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广电打造“中央厨房”,可以这样做

2016-03-16唐劲松

武汉广播影视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央厨房厨房成都

唐劲松

地方广电打造“中央厨房”,可以这样做

唐劲松

面对传统广电行业的影响力和市场能力日渐式微的现状,内容生产方式的革新已成为传统广电适应新传播格局的必然选择。

一、建设背景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下称“成都台”)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而形成的内容生产方式较为封闭和单一。

在内容采集方面,传统方式是通过摄像机由外派记者进行现场采集;

在内容传输方面,采集的视频只能通过硬盘传输方式进行拷贝,传输效率较低;

在内容编辑方面,全台编采人员在台内使用非编网工作站进行操作;

在内容共享发布方面,全台三个办公区存在各自不同的非编网内节目信息及视频介质存储的格式差异,各频道、频率暂时难以进行节目内容的共享;

同时,传统电视台“你播我看”的模式在现阶段已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

BBC较国内各大媒体早了十年便已开始对“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进行了成功的尝试。

早在2007年,BBC就把原来独立的电视、广播和网络新闻运营平台整合成一个全媒体新闻中心,再分为电视新闻、网络新闻和广播新闻三个编辑区域。

每个新闻编辑区根据各自的需求从新闻采集平台获得新闻源,按受众的不同需求与传播途径的差异进行编辑,使其适合在电视、广播、网络、手机、互动电视等多个终端上播发。如今的BBC已拥有世界最先进的跨平台多媒体新闻中心。

成都台亟需积极改变传统的采、编、审、播流程,主动适应新媒体“即时传播、海量传播”的要求,满足用户“发现、共享、使用”的习惯需求,优化生产业务流程,搭建涵盖采集、制作、加工、共享等环节,实现节目创作技术化、制作流程一体化、资源共享便捷化的内容生产制作平台。

二、主要做法

(一)以新技术、新应用为重要支撑,打造全台媒体融合下内容生产、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和管理平台

1、从内容“汇聚发现”及“共享使用”的角度

内容“发现”和“共享”主要是指:从公共互联网发现,从普通大众中发现,从记者中发现,从已有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将发现的内容共享至台内各播出频道、栏目、新媒体发布渠道、社会机构或是普通用户间。

为了改变全台内容从采集、传输到编排、发布耗时长、成本投入大的现状,并且真正适应互联网新媒体用户“发现”和“共享”的习惯,成都台“中央厨房”从丰富内容来源、提升采集效率等角度作了有效的尝试。

一是上线了新闻智能采编系统,为全媒体记者采稿提供了互联网热门信息推送、新闻线索共享等智能采编服务,还能根据关键字进行特定热点信息的抓取,提升了全媒体记者内容采集的效率。

二是在前端构建了3/4G回传设备,全媒体记者的外采视频可通过3/4G设备就地回传至成都台在2014年已投入使用的全媒体生产调度中心,减少了节目内容的传输时间。

三是在后端构建了信息汇聚系统,在成都台高朋、双林、大石三个办公区间铺设环路光纤链路,解决了三个办公区非编系统网络不能互通互联的问题,实现了三个办公区节目内容的快速传输与共享,编辑可在资源库中根据关键词进行搜索,并实时获取相关联内容链接。

四是自主研发移动采稿客户端“度客”,并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面应用。全媒体记者不仅能及时采集、发布图文内容,还可支持120秒视频即拍即发,提高了节目内容特别是新闻突发事件报道的时效性。

五是自主研发“看度眼镜”智能穿戴设备,配合“度客”客户端,全媒体记者通过“眼镜”目光所见画面即可实时同步至手机客户端进行录制回传。

2、从高效编辑的角度

成都台搭建了“云”在线编辑平台,全媒体记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办公电脑接入互联网即可访问“云”在线非编系统,进行内容的快速编辑,解决了全台编辑工作站能力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

