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中“乱伦”母题的文化批判
2016-03-16黄芳郑爽
黄 芳 郑 爽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日本文学中“乱伦”母题的文化批判
黄 芳 郑 爽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 400031)
“乱伦”这一主题以其独特的魅力长期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叙事文学中, 特别是日本文学,对这一主题的演绎经久不衰,其数量之多是其他国家相关文学作品无可比拟的。日本叙事文学史中关涉“乱伦”主题的文学作品类型繁多,在这些分类当中,母子乱伦从古至今都是作家们爱用的题材之一,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因此,本文拟从日本母子乱伦相关的作品出发,分析日本乱伦作品的特点以及日本乱伦作品如此丰富发达的原因。
文化;日本文学;乱伦
0 引言
乱伦是世界各国叙事文学作品里的普遍题材。在现代社会,我们将乱伦理解为一种本能心理,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社会的形态(原田武,2004:7-9)。经过多年的发展,日本乱伦主题的文学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母子乱伦及其变形、父女乱伦及其变形、兄弟姐妹乱伦及其变形以及除此之外的家庭成员之间的乱伦(赤松啓介,1994:66)。这里所说的“变形”是指除了亲生、直系血缘关系以外的名义上的亲人之间的乱伦。比如继母与继子,继父与继女的乱伦。
乱伦也称为近亲通奸,这一主题长期以来因具有独特的魅力而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叙事文学里。很多作家对乱伦具有独到的见解。在西方文学里,从圣经文学到《哈姆雷特》等,乱伦主题的作品不胜枚举。东方文学也是如此,印度的神话、中国的传说和文学中,或多或少都包含这一题材。而日本以乱伦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更是多见。从《古事记》开始,神的传说里多为兄妹、姐弟、父女乱伦。平安时代著名的《源氏物语》则是继母与继子的乱伦,近代则有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三岛由纪夫的《爱的饥渴》、川端康成的《千羽鹤》。进入现代社会,大江健三郎的《万延元年的足球》、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等均涉及乱伦主题。本文拟从文化的视角来解析日本文学作品里的母子乱伦主题。
1 乱伦的定义
家族爱与家族的性爱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乱伦与普通的家族爱有严密的区别,一旦超越界线便被看作是不可饶恕的行为。乱伦从狭义上讲是有血缘关系的近亲之间的性关系(梅棹忠夫,1991:1127),生物学上的血缘关系指的是母子、父女、兄妹、姐弟等。而广义上的解释包括没有血缘关系,如养母养子、养父养女、公公与媳妇、丈母娘与女婿等按现行法律不允许的近亲关系者之间的性行为。本文论述的乱伦包含以上两种行为,还包含近亲者之间的乱伦欲望。
乱伦(近亲通奸)在人类文化里多被看做是禁忌,这一现象叫做“乱伦禁忌”,在人类的各项禁忌中,与“食人肉”一起,近亲间的性行为被看作为最大的禁忌(ロバート·スタイン,1994:41)。这一禁忌自古以来便存在,与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无关。随着时代的变化,禁忌的约束力减弱,同性恋的忌避现在已经等同于无,但母子、父女、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欢仍然被看作是不可原谅的行为,因为它直接否定的是家族制度这一社会基础。
