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固结法在公路工程软基施工中的应用
2016-03-16万明明
万明明
罗山县公路管理局
排水固结法在公路工程软基施工中的应用
万明明
罗山县公路管理局
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工程,随着我国公路事业发展建设要求的不断地提高,排水固结法在公路工程软基处理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其施工工艺选择的科学性、合理性将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中排水固结法的原理、流程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排水固结法;软土路基;施工流程;加固原理
一、公路工程软基砂垫层施工技术应用
排水固结的原理是地基在荷载作用下,通过布置竖向排水井(砂井或塑料排水袋等),使土中的孔隙水被慢慢排出,孔隙比减小,地基发生固结变形,地基土的强度逐渐增长。排水固结法主要用于解决地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为了加速固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天然土层中增加排水途径,缩短排水距离,设置竖向排水井(砂井或塑料排水袋),以加速地基的固结,缩短预压工程的预压期,使其在短时期内达到较好的固结效果,使沉降提前完成;并加速地基土抗剪强度的增长,使地基承载力提高的速率始终大于施工荷载增长的速率,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砂垫层的功能就是在预压施工中,从土体进入垫层的渗透水快速排出,达到土层固结的作用。砂垫层质量将对加固效果与预压时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垫层材料
垫层材料应采用透水性好的砂料,其渗透系数一般不低于10-3cm/s,同时能起到一定的反滤作用。通常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颗粒粒径以介于0.074-0.84mm之间为宜,含泥量不大于3%;一般不宜采用粉、细砂。也可采用连通砂井的砂沟来代替整片砂垫层,排水盲沟的材料一般采用粒径为3-125px的碎石或砾石。
2、垫层施工
排水砂垫层的施工与换填土法中的砂垫层施工方法相同,目前有四种施工方法:
(1)当地基表层有一定厚度的硬壳层,其承载力较好,能承载通常的运输机械时,一般采用机械分堆摊铺法,即先堆成若干砂堆,然后用机械或人工摊平。
(2)当硬壳层承载力不足时,一般采用顺序推进摊铺法,即从一端向另一端摊铺。
(3)当软土地基表面很软,如新沉积或新吹填不久的超软地基,首先要改善地基表面的持力条件,使其能承载施工人员或轻型运输工具。处理措施一般采用:地基表面铺荆笆;表层铺设塑料编织网或尼龙编织网,编织网上再铺砂垫层;表面铺设土工聚合物,土工聚合物上再铺排水垫层。
(4)尽管对超软地基表面采取了加强措施,但持力条件仍然很差,一般对不能承载轻型机械的情况下,通常要用人工或轻便机械顺序推进铺设。
不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都应避免对软土表层的过大扰动,以免造成砂和淤泥混合,影响垫层的排水效果。
二、公路工程软基袋装砂井施工技术的应用
公路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工程,随着我国公路工程发展建设要求的不断提高,因大气因素与行车荷载的直接作用,路基往往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软土地基作为公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病害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其病害原因,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施工方式,如排水固结法,才能提升施工质量,才能为公路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1、材料选择
砂袋:砂袋材料必须选用抗拉强度高、抗腐蚀和紫外线能力强、透水和透气性能好、韧性和柔性好,并且在水中能起滤网作用和不外露砂料的材料制作。国内常用的砂袋材料有麻布袋和聚丙烯编织袋,其抗拉强度应能保证承受砂袋自重,装砂后砂袋的渗透系数应不小于砂的渗透系数,其中聚丙烯编织袋便于制作,对人体无害,价格低廉,但其抗老化能力差。
砂:采用渗透性较高的中、粗砂。大于0.5mm砂的含量宜占总重的50%以上,含泥量不能大于3%,渗透系数不应小于5×10-3cm/s。除此之外,砂应保持干燥,不宜潮湿,以免砂干燥后体积减少造成短井。
2、施工流程
(1)场地清理及放样
在公路工程软基排水固结技术施工中应及时平整与清理施工场地。将地面积水在施工前期及时排出,同时应进行路面硬化处理,并确保工程便道的畅通性。在确定施工位置时,应严格遵循相关设计规定进行,确保其偏差在2厘米以下。应准确测量与记录场地高程,并遵循图纸要求利用全站仪进行准确放样测量,同时施工人员必须定期进行复核。
在基底回填中,先沿坡脚线向外侧筑草袋围堰,台阶开挖施工应在陡于1:5的基面横坡部分路段进行,一般在1米到2米之间进行台阶宽度的控制,台阶顶面在进行反向横坡设置时,应确保其坡度为2%到4%之间。在清理与回填基底时,应在基面进行0.3%坡度的留设,这样可以为基面或砂垫层排水提供方便。
(2)砂井就位与压管
完成基底作业后,可以进行砂井机与套管就位。就位砂井机后,应确保导轨、套管管身与地面呈垂直状态,并与桩位对准,垂直度误差在1.5%的合理范围内进行有效控制,并遵循相应长度在套管上将标尺位置划出,进而达到砂井入土深度有效控制的目的。不能出现弯曲套管、内壁不光滑、毛刺等现象,8厘米到10厘米作为管径控制的合理范围。完成砂井机就位工作后,应及时将砂井机压力装置与激振器启动,慢慢将套管振动压入软土内,确保压力的均匀性。压管作业必须不间断向下压,不能出现起管在压入等现象。当压管与风化岩层接近时,要对套管下沉速度加以重视,如下沉速度逐渐变慢后,必须准确计量套管入土的长度,保证风化岩层内套管长度在50厘米以上。
(3)填砂袋
利用入口滚轮砂袋快速平稳地向套管口边送入,同时将袋尾拉起,并通过激振器将套管提升,当高度升至0.5米时,将砂袋放开,向孔底进行放置。在套管内放置砂袋时,应避免砂袋扭结、缩颈等情况的出现。拔管施工中应确保砂袋不被带出或砂袋不出现破损情况。当出现问题后,应对其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必须及时清理拔管带出的土,已经形成的砂浆口必须确保其能够与砂垫层相互贯通,施工过程中要真实记录每根砂井的灌砂量。
3、预压系统施工
预压荷载是排水固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促使颗粒间自由水排出的动力。预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分级加荷,每级加荷的稳定性依赖于前一级预压后强度的提高。为加速地基固结,堆载预压与沙砾垫层及袋装砂井相结合对基底进行处理。为保证施工的安全与进度,设置观测断面,观测沉降和位移,以指导施工。
每个观测电面设置5个观测点和两个水准点。路基填筑前,按设计要求对清理好的地表上于路中心、左右路肩安装沉降板;同时在路堤坡脚外1米埋设位移观测桩。预压期内,应按规定进行沉降观测。路堤沉降变形达到设计预期值后才能铺筑路面,并将超出路床以上多余土卸载,将路堤整修到路床面标高和满足压实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公路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各类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排水固结施工技术作为公路工程软基施工的重要技术之一,其施工效果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排水固结施工技术的应用,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有效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其经济效益。
[1] 曹干珍.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基的应用与分析[J].广东公路交通.2008(02)
[2] 何振东.排水固结法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08)
[3] 丘建金,张旷成,刘强,刘祖德.软土路基动力排水固结法实践与理论分析[J].土工基础.2004(04)
[4] 徐燕华,罗聪,叶云林.排水固结法在软土地基加固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