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级党组织职能的转换
2016-03-16雷莹
雷 莹
(张家港市委党校,江苏 张家港 215600)
【文化与教育】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级党组织职能的转换
雷 莹
(张家港市委党校,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动迁社区的有序融合与和谐发展,需要村党组织发挥组织管理与服务协调功能;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也需要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实现有效对接。基于此,提出:新形势下的村级党组织应同时兼顾富民强村与社区管理,组织管理与服务协调同步推进,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职能相互协调。
城乡一体化;党组织;组织管理;服务协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打破了原有农村社会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促使农村基层组织职能发生变化。格局的变迁迫切需要农村各级党组织创新思维,合理定位,主动适应并促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从而为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一、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级党组织职能发生新的变化及问题
轰轰烈烈的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使农村经济体制和组织形式处于深刻变革中,也使党基层组织的职能发生一些新变化。
(一)部分村级党组织兼具领导经济发展和管理新型社区的双重职能
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村居混合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过渡时期的部分村党组织,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方式,组织工作机制发生较大变化。一方面,由于农民和村级集体经济一定时期内还要继续存在,村级党组织仍将履行领导村级经济发展的职能;另一方面,随着村民集中居住,又要担负起农村新型社区的管理职责。过渡时期的村党组织,既有别于城市社区党组织,又有别于一般农村党组织。如何建设好具有双重职能的新型村(社区)党组织,是一个需要解决的新问题。
(二)村级党组织的组织管理职能和服务协调功能更加突出
由于城乡一体化的有序推进,党员群众的生活方式、精神状态、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党组织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要增强组织管理职能,不断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系,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二要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服务协调功能,在就业、培训、医疗、养老等各个方面,为群众提供切实有效的公共服务;三要协调农村不同阶层和农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增强表达利益、沟通信息、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协调功能。
(三)多重管理背景下的党组织职能分布尚不清晰
目前,一些在农村集中居住区管理上实行“两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党组织,存在功能分布不清晰的问题。如张家港市一些镇区,原行政村和新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社会管理职能还未有序衔接,存在交叉管理现象,党员管理体制不顺畅。如何保证新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性,尊重和维护各方在土地产权、集体积累和债权债务问题上权益,是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级党组织职能转换的原因
第一,过渡时期农村集体经济的延续性和社区生活的渐融性,需要村党组织兼具领导经济发展和管理新型社区的双重职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集体经济不断推进股份制改造,农村可能会剥离原村委会的经营管理职能。但在过渡时期,部分村组织的经营管理职能尚未剥离,还必须承担领导经济发展的职能。同时,随着撤村建居进程的加快,农民居住环境随之改变,但农村传统生活方式和农民传统思想观念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引导农民逐渐融入社区生活,爱护小区环境、遵守社区文明公约等,真正实现农民向居民转变,还需要村党组织引导。
第二,动迁社区的有序融合与和谐发展,需要村党组织发挥组织管理与服务协调功能。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农民居住方式的改变也促使农村党员相对集中,同一个社区可能会容纳几个村的农村党员。如何使这些相对陌生的群体融合成一个新的整体,需要党组织加强组织管理。要引导社区自治组织的培育和社区服务组织的成长,确保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也必须加强村(社区)党组织的组织管理功能。就社区而言,其性质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而是为农村居民服务的工作平台,具体承接政府行政部门延伸至农村的政务与公共服务功能。正因如此,由村党组织转化而来的社区党组织,需剥离原村委会的行政管理职能,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站,在就业创业、科技培训、医疗卫生和政策宣传等方面为广大居民服务。
第三,城乡一体化的加速推进,需要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有效对接。在城乡一体化推进过程中,有些村目前尚只是部分集中,这使得原有的行政村党组织还要继续存在,不能转为社区党组织;而集中起来的村民又会因属地管理而纳入社区管理中。这种“两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使得村党组织管理和社区党组织管理存在交叉现象,而原因就在于两大组织之间缺乏一种协调机制。村党组织的职能还停留在一体化推进之前的阶段,村组织的全面管理与控制同社区党组织的服务职能发生交叉不可避免。因此,有必要建立协调机制,实现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的有效对接,科学定位,合理分工。
三、关于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村级党组织职能定位的思考
在城乡一体化推进的过渡性阶段,村级党组织职能将融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城市社区党组织之双重职能。
(一)富民强村与社区管理同时兼顾
农民和村级集体经济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村民逐渐集中居住,形成新的城市化社区。这两种现象客观并存,要求村级组织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做到领导经济发展和管理新型社区相互兼顾、相得益彰。
一方面,要始终把领导和推动村级经济发展作为一项基本工作来抓,通过完善经营机制、办好村级企业,利用区位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加强资产管理等措施,推动村级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在撤村建居的新型社区管理机构中,要有专职人员从事原村属资产的保值增值及其分配等工作。另一方面,要针对新型社区异质性较强,社会整合难度较大的特点,强化其社区管理职能,通过推动建立居民自治组织,加强对居民自治组织的引导、监督,帮助社区逐步建立民主议事制度,积极推进社区自治,扩大基层民主。
(二)组织管理与服务协调同步推进
在组织管理方面,村级党组织一方面要加强对党员的管理,通过组织重构、双重管理等方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网格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和居委会中党员成员交叉任职,通过村党组织书记和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等方式,协调居委会委员中党员的比例,确保党组织的领导处于核心地位。要注重发挥各种服务组织中党员的作用,引导社区服务组织自觉接受党组织的指导和监督。
在服务协调方面,一是要加强对居民的教育引导功能。建立社区文明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农村老党员、退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和党小组长等的作用,通过他们宣传社区文明规范,帮助新型社区农民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向现代文明市民转变。在各新型社区中建立文明创建、考核评比等一整套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弘扬社区文明。二是要强化利益协调功能,妥善处理好集中居住农民的离婚、抚养、赡养、继承等婚姻家庭问题。密切关注征地补偿、房屋拆迁等城乡一体化新形势下出现的矛盾纠纷,确保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强化便民服务功能。在各新建社区建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计划生育、劳动就业、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的“一条龙”服务。探索建立社区服务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社区服务中心工作计划,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对重大事项做出决策,鼓励社会服务组织自主运行,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
(三)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职能相互协调
要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由“全能型”向“核心型”转变,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职能定位在把方向、议大事、聚民心上,由原来的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的全方位管理控制,转变为思想政治引导、服务党员群众和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要突出村党组织村级经济发展职能的同时,促使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分离,将社会管理职能转移到社区党组织,弱化原村党组织的行政管理功能,强化社区党组织的社区管理职能。要在村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之间形成平行、互补、相融的协调机制,理顺不同党组织的关系,科学界定工作职能,厘清工作边界,细化各自的权力关系和衔接机制,使村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在沟通中形成合理的协调机制。通过党组织间的密切配合、有机衔接、双向互动、共同负责,实现对农村党员动态管理的无缝对接和同频共振。
[1]孙平,孟霏霏,陈发水.城镇化视阈下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辽宁经济,2014,(1):42-45.
[2]王国生.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J].求是,2011,(1):30-31.
[3]王晓林.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角色调整与定位研究[J].理论观察,2004,(2):41-42.
[4]张宝军.村级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与功能[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报,2010,(3):51-53.
【责任编辑:王 崇】
2015-11-25
雷莹(1981-),女,湖北咸宁人,讲师,主要从事党的理论与建设研究。
D267.2
A
1673-7725(2016)0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