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与“選”形义释源
2016-03-16张鹏飞
张鹏飞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黄石 435002)
“巽”与“選”形义释源
张鹏飞
(湖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 湖北 黄石435002)
〔摘要〕“巽”为什么有“卑顺”“消散”的意思,“選”与“巽”是何关系?《说文》以来,人们对其构形构意没有深究。结合“巽”的金文和篆文字形,以“六书”理论为指导,采用偏旁分析法和文化制度综合考辨法,得出:“巽”是奴隶社会产生的汉字,是把奴隶陈列在高台上以供买卖挑选,因此有“卑顺”“消散”等意义;由“巽”孳乳出来的“選”字,承继了“巽”的“遣散”意义,并引申衍生出“选择”、“才具”等意义;“巽”与“選”是同源孳乳的古今字。
〔关键词〕巽;選;汉字考释;偏旁分析法;同源孳乳
一直以来,对于汉字“巽”的构形构意以及“巽”与“選”的关系没有一个明白的梳理,所以导致有人错误地从简化字“选”的形体出发说解“选举”的“选”就是“先走一步”。“選”怎样生衍出“选举”的意思,“選”与其构字部件“巽”究竟有何形意关联?本文试用偏旁分析法结合文化制度进行综合考辨。
一 “巽”字的构形与构意
《说文·丌部》:“,具也。从丌,声。,古文巽。,篆文巽。”另收“顨”字:“巽也。从丌从。此《易》顨卦,为长女为风者。”《说文·廾部》:“具,共置也,从廾从贝省。”——许慎的意思是:巽是形声字,意为共置。这其实是值得商榷的。致误的原因可能有:一是巽的古文和小篆字形的不明朗;二是受到汉代通行的从“巽”得字的汉字意义的影响:撰(才具)、馔(陈设或准备食物)、僎(赞礼)、譔(具备)、簨(悬挂钟磬架子的横杆)。
要探明“巽”的本义,先须弄清“巽”的古文字构形。今天能收集到“巽”最早字形是金文字形,如曾侯乙(约前475-前433)编钟作,六国古文作,战国古鈢文作。许慎所看到的六国古文“”和大篆“”是经过繁化或者说是讹变之后的字形。《古文字诂林》第四册第723-724页,引黄锡全《汗简注释》卷二:“曾侯乙编钟巽作,古玺作,汉印作……或当是由演变。”仅此,“巽”的造字本义不能详明。
根据唐兰先生总括的“偏旁分析法”,可对“巽”的构字部件进行分解离析。——拆解“巽”为:、丌。
,《说文·卩部》:“,二卪也。巽从此。阙。”许慎在此解构“巽”是由“”生成,但是他误以为“”是由“卪”(符节,瑞信也)复合,因此构意难明,只得用一“阙”字标注。“巽”上半部分的构形与构意究竟是什么?从其古文字形、、考辨,上半部分“”()实际上不是“二卪”,而是从“二卩”(二人,两个跪着的人形)。《古文字诂林》第八册第99-102页解说“卩”:甲骨文、。像人跽跪之形,古人尸、卩为一字。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卩)亦人字,象跽形,命、令等字从之。”《古文字诂林》第八册第112-114页解说“”:甲骨文、。罗振玉:“案《易·杂卦》传:‘巽,伏也。’又为顺(《汉书·王莽传下》集注)为让(《书·尧典》马注)为恭(《论语·子罕》集解),故从二人跽而相从之状。疑即古文巽字也。”(《殷墟书契考释中》)对“巽”字上半部分“”上溯到甲骨文字形,是因为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源明而流清。
“巽”下半部分的构形与构意又是怎样的呢?巽的金文字形曾侯乙编钟、《说文》小篆,皆从“丌”,许慎解说:“丌,下基也。荐物之丌,象形。”“丌”泛指可以摆放东西的桌案、高台,如“典”“畀”“奠”皆从“丌”。
由上述分析可得,“”作为“巽”构字部件,不但表音而且表意,“巽”不是许慎《说文》“从丌,声”的单纯形声字,而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汉字。巽,应该是这样一个会意:两人跽跪在丌上(两人跪伏在桌子或高台上)。为什么要让两人跽跪在丌上?——想夏商周奴隶社会时期,部落之间、诸侯国之间在相互征战的时候,会收获很多战利品,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奴隶,怎样处置奴隶——拍卖。拍卖,就要把卖的对象展示出来,于是就搭设高台,绑缚奴隶,让他们跪在高台上供买方挑选,所以此字所从之“丌”就是展示奴隶的高台;而奴隶们要被买卖,自然不会趾高气扬,而是低头或者垂头跽跪,等待着被任意买卖的结果。同时也说明了今可见“巽”的古文字形,如许慎所言古文(六国文字)、大篆为什么下“丌”上还有一横贯穿两人形双腿的原因,那就是绑缚奴隶双脚的状态。
