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2016-03-16菲,刘

菏泽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微媒体生命教育大学生

程 菲,刘 煜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微媒体视野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程菲,刘煜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日照 276826)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媒介传播途径多样化,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微媒体应运而生。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微媒体,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微媒体视野下高校如何进一步展开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教育他们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保护生命、关爱他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微媒体;大学生;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进行一切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最高目标,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各种微媒体蓬勃发展,探讨微媒体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对促进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生命是人世间最为宝贵的财富,大学时期是青年人生命之花绽放的美丽时期。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高校中开展生命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乐观积极地应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生死的挑战,学会尊重、敬畏生命,进而培育大学生对自己、对他人乃至其它生命体的责任感,从而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识。

(一)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有助于回归教育本质

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是人。那么,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呢?教育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教育重心,教育人、培养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但是很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具有功利性,偏重于关注生存技能和生活能力的学习,其目的在于能够使学生顺利地升学以及走入社会工作岗位,而缺乏一种关怀生命的教育。大学以前是应试升学教育,而在大学仍然强调专业的教育,强调知识、技能的训练,而轻视心理和人文素质的培养,这样就会导致大学生只对自己学习的专业知识感兴趣而对专业之外的人文课程缺乏兴趣,这将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普遍降低,以至于轻视甚至践踏生命。如何革除传统教育存在的弊端,开展生命化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学会如何积极地应对生存以及生活,使学生学会如何尊重生命并理解生命的意义,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品质和生命归属感,使高校教育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

(二)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

现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的快速发展、文化的日益繁荣和与全球的接轨,为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人们开阔视野和增长智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一些不良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工具主义等不良思想在社会上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偏差,使教育偏离最初的目标,造成了学校是繁荣了,但教育的前途未卜,多数人感到迷茫的现状。[2]大学生面临各种心灵困惑和现实压力,“迷茫”、“郁闷”成为许多大学生的口头禅,致使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其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自残、自杀甚至残害亲人、老师和他人。通过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生命教育,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明确人生意义,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通过生命教育,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提高经受困难面对挫折的能力,以保障大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有利于促进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构建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们孜孜不断的追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主题.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价值,是每个生命个体的理想目标。社会和个人、群体和个体是辩证统一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塑造个体生命的和谐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人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的要求,要靠千千万万个体去践行。[3]高校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所以高校应该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基础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大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生命意识,鼓励学生学会敬重生命,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三观”,使身心得到和谐、自由和全面发展。这样才能避免一个个校园悲剧的发生,才能使建设和谐校园成为一种可能,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微媒体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影响

(一)微媒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机遇

1.推动了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当代大学生是追求独立和个性,勇于创新,不愿墨守成规,敢于表现自我的90后。传统的生命教育手段如设立生命教育课程和生命教育讲座,方法单一,常常流与形式,对大学生来说缺乏吸引力,甚至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和排斥。而微媒体则具备文字、图像、图形、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各种媒体表现手段,通过多方式和多层次的传播形态满足受众直观感、立体感、动态感的需求,使受众获得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的媒体体验。[4]微媒体所具有的这些优势,打破了传统生命教育的时空限制,极大地促进了大学生生命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变革。大学生在空余时间可以利用微信 、微博等微媒体进行相互交往,倾诉自己的心声和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不仅如此微媒体的产生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技术,搭建师生交流平台,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及时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这样以来就避免了面对面的拘谨和尴尬,使交流起来更轻松自在,同时也使老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在学生产生思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时能够及时察觉和制止。

2.优化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环境。传统形式的生命教育工作所实施的教育活动多局限于教室里、讲座中等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环境,使其不能与时俱进。而在微媒体中信息传播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它不仅包括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应运,还包含微语录、微电影、微小说等。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使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微博、微信等微平台具有互动性、及时性和渗透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号召力。对于学校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这些微媒体应运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等来进行信息的传播。大学生生命教育活动不用再受到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关于生命的知识和事实,使得生命教育信息的传播速率有了较大的提升。

3.提高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效性。由于传统媒体环境的种种限制,传统形式的生命教育工作手段较为单一,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兴趣。而在微媒体环境下,生命教育工作者能够借助微媒体支持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技术的优势以活泼的,生动的形式把生命教育内容呈现出来。例如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容易分散的特点,可以运用目前正流行的微视频来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增加了教育过程的趣味性,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增加了对生命教育的接受程度。另外,微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信息海量性和交互性的特点不仅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内容的丰富提供了充足的教育素材和资源而且还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交流创设了宽松的环境,二者以平等的姿态进行对话,有助于思想共振,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信息,从而内化到自己的思想中,增强生命教育的实效性。[5]