3、从内容“使用”的角度

成都台建设了融合编辑系统,打造了内容汇聚平台,统一接口标准,打通全台各发布平台,实现了传统频道和新媒体平台所需内容的快速编辑与发布。

4、从高效管理的角度

成都台构建了信息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

一是为全媒体记者、编辑提供智能抓取的互联网热点信息;

二是可实现对稿件审核、发布状态进行追踪;

三是可对已发布节目内容点击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四是结合地理位置的信息展示,将新闻发生地与记者所在位置结合,远程、灵活调配外采记者进行新闻报道。多举并进,提升了全台内容生产的效率。

5、从系统安全运行的角度

为了保障“中央厨房”后台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成都台打造了一支由数十名资深网络架构专家、系统管理员和项目管理实施专家组成的专业队伍,并建立了符合国家安全播出要求的新媒体播控系统、安全防御系统及“两地三中心”异地容灾备份系统。

有五类网络安全系统获得了公安部设立的“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定级备案证书(该级别为民用信息系统最高等级),为“中央厨房”的运行提供了全方位的网络安全运行保障。

(二)逐步建立适应于“中央厨房”内容制作生产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

2015年,成都台制定了《媒体融合发展工作考核办法》,依托于大数据分析,对全媒体记者在“看度”等新媒体平台上的稿件刊播数量、稿件点击数量进行目标考核,大力推动媒体融合内容生产转型。

同时,出台了《全媒体记者稿酬发放实施细则》,实施供稿量与收入相挂钩的全媒体记者供稿机制,进一步引导电视采编人员向全媒体采编人员转型,逐步推动全台建立适应于“中央厨房”内容制作生产中心运行的体制、机制。

三、取得的成效

(一)推出了多个新媒体产品

依托“中央厨房”,成都台在新媒体的产品建设与运营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运营效果。目前,通过“中央厨房”,日均向传统频道、频率供稿60余条,向“看度”等新媒体产品供稿200余条。同时,全台在成都IPTV、“看度”移动客户端、“无限成都”网站等各类新媒体渠道用户覆盖规模达800多万。

(二)改革了全台的内容生产方式

通过“中央厨房”项目的实施,成都台加快推进了全台“采、编、播、存、用”制播流程再造和优化升级,跳出了以前传统频道、频率以栏目供稿为主的生产模式。

内容生产从粗放单一向高效集约转变、从封闭独立向开放多元转变,并以用户服务为目标,实现了全台各频道、频率与“看度”移动客户端、“无限成都”网站、“蓉城先锋”党建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多屏互动,以及多渠道、全形态、实时性、互动性的全媒体新闻传播和多次增值。

(三)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

依托“中央厨房”,目前,全媒体记者可以运用3G/4G传输、移动式单兵采编终端、手机终端新闻发布系统等传媒前沿技术,第一时间收集、制作、分发来自新闻现场的最新动态,内容生产与发布速度可以达到几分钟一条。

(四)节省了内容制作成本

一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等新技术手段,使内容素材的来源更加广泛和多样化;同时,可根据需要合理分配资源投入,降低了人力资源及设备资源的投入,解放了生产力;

二是进一步提升内容资源的共享利用水平,通过科学分析应用场景,打通了关键环节,构建了内容交换接口,形成了取用便捷、资源共享的广播影视资源系统,使媒体资产得以循环再利用。

接下来,成都台将依托“中央厨房”,进一步提升在各渠道下内容共享和发布的效率和传播影响力,主动占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舆论宣传主阵地,建立舆论引导新格局,并对党委政府进一步汇集民情民智、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畅通民众诉求渠道、加强网络社会创新管理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系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副台长)

责任编辑 朱帆

猜你喜欢

中央厨房厨房成都
厨房里打电话会引发爆炸?
穿过成都去看你
厨房真热闹
厨房跑出黏黏怪
数看成都
媒体“中央厨房”的实践与思考
以“互联网思维”推进城市广电媒体融合发展
成都
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思考
萌萌兔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