对于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是否存在“奴隶制”?有“有奴派”和“无奴派”之分,以郭沫若为首的学者主张中国经历过奴隶社会即夏商周时代,而以黄现璠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中国历史“无奴隶社会说”。从古文献记载来看,夏商周时代的确存在“奴隶”阶层。此仅举古籍文献例证:《周礼·秋官·司厉》:“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稾。”郑玄注:“奴,从坐而没入县官者,男女同名。”《论语·微子》:“箕子为之奴。”《书·泰誓下》:“屏弃典刑,囚奴正士。”《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初,斐豹隶也。着于丹书。”杜预注:“盖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左传·昭公七年》:“士臣皁,皁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古代中国存在“奴隶”阶层,处置和买卖奴隶就理所当然地产生了记录这一社会现象的文字——“巽”。
至于,《说文》收“顨,巽也”,表明从“”的“顨”与从“”的“巽”是异体关系。朱骏声《通训定声》:“顨,此字实即巽之异体,古《易》卦如此作耳。”林义光:“”即“”之或体。像二人谦逊见于颜面之形。(《文源》卷六)王筠《说文句读》也说:“盖与同字。”
采用偏旁分析法,结合历史文化制度的辅证,很自然得出“巽”字的构形构意路线图:由“卩”(一人跽跪)——到“”(两人相从跽跪)——再到“巽”(两人相从跽跪在高台上),构形构意的演变轨迹是非常明了的。所以“”是“巽”的初文,“巽”继承了“”的“二人跽而相从”、“为顺、为让、为恭”的意义之外,又新增了买卖奴隶的“巽遣”之意(奴隶被谁选中就可以带走,遣散)。而且,从自由人没身为奴以致被随意当物件买卖,本非情愿,所以“巽”表现的只是外在的恭顺,因此《易·蒙卦》六五“童蒙之吉,顺义巽也”孔颖达疏云:“顺谓心顺,巽谓貌顺。”理顺了“巽”字的构形构意,就不难理解“巽”字衍生出的各个义项:1.具备。2. 卑顺;谦让。3.消散。4.卦名。八卦之一。又六十四卦之一。5.进入。
二 由“巽”孳乳的“選”字的词义系统
曾经有一个讲政治理论的老师在课堂上说解“选举”的“选”就是“先走一步”。这是就简体字望形生义的典型错误,那么,“選举”的“選”字的本义到底是什么呢?
《说文·辵部》:“選,遣也。从辵、巽。巽遣之。巽亦声。一曰:選,择也。”《古文字诂林》第二册第393页,收《汗简》字形为,并引马叙伦《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卷四语:“巺,具也。从丌,弜声。”马氏认为今大徐本《说文》“巽亦声”之“亦”是后人误加的文字。马说有误。
亦声字,是指会意字的某个意符除了表意以外也同时表示声音,也就是说“選”是一个会意兼形声的文字。实际上,“選”应当是奴隶社会创制的汉字,意为把奴隶们放置在高台()上,供买卖者挑选,看上谁就可以进行交换,一旦买卖成功,奴隶就可以被领走,所以“選”有“挑选”、“遣散”等义项。
这样看来,“選”是由“巽”同源孳乳出来的一个会意字。同源字是一组有共同语源的汉字,它们音近义通。在前面分析“巽”的构形与构意时,我们说“巽”又新增了买卖奴隶的“巽遣”之意,即奴隶被谁选中就可以带走、遣散,而这个意义恰好被“選”分化承担下来。买主在购买奴隶时,就像购物一样要经过挑选的过程,自然“選”就新生了一个“选择”的义项——即许慎所谓“一曰:選,择也”。所以,“巽”-“選”,既是同源字,又是古今字。
被选中的奴隶对于买主来说,总有着各自的需要或者说用途,比方说把奴隶买回去耕田种地、买回去洗衣做饭、买回去弹琴唱曲、买回去管理事物等等,所以,对于买方而言,奴隶们总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可供使用的才能。所以“選”就衍生了“才具,才能”、“选拔人才”的义项。《汉语大词典》为“選”归纳此义项为:“12.德行。”并举文献用例:《礼记·礼运》:“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孔颖达疏:“用此礼义教化,其为三王中之英选也。”汉班固《白虎通·圣人》:“五人曰茂,十人曰选,百人曰俊,千人曰英,倍英曰贤,万人曰杰,万杰曰圣。”《新唐书·徐彦伯传》:“武后撰《三教珠英》,取文辞士,皆天下,而彦伯、李峤居首。”——这里“選”实际上是指德行才能出众的人才。
在奴隶市场上买到治国安邦经天纬地的人才的例子不在少数,比如秦国用五张羊皮从楚国的奴隶市场上买回贤才百里奚。(《史记·秦本纪》:“(秦缪公)闻百里奚贤,欲重赎之,恐楚人不与,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楚人遂与之。”)与“選”的造字文化心理认同一样的汉字还如“臣”字,《说文·臣部》:“臣,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杨树达《臣牵解》:“臣之所以受义于牵者,盖臣本俘虏之称……盖囚俘人数不一,引之者必以绳索牵之,名其事则曰牵,名其所牵之人则曰臣矣。”《礼记·少仪》:“臣则左之。”郑玄注:“臣,谓囚俘。”孔颖达疏:“臣,谓征伐所获民虏者也。”把战俘、奴隶当中有用的人任命起来,就是“选官”、就是“臣辅”。
