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等院校师德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2016-03-16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立德培训教育

张 立

(黑龙江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论高等院校师德建设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张立

(黑龙江工程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评估建国以来教育环境的整体状况。在分析当前高等院校在自我发展中存在大师难觅、师资素质整体下滑和重科研、轻教育等问题后,给出两点建议:其一从教育部管理层面完善现行高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并建立长期服务于高等院校教师德育培训的基地;其二从高等院校发展规划方面提出教师分类管理机制,鼓励教师回归立德树人这一本职工作。

教育状况;高等院校社会责任;岗前培训;教师分类管理

由古及今,从国内到国外,无论教育的主体是国家、社会、家庭还是自身,人类社会的教育行为无时无刻不对每一个人产生着或多或少的影响。虽然教育行为在形式及内容方面会随其所处历史时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其宗旨都是为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培养较为理想的继承人。教育行为对受教育者所起到的作用,伴随着每个人生命的存在,不断通过各种形式的“考试”被评价。在各级学校,考试环节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解决其遇到问题的方式和能力,是其所接受的显性及隐性教育最终效果的直接体现。

1 建国后整体教育状况评估

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离不开广泛的教育教学行为。我国从1986 年7月1日起施行的九年义务教育,使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得以接受初等教育。对于中国这样具有十几亿人口的经济欠发达国家而言,提升国家经济实力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高速发展,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逐年增加,曾经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形式已不再那么严峻,重点高等院校、普通高等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为具有不同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选择。而且随着我国出生率的持续走低,加之出国留学人数的逐年增多,国内高等院校的招生必将面临人数下滑的窘境,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人数比例必将持续大幅度提升。

虽然我国的教育环境在逐年提升,但国民素质的整体水平却没有因为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而显著提高。究其根本原因,是教育出现了问题。

建国初期,由于国家处于经济条件最为艰苦的历史时期,在广大人民尚未解决温饱的前提下,国家层面的教育只能停留在理论上。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进一步改变了国人对优秀传统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认、知、行的程度,阶级斗争的思想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使得建国前后出生的人民及其子女普遍缺乏对他人及政事的理解和包容。当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入学时,我国的初等教育以鲁迅先生的檄文和半夜鸡叫等文章为主要宣教思想,虽然使我们具有了鲜明的民族自尊心和先进社会制度的自豪感,但学校及家庭的教育使我们距离“仁”和“义”越来越远。改革开放的国策在很大程度上快速提升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也改善了国民的生活条件,但国外“以我为本”、“以经济实力为主”的价值评定标准影响了绝大多数国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从1980年开始提倡并实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独生子女们从出生开始就受到其父母、祖父母们的过度溺爱。幼儿时期礼教的缺失,使得很多孩子成人后缺乏自尊心和责任感,为人处世以达到自己的期望为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从政策和理论方面为国人指明了修身、齐家、治国的正确方向,但仅凭这些预期在短时间内让大多数国人走上圣贤之路谈何容易。按照最理想的情况分析,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正式提出的2012年底开始,全国所有的官员、教师群体都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作和生活的“规”和“矩”,且2012年底及以后出生的人都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习和成长的目标,尚有绝大多数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需要从以往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对于高等学校而言,未来15年内要逐步扭转相对较多数量的受教育对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任务相当艰巨。

2 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主旨正在逐渐偏离其社会责任

学而优则仕,全球各国的主要领导人几乎都毕业于名校,我国的国家领导人也不例外。除此之外,我国的省部级、地市级领导干部毕业于重点大学的比例也在逐年升高。而且,在中国经济中占有相当比例的国营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普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因此,重点高等院校在努力完成好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还应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历史责任。

