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制高职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共享情况研究

2017-01-09徐小兰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五年制教学资源数字化

徐小兰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 江苏扬州225127)

五年制高职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共享情况研究

徐小兰

(江苏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 江苏扬州225127)

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共享是五年制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问卷调查,从数字化资源硬件建设、数字化资源开发及使用及数字化资源共享情况三个方面分析了五年制高职数字化资源总体建设情况,并对五年制高职数字化资源开发及共享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五年制高职; 数字化资源; 开发与共享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迅速崛起,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迫切需要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改革离不开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我国各地职业院校都意识到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各校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大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建设,资源种类不断增多。然而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资源质量不高、重复建设严重、形式单一、共享不够等。基于此,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校数字化资源管理者、教师、学生为调研对象,就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校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共享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一、调查概况

通过对五年制高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及共享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收集师生合理化建议,了解五年制高职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为课程数字化资源进一步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本次调查从江苏省13个市随机选取1-2所学校作为样本学校,将样本学校的数字化资源管理者、教师、学生作为调研对象,使调查覆盖面更广,调查对象更具有代表性,调查结果更能真实反映五年制高职数字化资源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为不同的调查对象共设计了三份不同的调研问卷,分别适用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用。考虑到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为了如实反映五年制高职数字化资源建设现状,对其中一些学校进行了实地访谈和电话访谈。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统计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 数字化资源硬件建设情况

江苏省历来十份重视数字化校园建设,各职业学校也积极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通知》及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所选取的样本学校硬件建设都比较到位,各学校都建有校园网络,并实现与Internet连接,各校都配有企业级服务器,具备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校园网接入总宽带达到10 000 M,出口总宽带在100-1 000 M之间,但各学校之间信息化硬件建设存在不均衡。

1.校园网宽带层次不齐

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离不开校园网宽带的支撑,校园网宽带也是直接影响校园网运行的速度以及所承载的数据量的重要指标。在调查的15所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校中,校园网接入总宽带最小的为1 000 M,最大的是10 000 M;出口总宽带最小的为100 M,最大的为1 000 M。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引进,为保障数字化资源流畅使用,校园网总带宽较低的学校应根据实际需求增大带宽。

2.数字化校园建设进度缓慢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学校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决定着学校信息化、现代化、国际化的水平,更为学校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和使用提供基础保障。在参与调查的学校中,已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的学校有13所,这其中只有2所学校对各种管理平台、数据平台进行初步整合。说明学校对校园应用管理系统整合工作不够重视,大多数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处于初中期阶段。

3.生均计算机台数存在差异

生均计算机台数是以学校教学用计算机数和学生数为依据计算出来的,这项数据在各个参与调研的学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教学用计算机最丰富的学校及最缺乏的学校生均计算机台数分别为0.38台和0.12台。

4.数字化学习环境差距明显

信息化时代,学生更青睐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但据调查发现,各五年制高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差距较大。其中多媒体教室座位数最丰富的学校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而最少的则只能为百名学生提供6.9个;电子阅览室座位数最丰富及最缺乏的学校分别能为百名学生提供3.5个、1.5个座位;语音室座位数最丰富及最缺乏的学校分别能为百名学生提供2.4个、0.5个座位。

(二) 数字化资源开发与使用情况

1.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环境

调查结果显示,各学校都有一定数量的数字化资源,学校也比较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工作,大部分学校都设置相应的部门负责推进此项工作,并组织不同类型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但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资源利用率不高。大部分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主要以自主开发为主,购买引进为辅。教师自主开发的数字化资源主要为了应付学校检查,而学校引进的一些数字化教学资源因与教师缺少对接,很多不符合教学实际需要,因此造成资源的浪费,利用率较低。学校应采用购买引进平台软件与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使数字化教学资源更贴近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需要。

资源类型单一。数字化教学资源种类丰富,不仅包含教师常用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题库、试卷等文本类资源,还包含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视频、动画、FLASH)、评价工具、教学课例等类型。在参与调查学校中,教师使用最多的是多媒体课件等文本资源,最缺乏的是多媒体素材。文本类资源比较容易开发,但使用效果远不如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形象生动。因此教师在开发数字化资源时应注重学生的感官刺激,多开发学生喜闻乐见的视频、动画等形式多样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提高学习者兴趣,改善学习效果。

