就是四维空间,有一个白墙,现在很多展馆都是这样设计。
奇:西班牙的文化馆就是这样设计,用一些多媒体方式展示,把西班牙的文化从古至今的很多东西用动画的形式表现,然后再结合一些新媒体技术。比如雷电雷声的加入、海景的加入等,都是很有真实感的演绎。如电脑书,可以虚拟性地进行阅读。
田:这些都是新媒体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可以说成是技术对设计的一种影响,或者是将设计流程、审美观念转换成了一种新的方式。
奇:杜院之前也有一个想法,在世博会的日本馆里有一个技术的展现,就是对墙面的改变,动态的画面,有很多的类型,我们也在尝试用于设计中。
燕:有点像电影的后期制作,先是在蓝色或绿色幕布前拍摄前期电影人物的动作,再在后期制作中抠像,再做叠加式动画处理。这种制作也是在数码网络时代才开始的影视艺术制作。技术的提升在很多方面改变了艺术的表现形式。
上次我带小孩去游乐场玩,有一个4D电影剧院,记得当时看的内容是《小海龟历险记》,座位设计得很有意思,是一个大沙发凳,坐上去需要系好安全带,电影播放过程中,影院环境根据剧情,会有水雾喷到脸上,还有气流断断续续地吹过来。其中还有一段剧情是海龟遇上鲨鱼了,之后如何逃脱,这时座位还会上升下降,甚至强烈摇摆。可以说,这种环境的设置,观众的代入感特别真实。这种代入感的追求和你们的设计是一样的。
这种真实代入感一直是影视艺术所重视的。以前影视艺术就是视听、视觉和听觉,但现在呢,还有嗅觉、身体平衡感、皮肤感觉,这里面还包括温度感、触觉等等。这种感官的真实追求是希望达到我们五官的真实代入。
这时候我就想到一个问题,最早的原始人如何去感受艺术?我们讲艺术的起源,经常会提到一个巫术起源说。早期的原始人是通过载歌载舞形式不自觉地感受艺术。之后,技术发展了,有纸质媒体,艺术只是单一性的视觉感知,后来有了多媒体,产生了视听艺术,人们可以依靠视觉和听觉的综合性来感知了,这是电子媒体时代。到了现在,新媒体时代,有了数码艺术,感知形式更加多元化。其实,这种感知过程是一种复归,从之前的全感知时代到单一感知,再回到多感知时代,这既是一种技术化的发展过程,也是一种技术化的感知觉复归。当然,这绝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复归,而是借助技术手段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虚拟体验式的复归。
田:技术导致人审美体验的一种复归。
奇:我之前教大一学生进行设计,除了教授一些理论和技术方式之外,还将一种全息投影成像的设计方法告诉他们,并让他们自己按照一些主题要求来做。后来他们做出来的设计文本就很不错,一下子就提升了很大空间,一点都不像刚入门的人所做的设计。那种技术不是在我们时代成长起来的。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客家人博物馆设计,他们很喜欢,他们把客家人的一些建筑,生活与环境的关系一些东西,都很现场地展现出来,一下子空间特点和技术都呈现出来了。
田:你们谈的都是技术对观念的变化,设计者、阅读者,审美形态都是不一样的。对于设计者来说,技术提供了一种方法,也改变了设计者的一些理念。对于阅读者来说,这些新技术给了一种新颖的观赏模式,很喜欢。从审美形态来说,这种真实感呈现都是以前没有的。这种在场感很真实。在场感是一种现代意识的观念。这种在场不是真的在场,而是一种虚拟性的在场。审美形态是一种地方性的东西,比如说岭南地域文化中就有一种地方性的特点,它包裹了非主流意识形态、非主流文化形态的一种反抗。这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奇:多媒体技术是大家普遍可以学习使用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我觉得要和地方性文化的东西融合在一起,才有生命、才有特色、才有发展。技术和地方性文化,我们就是讲岭南文化融合在一起,就有文化继承性的东西,就不是说只是被西方文化所普遍覆盖。
田:这是两个问题了,前面说到的是技术化的问题,你现在说的这一个是民族性问题。
奇:现在你去看一些设计展示,走到哪都是一样,室内也是一样,如何将特色凸显出来,那就需要凭借地方性文化的融合。多媒体技术进入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来,再加入地域化内容,就可以将室内展示呈现出个性特色来。
田:你的问题概括起来,多媒体技术和地方性问题,是可以抗衡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同质化。
燕:还有一个是民族性的转变。我让学生做微电影案例分析,有一个学生做了一个案例,比较有意思,是分析如何将粤剧和街舞融合,这种融合的诉求是用微电影创作进行呈现的。
田:你说的“五四”和现在,是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奇子讲的是传统文化如何和多媒体的结合。技术本身不仅仅本身是技术层面的东西,仅仅是工具吗?
