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2016-03-16王琳慧肖少北

关键词:罗杰斯人本主义人格

王琳慧,肖少北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心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及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王琳慧,肖少北

(海南师范大学 教育与心理学院, 海南 海口 571158)

卡尔·罗杰斯,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有深刻的影响。罗杰斯基于自我实现人格论、患者中心的心理治疗论提出了全新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包括完善人格的教育目的观、有意义学习的学习观、非指导性教学的教学观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观等。探讨罗杰斯的教育思想,汲取其合理因素,对当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启迪意义。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幼儿教育

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他在长期的心理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实现人格论,进而创立患者中心疗法,对当代心理学影响深远。同时,他将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应用到教育领域,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最终实现自我全面发展。近年来,幼儿教育朝着以儿童为中心的人性化教育方向发展,学习与分析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一、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自我实现人格论

20世纪30年代,罗杰斯开始从事心理咨询并逐渐形成自己的自我实现人格论。罗杰斯的人格论是建立在其人性观之上的①肖锋:《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他认为,个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的存在,并在自我实现驱动下成长和发展。其结果就是形成“自我概念”,它是人格形成、改变和发展的基础。自我概念的正常发展必须满足两个基本条件: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无条件的尊重是自尊产生的基础,因为只有当他人对自己尊重,自己才会自尊。②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4页。

(二)心理学基础:患者中心的心理治疗论

罗杰斯主张,个体的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因此,心理治疗的目的就是帮助患者形成一种有关自身更好的概念,让他发挥潜能,促进自我改变。心理治疗的成功不在于治疗家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在于治疗家自身和他对待患者的态度。③汪新建、熊世育:《评介罗杰斯“个人中心疗法”的哲学基础》,《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9期,第8-11页。据此,罗杰斯提出患者中心疗法,此疗法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治疗家对患者表现真诚的尊重、信任和无私关爱,让患者感受到安全又温馨。第二,真诚一致。治疗家表现真我,对患者没有任何虚伪、做作及防御。第三,移情性理解。治疗家主动放下自己的思想观点,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患者的思想和行为,设身处地地体会患者的内心世界。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内容

罗杰斯认为他的人际关系哲学(即患者中心的心理治疗论)可以更多地推广到许多领域,包括教育、政治、婚姻等方面,其中对教育的影响尤为明显。他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自我实现人格论、患者中心的心理治疗论的前提和基础上提出的。

(一)教育目的观:整体人格的完善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教育目标分为三级:低级目标即基础知识的获得、主动参与学习及助人自助;中级目标即能力的发展;高级目标则是人格的完善。罗杰斯认为,教育目的应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即学生整体人格的完善。教学目的包含两个维度:情感和认知全面发展,也就是学生既用情感的方式也用认知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做到知情合一。罗杰斯进一步指出,世界上不存在任何绝对可靠的知识,我们不断寻求新知识来适应世界的迅速变化。他主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那么最有效的学习应是学习过程的学习,即让学生“学习如何学习”。这种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如何自主学习的动态过程,也是促进其人格完善的过程。

(二)学习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1.自由学习论

罗杰斯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说到,人生来就有学习的潜力,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学生就会自发学习。因此,每个人都具有学习、发现知识和经验的潜能和愿望,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们会不断激发自身的潜能,自主完成学习活动。当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和自己的人生追求有关,能够满足他的好奇心,提高他的自尊感,他们就会乐于学习,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2.有意义学习论

罗杰斯提倡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有意义学习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其一,自我发动。学习是由学生自己发动的,不是来自外部的强制。学习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其二,全神贯注。这种学习包含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各方面经验,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才能全面兼顾。其三,全面发展。即包括了认知、情感两方面的因素,能够让学生的行为、态度、个性等全面发展。其四,自我评价。学习结果由学生自己进行评价,因为学生清楚知道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自己评价衡量自己的进步,从而内化为学习的原动力。可见,有意义学习所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个人意义之间的关系。

3.教学观:非指导性教学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是教师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激发学生有意义的自由学习,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自身的需要和价值。这里的“非指导”不等同于不指导,而是强调间接性、非命令性,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直接传授、简单命令的指导。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学习和解决问题,而是注重营造促进学习的课堂氛围,无条件积极关注学生,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便会利用各种条件进行自由学习。可以看出,教师的角色就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李利平:《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述要——兼谈对制造性人才培养的启示》,《现代教学科学》2004年第9期。

4.师生观:良好的人际关系

罗杰斯对教学中师生的交往是非常重视的。正如心理治疗的成功取决于良好的医患关系一样,教学活动的成功并不在于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教学计划等因素,而在于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或教师对学生的态度。罗杰斯深信只有让学生置身于一个被人关爱和理解的氛围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教育才能够发挥真正的成效。*曹树真:《论罗杰斯的师生观》,《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因此,他认为教师的态度品质尤其重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掘自己的潜能;(2)教师要真诚地对待学生,没有任何掩饰和做作,与学生平等相处;(3)教师尊重学生,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认可学生的价值,重视学生的情感和意见;(4)教师要设身处地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积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三、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一)以幼儿为中心,培育健全人格