管理体制不完善。部分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存在多头管理,如由教务处牵头,现代教育中心或信息中心、各系参与,有的学校由信息中心牵头,少数学校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有的学校对不同的部门进行不同的分工,使得具体工作中存在扯皮现象,给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带来难度。

2.教师参与数字化资源开发与使用情况

学校的硬件设施能满足教师数字化资源开发及使用需要。教师办公室基本配备计算机,有的学校还为教师人手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各校多媒体教室数量相对充裕,为教师数字化资源开发及使用提供较大便利。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各校教师/计算机比例较合理,大部分学校都能做到每人1台,其它学校也能做到2-5人有1台计算机。在参与调查的178名教师中,有142名教师平时更多地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占总数的80 %。

教师主观上对数字化资源接受度较高。在参与调查的178名教师中,有112名教师经常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占总人数的63 %;有48名教师有时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占总人数的27 %;有18名教师很少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占总人数的10 %;参与调查的教师中没有不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说明大部分教师能主动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参与数字化资源开发的积极性较高。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都参与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在参与调查的178名教师中,有159名教师表示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自己制作一部分或者全部自己制作,占总数的89 %。由于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不一,在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影响教师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因素”的调查中,选择“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最多,有116人;也有教师认为“时间因素”、 “设备因素”影响较大,分别有87人、39人选择此项。同时,教师对各种资源制作软件熟悉情况不容乐观,只有21 %人选择熟悉,而大部分教师都是一般或不熟悉。

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来源单一。数字化教学资源可通过学校购买、自主开发、外部网络等渠道获得。在参与调查的178名教师中,有90人选择通过外部网络获取数字化教学资源,占总数的50 %,有31人选择学校购买,有52人选择自主开发,还有的来自于教材配套。教师通常采用在网络上输入关键字检索的方式获取所需教学资源。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157人表示没有固定的下载教学资源的网站,只是在网上海量搜索,查找所需资源。外部网络是教师获得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途径,但效果并不理想,在参与“在网上下载资源遇到的问题”调查中,93人认为“资源匮乏”是遇到最多的问题,73人认为是资源杂乱、查找费时,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网上教学资源与实际教学相脱节、不适应教学需要。

3.学生数字化资源使用情况

学校数字化环境能够满足学生需要。各校积极为学生提供满足数字化学习的环境。在参与调查学生中,有113名学生表示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时间较多,有71名学生表示在多媒体教室和传统教室上课的时间基本相等,有53名学生表示在传统教室上课的时间会更多一些。在参与调查的学生中,使用过学校电子阅览室的学生数有170人,占总数的59 %,78名学生认为学校网速快,电子阅览室资源丰富。

学生更愿意接受和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及数字化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资源相比,学生更愿意接受和使用形式多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 209名学生听说和使用过数字化教学资源。61 %的学生希望使用与本专业相关的学习资源库。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使用数字化资源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对自己掌握和理解知识更有帮助。

学生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仅有35名学生表示参与制作过数字化教学资源,占总人数的12 %。大部分学生认为制作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师的事情,与学生没有关系。

(三) 数字化资源共享情况

1.共建共享理念已初步形成

理念是行动的指导。只有具备共建共享的理念,数字化资源共享才有发展和建设的可能。江苏省历来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学生和教师在共享资源这一方面的理念已经基本形成。大部分师生认为数字化资源共享好处多多。在“是否愿意将自己拥有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共享给其他人使用”调查中,64 %的教师愿意将自己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给本校教师共享,12 %的教师愿意将自己的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免费的方式提供给外校教师共享,51 %的教师则认为要支付一定报酬。在“是否愿意通过适当的付费共享其他学校或教育机构的数字化教育资源”问题上,88 %的教师表示愿意付费共享数字资源。由此可见,绝大部分教师都具备资源共建共享的意识,不仅愿意将自己开发的资源提供给他人共享,同时也希望能从他人那里获取更多有效资源。

2.数字化资源建设重复较多

目前,大部分学校数字化资源使用基本局限在本校范围内,资源建设重复现象严重。在“您认为学校数字化资源建设重复程度如何”调查中,68 %认为重复较多,21 %认为重复严重,只有13 %认为不存在重复或基本不存在重复。

3.数字化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校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但对数字化资源共享并不是很重视,40 %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并不对外开放,73 %的学校没有与其他学校联合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87 %的学校都没有对数字化资源实行共享的相应举措,即使本校的资源共享也受到限制。

