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男在爱情与前途之间的人生选择
——以高加林和陈孝正为例
2016-03-16徐珂
徐 珂
凤凰男在爱情与前途之间的人生选择
——以高加林和陈孝正为例
徐珂
摘要:凤凰男指的是那些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人。高加林和陈孝正是典型的凤凰男。论文主要从凤凰男自身的状况、凤凰男对爱情和人生的选择,以及凤凰男抛却爱情、选择前途的根源三方面加以探讨,以加深对凤凰男形象的理解和文化传统的认知。
关键词:凤凰男;高加林;陈孝正;人生选择;文化根源
《人生》中,主人公高加林的爱情观和事业选择,不禁让笔者想起《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主人公陈孝正在爱情和事业之间的选择。虽然高加林和陈孝正是生活在不同年代的人,但是他们身上都具有很明显的“凤凰男”特征。本文从高加林和陈孝正的“凤凰男”特征说开去,通过他们对爱情和前途的选择来探求其中深层的文化根源。
一、凤凰男的自身状况
凤凰男指的是那些出身贫寒,几经辛苦考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生活的男人。生活的残酷与艰辛,给他们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烙印,这使得他们普遍拥有家境良好的人所不具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和拼搏奋斗的勇气。
凤凰男的特点概括起来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家境比较贫寒
《人生》中的高加林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陈孝正都是来自贫寒的家庭。《人生》中高加林是农民的儿子,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温饱”是他们长期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陈孝正是遗腹子,靠母亲微薄的工资维持母子二人的生活。
(二)承载着家庭的期望
做父母的希望子女有出息,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凤凰男来说,自身的优秀又拔高了家庭对其的期望。《人生》中,由于高加林的父母是中年得子,这导致他们对唯一的儿子极其宠爱,再加上高加林十分争气,这使得高加林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供高加林读书,只为了儿子能有出息。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作为遗腹子的陈孝正更是倾注了母亲全部期望。陈孝正的母亲给了儿子沉重的爱,她的这份爱是对儿子成功的殷切期盼。高加林和陈孝正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不同环境中,所以各自生活环境给予这两个家庭的影响是不同的。这体现在两个家庭对儿子的高期望略有不同。《人生》的创作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那个时候改革开放带来的改变在这个落后的小山村里的影响力是有限的。农民依然延续着几千年来的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土地生活。温饱是农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想要努力解决的最主要问题,传统的“重农”思想根深蒂固。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有固然好,没有也不会受到歧视,农村衡量人是否优秀最主要的标准依然是劳动能力的强弱。在农村这种大环境下,高加林的家庭不会因为贫穷而受到歧视和冷遇。其次,高加林的父母希望儿子能有“大出息”,这是一种很抽象的概念,这跟做父母的都希望子女好是一样的意思,是一种很朴素的、充满慈爱的想法。这表现在高加林的父母并不是一定要高加林通过学习改变“农村人”的身份。而陈孝正生活的时代和高加林不同。首先,陈孝正出生成长的年代,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改变已经体现在方方面面。改革开放十年后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此后国家为落实这一思想,提出了“科教兴国”等战略,把教育和知识摆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形成了重视知识的社会氛围。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知识或只能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其次,陈孝正从小的生活环境是国企大院,不像高加林生活在以血缘和亲情维系的农村,相比之下少了很多人情味。尤其是在陈孝正的父亲去世后,贫困的家境,孤儿寡母的生活,让陈孝正和母亲吃尽苦头,迫使母亲极其希望和需要陈孝正通过知识改变命运。陈孝正母亲的爱是沉重的、极端的,她对陈孝正的期望也是唯一的: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和高加林的父母不同,高加林父母对他的期望出发点只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同样的贫困却有不同的“遭遇”,让两家人在面对儿子爱情选择的时候持有截然相反的态度。当知道儿子为了城里“洋女人”抛弃巧珍的时候,几乎不进城的高加林父亲专门接上村里颇有威望的德顺爷爷去城里找儿子,训诫儿子不能忘本,要珍惜巧珍这样的好姑娘,不能做没有良心的事。而陈孝正的母亲在郑微离开后,让儿子跪到父亲的遗像前,细数这些年的心酸。并告诉陈孝正,郑微这样娇生惯养的女孩不适合他,他不应该在还没有能力的时候因为爱情忘了原本的野心和抱负。
(三)要强并且目标明确
高加林生活在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冲击了农村的僵硬与保守,具有现代文明的城市在青年人心里引起了巨大的骚动,对农村青年有巨大的吸引力。再加上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户籍制度改革,清晰的把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在这背后隐藏的城乡差距是巨大的,那个时候看起来这种差距似乎是“终身制”的。那个时期,要想改变命运,学习是唯一的机会。高加林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城里人”,所以高加林一边目睹着农民的辛劳,心里赞美着,一边迫切地想逃离“农民”的身份,没有做好当农民的精神准备。高加林拼命读书的动力与其说来自于家庭的期望,不如说是来自于自身不想当农民的愿望。
