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主体实践的多元基础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2016-03-16刘晨晔

关键词:唯物史观

刘晨晔 王 特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唯物史观主体实践的多元基础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刘晨晔王特

(辽宁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9)

[摘要]以往国内外理论界对唯物史观主体实践仅从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单一基础理解,深入犁耕经典著作文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努力揭示个人生存实践的丰富性,以探寻实现理想社会目标的现实基础和可行路径。他们至少确认了人的三大基本生存实践: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为核心的劳动谋生实践,以人自身的生产活动为核心的生理延生实践,以自主自由活动为核心的休闲乐生实践,这成为考察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三大现实生活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生主要致力于劳动谋生实践方面的批判研究,对生理延生实践只做了少量研究,留下了片段思想;休闲乐生实践虽然也内在其思想逻辑中,但在他们有生之年还未及展开研究。这种思想发展的内在不平衡性,成为我们从文本出发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在逻辑生长点。

[关键词]唯物史观;主体实践;多元基础;劳动谋生实践;生理延生实践;休闲乐生实践

如何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只能在现实的个人的生活实践中才可经验。人类生活的丰富性决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标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深入犁耕经典著作文本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努力揭示个人生存实践的丰富性,以探寻实现理想社会目标的现实基础和可行路径。这是我们立足经典著作内在逻辑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生长点,本文就尝试从这个生长点切入,解读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及其内在逻辑框架,以期抛砖引玉,求教于同行专家。

一、唯物史观主体实践一元基础的现实困境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受《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影响,以往讲唯物史观,人们马上就会联想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原理。这是理论界长期以来坚守的成说。再进一步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这些基本范畴和原理背后,潜伏隐喻的生活逻辑和话语系统只有劳动,即人的谋生实践,它反映的是以劳动逻辑和劳动话语为核心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维范式①。毛泽东较早注意到这个问题,在《实践论》等著作中,不仅肯定了“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同时,还强调人类实践的丰富性,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1]260遗憾的是,他虽然发现了问题,最终并没有跳出这种一元基础的局限,从他后来的言行看,只是突出强调了消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2]11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实践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立足人类文明历史长河总序列高度考察这种思维范式,无论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看,还是从现实生活结构分析,抑或是从现实社会未来走向考察,均值得重新审视。

首先,回首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早期人类生活,劳动谋生实践、生理延生实践与休闲乐生实践混沌未分,三种实践活动对人类历史发展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人类刚刚告别动物界之初,生活需要高度简朴化,基本围绕自身有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来选择生活节奏及生活内容。当时,相对于人类这个大自然中的较小生物群体而言,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生存资源十分丰富,人类不必从事复杂生产活动就可以从大自然获得基本生存资料。因此,除了温饱问题需要通过极其简单的劳动来解决外,基本没有更多必须劳动的要求。而这种与个人温饱直接相联系的劳动活动本身不仅简单,而且明显带有比较休闲化的色彩,它并不是人类的能动创造活动,而是直接收获大自然的造化物,是对自然界现成“产品”的采集和猎获。因此,美国学者奥古斯德曾经指出,原始时代人类休闲生活与劳动生活混沌未分,而且是“传统的、本能的、高尚的、个人化的;宗教压倒世俗;……并同主要的生活组织交织在一起,是风俗习惯活动”[3]152。可见,与人类三种生活混沌未分的状况相适应,当时社会生活组织的设置与职能分工十分简单,却发挥了多元综合调节功能,宗教和风俗在人伦关系中发挥着判据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三种生活混沌未分的这段历史的长度远远超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据考古学和人类学的研究来看,随着农牧业革命的出现,采集渔猎社会逐渐衰落,农耕畜牧社会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这个过程最早发生在中东地区,从约公元前9500年起,到公元前7500年止[4]86。而人类从采集渔猎社会发展到农耕畜牧社会,走过了大约300万年漫长历程。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与后来肇始于欧洲的工业社会相比,以农耕畜牧为主的田园生活依然忙闲不够分明,劳动生活的节奏与内容依然带有浓厚的休闲化色彩,贯穿于生产过程的各种祭祀活动、节庆活动和宗教活动名目繁多,娱乐休闲性鲜明。而南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以农耕为主业的居民,更是每年都有半年左右的猫冬式休闲时间。这样算来,从瓦特改进和完善蒸汽机并使其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领域,人类步入机器大工业时代,真正开始忙闲分明的现代社会,其历史不过200多年,相对于此前历时300多万年的采集渔猎社会和农耕畜牧社会来说,简直是一瞬间的事。

