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汉语词典》收释同义复词存在的问题

2016-03-16周掌胜

关键词:现代汉语词典同义瑕疵

周掌胜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现代汉语词典》收释同义复词存在的问题

周掌胜

(杭州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 浙江 杭州 311121)

同义复词是古今汉语里一种重要的词汇现象。目前最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由于编撰者的疏忽或误解,在同义复词的收释上还存在着释义不够确切、义项分合不当、释义缺少照应、词条漏收等四类问题。现每类选取三例加以辨正,以期引起现代汉语辞书编纂者的重视。

《现代汉语词典》;同义复词;释义;词条

同义复词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同的语素连在一起使用,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它是“古汉语中一种普遍而特别重要的修辞现象”[1](P.19)。现代汉语源自古代汉语,并从古代汉语发展、演变而来,与古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难以截然分开。作为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杰出代表《现代汉语词典》,在编撰和历次修订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关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词典编纂是一个精细的工作。它要求精益求精,不断完善。就收释现代汉语同义复词这个方面来说,《现代汉语词典》就存在不少值得改进的地方。下面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2]为例试加阐述。

一、释义不够确切

在词典编纂工作中,词条释义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一部词典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通常来说,“词的释义既是以语言解释语言,就要利用语言中语词的各种各样的意义关系,使释义词语和被解释的词所代表的意义等值或近值。”[3](P.111)这里说的“等值或近值”,主要指词目跟释义内容等大体相等或相当,即词目所承载的词义信息被准确、简明、概括地解释出来,没有明显的缺失或歪曲。《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一部规范性的语文辞书,理应在这方面作出表率。遗憾的是,仅就同义复词的释义来说,《现代汉语词典》就存在着一些亟须纠正的地方。

(一)

瑕疵:[名]微小的缺点。[2](P.1402)

此释容易使读者误以为“瑕疵”是偏正结构,“瑕”是“微小的”意思,这不正确。

从词义上说,“瑕”本指玉的暗斑,即玉之疵病,《广韵·麻韵》:“瑕,玉病也。”《礼记·聘礼》“瑕不揜瑜”郑玄注:“瑕,玉之病也。”《诗经·豳风·狼跋》“德音不瑕”孔颖达疏:“瑕者,玉之病也。”由此可引申为缺点和过错,《现代汉语词典》“瑕”字条下释曰:“玉上面的斑点,比喻缺点。”可谓得之。“疵”本义是毛病,《尔雅·释诂下》:“疵,病也。”亦可引申为缺点、过错。韩愈《读荀》:“孔子删《诗》《书》,笔削《春秋》,合于道者著之,离于道者黜去之,故《诗》《书》《春秋》无疵。”[4](P.2717)这里的“无疵”就是指没有缺点,“疵”即缺点、错误之义。由于“瑕”、“疵”具有同义关系,因而可组成同义复词“瑕疵”,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5](P.133)唐白居易《同微之赠别郭虚舟炼师五十韵》:“直躬易媒孽,浮俗多瑕疵。”[6](P.4969)宋王安石《思王逢原》:“我善孰相我,孰知我瑕疵。”[7](P.42)这些句中的“瑕疵”均是“缺点,过失”之义,而不是“微小的缺点”。

在古代文献中要表示“微小的缺点”之义,可说“小瑕”,如《旧唐书·昭宗本纪》:“勿以小瑕,遂妨大礼。”[8](P.739)也可说“小疵”,如《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9](P.555)也可说“小瑕疵”,如宋王安石《美玉》诗:“美玉小瑕疵,国工犹珍之。”[7](P.71)甚至还可说“小小瑕疵”,如元姚燧《留别奉御李侯》:“拱璧巳云旷代珍,小小瑕疵何足指。”[10](P.162)“瑕”、“疵”、“瑕疵”都能用“小”、“小小”加以修饰,说明其只是“缺点,过失”之义,而无“微小的”之义。

现代汉语的使用情况同样如此,请看:

例1如此成句,意思并不难明白,但似乎也存在着语法上的毛病;小瑕也……[11]

例2他释《赠邬其山》诗有小疵,据鲁迅手稿,第二句后应为冒号,不是逗号。[12]

例32010年暑假,陈逸华在地铁做了一个多月的志愿者,细心的陈逸华常常针对地铁的一些小瑕疵,或填写意见卡,或去总服务台沟通意见。[13]

例4当然,如果不是使用大型的等离子屏幕播放,这样的小小瑕疵也是很难察觉到的。[14]

