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分类与建构
2016-03-16王亚莉
王亚莉
(1.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芜湖; 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
浅析高职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分类与建构
王亚莉1,2
(1.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芜湖; 2.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淮南232001; )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各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有机结合的知识形式。作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的关键。本文从高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和特点出发,将高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构成分为三大类:英语学科专业知识;关于教学对象的知识及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并对高职英语教师如何建构这三类知识做了简要分析。
学科教学知识; 高职英语; 教学对象; 大班教学; 教学策略
教师学科教学知识(PCK)理论是1986年由斯坦福大学的舒尔曼教授首次提出。他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发现,教师只具备学科知识是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的,还需要具备一种有别于纯粹的学科知识并在实际教学中切实需要的知识,他把这种知识称之为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各学科内容知识和教育学知识有机结合的知识形式,作为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
高职英语教学有许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首先学生的学业水平偏低,其次授课形式以大班教学为主;再次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等。因此课堂教学效果一直难以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性也因此备受争议。笔者认为英语学科教学效果应从知识分类的视角对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性加以强化,并为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思路。
一、高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及其特点
高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源自PCK,但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因为在其他学科中,教学工具也就是语言,是师生在教学开始之前就已经具备了的。所以教学是用给定的工具去获取未知的知识。但是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教学工具和教学内容是一体的,也就是说,英语教师既要教‘内容’,又要教‘工具’,同时还要尽力的避免母语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1在中国,汉语教学与英语教学虽都是语言教学,区别却很大。因为汉语是母语,学生的语言功底是在其自身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的条件逐步建构起来的,而英语是外语,学生的学习是在其已掌握母语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其教学就是语言系统跨语际重构的过程。而且这种重构又是在母语语言知识的影响之下进行的,这在语言学中被称为语言的跨语际性。
二、高职英语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构成
(一) 英语学科专业知识
语言不仅是符号系统,还是交流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这要求教师除了要传授学生关于语言的结构成分以及如何使用这些结构成分外,还要引导他们能在不同的场合得体、恰当地使用语言。
教师自己必须对学科知识进行充分的解构,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建构。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达到对学科中的事实性、概念性和程序性知识有深入的认知、理解与把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和转化。进行筛选是因为教师并不能把所有的学科知识都传授给学生,他必须要有所取舍,他只能使用适合学生特点并符合学生学习的学科知识。
(二) 关于教学对象的知识
高职教育教学培养的目标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的英语课程在设置教学计划时,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内容,不仅要能达到打好语言基础的目的,而且能起到训练语言技能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面对的是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知识结构、性格特点、学习风格等虽有相似之处,但也各有不同。教师只有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工作,因此在教学模式上不能千篇一律,否则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应结合各专业特点,丰富课程资源,从而提升课程的内涵,避免教学处在重复记忆的浅层状态。
(三)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
教师在对学科知识和教学对象知识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还应掌握教学策略。因为真正有效的教学,是教师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把学科知识传递给学生并产生积极的影响来实现的。教学策略知识有一定的技巧性,他要求教师不仅要完全了解学科内容,还要掌握教学对象的文化背景和先前的学科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我们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汉语影响的程度很深,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情况更严重。奥苏伯尔曾说:“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竭力避免母语中介作用或迁移作用是不现实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母语作为原有的经验,是新的语言学习的一种认知上的准备,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新的语言学习中。”3 因此高职教师应该有目的的挖掘汉语对英语学习的有利成分,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高职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如何有效构建
Gudmundsdottir.S认为学科教学知识是教师在教育叙事中逐渐养成的。2因为学科教学知识是学科知识和教学知识两种知识的融合,所以需要教师在自己或他人教学实际情境中通过感受、反思、交流等方式不断建构起来。高职英语教师要有效建构学科教学知识,首先应明确课堂教学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其次是多进行教学反思;再次是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获取及时有效的课堂反馈信息。
(一) 摒弃课堂教学就是“教教材”的观念
传统的教育观点认为:“教学大纲是教师授课的依据,而教材则是教师授课的内容”。在当今这个教育大变革的时代,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很多的教育观念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比如:课堂教学是要“教教材”还是要“用教材教”?教师应清楚,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不是用来约束教学的,而是给教学的一种指引。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来获取该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而转化为学科能力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习者形成该学科的能力,教材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一个工具或者是一种载体。教师不能把课堂教学过程片面的理解成讲授教材,同时要清楚学科知识的获得也不是通过把教材死记硬背来实现的。因此传统的“教教材”的观念必须要摒弃,否则教师的角色仅仅是帮助学生分解教材,识记片段化的知识点和训练做题技能。这种方式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学科知识,而且也会阻碍教师自身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
明确“用教材教”的理念,是教师厘清学科教学知识构成、建构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前提。“用教材教”要求教师明确,课堂教学的实质并清楚各个学段的学生所要达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同时还要知道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用什么样的教学策略来帮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跳出教材看教材的视角,要充分解读教材并进行合理的筛选。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在授课前要深度阅读教材,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在教材中重点寻求能够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有话可说的“点”,并以此为切入进行教学设计,适当的丰富或简化教材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把教材当作是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从而达到学习教材的目的。
(二) 调用内省智能 进行教育叙事
内省智能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的人的八种智能之一,主要指人有认识自己的各种能力,并且能正确把握自己的长短板和优劣势的智能。内省智能可以划分两个层次:事件层次和价值层次。事件层次的内省,主要是对于事件成败的总结,价值层次的内省是将事件的成败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进行自审。自省智能也是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之一。
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会遇到不同的教材和学生,经历着各不相同的教学事件。教师在回顾和总结这些教学事件时,会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材等进行不断的梳理和思考,会不断的更新自己的观念和认识,这一过程在教育学上被称之为教育叙事。教育叙事正是帮助教师养成学科教学知识的关键方式。
有效的教育叙事需融入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育叙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构建学科教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学反思是自省智能与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理念,教师对教学实践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是否对学生起到引导促进的效果,使教师积极建构自己的教育思维,从而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教学反思过程相互促进。
(三)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有利于获取及时有效的信息
教师的教育叙事与教学反思,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对教学的总结与思考,而构建有效的学科教学知识除了从教师自身出发以外,还需要从学习者的视角对教学进行关注与反馈。虽然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但是他们又非常活泼、好动和情感丰富,这为建立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可以利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和他们进行广泛的联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不仅有利于教师获取及时有效的课堂信息,同时也有利于收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为提升课堂授课效果提供思路。加强信息交流与分享,建立和谐的师生人际关系,不仅对教师自我的教育叙事和反思提供了依据,而且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结语
高职英语学科教学知识,是高职英语教师知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揉和了教师个人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而且整合了教师的各种知识,它既关系到教师如何设计教学、又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呈现,同时还关系到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能够认识各类知识之间的关系,积极建构学科教学知识,对于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是很有帮助的。
[1] 陈雪英,高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叙事建构[J].东疆学刊,2013,
[2] 马敏.PCK论[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 [美]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4] Shulman,L.S.Those Who Understand Knowledge Growth in Teach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6,15(2).
[5] 邹为诚.中国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师的职前教育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1).
[6] Gudmundsdottir.S Story-make,Story-tellet:Narrative structures in curriculum[J].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1993,23(3):207-218.
2016-11-02
安徽省省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提升高职英语大班课堂教学效果研究》 (项目编号:2014 JYXM485);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教研项目《教育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堂人际关系研究》(项目编号:HJX14-7)
王亚莉(1982-),女,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电话:1861061290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4733(2016)06-0120-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6.0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