罗杰斯的教育思想以整体人格的完善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他强调教育不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人的整体发展。首先,教育活动必须是围绕受教育者开展的,人是其中心,那么幼儿教育就应当以幼儿的发展作为教育的起点和归宿。世界是迅速变化的,因此书本知识并不能适用于生活中的种种情境。一方面,幼儿教育应注重教会幼儿如何去学习,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另一方面,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应更加关注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幼儿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其次,幼儿时期是人格健全的关键期,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个阶段的幼儿可塑性强,自我发展还未定型,那么幼儿教育应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幼儿过分的溺爱,以致幼儿的依赖性太强、自理能力不足和独立性较差等,因此幼儿阶段的教育应该“教养并重”,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形成终身受益的品质、态度、情感、能力,培育幼儿健全的人格。

(二)以幼儿为主体,引导幼儿有意义的自由学习

罗杰斯强调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认为教师应该改变教育观念,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授为辅,教师只在幼儿需要帮助的时候进行辅导。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独特的个性。*肖锋:《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杭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因此,教育应该以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出发点,因人施教,尽可能让幼儿顺其天性的要求去学习。在以幼儿为主体的前提下,教师要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获得知识,进而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的基本学习活动主要是通过游戏进行的,幼儿教育应注重让幼儿在游戏中亲身体验,在游戏中自由学习。幼儿都是拥有丰富内心世界的个体,应该重视在学习活动中幼儿的情感、兴趣等内心世界的变化,关注幼儿的内心想法。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积极关注,势必会激发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只有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活动的主人,能够充分展现自我,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才能成为有效的学习者。

(三)以幼儿为主导,发掘幼儿潜能

罗杰斯提倡“非指导性教学”,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幼儿、信任幼儿、了解幼儿,让幼儿自由学习,使幼儿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完成自我实现。若想幼儿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需要摆脱单纯的教材和课堂的管控,让幼儿从自身的生活出发,结合身边的人和事,在熟悉的学习环境下,以适合自身的方式来选择和组织学习活动。由于幼儿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自控能力较差,教师需要作出适当的引导,鼓励幼儿主动学习,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此外,教师要给幼儿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幼儿感受到轻松和安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关心和了解幼儿的学习活动,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幼儿的需要,才能够及时给幼儿提供帮助。

罗杰斯认为每一个人都有学习的潜能,学习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幼儿阶段的儿童求知欲强、思维活跃,教师应该对幼儿的潜能持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幼儿天生具有学习的能力,只要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只需要适当的协助,幼儿自己就能够完成学习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每个幼儿都有寻求知识和真理的欲望,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具有潜力的人,平等对待每一个幼儿。一方面,每个幼儿在学习活动中的需求不同,教师在保持时刻积极关注的同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反馈,给予不同的帮助。另一方面,幼儿虽然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与解决问题,但教师需时刻注意并以鼓励为主,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注重幼儿的感情和意见,与幼儿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罗杰斯强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其实质就是课堂中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教师要通过宽松、平等的心理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进行教育,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无条件积极关注。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是以爱为基础的,教师要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被爱和被呵护的,让幼儿感受到温暖,形成安全感和信任感。在组织教育活动时,尊重幼儿,把幼儿当作有主观意识和独立人格的个体,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教师对幼儿要时刻保持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对幼儿表现一种亲近感,逐步建立彼此的情感基础,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第二,真诚接受。每个幼儿内心中都渴望做个“好孩子”以得到教师的赞赏和肯定,教师要真诚、坦诚地对待幼儿,明白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主观愿望和需要。教师要理智地关怀每个幼儿,让他们感受到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每个幼儿对教师产生认同和依恋,这样幼儿才更有信心开展学习活动,更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第三,换位思考。幼儿的世界与成人的不同,教师要学会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为幼儿着想。教师在日常与幼儿的交往中,要以朋友的身份自居,融入到幼儿的世界,把自己看作是幼儿的伙伴,共同参与各类活动以建立亲密的关系。

(责任编辑:李莉)

Rogers’ s Humanism Education Thought and Its Enlightenment for Preschool Education

WANG Hui-lin, XIAO Shao-bei

(SchoolofEducationandPsychology,HainanNormalUniversity,Haikou571158,China)

Carl Rogers, a famous American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reforms through his educational thought. Based on the self-fulfillment personality theory and the patient-centered psychotherapy theory, Rogers has proposed the brand-new humanistic educational thought including the perfect personality education target, the learning view of meaningful study, the teaching view of non-directive instruction and the view on good relation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tc. A probe into Rigers’s educational thought and some absorption of its rational elements is of great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preschool education.

Rogers; humanistic education thought; preschool education

2016-04-20

王琳慧(1992-),女,海南海口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德育原理研究;肖少北(1968-),男,海南万宁人,海南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心理学的教学与研究。

G610

A

1674-5310(2016)-08-0141-04

猜你喜欢

罗杰斯人本主义人格
对话罗杰斯:看涨中国
理查德·罗杰斯:建筑是最具社会性的艺术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
卡尔·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大师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