其次,审视现实生活结构,劳动生活固然十分重要,但毕竟只展示了人类丰富多彩生活图景的部分景观。休闲乐生实践才是人类追求的真正目的,它具有日益广阔的拓展空间,代表了人类文明未来的发展趋势。劳动生活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而且越是物质生活资料匮乏的时代,人类越是重视物资生活资料的生产,崇尚勤劳节俭的生活方式。东西方古代文明中都有歌颂勤劳节俭的文化传统②。近代以来,虽然出现了奢侈与节俭的长期争论③,但崇尚劳动的传统始终没有中断。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托马斯·康帕内拉就提出“劳动光荣”的口号[5]42。马克思也曾经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6]289劳动生活虽然重要,但迄今为止,它毕竟还只是谋生手段,休闲乐生实践才是人类生活的最终目的。因此,这些思想家在肯定劳动重要性的同时,都强调缩短劳动时间对于现代社会及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

事实上,二战结束以来,国内外休闲时间均呈现与日俱增的趋势。以法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在官方的一项社会调查中,大多数被调查者的选择倾向是需要增加工资,而不是延长休闲时间。到70年代相似的官方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表达的意向是渴望增加休闲时间,而不是提高收入。到了90年代,法国人渴望延长休闲时间的信念更趋强烈,并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向[7]68。所以,丹尼尔·贝尔才说:“一言以蔽之,现代人满足的源泉和社会理想行为的标准不再是工作劳动本身,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8]34

马克思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由谋生手段变为生活目的,其实就是劳动的休闲化。仅就当下工业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看,这应该已不是神话:不仅全球性劳动时间普遍缩短趋势有目共睹,而且劳动休闲化的趋势强劲④。而对生活质量与日俱增的关注,还彰显了以生理延生实践为基础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甚至有学者认为,它将掀起人类文明发展的第五次浪潮[9]。

再次,展望现实社会未来走向,人们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生活自由度不断增大,必将更加重视生活质量,重视生理和心理健康,追求自身的自由与发展,从以谋生生活为主的生存状态走向以乐生生活为主的生存状态。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志着13亿炎黄子孙也启动了由谋生生活迈向乐生生活的历史性转变,中国正在加入人类迈向休闲乐生时代的潮流。

此外,随着三种实践活动清晰分离鼎足,各自的重要性更加均衡彰显:劳动谋生实践创造人类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基础;生理延生实践事关人类身心健康、生理素质和种群延续;休闲乐生实践孕育、滋养和繁荣人类精神文明世界。只有三个时空领域的生活实践默契协调才会产生最富有生机与活力的人类文明。

显然,单纯从劳动逻辑基础上理解唯物史观,并不符合既往社会历史发展的真实图景和现实生活的内在结构,也不代表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更没反映马克思思想的本来面目和丰富意蕴,这是需要我们重新加以梳理和澄清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

二、唯物史观主体实践多元基础在经典文本中的演进轨迹

唯物史观的创立经历了一个艰难探索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主体实践基础的理论认识和逻辑建构也经历了漫长的演进历程,成为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始终的一条纵轴线,也成为人们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独特视域。

(一)在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核心的早期著作中,马克思对唯物史观主体实践多维基础做了初步研究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初步涉及了人的实践问题,而且主要聚焦在人的生产劳动实践方面。《手稿》的主线是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异化劳动现象,探索异化劳动现象产生的根源、消除异化劳动以实现人类解放的途径及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阐述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

我们的研究发现,马克思在深入批判异化劳动现象的同时,还发现了“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工人”的问题,他们“不把工人作为人来考察”,而把“这种考察交给刑事、司法、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管理人去做”,在这些学者眼中,“工人完全和一匹马一样,只应得到维持劳动所必需的东西”[10]14。

众所周知,经济学的本质是人学,是研究资源稀缺约束下人的选择的学问,可为什么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人的所有生存状态,却单单关注人的劳动活动呢?马克思对此也做了分析,指出:“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10]15“因此,在国民经济学看来,工人的需要不过是维持工人在劳动期间的生活需要,而且只限于保持工人后代不致死绝的程度。因此,工资就与其它任何生产工具的保养和维修,与资本连同利息的再生产所需要的一般资本的消费,与为了保持车轮运转而加的润滑油,具有完全相同的意义。”[10]65-66这样看来,问题的答案就一清二楚了,即在“国民经济学”视域内,工人是与资本家不同的异类,是“劳动的动物”,与其他生产资料一样,是物不是人。这是典型的以工人劳动属性遮蔽其人的属性,使工人非人化,最终被贬低为机器或牲畜。