四、体验:新媒体改变艺术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理念
李子(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传播学博士,以下简称李):技术肯定不仅仅是载体,而是改变了整个传播的模式。
媒介特征导致了媒介生产、媒介传播链条的一种转变。现在传播人群也有一种信息生产的可能,以前信息的生产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现在这种权力被稀释,可以被大多数人所掌握,这都是新媒体的媒介特征的变化导致的。受众已经从下流上升到上流部分,定位发生了变化。传播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区别,不再是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
比如做新闻,以前啊,我们会做一些揣测、进行一些选题,或者根据观众形态啊,实际上很难有绝对一致的时候,所以,很多人不喜欢看新闻,话语体系不一样,人们不喜欢观看官方内容。现在不一样了,选题就和百度合作,从人们对十八大这些新闻的关注点的搜集,对大数据的分析才发掘选题点,这样的话,就和大众的关注内容紧密结合了。选题就发生变化了,不再是揣测的,而是根据受众的需求然后再做选题策划。除此之外,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简单的新闻评论都是很难懂的,晦涩的,但是,现在对严肃文本进行一种影视可视化的文本制作,这样的话,一些比较难懂的东西,政策、数据啊,也很容易就能让人们理解。换句话说,审美成本降低了,现在虚拟演播室的使用,进行互动,可以用新媒体技术的各种方式,加强表现和沟通。这是媒体内容的生产、传播,和后期的变化。
田:新媒体的使用是关键。如果技术不是工具的话,那是因为技术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奇子,你们的岭南设计中,除了地方化和风格化,技术在里面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地位,还仅仅是给岭南设计添加了几个多媒体板块呈现而已?你达到了你的目的吗?还是在设计中你会发现民族性本身与技术性的东西存在冲突?如果有,你怎么处理它?
价值趋近化是指听话人识解话语IDC与ODC价值系统产生的敌对性,其运作机制是意识形态冲突不断强化,将来会导致实际冲突,强制构建了内部与外部冲突的高度可能性,具体分为三种词汇语法项目:名词词组被识解为IDC积极价值观或意识形态,名词词组被识解为ODC消极价值观或意识形态,以及在话语形式中不限于一两句话,通过词汇语法短语的线性排列识解为ODC消极意识形态向实践活动的趋近(ibid.:119-122)。
奇:技术演化为艺术,用在了客家文化博物馆、岭南粤剧博物馆,都有一些特色类型化的呈现,这些内容都挺有意思的。
田:那你新的东西在哪里?技术上你用的是现成的,民俗和民族性的东西也是以前的,你仅仅是结合吗?你这种东西可不可以在观念上产生变化?之前李子说到了一点,改变了整个传播模式,但是应该还有其他,应该继续往下说。技术不仅仅是技术工具,它产生了整个艺术流程的变化,再深入来说,对我们整个审美观念应该有个改变。