显然,古今相承、意义和用法始终不变是“瑕疵”一词的基本特点。不仅“瑕疵”一词如此,其同素倒序词“疵瑕”也是如此,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虚张高誉,强蔽疵瑕,以相诳耀。”[15](P.212)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这部书作得甚好,只这一点是他的疵瑕。”[16](P.455)崔笑愚《联合国新课题:怎样与时俱进?》:“改革是为了更加合理与公正,公正对于联合国这个充满疵瑕却庞大重要的机构来说,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它今后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履行其职责的保证。”[17]这些句中的“疵瑕”,意思跟“瑕疵”一样,都是“缺点,过失”之义。这也是“瑕疵”为同义复词的旁证。

那么,《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瑕疵”时,为什么会将“微小的”这个限定语强加在中心词“缺点”之前呢?这或许是词条编写者在理解“瑕”字含义时产生了误解,以为“瑕”既然是玉上的斑点,那一定是“微小的”,不是有“白璧微瑕”、“瑕不掩瑜”这类成语吗?岂不知“白璧微瑕”中已有“微”字表示“微小的”之义,用不着叠床架屋、画蛇添足地再在“瑕”字上赋予“微小的”含义,况且“瑕”字在古今词义的发展演变中也没有产生过“微小的”之义。因此,《现代汉语词典》“瑕疵”条当改释为“缺点,过失”。*关于“瑕疵”,《中文大辞典》释为“谓过失也”,《汉语大词典》释为“玉的斑痕。亦比喻人的过失或事物的缺点”,均未有修饰语“微小的”,可作本文的旁证。

(二)

切合:[动]十分符合:~实际。[2](P.1049)

此释容易误导读者,以为“切”是“十分”的意思。其实,“切合”的“切”义同“合”,是符合、契合之义*《汉语大字典》“切”字的第五义项为“符合”。《现代汉语词典》“切”字的第一义项亦释曰:“[动]合;符合:文章~题︱说话不~实际。”,“切合”是同义复词,构词形式属于并列结构,而《现代汉语词典》之释则显然把它当作了偏正结构。再从语言运用来看,将“切合”解作“十分符合”也难以在具体的语句中说通,请看:

例1书中所列的20个理论热点,都很切合基层官兵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实际。[18]

例2但打工文学有它独特的东西,某种程度上,它更有在场感,更切合时代生活。[19]

例3以建设性的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就是要遵循科学的反腐路径,用最切合实际、最有效管用的办法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各种腐败现象。[20]

例4体育场临水而建,四面环水,和天津自古以来“天子渡口”的名称十分切合。[21]

从以上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很”、“更”、“最”、“十分”这些副词都能修饰“切合”一词,若“切合”是“十分符合”的意思,岂能这样叠床架屋般使用?因此,“切合”的解释当删去“十分”这个蛇足,径直释为“符合”。

(三)

闪避:[动]迅速侧转身子向旁边躲避:~不及。[2](P.1132)

“闪避”的这种解释是不确切的,尤其是“迅速”、“侧转身子”、“向旁边”三个修饰语把“闪避”这一动词的范围限定得非常狭窄,验诸语言实际,明显难以自圆其说。请看下面这些例子:

例1随着飞行汽车研制的进步,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先人一步开始打造“空中数字交通网络”,试图使用全球定位系统以及高科技侦测和闪避技术避免飞行汽车在空中发生碰撞。[22]

例2危急关头,退缩闪避乃人之常情,但胸怀正义则会充满力量。[23]

例3而国内不少私家车主,即使是在住宅小区里遇见老人、孩子,一样大摇大摆鸣笛示意行人闪避。[24]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闪避”既可以正面躲避,也可以向前或向后躲避,甚至可以向上或向下躲避,所谓“迅速”、“侧转身子”、“向旁边”云云是词条编撰者的臆想,并不符合语言实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主要还是词条编撰者囿于“闪”的常见义所致。

其实,“闪避”的“闪”与“避”同义,是躲避的意思,“闪避”乃同义复词。《古今韵会举要·琰韵》引《增韵》:“闪,亸避也。”[25](P.296)亸,同“躲”,“亸避”即躲避的意思。元曾瑞《四块玉·酷吏》:“横祸添,无处闪。”[26](P.475)《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当日大孙押司算命回来时,恰好小孙押司正闪在他家。”[27](P.138)鲁迅《故事新编·采薇》:“民众回头一看,见是两位白须老者,便照文王敬老的上谕,赶忙闪开,让他们走到前面。”[28](P.189)这些句中的“闪”都是躲避之义。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闪”字仍保留着躲避的意思。如在广东揭阳和海南琼山一带,“闪风”就是避风的意思,“闪雨”就是避雨的意思。*见《汉语方言大词典》1452页“闪风”、“闪雨”条。另外,从“躲闪”、“闪躲”这些同义复词中也可看出“闪”有躲避之义。