三、调查总结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师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省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各校已形成对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共享的全面认识,分别采取一些措施促进教师有效利用数字化资源。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对五年制高职数字化资源开发及共享提出几点建议:

(一) 完善制度,强化培训

为合理、高效、规范地开发各种各样的数字化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应加强有效管理,使数字化资源的开发更加制度化。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及学校应设立功能健全的管理机构,制定和完善与数字化资源建设相配套管理制度,如资源管理规定、奖惩制度等,激发教师数字化资源开发热情,规范数字化资源使用与管理。

教师是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是数字化资源的直接开发和使用者。教师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信息化水平。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并不高,对于当前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的现状,很多教师感到力不从心,如:信息化意识落后、软硬件资源使用不熟练、数字化资源开发水平不高、有效教学信息筛选不及时等等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些困惑的症结在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化培训。因此学校应通过各种渠道,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组织各种形式的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水平。

(二) 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受到越来越多学校的重视,而数字化资源的使用需要借助系统平台实现,通过的调查发现各职业学校纷纷开发或购买一些数字化资源平台或资源库系统,但各校的资源库具有不同的系统平台和运作机制,其数据库系统、数据结构又均不相同,所以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数字化资源很难实现共享。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财力,真正做到资源的共建共享,形成优势互补,可引进“资源跨库检索系统”或“校际资源交换平台”,从各校选取专业教师,组织专业团队对资源进行合作开发、系统整合,以实现不同学校数字化资源真正的共享。

(三) 统一规划,防止重复

通过调查发现,各职业学校基本是“关起门来搞建设”,甚至同一学校同一学科不同任课老师也是各自为政,各自开发资源,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学校内部、校与校之间缺少沟通协调,缺少统一规划,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为避免重复开发,首先可以在学校内部成立学科资源开发小组,其次各学校之间也可以通过相同学科专业协作委员会牵头,统一规划,共同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实现共享。

(四) 加强合作,实现共享

数字化资源开发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需要多方共同合作来完成。可发挥学校、科研单位、企业各自优势,共同进行数字化资源开发。学校教师根据教学经验提供素材、需求,科研单位以其雄厚的研究基础提供规划、保障,企业提供精干的信息化技术队伍,各方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开发贴近学生、适合课程教学的数字化资源,使数字化资源更具有针对性、可用性。另外可依托职业教育机构,以申报课题的方式进行数字化资源开发,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学校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可以在合作交流中传递,避免资源的重复开发。

(五) 不断更新,保证使用

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也需要不断更新。然而,很多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络平台或资源系统之后,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更新和应有的维护。甚至有的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存在无法访问的现象,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已有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管理工作。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管理评价组织,负责对已开发出来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考核和定期监控,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同时开发者应根据实际需要及时更新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只有不断地更新,数字化资源库才能真正发挥作用,真正满足教学需要。

数字化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常抓不懈。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江苏省大部分五年制高职校都能重视数字化资源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存在不平衡性,重复建设现象严重,资源共享力度不够。因此,要统一规划,加大投入,为实现江苏省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创造必要条件。

[1] 王旭艳,徐薇.网络环境下河北省高等院校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调研报告[J].图书情报工作,2003(10):26-30.

[2] 范梅芳.职教数字化教学资源现状调研及平台建设策略[J].江苏教育.职业教学,2004(1):55-57.

[3] 徐静.中职国示范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调研报告[J].品牌,2014(7):188-189.

[4] 龚龙平,保洪才.区域职业院校图书馆数字化职业教育资源调研报告[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85-86.

[5] 朱桂萍,庞海燕.以长春数字化学习港为载体 实现学前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开发与共享[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0):18-19.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XU Xiaolan

(Yangzhou Commerc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YangzhouJiangsu225000)

The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of digital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in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five yea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alyz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resources hardware, the development and usage of digital resources, and the sharing of digital resources. At last,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of digital resources in the five-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ive yea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Digit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2016-09-22

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课题“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共享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HXS2015036)阶段性研究成果

徐小兰(1981-),女,江苏南京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电话:18252779778。

G719.2

A

1671-4733(2016)06-0129-05

10.3969/j.issn.1671-4733.2016.06.040

猜你喜欢

五年制教学资源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