因此,在《手稿》中,马克思在批判异化劳动的同时,开始关注不劳动时工人的生存状态,第一次分析了工人生活时间分配的状况和结构,对工人和资本家不同质量的乐生生活给予一定的关注,初步触及和隐喻了自由资本主义时代里人类乐生状态问题,尤其是这种生活在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分配的严重失衡。在马克思看来,“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不过是享有特权的闲散的神仙”[10]12,他们可以从容享受丰富多彩的乐生生活,而工人则在异化劳动中被贬低为机器或牲畜。由此,马克思区分了当时社会的两种不同需要,即“工人的粗陋的需要与富人的考究的需要”,它们都是那个时代资本家赚钱的现实生活基础。一方面,富人们的奢侈生活为生产厂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动力;另一方面,就是“工人的粗陋的需要”也为许多生产厂商提供了赚钱的机会。“正像工业利用考究的需要进行投机一样,工业也利用粗陋的需要,而且是人为地造成的粗陋的需要进行投机。因此,对于这种粗陋的需要来说,自我麻醉,这种表面的对需要的满足,这种在需要的粗陋野蛮性中的文明,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因此,酒店理所当然地是人民唯一的至少受到英国警察从宽对待的星期日娱乐。”[10]126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论及这种现象,他说:“但是也正像演员在整个戏的演出中是属于舞台一样,现在,工人在15小时之内是属于工厂,其中还不包括上下工走路的时间。于是,休息时间变成了强制闲逛的时间,它把少年男工赶进酒店,把少年女工赶进妓院。”[11]336此时,马克思已经开始关注自由时间的不同利用方式的不同社会效益。

(二)在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核心的第一批成熟著作中,马克思已经形成唯物史观主体实践三大基础的思想

继《手稿》初涉实践问题后,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明确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据此分析了人的本质、宗教的本质、真理标准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并申明通过人类实践改变现实世界的主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通篇围绕现实的个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在从发生学角度分析人类社会早期发展时,提出人类“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五个基本“方面”或“因素”的思想,它所包含的深刻意蕴是我们理解唯物史观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确立唯物史观多元主体实践基础的重要经典文本依据之一。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揭示了人的实践活动的多元基础,即劳动谋生实践、生理延生实践和休闲乐生实践,及其与人类历史的开启与发展的内在关系[12]。

(三)《共产党宣言》中阐述的“自由人联合体”实质就是高度休闲化的社会

《共产党宣言》将广大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的实践定位在阶级斗争,并依据劳动者和剥削者双方利益关系的分析,预判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走势,得出“两个不可避免”的结论,并将未来理想社会称为“自由人联合体”,预言“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条件”[13]53。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全部人类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人类变革阶级社会的一种基本实践活动。它的前提是使人们明确自身的阶级利益,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密切他们的阶级关系,从而自觉参与到变革现实社会的斗争实践中,最终消灭阶级,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即自由时间十分充裕而又被每个人充分利用的高度休闲化的社会。这就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中划定了休闲生存实践的地位。

(四)《资本论》彰显马克思资本批判的双重现实生活逻辑基础,打通了从劳动逻辑到休闲逻辑的转换通道

《资本论》从出发点上看是在论商品和资本,但从实际致力点上看是在论劳动——雇佣劳动。马克思对自由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的分析,核心是对劳动时间的分析,他主要区分了以下五个时间概念:工作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剩余劳动时间、自由时间。其中,自由时间本不属于劳动时间的范畴,但在雇佣劳动制度下,它与剩余劳动时间形成了同质异属、一体两面的关系: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转化为资本家的自由时间;资本家在形式上是占有工人生产的商品,实际上是占有工人的自由时间。由此,我们在马克思思想中发现了劳动谋生实践与休闲乐生实践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逻辑转换通道,为我们确立唯物史观主体实践的多元基础提供又一重要经典文本依据。

(五)马克思“晚年笔记”和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等著作,深入考察了人类生理延生实践,是对唯物史观多维主体实践基础的拓展