因此,“闪避”的释义应修订为:“躲避;避开。”*《汉语大词典》“闪避”条即作此解。

二、义项分合不当

所谓义项,就是“字典、词典中同一个条目内按意义分列的项目”。[2](P.1541)语文词典解字释义的基础工作是建立正确可靠的义项,而义项设置的正确合理与否,取决于词典编纂者搜集、分析、概括文献语料的能力。汪耀楠认为:“概括性和可区分性是义项的基本特征。”[29](P.12)在语文词典的编纂实践中,要真正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现代汉语词典》在对同义复词的解释上就存在义项划分过细、词义概括过窄的问题。

(一)

经久:①[动]经过很长的时间:掌声~不息。②[形]经过较长时间不变:~耐用。[2](P.682)

《现代汉语词典》把“经久”的义项分置成两个,非常不妥。这是由于词条编写者误解“经久”之“经”的词义而导致的。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来看,似把“经久”的“经”理解成了动词经过之义,这不正确。这里的“经”义同“久”,《一切经音义》卷27“经”注引《玉篇》:“经,久也。”[30](P.1047)“经久”乃同义复词,当释为“长久”。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31]

例2以陛下圣明,国家德业,而不建经久之策,但顾望魏、晋遗风,臣窃惑之。[32]

例3长征已经过去70多年了,但长征中的重要会议、诗词歌曲、标语口号、战役战斗以其不朽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经久不衰地流传于世。[33]

例4善于概括、归纳能帮助我们抓住文章之纲,不但统领全篇,而且经久不忘。[34]

显然,这些古今文献中的“经久”都是形容词长久的意思*《汉语大词典》释“经久”为长久,所举书证即有例1、例2两则。,所谓动词“经过很长的时间”这种说法是建立在误解“经”之长久义的基础上的,是根本不成立的。

因此,《现代汉语词典》“经久”条应当改释为“[形]长久”。以此检验现代汉语的用例,可以说无不顺畅妥帖。就拿《现代汉语词典》所举的“掌声经久不息”和“经久耐用”两例来说,前例是掌声长久没有停止的意思,后例是禁得起长久使用的意思(“耐”是禁得起之义),释义简单明了。

(二)

翻飞:[动]①忽上忽下来回地飞:一群蝴蝶在花丛中~◇思绪~。②自上而下地翻动或飘动:雪花~。[2](P.356)

此释不符合词典释义概括性的要求。我们稍微举几个句子就可发现此释的不合理:

例1后来,每年的春之渐近,那两只蝴蝶上下翻飞,翩翩起舞,痴痴地望着。[35]

例2一次,一场大雨之后,一轮彩虹挂在眼前,旗幡翻飞,零落藏村点缀在山谷间,清凉的风吹过脸颊,安楠说心里莫名地感动并且不由得感慨:“生活,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36]

例3转调、低鸣、急落、高亢,王滨的十指在黑白琴键上轻歌曼舞、翻飞跳跃,时而委婉连绵,时而波澜壮阔,琴声如诉如歌,恰似无言胜有声,让人感心动耳,荡气回肠。[37]

例1说“两只蝴蝶上下翻飞”,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翻飞”就是“忽上忽下”地飞,那例1的“上下翻飞”岂不是重复累赘?是传媒误用还是词典解释有误?稍有语感的读者不难做出正确的判断。例2写“旗幡翻飞”,这儿的“翻飞”,似乎不能用《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两个义项来解释,因为旗子既不是“忽上忽下来回地飞”,也不是“自上而下地翻动或飘动”。例3的“翻飞”似乎也不能用《现代汉语词典》所列的两个义项来解释,因为弹琴手指的“翻飞”少不了左右的舞动。