(二)微媒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挑战

1.微媒体传播的消极信息容易造成大学生生命观扭曲。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微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广泛应用起来。大学生作为最先接受新事物的群体,他们几乎人人必备智能手机和电脑,擅长借助微博、微信等微媒体技术收集资料、相互通信和获取知识。但是由于网络开放性的特点,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在微媒体上发布信息,在这里信息传播是自由的,缺少必要的审核人,信息传播具有随意性的特点。再加上大学生还未深入社会,社会阅历较浅,对事件的整体认知能力不足,很难分辨出事物的好与坏,其世界观和价值观很容易受到微媒体上不良思想的影响,使其在各种诱惑下迷失自我。另外,还有不少大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没有正确的理解,缺少学习的动力和生活目标,或者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便选择沉溺于虚拟世界来逃避现实。不仅荒废了自己的学业,而且因为长期缺乏与现实生活中有感情的人的交流,容易导致人际交往障碍,产生紧张、不合群或冷漠等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当他们离开网络面对不理想的社会现实的时候,就会产生失落感和恐惧感,产生一些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6]

2.微媒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调控难度加大。进入微媒体时代,各类资讯在信息传播上呈现出“时间无屏障”“空间无屏障”的状态,信息传播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信息的获取也更加便捷自由。[7]有些大学生也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他们在上课时玩手机,下课后进网吧,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网络上。这不仅影响到他们正常的生活,而且对他们的学习产生影响。并且由于微媒体的隐匿性不断增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生命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的身份和姓名都是虚构的,这就造成了在大学生表现出网络成瘾和心理问题时无法确认其真实身份,从而也不能够给予其及时有效的帮助。

3.对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新要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中,高校教育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对于高校教育者有着强烈的依赖感和信任感。[8]但是,随着当前微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更倾向于从网络上获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和生命教育的信息,这样就对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曾经教育工作者只需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人文历史知识就可以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在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中对微媒体的了解、运用及最后取得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者对微媒体技术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所以说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面对微媒体对高校生命教育的挑战。

三、微媒体下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分析

(一)顺应微媒体发展潮流,抢占生命教育阵地

阿尔温·托夫勒在《权利的转移》中说:“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而未来世界政治的魔方将控制在拥有信息强权的人手里,他们会使用手中掌握的网络控制权、信息发布权,达到暴力金钱无法征服的目的。”[9]所以高校应加强对微媒体环境的探索和思考,找出微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抢占微媒体的生命教育阵地,开通校园大学生生命教育微文化平台。在微媒体上宣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微媒体,高校教育者还可以与学生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中不仅加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还可以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研究分析,制定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新措施,实实在在地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10]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借助微媒体的一些技术手段,融合相关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生命教育,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二)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建设高素质的教育队伍

在当今微媒体快速发展的环境下,微媒体在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自身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和研究微媒体的发展变化,迎接微媒体给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带来的挑战,在心理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者才能切实有效地对大学生开展生命教育。

不仅如此高校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变革,根据微媒体时代的要求,高度重视生命教育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生命教育队伍。微媒体环境下的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媒介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微媒体开展生命教育。高校应加大资金投入,对高校生命教育者进行把握微媒体发展的培训,确保教育者符合微媒体环境下的要求。

(三)完善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建全信息监督机制

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命教育要想有效实施,必须建立学校教育、社会监督、家庭疏导、自我提高等多种方式构建的立体教育网络,形成高校生命教育制度的革新。[7]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整体优势和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才能取得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想效果,真正让大学生学会爱惜、尊重和敬畏生命,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和目标。与此同时,学校还应做好对微媒体信息的监控,加强与信息行业主管部门的协同,进一步完善微媒体信息传播的法律法规,建立微媒体发布信息的审查机制,从源头上对信息做好把关工作。同时,高校还应该建立起配套的设施及增设网络管理员对网络进行监管,对学生网上身份进行核实、验证,鼓励学生进行实名注册和登录,规范大学生在网上的行为。对大学生在微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及时监督,加强对信息传播的监控。

大学生生命教育在我国刚刚起步,它的理论研究还不具有系统性,而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时代的到来,在给高校生命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开阔视野,利用微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为实现大学生的生命价值奠定良好基础。[8]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而促进当前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黄帅.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4.

[2]现代教育学基础[M].日本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钟启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230.

[3]蒋强军.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以大学生生命认知现状调查为例[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4]覃田.微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运研究[D]. 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15.

[5]吴凯丽.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14(7):132-133.

[6]赵琳.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陇东学院学报,2012(5):82-85.

[7]史志明.新媒体视域下“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观察,2013(11):80-82.

[8]王翠平,冀晓彤,张碧珍.全媒体视域下高校“90后”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1):231-233.

[9]阿尔温·托夫勒.权利的转移[M].周敦仁,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05.

[10]曹德欣.略论“微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63-65.

(责任编辑:王佩)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media

CHENG Fei, LIU Yu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Shandong276826,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media communication channels, micro-media based on digital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as come into being. The micro-media represented by Wechat and micro- blog bring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micro media, it is of much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to further explore and innovate the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and guide students to cherish and respect life to promot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micro- media; college students; life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程菲(1992-),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刘煜(1964-),女,山东蓬莱人,教授,研究方向:法理学。

收稿日期:2015-06-26

文章编号:1673-2103(2016)01-0117-04

猜你喜欢

微媒体生命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微媒体与高校思政理论课创新探析
微媒体在高校《大学传播学》课堂教学的应用与影响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