2.1真正的大师难得一见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4]。 所谓大师,首先应因其德高而望重。德高者,严于修身立德,思、行、言中道,其必将以兴国家、利百姓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行为准则,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影响并带动周围人从其所道。其次,大师应不断追求学无止境,从自身实际出发,严谨务实地提高自己的学术专长,以传教、授业于身边的后辈师生为己任。当今中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所推崇及宣扬的大师,多以其学术水平、政治地位及其可以创造的经济价值为评价标准,于是引导着一代又一代从师者追名逐利,努力实现着自我的社会价值,导致高等院校中真正的大师难得一见,即使有意欲追圣逐贤的后辈也不得望其项背而前行。

2.2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自建国以来,我国高等院校的绝大多数教师并非毕业于师范院校,而且多数教师从高中起便专修理工专业,任教后从事的也多为理工专业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这些教师在从事教师职业之前,在其成长历程中普遍缺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业之初很难具有修身立德的思想意识及身为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在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压迫下,身处缺乏真正大师的环境中,很难有人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虽然绝大多数教师能够忠于职守,但能做到力求“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人恐怕也是屈指可数。随着国外人文思想的不断浸染,年轻教师中以言行“自由”为人格特性的人数逐渐增多,缺乏自我约束和自我修正,导致高等院校教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3重科研、轻教育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国的高等教育以国家投资为主,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很大比例来自于财政拨款。因此,我国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服务于国家,服务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这一社会责任。

作为60年代出生的教师,工作之初,高等院校的主要任务仍为教育教学,单位里的前辈们虽非真正的大师,但多数教师能够行君子之风,在工作中能够勤于钻研,努力提高自己授课技艺及专业研究能力;遇到矛盾时常常能做到损己以利人;传、帮、带的思想和行为普遍存在。

近十几年来,随着重点高等院校在国防技术、高水平学术研究和工程研发等领域不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贡献,使得重点高等院校在人才引进、政策导向和利益分配等方面逐渐向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们倾斜,使得相对较多数量的教师更加注重自己的社会经济价值。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常常需要不定期出差,尤其是做工程项目,次数频繁且时间较长,找其他教师代课在所难免,频繁地代课在一定程度上必将影响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教师们舍本而逐末,逐渐忽视了自己身为人师的社会角色和历史责任。

3 我国高等院校在自我发展中应做出的修正

树德重教,国将久立;发展科技,国必久强。对于当今中国的高等院校而言,上述两个方面并不矛盾,如何协调好教育本职和科技强国这两个历史使命,国家教育部和高等院校的决策层应该做出适当的修正,笔者给出如下两点建议。

3.1适当调整拟入职教师的岗前培训制度

兴国应以全民教育为基础,做教育应以教师为根本。我国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国家管理和科技进步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高等院校师资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民素质提升的质量和速度。如前所述,高等院校的教师绝大多数非师范专业毕业,他们普遍具有较为出色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但在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职业道德等方面没有得到系统性的培养。因此,国家教育部制定了拟任高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帮助那些从事高等教育的非教育类师范毕业生补修“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法概论”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四门课程[5]。

现行的高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一般情况是在高等院校所在城市组织同年参加工作的拟任教师集中学习,四门课程的培训时间不低于110学时,按照每天8学时计算,一般培训2周即可结束[6]。学员通过岗前培训考试后获得《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合格证书》,才有可能获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现行的高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由于时间短且系统性不强,很难使拟任高等院校教师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法制观念,基本上流于形式。因此,我们建议教育部适当调整现行高等院校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在不同地域建立固定的高等院校教师培训基地,学员采取脱产住校学习方式,入籍管理并进行分科目考试结业,时间以半年为宜。拟任高等院校教师如果能够在固定时间集中学习和生活,可以较为有效地树立教师的职业道德,在学习中相互切磋、论辩,生活中互相监督、互相激励,从改正以往养成的流俗习气做起,修身养性。如果每天能自省并意识到自己在思想意识及行为方面的微小进步,就会不断建立起“圣与贤、可驯致”的远大目标,则高等院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必将日益好转。