李:新媒体时代给人们提供了表达自我的平台和机会,可以在网上晒自我,晒我的新鲜事,晒我的人生,什么都可以晒,这种方式对于自我意识更为强烈,个体需求更为彰显,在媒体内容上面可以看到这些。一些小众的东西,聚集的方式发生变化。我们的消费者定位发生变化,之前是按照非常简单的,男性女性、年龄、地域等简单的划分方式。现在是按照他们的喜好、生活方式来划分,这些群体是在网络上已经分化,重聚,打破再重聚。
奇:我发现在传播形式上的确需要思考,在博物馆、酒店等公共空间展示的一些多媒体运用,我们都是在学习和模仿,再加入到室内设计之中的。回到居住空间里面,是会影响下一代的。这里面有地方性文化。
田:你应该把地方性的概念弄清楚,它和地域性概念还是有区别的,区别于宏大叙事,你刚才说的这些还是地域性文化,还不算是地方性内容之内。地方性应该是个体的,自我的,张扬的。
李:网络上的自我用户生产的主题,表达的方式和解读方式都是非官方的、非常娱乐化的、非常自我的。这些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结合了,这种内容只能在自媒体平台上才能生存。这种类型的审美创造、审美解读上的机会都是在此平台才存在。
燕:这是一种语境场,在这种语境场内才会有这种内容,离开了就不会有了。
李:以往是没有这样的机会。
李:也会,所以才会有重聚,但是这种重聚是不一样的。
田:对,这种重聚相当于一种自组织的概念,自我重新组织。这种自组织也是在话题讨论中慢慢产生而形成。
李:在很多游戏里面也是这样,现在新媒体技术也是这样,像燕子说的那样,很多游戏里面视听触觉等的使用,是区别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它不是重现现实的。
燕:对,但也不仅仅是一种重现现实,这和现实是两回事。如果是重现现实,你是感觉不到这种美的。这就是在美学上说的一种类似于美学距离的概念,如果是一种真实,你会有一种恐惧感,你不知如何进行抽身,但是在虚拟现实中,你一方面可以进行一种真实的感受,一方面又可以保证自我的安全,明确自我是可以随时进行停顿和抽身的。这是一种距离保护。像我们在手机上用的摇一摇,和陌生人进行聊天什么的,类似于这种,有些人就去摇一摇,摇到了就聊两句,立马就删掉,为什么这样?那是应该需要去尝试,尝试过了,就立马进行自我保护。
田:嗯,是一种审美行为的自保护方式。
李:无限接近真实,但又不是真实的方式,这种技术给了我们一种机会。它还会产生一种根本不同于现实的一种空间。
田:这是一种体验空间,非现实化的。体验产生一种幻觉、一种互动环节。
奇:在设计中也会使用这类,比如说在场馆内打羽毛球的体验,就不需要真的去场馆,在家里的虚拟空间内就可以完成。运动方面的设计都可以用虚拟空间的方式设计。
杜:技术这块、体验这块,其实还可以探讨一下。技术和传统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几年前,还在担心,80后不行,一代不如一代。80后成长后,90后呢有自己的方式理解、体会、收纳传统文化。世博会主会馆中动态的《清明上河图》,和以前就不一样。他们就很喜欢。他们感受传统的文化,需要新的形式、新的文化。我们到古村落,青年人很少,他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只有虚拟的技术,全球化的技术,他们才能接受,那好,就用这种方式。除了动起来,还能不能把人纳入进去。你是个角色,你在街道里走的时候,可以走到酒馆里,走到各个地方,去接受去体验,还可以穿汉服。
燕:真实的虚拟在场。
影:《清河上河图》可以去感受新的东西,新的时代的东西。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旧的样式,强行推广没有意义,还是得有体验。