马克思晚年多次搁置对《资本论》第二、三卷的创作,转向研究早期人类社会历史,成为马克思思想研究中的一个众说纷纭的异质点。我们认为,这是马克思抓住晚年欣逢的宝贵学术创新契机(即人类学者对早期人类的氏族、家庭及社会关系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采取的果断行动。他们重点考察了氏族、家庭、私有制、国家等的起源和发展,尤其是对氏族和家庭的研究,把人类自身生产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深化了对人类社会“两种生产”理论的认识[14]16,进一步拓宽夯实了唯物史观主体实践的多元基础——生理延生实践。从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主体生存实践多元基础不断拓展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深藏于马克思思想演进内在逻辑中的关于马克思转向“晚年笔记”研究的合理答案,它比时下的各种说法都更具有合理性和说服力。

三、唯物史观主体实践多元基础逻辑展开的不均衡性

马克思是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革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卓越领袖,他一生执笔为枪,对旧世界从理论到实践展开全面系统的“无情批判”[6]7。他批判研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绝不仅仅是出于学术的需要,更是出于思考人类社会未来发展道路的需要,即“发现新世界”[5]7、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所以,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学家高放先生认为:“如果说马克思、恩格斯研究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个主题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介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那么,其终点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15]4-5。这个观点比较客观地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地位。

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价值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既是他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的全部价值追求之所在,也是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的目标,并成为统领马克思思想的“总问题”[16]17。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对实践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17]327。为实现这一追求,马克思主要致力于两方面事业,即“批判旧世界”和“发现新世界”[6]7,这种批判,既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总序列和社会历史发展总规律高度,又时刻紧切“现实的个人”和“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7]319,即丝毫不脱离唯物史观主体实践活动。换言之,唯物史观的主体实践基础就是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生活基础。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发生学角度回溯人类文明源头,形成唯物史观主体实践的多元基础思想,即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为核心的劳动谋生实践;以人的各种必然性生理活动、尤其是人类自身生产活动为核心的生理延生实践;以自主自由活动、尤其是追求各种“新的需要”为核心的休闲乐生实践。因此,劳动谋生实践、生理延生实践和休闲乐生实践也就成为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三大现实生活基础,只有每个人都在这三大生活领域获得充分的自主自由,这个社会才算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时代使命的要求,加之受人类知识体系发展和自身生命周期长度双重制约,马克思一生主要致力于劳动谋生实践方面的批判研究,留下了传世经典《资本论》;对生理延生实践只做了少量研究,留下了片段思想,经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补充之后才稍微系统化;而休闲乐生实践虽然也内在于马克思思想的逻辑,但在马克思有生之年未及展开研究。由此我们可以清楚看到,马克思思想发展整体逻辑脉络现实展开的内在不平衡性,这成为我们从文本出发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在逻辑生长点。

四、唯物史观主体实践多元基础理论的现实价值

唯物史观具有普世价值,却一直被许多不赞同马克思思想的人误读。就连像波普尔这样的反马克思主义者都严肃地承认:“所有著作家都受惠于马克思,尽管他们并不知道这点。对于那些像我一样不赞同马克思的理论的人,情况显得尤其如此。”[18]140-141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不仅是指导现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也是指导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文努力通过马克思著作文本的梳理来确立唯物史观关于人的现实生活实践基础的丰富性,在21世纪及面向更长远未来的前瞻性思考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首先,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发展,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阶段,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就全面筹划了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进程和各项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反映在休闲生活方面的重大进展就是人们的自由时间不断增多。现在,中国居民每年法定休息日达到115天,如果再考虑2亿多大、中、小学师生们每年70~90多天不等的寒暑假,以及近2亿正在安度晚年的离退休干部和职工,中国居民的休闲乐生时间资源已相当丰富。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只有敏锐反映中国社会这一新的变化趋势,才能与时俱进,保持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确保其历史穿透力和未来前瞻性。