与高加林不同,陈孝正已经是“城里人”,并且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的概念慢慢淡化。改革开放带来的冲击迫使高加林努力获取知识,陈孝正拼命努力多是因为家里突遭变故以及单亲家庭这一生长环境。
二、凤凰男的人生选择:前途重于爱情
两个爱情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是刘巧珍和郑微。她们突破了中国传统对女人的定位。中国传统对女人的定位多是温柔、贤惠、顺从等。不论“环肥”或是“燕瘦”以及到后来的三寸金莲,评判的标准无外乎是男人喜欢与否。女人没有选择权、自主权,只能被动执行。比如缠足,一般在女孩五六岁的时候进行,父母之所以忍痛这么做,是以此保证孩子未来的婚姻生活。以男人为主导形成了如此畸形的审美观,女人却没有权利拒绝,只能忍受巨大的痛苦执行。所以刘巧珍与郑微勇敢选择自己爱情的做法是突破了传统的。在爱情选择上,女人没有自主权,而且社会舆论也是不支持女人的。如果一个女人勇敢选择了自己的爱情,那么她所面临的社会舆论压力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所以,女人一般没有勇气去尝试。即使尝试了,像卓文君和崔莺莺这样能如愿以偿的,且不说经历了重重磨难,顶住了巨大舆论压力,只是能最后在一起的也是极少数的。多数是尝试后迫于来自家庭或者社会巨大的舆论压力,半途而废甚至是以悲剧收场。
刘巧珍和郑微勇敢选择爱情的结局也同样是悲剧的。两个人的共同点除了勇敢的追求爱情,还有其他共同点:漂亮、追求者众多,为了能与心上人在一起甘愿吃苦。刘巧珍是村里“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家里条件好,人长得也漂亮,找个“城里人”很容易。郑微凭借清纯的外表,爽朗的性格,在学校有很好的人缘,主动追求郑微的人有很多。但是无论是《人生》中的刘巧珍还是《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的郑微都选择了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并为了与心上人在一起甘愿吃苦,对心上人百般迁就。刘巧珍帮高加林卖馍,给高加林带鸡蛋,帮助高加林包扎受伤的手,甚至忍着众人围观嘲笑笨拙地刷牙。郑微和陈孝正恋爱后,她一直在“等”,等陈孝正下课,等陈孝正吃饭,等陈孝正自习……不论是刘巧珍还是郑微,她们都心甘情愿地付出并且有和对方一起奋斗的决心。刘巧珍支持高加林的一切决定,包括加林到县城工作,虽然她也担心高加林去县上工作以后因为所处环境不同而抛弃她,但是她不想看见高加林苦闷难受。“要是加林高兴和愉快,她心里就好受一些”。
在刘巧珍未来的规划里,不论高加林是在地里劳动还是去县上工作,都是她挑起家里地里的活,好让高加林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郑微也愿意陪陈孝正去奋斗,即使陈孝正为了前途出国深造,她愿意陪他出国或者在国内等他回来。
再来看两个男主人公,他们身上也有很多相同点,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物质贫穷产生的深深自卑感,以及渴望上进,希望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强烈愿望。高加林生活在城乡差距巨大的改革开放初期,即使他比很多城里人优秀,但因为他是农村来的,就好像低人一等似的,再加上那个年代重视金钱不重视知识,虽然高加林十分优秀,但是在村里因为家里贫穷并没有受到相应的尊重。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陈孝正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过早认识到生活的困难。他暂时无法改变自己和母亲的处境,只能通过拼命学习改变命运。可以说,他用优秀的成绩掩饰着他内心的自卑。所以,两人在冲动情况下答应表白后,首先心里涌上的情绪是懊恼。高加林把与巧珍的结合看作是永远要当农民的标志,是一种堕落的体现。这一切和他的人生目标是相违背的。陈孝正也在清醒之后责问自己为何如此的虚荣和浅薄。懊恼过后是虚荣心极大的满足。“高加林是骄傲的:让一满川的庄稼人看看吧!大马河川里最俊的姑娘,著名的‘财神爷’刘立本的女儿,正像一只可爱的小羊羔一般,温顺地跟在他的身边!”郑微是学校里人见人爱的小飞龙,追求者众多,被这样的女生追求,和这样的女生在一起,极大地满足了陈孝正的虚荣心。这种虚荣心正是二人自卑的体现。他们在满足虚荣心后沉浸在“温柔乡”,但是却不能心安理得:一方面,他们会因人生目标还没有实现,过早陷入爱情而自责,另一方面,女生对他们的好他们已经习惯但是却无法付出相等的爱。所以,在面临“爱情”和“前途”冲突的时候,不论是高加林还是陈孝正都决绝地选择了放弃这段爱情:高加林投入了黄亚萍的怀抱,陈孝正和曾毓一起留学美国。如果说他们是不爱,恐怕不是的,是她们不够好,恐怕也不是的。只是他们把自己的前途看得更重要一些。
三、凤凰男抛却爱情、选择前途的根源
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和古埃及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无论是高加林为了在城里生活放弃了刘巧珍,还是陈孝正为了自己能够飞黄腾达而放弃了郑微,这两个爱情悲剧不是偶然的,悲剧的根源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封建社会漫长且辉煌,我们引以为豪的华夏五千年文明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发展。但是我们应辩证地看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顺应当时历史发展潮流但是与现代文明相悖的观念,并且这些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中国传统的婚恋观就是其中之一。中国传统婚恋观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重家世门第
传统明清话本小说热衷于写才子佳人的故事,最典型的人物设置是穷书生和富家小姐。如著名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这就像西方童话中灰姑娘的故事。毫不夸张地说,《灰姑娘》以及《鹅》《静夜思》等,是我们绝大多数人小时候的启蒙读物。故事的结尾总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但是有一句歌词道出了真实情况“童话里总是骗人的”。这一点在中国尤其显著。