田:这不仅仅是个动画,还是立体化。只有动态性,还应该有故事性。
燕:还有一个参与感。叙事性的故事产品,让观众参与进去,这也可以放入到你们设计中。
奇:之前也有这样的设计,如幻灯片打到人身上就有各种动画产生,你挥手就会让树木发芽成长,各种花开放。这类设计在世博会里有很多。每届世博会的设计都是很有创意的。多媒体结合互动的这些。
田:不仅仅是多媒体互动了,那天我看到一个节目。两个男孩子,做了一个设备,他做了头箍,可以感应你的体温、脉搏、整个状态,然后用温度变化来控制汽车,然后他们就用这些设计来做风投(风险投资),看有没有价值。我觉得这个设计就很有意思。
燕:用数字信息达到一个控制。看起来有点像魔幻电影,用意念来控制汽车。其实,这些都是有根据的,像你在说,快点快点,你在想这个的时候,你的心跳和体温是有变化,用这个变化的数字信息传递,然后达到遥控的目的,还是可行的。
田:它还可以用意念控制它拐弯啊,是不是很神奇啊。
燕:这就是设计问题啦。
田:有些人太冷静,去遥控就不动。有些就很轻盈,一下子就掌握了遥控,你说这些仅仅是技术吗?还是有些艺术行为问题。
燕:主要还是技术吧。技术只是时间长短,总有一天都可以普及掌握。问题是技术是否可以与故事性联系起来,跟人的体验性联系起来,才有意思。
田:有一个怡人性在里面。
燕:是啊。比如说沙画,之前感觉还是很陌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但是有段时间我参加过几次朋友的婚礼,他们的婚礼都有一个环节,找一个沙画师,当场做一个沙画表演,内容就是结婚新人如何认识,如何相恋的过程。情节还是比较简单,是将一个个简单的场景串联起来讲故事。这种设计我觉得就可以用于你们的室内展示设计中,就很有意思,可以让在场的人代身进入一同感受体验。
奇:你说的这种故事性,在我们专业中叫做叙事性空间设计。
燕:对啊,故事性和叙事性是一回事。
奇:这种叙事性在室内展示设计中运用得还是比较少,但是在博物馆设计中还是比较常见,比如说人物的传记性演绎,把他用过的物件啊,放在人物故事中,就可以有叙事性表现在里面。
燕:我觉得你的这个室内展示空间其实还是可以有的。比如说你刚才提到的客家文化的展示设计,就可以把客家人的生活物件、建筑环境什么的放进去,如果只是一个细节性的展示,不太能够吸引人、感动人,但如果加入一些故事人物,就能让人进入一种体验过程,这可以属于一个叙事空间的编排。
奇:这种叙事空间的编排还是比较难。
田:你们说的那个故事性还只是一个平面化的问题,还要有一个发展性在里面,就可以成为一个立体性叙事了。通过虚拟的方式,我们不仅仅是设计本身,而是立体化、多层面的设计。
燕:其实说的叙事空间,是建筑艺术等空间艺术与诗歌语言艺术的区别及融合的地方。我们说空间是一种凝固的,但加入了数字媒体的技术,就可以动态化。动态就是我们说的时间维度了,这种时间维度就将空间的凝固变动开来,让人有一种绵延的感觉。
杜:在艺术专业中这是指四维空间,单一性的空间是三维空间,人在空间中的游走是四维空间。
田:四维空间是之前的技术已经可以达到的,问题是现在的技术变化,是不是对这种四维空间又造成了什么样的冲击或者改变。
奇:我觉得主要是观念的改变。以前,我们的室内设计一般都是平面展开,现在是平面加立体化展开。未来的景观,就我看来,主要是立体化展开,不管是室内空间还是景观空间,都能立体化感受到绿化。不仅仅在地面,还可以在墙面空间感受到绿化。可持续性的发展话题。
杜:按技术的来说,可以是体验化变化。比如说一个通道,在通过的时候,可以看到虚拟的郁金香花开,同时在通过的时候可以闻到郁金香的香味。
奇:有50%的郁金香香味,再加上50%的虚拟技术在里面。
田:这种技术可行吗?