显然,《现代汉语词典》对“翻飞”的解释是有问题的。我们认为,“翻飞”的“翻”义同“飞”*《玉篇·羽部》:“翻,飞也。”《文选·谢瞻〈张子房诗〉》“翻飞指帝乡”李善注引薛君《韩诗章句》曰:“翻,飞貌。”如王维《辋川闲居》诗“白鸟向山翻”的“翻”就是飞的意思。,“翻飞”是一个同义复词。因此,《现代汉语词典》“翻飞”条完全不必设立两个义项,只要径直释为“飞舞;飘扬”即可。*《汉语大词典》“翻飞”条即作如此解释。

(三)

营造:[动]①经营建筑:~住宅。②有计划、有目的地造:~防护林︱~气氛︱~优雅的居住环境。[2](P.1562)

“营造”的释义让人禁不住生疑:营造防护林等是“有计划、有目的地造”,难道营造住宅就不是“有计划、有目的地造”了吗?这明显说不通。其实,“营造”是同义复词,“营”即造义。《广韵·清韵》:“营,造也。”[38](P.405)《文选·扬雄〈羽猎赋〉》“禁御所营”李善注引应劭曰:“营,谓造作也。”[39](P.131)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明堂》:“又于明堂之侧造天堂以侔佛像。大风摧倒,重营之。”[40](P.35)《宋史·岳飞传》:“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41](P.11394)叶圣陶《倪焕之》二一:“说好久不见,颇想谈谈,并看看他的新营的巢窟。”[42](P.197)这三则古今用例中的“营”显然都是营建、建造的意思。至于“营造”一词,《汉语大词典》义项一即以“建造”释之,所举例子有《晋书·五行志上》:“清扫所灾之处,不敢于此有所营造。”《通典·职官十五》:“大唐掌管河津、营造、桥梁、廨宇之事。”《明史·桑乔传》:“乔偕同官陈三事,略言营造两宫山陵,多侵冒。”郁达夫《感伤的行旅》四:“高而不美的假山之类,不过尽了一点点缀的余功,并不足以语园林营造的匠心之所在的。”因此,“营造”的现代汉语词义完全可用“建造;创造”来概括,不必自相矛盾地设置两个义项。

三、释义缺少照应

词典释义是个系统性工程,它既要努力做到释义正确和义项全面,也要缜密考虑字头跟词条、词条跟词条释义的相互照应。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词典的学术水平,也有助于读者弄清词义的由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词义。在同义复词释义相应这个问题上,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

追:①[动]追赶:~杀︱~剿︱~兵︱急起直~。②[动]追究:~问︱~赃︱一定要把这事的根底~出来。③[动]追求:~名逐利︱两个小伙子都在~这位姑娘。④回溯:~念︱~悼︱~述。⑤事后补办:~加︱~认。

追随:[动]跟随:~左右︱~潮流。[2](P.1715)

《现代汉语词典》将“追随”释为“跟随”,非常确切。“追随”乃同义复词,“追”义同“随”,为跟随、随从之义。《方言》卷12:“追,随也。”[43](P.792)《楚辞·离骚》:“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王逸注:“追,犹随也。”[44](P.15)遗憾的是,《现代汉语词典》“追”字头下收录了追赶、追究、追求、回溯、事后补办等五个义项,却未能收录“跟随”这一义项,以致字头释义跟词条释义不相照应,不便读者的使用。其实,除“追随”的“追”是跟随之义外,《现代汉语词典》收释的“追访”、“追踪”等词条中的“追”也是跟随之义。因此,“追”字头下有必要补上“跟随”这一义项,以便前后相应,使《现代汉语词典》更臻完善。

(二)

襄:〈书〉①帮助:共~义举。②[名]姓。

襄助:〈书〉[动]从旁帮助。[2](P.1422)

《现代汉语词典》将“襄助”释为“从旁帮助”,易使读者产生误解,以为“襄”是“从旁”之义。其实,“襄助”的“襄”是帮助之义。《正字通·衣部》:“襄,赞也,助也。”[45](P.38)《现代汉语词典》也在“襄”的第一义项下收列了此义。“襄助”乃同义复词,当径直释为“帮助”。这从现代汉语语言用例中皆可得到验证。

例1劫后余生的舟曲人少有哀怨,更多的是受人襄助的感念。[46]

例2为办理中华实业银行新加坡总分行,庄希泉留在新加坡,在金融战线上襄助革命,同时广为结交华侨,推动他们认识并支持祖国的革命事业。[47]

遗憾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在解释“襄助”时,画蛇添足地加了“从旁”二字,既不确切,又与“襄”的释义不相照应。

(三)

艳:……③〈书〉羡慕:~羡。[2](P.1502)

艳羡:〈书〉[动]十分羡慕。[2](P.1503)