明白了由“巽”到“選”的汉语字词孳乳路线,就不难理解《汉语大词典》为“選”所归列的义项:1.遣送;放逐。2.派遣。3.选择;挑选。4.量才授官,铨选。5.指负责铨选官吏的吏部有关机构。6.被选拔出来的人才。
至于“選”有“(文章)选本”、“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等义项,都是后起义;当然,这些后起义也是在“選”的造字本意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
而“巽”作为构字部件,除了表意功能以外,更多的是起示音功能。于是“形声相益”产生了很多记录新词的从“巽”的汉字。例如:撰、譔、馔、簨等。
撰:《说文》未收,而《楚辞》、《论语》等文献出现过:《楚辞·招魂》:“结撰至思,兰芳假些。”(洪兴祖补注:“撰,述也。”)——即“撰述、撰录”义。《论语·先进》:(曾晳)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何晏集解:“孔曰……撰,具也,为政之具也。”字形也写作“僎”,刘宝楠《论语正义》:“撰,郑本作僎。”——在此“才能、才具”意义上,由“巽”孳乳出来的“撰(音zhuàn)”与“选”同义。另外,“撰”破读,音xuǎn时,其用义也与“选”之拣择、挑选的意义相同。《周礼·夏官·大司马》:“群吏撰车徒,读书契。”陆德明《释文》:“撰,息转反。”贾公彦疏:“择取其善者。”
譔:《说文·言部》:“专教也。从言,巽声。”《礼记·祭统》:“铭者,论譔其先祖之有德善、功烈、勋劳、庆赏、声名,列于天下,而酌之祭器,自成其名焉,以祀其先祖者也。”孔颖达疏:“论谓论说,譔则譔录。言子孙为铭,论说譔録其先祖道德善事。”《汉书·扬雄传下》:“故人时有问雄者,常用法应之,譔以为十三卷,象《论语》,号曰《法言》。”颜师古注:“譔与撰同。”——作撰述讲是“譔”的通假用法。
馔:《说文·食部》:“籑,具食也。从食,算声。馔,籑或从巽。”馔-籑,异体字。馔,是食物,菜肴;“巽”结构“馔”字只表音。《论语·乡党》:“有盛馔,必变色而作。”引申指陈设或准备食物。《仪礼·聘礼》:“馔于东方。”
簨:①音sǔn,指古代悬挂钟磬架子的横杆。《礼记·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虡。”郑玄注:“簨虡,所以悬钟鼓也。横曰簨,饰之以鳞属;植曰虡,饰之以臝属、羽属。”② 音zhuàn,竹器。《礼记·丧大记》作“食于篹者盥”。郑玄注:“篹或作簨。”
另外,在探讨从“巽”汉字的时候,发现学者们对“巽”字的上古音划分有分歧,《汉语大字典》标为“谆部”,唐作藩《上古音手册》归为“文部”,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归作“元部”;“谆部”和“文部”名异而实同。那么,究竟谁是谁非?我们又查从“巽”得声的汉字,唐先生列“僎撰噀譔馔(篹籑)”为“元部”,郭先生归“撰馔僎譔(籑)”为“元部”,《汉语大字典》归“撰馔噀僎譔(篹籑)”为“元部”、但归“”为“谆部”;按段玉裁《六书音均表》“同谐声者必同部也”的论断,将有两种情形:(1)巽与从“巽”的汉字上古都应属“文部(谆部)”;(2)巽与从“巽”的汉字上古都应属“元部”。查《广韵》,“巽”“顨”同属去声“慁”韵,而“魂混慁没”同属一个韵部,又“元魂痕”同用,上推,我们可得出结论:“巽”应属上古“元”韵部,那么《汉语大字典》、唐、郭三者归列从“巽”得声的形声字都属“元”韵部是没有问题的;而“巽”与“顨”异体、“”与“”异体,上古亦当同属“元部”。
三 结语
采用偏旁分析法和文化制度综合考辨法,用“六书”理论作指导,通过对“巽”的金文和篆文构形构意的分析,得出:“巽”是奴隶社会产生的汉字,是把奴隶绑缚陈列在高台上以供买卖挑选,因此有“卑顺”“消散”等意义;而由“巽”孳乳出来的“選”字,承继了“巽”的“遣散”意义,并引申衍生出“选择”、“才具”等义项。由“巽”到“選”是同源孳乳的古今字。
同时也印证了这样一些理念:1.汉字因义构形,释字据形索义。2.进行汉字考释,“偏旁的分析”是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当然要依据文化制度、文献用例进行综合思辨。许慎《说文解字》通过分解离析汉字内部结构以说明汉字的形义关系,为这种方法开创了先河。虽然,我们运用“偏旁分析法”考辨“巽”字并延及“選”字,并不是认识繁难僻字或者出土的古文难字,但为现行汉字“选”做了一个正本清源的工作;同时在进行“巽”字偏旁考辨的时候,我们结合了奴隶制度的历史真实综合解说,收到豁然贯通的效果。3.考释汉字,借助的汉字形体一定要是古文字字形,即至少看到小篆及其以前的字体,否则会产生“望形生义”的讹误,前面提及的“‘选举’的‘选’就是‘先走一步’”的说法,是无视古今字形变化和传世字书、古代文献典籍,而把自己的主观臆测当作古人造字用字的意思,既与文字学理论不合又背离古代汉语的语言实际自然不可信。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影印[清]陈昌治刻本) [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唐兰.古文字学导论(增订本)[M].济南:齐鲁书社,1981:175-193.