杜:当然可行,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整。
李:广告里面也是这样用的啊。有些广告用的LED灯管设计,用人体的温度感应追踪,LED的广告视频的变化进行跟进、变化。
奇:在广州酒店内,在广州西塔便是w酒店,室内设计非常好,入口水幕设计中,结合水的抽象符号,和多媒体符号变化,再加上水的真实声音,可以说,技术中的虚拟与真实感结合得特别好。这种情景在去年春节晚会上也有类似设计。多媒体绿化运用,形式色彩的运用已经到了国际上的设计水平。
田:你说的是技术转变景观。这些就是一些具体景观。
五、讨论式教学:新媒体时代的技术与教学
田:我们现在的这种讨论非常难得,老师之间观点的相互激发和碰撞对我们的学术专业有很大帮助,其实这种讨论对于教学也有意义。当前我们很多的时候教育模式太过于单一化,都是老师讲,学生听。如果有一种讨论形式就很好。但是,有的时候还得看可行性。现在每个班差不多都有50来个人。你们艺术学院还好,还能保证小班教育,我们中文系的话,或者说大多数专业班级都属于大班教育,真正要开展讨论课,是很难操作的,一次两次还好,每次都这样,其实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老师的这种讨论可以搬到课堂上去。学生就不是听一个老师的授课,而是一个讨论现场,对于他们来说,观点的丰富性、多元化都是比较好的教育方式。其实在教学中,有很多的时候,需要讲理论,更需要一些具体的景观展示,才有感觉。
燕:的确是这样。之前,我给学生讲哥特式建筑,说到了广州市内保存的几个教堂,就有学生说,老师你带我们去看吧。那我说不行,只能给你们看几张图片,课后你们自己组织去看看,实景体验下。
田:他们艺术学院的课程和我们的课程是不一样的。他们可以实景调查,说设计课、体验课就行,教务处不会为难,说他们都在教室里,难得弄出设计来啊。和我们文学的不一样,文学是空想的。其实还是需要文本。有真实的文本,文学才有体温,才有真实啊。
杜:教学真的需要真实,需要讨论。我去国外参观,我说的是艺术类专业啊,基本都是讨论小组,根本没有那种上课的课堂形式。
田:我们这种讨论模式也很好,如果我们现在是在教室平台,就是很好的教学形式,老师在上面讨论,学生在下面听。
燕:他们也可以进行讨论。
田:是啊,这种讨论是一种真正开放式的讨论课程。只是讲述的课堂真的是要改进了。但是,还是有一个环节需要注意,比如现在微信很普及了,一个班级50来个人,都拉进群里了,反而都不说话了。这种情况也是有的。其实,之前在外语学院,用总控制台模式,也是可以用一个虚拟性技术,让大家进行一个虚拟环境的讨论过程。
奇:学生也是很喜欢这种模式。
田:喜欢。那你觉得他们参与的深度如何?
奇:要看班级。有的还行。
田:还得看准备程度吧。比如在欧美一些课堂的讨论,课前的讨论需要阅读很多东西。还有,就是如何考核的问题。在中国,考核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奇:我看外语学院弄的精品课程,在电脑科室里,留几个问题在微博平台,由学生作答。这种形式还是可以的。如以后WIFI在全校范围内覆盖,可以随时进行一些课程的回复,不需要太依赖电脑科室的话,可能更好。
田:这只是技术的问题。假如技术提快了,你作为教师还应付不过来呢。在国外,教授是有很多助手的,可以帮助进行一些回复。这就是技术带来的问题。一个人没法应付50来人。小班还可以考虑。
杜:小班还可以再分小组。不一定在教室里面,可以在图书馆之类的地方进行。
田:我们现在就是这样,我们经常和图书馆结合做一些沙龙,但还是一些旧的模式,还是现场的,没有借助虚拟的技术,还是可以再改进的。
(责任编辑:李莉)
Aesthetic Behavior Observa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Poetic Flavor, Design and Local Life
TIAN Zhong-hui, et al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Communic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angzhou 510320, China)
This paper touches upon the changes of literary life, art design and people’s aesthetic interests in the contemporary new media context. It presents an open discussion from five perspectives: the possibilities in observation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aesthetic behavior, virtual and true needs, i.e. the aesthetic complementation in the microage; the experience demonstration in the technological age; new media-driven changes in the communication modes of art and the experiencing trend of communication ideas, as well as the technology and instruction in the new media era. Moreover, some innovative proposals have also been advanced.
new media;design;local life;aesthetic behavior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80后90后网络新生代审美行为研究”(编号:12YJA751053)
2016-03-12
田忠辉(1965-),男,山东巨野人,广东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文艺学、美学。
J06
A
1674-5310(2016)-07-0119-07
① 本文为2016年1月20日项目课题组的一次讨论会议记录。会议主持人:田忠辉教授,会谈者有:田忠辉、杜肇铭、王燕子、李子、唐立影、张宇奇,文字整理:王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