看了“艳羡”的释义,会让人以为“艳”是程度副词“十分”的意思,但“艳”的第三义项又明确告诉我们,“艳羡”的“艳”是羡慕的意思。显然,这是《现代汉语词典》自相矛盾之处。

《增韵·艳韵》:“艳,歆羡也。”“歆羡”即羡慕之义。*详见《现代汉语词典》1451页所释。“艳羡”则为同义复词,义为羡慕。古代的文献书证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不谋治强之功,而艳乎辩说文丽之声,是却有术之士而任坏屋折弓也。”[9](P.682)《新唐书·李晟传》:“每虏使至,必召息曩于坐,衣大锦袍,金带,夸异之,虏皆指目歆艳。”[48](P.4870)至于现代汉语的用例更多,如:

例1内蒙古自治区不仅煤炭资源丰富,草原上新能源的“储量”同样让人艳羡——风能资源居全国之首,太阳能资源居全国第二位。[49]

例2有的地方艳羡其他城市规划宏伟、建筑气派,就争相效仿,把市政建设搞成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50]

因此,《现代汉语词典》“艳”字第三义项的释义是正确的,“艳羡”条释义中的“十分”二字当删去。*黄金贵先生等认为“艳”当释为“喜爱”,“艳羡”当释为“爱慕”(见《辞书研究》2003年第6期《〈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辨正(下)》),此观点本文不取。

四、词条存在漏收

据《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说明”所示,此次修订,“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不可谓不多。但从同义复词角度考察,一些在现代汉语中出现频率较高、可收或当收的同义复词,还是未被新修订的《现代汉语词典》收释,造成遗憾。

(一)助益

“助益”的“益”乃帮助之义*《战国策·秦策二》:“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高诱注:“益,助也。”,“助益”为同义复词。查“人民网搜索”,此词出现9157次,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如:

例1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领导干部虽然也进行了调查研究,但调查不全面、研究不深入,得出的结论不尽科学,对实际工作助益不大。[51]

例2该书既是一项理论研究成果,对深化财政理论研究具有积极作用;又是一项政策研究成果,对于实际工作颇有助益。[52]

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宜收释此词:助益:〈书〉[动]帮助:有所~。

(二)洞窟

“洞窟”的“窟”义同“洞”,“洞窟”为同义复词。查“人民网搜索”,此词出现5867次,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如:

例1西藏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藏学家巴桑旺堆日前向记者透露,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一座古格城堡遗址的废弃洞窟中惊现珍贵的古藏文历史文献残卷。[53]

例2在国人还不知道敦煌的时候,张大千就在没有人烟的敦煌洞窟前的小泥屋“安营扎寨”,这一住就是3年,目的就是“习艺”。[54]

因此,《现代汉语词典》宜收释此词:洞窟:[名]洞穴。

(三)极尽

检“人民网搜索”,此词出现37 902次,是现代汉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遗憾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却失收此词。看下面的例子:

例1“走进黑暗的隧道,冰冷的水滴纷纷地落下来。前面,通往南伊豆的出口微微露出了亮光。”小说里的描写极尽逼真。[55]

例2半醉半醒之间,抬眼上瞧,路旁的树木都用丝绸缠起来,极尽奢华。[56]

例3为玩弄霸权,个别国家不惜牺牲地区和平,极尽挑拨之能事。[57]

例4是的,它总是抓紧在冬天落叶,春天开花,花谢后再长叶,在这生生不息的生命循环里,每一朵花都极尽所能地向世人展现着那短暂却绚烂的美。[58]

显然,例1和例2中的“极尽”是极其、非常之义,例3和例4中的“极尽”是用尽、使尽之义,因而《现代汉语词典》宜补收此词:极尽:①[副]极其;非常。②[动]用尽;使尽。

[1]郭在贻.训诂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3]符淮青.语文词典中词的释义方式[C]//上海辞书学会辞书研究编辑部.辞书编纂经验荟萃.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

[4]屈守元,常思春.韩愈全集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

[5]夏家善.颜氏家训[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6]彭定求,等.全唐诗:第1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王安石,沈然.王安石诗集[M].上海:大东书局,1935.

[8]刘昫,等.旧唐书:第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陈奇猷.韩非子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10]杨镰.全元诗:第9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

[11]梁晓声.诗性写作的脉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10-15(7).

[12]吴海发.写,写,写,写到生命的尽头[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06-14(10).

[13]杨迪,庞清辉.广州仔陈逸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6-17(10).