中国重视家世门第的传统由来已久,西周建国推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姻亲为纽带,与分封制互为表里,以礼乐制度为工具,划分社会等级维护统治秩序。社会等级森严,统治阶级自然就会把人分为三六九等。上层统治者为了维护权威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影响了社会方方面面,婚姻也深受影响,表现形式之一就是婚姻注重家世门第。这一风气在魏晋时到达高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在隋唐时期形成了“五姓七望”世家大族。北魏以来,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各世代通婚,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难怪宰相薛元超感叹: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娶五姓女子。虽然随着历史变迁,传统世家大族已经湮没在历史长河中,但是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却保留了下来。
(二)重视家族利益,忽视个人利益
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宗法制虽然在秦统一之后被废止,但是宗法制的内涵却影响至今,并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权力——族权。在古代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时代,族长作用和当今法律作用差不多:具有权威性和不可违抗性。同时族长背负着重大责任:负责发展繁荣本族。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联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甚至是两个家族的事。而作为婚姻主体的男女是没有话语权的。婚姻除了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外,更多的是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使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上有皇帝为达到政治经济目的选公主和亲,比如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结合,下有百姓通过聘礼彩礼选取门当户对的亲事,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三)婚姻中丈夫占主导,妻子从属于丈夫
男女双方在婚姻中或许都是家族利益的牺牲者,但地位却相差甚远。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男子婚后可以纳妾,女子婚后必须守贞。中国传统婚姻模式是一夫一妻多妾制,男子娶妻,更多是为了传宗接代任务,因中国传统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对于纳妾,只要男子财力魅力足够,基本没有限制,可以遵从自己的意愿。但是女子婚后必须守贞,专心相夫教子。
第二,男子因“七出”可以休妻,女子却没有离婚的权利。如果妻子犯“七出”之条,丈夫可以一纸休书将妻子休回家。这时,社会舆论是支持男子的,同时女子及女子家人会承受巨大压力。但是女子是不能主动离婚的,到后世甚至限制寡妇改嫁。中国俗语“女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正体现了这一点。所以,末代皇妃文绣与宣统皇帝离婚事件,人们称为“刀妃革命”。
如果把婚姻主体构成看作是一出戏,那么这出戏需要男女双方参演,但是在社会这出戏中,只有男性这唯一角色。自从董仲舒“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与法家主张的“法治”治国不同,儒家思想主张“德治”,“仁、义”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要求人们以民族大义为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都是儒家思想提倡的。值得肯定的是,以民族大义为重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无数中华男儿以“好男儿志在四方”勉励自己要求自己。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中华民族成为了世界上最坚韧的民族。一个民族由无数个体组成,对个体来说有得必有失,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应该为国家民族奉献自己照顾“大家”。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不同的是,古老中国的文化和民族主体一直延续至今。传统文化对华夏儿女的影响是巨大且深远的。所以,高加林和陈孝正选择前途放弃爱情是有深刻传统渊源的。正因为如此,在高加林和陈孝正关于爱情和事业的取舍中,二人最终选择了事业是意料之中的。我们也应该看到,高加林和陈孝正所处的年代不同,对爱情、前途的选择,考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但是“爱江山还是爱美人”的古老命题还是难倒了他们。虽然他们选择了事业放弃了爱情,但是他们选择本身并没有对错。从深层次来说,这不是他们本身能决定的,这是几千年传统文化在他们身上留下烙印的体现。
参考文献:
[1] 路遥. 人生[M].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
[2]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辛夷坞.致我们即将逝去的青春[M]. 北京:朝华出版社,2011.
[4] 周燕芬.路遥人生爱情内涵新解[J].名作欣赏,2010,(36).
(责任编辑:张连军)
doi:10.3969/j.issn.1009-2080.2016.03.014
收稿日期:2016-04-15
作者简介:徐珂(1992-),女,山东青州人。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9-2080(2016)03-005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