[4]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
[5]徐中舒主编.汉语大字典[M].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
[6]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1993.
[7]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故训汇纂[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高明.中国古文学通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0]郭沫若.“中国史稿”编写组.中国史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11]黄现璠.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M].广西:广西师范学院,1981.
[12]周祖谟.广韵校本(第三版)[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3]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14]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责任编辑:胡光波)
The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巽” and “選”
ZHANG Peng-fei
(Colleg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ubei Normal University, Huangshi435002,China)
Abstract:Why does “巽” have the meaning of “humble” “dissipated”, and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選” and “巽”? There is no studies on the structure and meaning of them since Shuo Wen Jie Zi. Using the method of 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analysis to research the inscriptions on the bronze ware and seal script of “巽”, We concluded that “巽”is generated in the slave society, slaves are displayed on the high platform for trading and selecting so “巽” has the “humble” “dissipated” meaning. “選” derives from “巽” , “巽” and“選” is the cognate words.
Key words:“巽”;“選”;Chinese character textual research;Chinese character component analysis;Cognate words evolution.
doi:10.3969/j.issn.1009-4733.2016.02.009
〔中图分类号〕H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4733(2016)02- 0040- 04
[作者简介]张鹏飞,男,湖北竹山人,文学博士,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字音韵训诂教学与研究以及文献整理。
[收稿日期]20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