[14]DVD录像机时代来临[N].江南时报,2002-09-16(20).

[15]王以宪,张广保.法言·潜夫论:全文注释本[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6]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7]崔笑愚.联合国新课题:怎样与时俱进?[N].国际金融报,2005-09-16(15).

[18]高建国.巧撒甘霖到军营[N].人民日报,2008-12-31.

[19]贺林平.为打工者的文学梦安个家[N].人民日报,2011-10-31.

[20]容文.以建设性的思路、建设性的举措、建设性的方法推进反腐倡廉建设[N].人民日报,2008-02-27.

[21]罗俊.“水滴”之中有天地[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09-21.

[22]白阳.“飞车时代”为时不远[N].人民日报,2012-04-27.

[23]周志忠.浴血斗劫匪[N].人民日报,2011-07-18.

[24]田泓.“无车日”呼唤“公交文化”[N].人民日报,2007-09-17.

[25]黄公绍,熊忠.古今韵会举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26]隋树森.全元散曲[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7]冯梦龙.警世通言[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3.

[28]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9]汪耀楠.词典学研究[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0.

[30]释慧琳,释希麟.一切经音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1]陈寿.三国志: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2]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4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3]陈德杰.长征研究的新视角[N].人民日报,2012-08-07.

[34]袁修美.读书应得法[N].人民日报,2012-07-03.

[35]程广海.五宝庵山上的感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7-21.

[36]周萍,等.旅行让生活更美好[N].人民日报,2012-07-19.

[37]顾玉清.志在高山流水[N].人民日报,2012-05-11.

[38]蔡梦麒.广韵校释[M].长沙:岳麓书社,2007.

[39]萧统,李善.文选[M].北京:中华书局,1977.

[40]封演,赵贞信.封氏闻见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1]脱脱,等.宋史:第33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2]叶绍钧.倪焕之[M].上海:开明书店,1930.

[43]华学诚.扬雄方言校释汇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5]张自烈.正字通:申集下[M].秀水:吴源起清畏堂,1685(康熙二十四年).

[46]斯壮.留存这份感动照亮人生[N].人民日报,2010-08-16.

[47]陈克振.庄希泉为辛亥革命下南洋筹款[N].人民日报,2011-10-08.

[48]欧阳修,宋祁.新唐书:第16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9]吴勇.转型的“能源”更强劲[N].人民日报,2012-08-06.

[50]李宗彦.有些“大流”随不得[N].人民日报,2012-07-18.

[51]马祖云.正确的调查研究才有益[N].人民日报,2012-06-15.

[52]贾康.财政均等化研究的新作[N].人民日报,2012-02-10.

[53]德吉.古格遗址发现藏文历史文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8-15.

[54]闻玉.中国画精气神之小议[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7-06.

[55]栾峰,等.静冈48小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8-16.

[56]宗承灏.隋炀帝是如何被政绩工程拖垮的[J].人民论坛,2012,(21).

[57]王新俊.日美“夺岛”军演是瞎壮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08-22.

[58]梁丽春.昌江木棉红[N].人民日报,2012-04-11.

(责任编辑:沈松华)

On Problems of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Synonym-compound inModernChineseDictionary

ZHOU Zhang-s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311121, China)

The synonym-compound is an important lexical phenomenon in ancient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Due to lexicographers’ carelessness or misunderstanding,ModernChineseDictionary, the most authoritative dictionary, has four kinds of problems in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synonym-compounds, namely inaccurate interpretation, improper separation and combination of items, deficiency in interpretation coordination and entry omission. This paper aims to illustrate these problems with three examples in each, in the hope of calling attention to modern Chinese lexicographers.

ModernChineseDictionary; synonym-compound; interpretation; entry

2015-10-1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同义复词研究与语文辞书的修订”(10YJA740133)、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同义复词研究与《现代汉语词典》的修订”(B14YY03)的研究成果。

周掌胜(1962-),男,浙江杭州人,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语言及其应用研究

H164

A

1674-2338(2016)05-0130-07

10.3969/j.issn.1674-2338.2016.05.014

猜你喜欢

现代汉语词典同义瑕疵
登记行为瑕疵与善意取得排除的解释论
until用法巩固精练
哦,瑕疵
哦,瑕疵
西夏文《同义》重复字研究
西夏文《同义》考释三则
现代汉语中艺术类行业语泛化现象研究
《现代汉语词典》字母词收录与修订情况分析
毫无瑕疵的推理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