在学习内容方面,建议在上述四门考试科目的基础上,加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习,例如道德经、四书和韩非子等,这些经典言论对于培养教师的仁、义、礼、智、信大有裨益。另外,对于没有接受过脱产岗前培训的现任高等院校教师,以及从事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领导和辅导员,教育部可以制定相应师德师风培训班,让教师们自主选择修习时间,在培训基地集中进修。

3.2高等院校应重视自身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

十八届五中全会结束后,教育部党组发出通知,要求教育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统筹推进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建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高等院校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而言,“立德”和“树人”不仅在理论上紧密相连,在实践中亦是因果有序的[7]。言传不如身教,欲立学生之德,教师于教育教学活动及生活中必先以身作则。当今高等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方面还应做出必要的努力和尝试。

上世纪末,国家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使得我国重点高等院校中的佼佼者需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而其它重点高等院校的自身定位多以创办研究型大学为近期发展目标。在近十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的整体学术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有了显著地提高,但在政策导向方面不断弱化了教师从事教育活动和教育研究的社会价值,使得多数教师以发表高水平学术文章、申请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参与国防和民用工程项目为主要工作重心,教书育人的工作比例不断被压缩。高等院校在不同历史时期管理教师的过程中,常常简单地用相同的规则要求教师完成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教师按照标准化的模式全面发展,这一发展思路从教育学本身出发就是不够科学的。教育对学生而言应该“因材施教”,高等院校对于教师的管理和考核也应“人尽其才”。如果高等院校通过分配制度改革逼迫热衷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教师搞科研、拉项目,难免导致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下滑;鼓励学术活动频繁,科研项目众多的教师更多参与教育环节,只能过度透支优秀教师的身体健康,同时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我们建议高等院校对教师实行分类管理,鼓励为数较多的教师能够安心于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稳定在教学一线,参与部分和教学相关的科学研究;让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较少地劳心于普通的教育教学活动,以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及创新工作为主。

4 结束语

就读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生,其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在学习较高层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树立起来的,他们接触的每一名任课教师的思想和言行都可能为学生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普遍提高高等院校任课教师的人文素质,是完成立德树人这一社会责任的必由之路。只有高等院校回归立德树人这一本职工作,才能逐渐带动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高专等其它高等学校,共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君子之风的可靠、顶用之才。当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们源源不断地走进社会,全面提升国民素质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1]徐兆淮. 学部大院里的“文革”旧事[J]. 读书文摘,2010(4):2-10.

[2]陈恩. 论独生子女政策的社会起源[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3):140-144.

[3]杨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J]. 商,2015(2):65-68.

[4]张亚群,刘毳. 梅贻琦与清华大学通识教育实践[J].大学教育科学,2011(4):73-78.

[5]宋照芬,巴素英. 试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体系的构建[J].科技资讯,2015(11):163-164.

[6]黄佳栋.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新探索-以2013上海市属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为例[J]. 赤子(上中旬),2015(21):168-170.

[7]陈勇,陈蕾,陈旻.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4):9-14.

[8]苏光. 以需求为导向的高校青年教师培养对策分析[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4 (03):72-76.

[责任编辑:路晓鸽]

On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ethics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ZHANG Li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150050, China)

By proceeding from national conditions, the paper has evaluated overall situation of education environment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main problems that educational master is hard to find: teachers’ quality is sliding of the genera, paying attention to scientific research, looking down on quality of teaching for current china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self-development. Two suggestions are pointed out: those that universities improve current teachers’ pre-service training from ministry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range manipulation, developing a settlement for a long-term college teachers’ morality training, and those that put forward teacher mechanism of sort management in development strategy aspects, encouraging most teachers to complete the work of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education status; 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pre-work training; teacher mechanism of managing according class

10.19352/j.cnki.issn1671-4679.2016.04.016

2015-12-07

张立(1962-),女,副教授,研究方向:复杂系统分析预测及控制,测试技术与仪表.

G647

A

1671-4679(2016)04-0070-04

猜你喜欢

立德培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培训通知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