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就是塑造自由全面发展人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重读和疏释经典文本,确立唯物史观主体实践的多元基础,就会更加明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主要致力点,那就是: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实现民富国强,为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2)关注公民的生理和心理生活质量,提升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奠定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良好生理和心理基础;3)重视公民休闲文明建设,有效利用日益丰富的自由时间资源,创造有利于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只有这三个方面的齐头并进、相互协调,才能真正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苏联东欧国家剧变以来,西方兴起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死亡论”,并在一些人心里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立足新时代,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的活力,这是国内外理论界面临的共同难题。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主要有两个路径:一是实践路径,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实践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二是理论路径,通过系统科学的文本解读,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本文属于后一种尝试,主要通过揭示国内外理论界长期坚守的唯物史观单一劳动实践基础的局限性,确立劳动谋生实践、生理延生实践和休闲乐生实践三重基础的同等重要性,透视马克思思想这三重基础发展的内在不平衡性,展现唯物史观研究的广阔主体实践基础,探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逻辑生长点。在此基础上,恢复唯物史观对现实生活的解释力和说服力,以彰显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

注释

①这种观点最典型的代表著作就是景天魁的《打开社会奥秘的钥匙——历史唯物主义逻辑结构初探》(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该书出版后,在学术界产生较大影响。

②在中国古代,歌颂节俭的诗句、名言和谚语众多。李商隐有诗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古希腊谚语云:节俭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

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描绘了关于这种争论的较早图景:“诚然,在国民经济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争论。一方(罗德戴尔、马尔萨斯等)推崇奢侈而咒骂节约;另一方(扎伊尔、李嘉图等)则推崇节约而咒骂奢侈。但是,一方承认,它要求奢侈是为了生产出劳动即绝对的节约;而另一方承认,它推崇节约是为了生产出财富即奢侈。前者沉湎于浪漫主义的幻想,认为不应仅仅由发财欲决定富者的消费,并且当他把挥霍直接当作发财致富的手段时,他是跟他自己的规律相矛盾的。因此,后者极其严肃而详尽地向前者证明,通过挥霍我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我的财产。……双方都忘记了,挥霍和节约,奢侈和困苦,富有和贫穷是等同的。”(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4页。)在同样的问题上,后来又有学界熟知的马克斯·韦伯与维尔纳·桑巴特的分歧。

④参见刘晨晔《休闲:解读马克思思想的一项尝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11页或论文《后现代精神的休闲意蕴》,载于《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3期,第28-29页。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奥古斯德.现代生活方式面面观[M].黄德兴,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康帕内拉.太阳城[M].陈大维,黎思复,黎廷弼,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楼家军.休闲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8]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9]保罗·赞·皮尔泽.财富第五波:保健——未来的兆亿明星产业[M].徐锋志,译.北京:知识出版社,2004.

[10]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2]刘晨晔.解读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几个问题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6).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高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16]路易·阿尔都塞.艾迪安·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李其庆,冯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8]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2卷[M].郑一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陈咏梅)

The Analysis of Modern Value and Multiple Bases in theSubjective Practi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LIUChenyeWANGTe

(Marxism College,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Liaoning 116029)

[Abstract]In the past the theoris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understood subjective practic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imply on the single foundation of production of material subsistence.After further study on classical texts,we can find that Marx and Engels tried to explore the richness of individual survival practice in order to seek realistic basis and feasible paths for achieving the goals of ideal society.They have confirmed the three basic human survival practices at least: labor practice for livelihood on the core of production of material subsistence,physical practice for continued survival on the core of human production,leisure practice for enjoyment on the core of independent free activities,which are the three bases of real life for surveying the levels of free and overall development of each person.Due to the demands of time mission and the constraint by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knowledge system and the length of human life cycle and others,Marx and Engels dedicated their lives mainly to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bor practice for livelihood,and have done a little research on physical practice of continued survival judging from the fragments of thoughts they left behind.Although leisure practice for enjoyment is also inherent in their logic of thoughts,Marx and Engels hardly had time to carry out related research in their life.Thereby,we can clearly see the internal imbalance of development of thoughts of Marx and Engels,which becomes the important growing point of the internal logic for developing Marxism with the times from the texts.

[Key words]historical materialism; subjective practice; multiple bases; labor practice for livelihood; physical practice for continued survival; leisure practice for enjoyment

[中图分类号]G112;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62(2016)02-0017-07

[作者简介]刘晨晔,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现代社会理论、社会主义与现代社会变迁、休闲理论与实践。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辽宁公民休闲教育研究”,项目编号:JG12EB158。

[收稿日期]2016-02-23

王特,硕士生;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OI编码:10.3969/j.ISSN.2095-4662.2016.02.005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资本主义发展史教学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共产党宣言》看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初心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五大发展理念:内在因缘与机制建构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域下的共享发展理念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浅论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