为何在人类社会里乱伦会如此遭到禁止呢?生物学和遗传学里主张禁止近亲通奸是为了避免同系交配引起遗传的恶劣影响。在文化进化论里,在人类由初期的“乱婚”发展到今天的一夫一妻制的过程中,性权利和孩子的归属均被私有化,乱伦禁忌由此成立。从机能论的层面来说,乱伦会引起亲戚之间的称呼混乱。在对乱伦禁忌这一点上,各种学说都持肯定态度。乱伦禁忌的原理使得人类社会得以成立。
现实社会里由于受到各种禁忌的约束,不能付诸行动,可“我们的内心深处却是越禁止,越好奇”(西田越郎訳,1960:206),禁忌的背后潜藏的是挑战禁忌的欲望,乱伦文学的存在便是证据。自古以来,以乱伦为主题的小说、戏剧在世界各国文学宝库里都存在。通过在文学作品里打破乱伦禁忌,人类实现了自己内心世界的忠实再现。乱伦主题的文学创作是作家内心深处潜藏的乱伦欲求以某种形式现实化的一个过程。有的是基于自身经历,有的是基于想象的虚构。亲身经历中夹杂着幻想,而虚构里也不可能完全脱离现实。尽管作家的立场各异,表现形式也多样化,但文学作品与乱伦之间原本是易于链接的关系。
在文学的漫长发展进程中,乱伦的主题之所以一直紧密相随,全因这一主题可以令作家的文学想象力发挥到极致。人类对于难以体验或无法体验的事情更能发挥想象力。对作家而言,打破禁忌的诱惑形成了巨大的牵引力,更能令作家燃烧创作热情。将令人唾弃的行为、伤风败俗的行为加以美化、形象化可以凸显作家的文学功力(小池真理子,2012:22-24)。文学创作可以将嘴上不便说出的禁忌以文学的形式自由地倾吐,而读者在接触关于禁忌的作品时也同样显示出好奇心,可以从作品了解作家内心深藏的欲望。这种好奇心便是从乱伦禁忌里产生的欲求对象。
在现代的科学认知里,对乱伦还没有统一的、科学的界定。在历史和文化的层面上,对乱伦禁忌或婚姻制度的研究有比较详细的规则和研究结果,可人类为何会乱伦依然是不可思议的问题。仅从文化层面上来看,其证据很难满足人类的好奇心。这样的不可思议正是人们内心潜意识里的复杂的、暧昧的、神秘的现象。也正因如此,对作家的文学创作才充满魅力。人们在创作、阅读乱伦作品的同时可以释放内心的欲求,也即借助于文学的力量释放理性世界和潜在意识无法释放的东西。
作家通过乱伦题材的文学创作在释放潜在欲望的同时,也在向读者传达乱伦的禁忌和恐惧。在潜在欲望和恐惧禁忌里,均包含了人类丰富的情感、复杂的矛盾和性格等。这与叙事文学的特征——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和故事的曲折性是一致的。大多数乱伦作品都具有情感的纠葛和内心矛盾的冲突,作品的艺术性也更加突出。从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到结局,艺术结构完整,对比鲜明,冲突激烈,富于变化。
2 日本各个时期的乱伦作品
与乱伦在文化层面受到禁止相反,有关乱伦的作品在文学世界却独放异彩。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和特征。
2.1太古至近代的乱伦作品
在遥远的古代,各个民族都创造了初期创世神话。日本的乱伦文学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太古时代,在日本最古老的历史书《古事记》里,记载了在天地的开始,高天原上的二神——哥哥伊耶那歧和妹妹伊耶那美结合在一起产生了日本国的传说。世界各个民族最初的创世神话里多少都含有乱伦的主题。希腊神话里有母子乱伦、父女乱伦、兄弟姐妹乱伦,情况非常复杂。而《古事记》里的乱伦则故事情节单一,主要是亲兄妹的乱伦。在我国的神话里也有伏羲和女娲兄妹成为夫妇,从而诞生了人类的故事,但描写比较含蓄、简洁。与此相比,日本民族的创世神话非常直接、大胆,具体描写了伊耶那歧和妹妹伊耶那美结合的原因和经过。口传神话在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记录的过程中,尽管内容会有遗漏,但像《古事记》这样的细节描述完整的物语能够存留至今,由此可以推断无论对口传者还是记录者来说,乱伦禁忌并不是一个传统的规则和观念。乱伦对当时的这一民族来讲并非禁忌词语。这与在日常生活里禁止近亲乱伦的多数民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进入中古时代,日本文学里关于乱伦的主题开始变得普遍化和多样化。平安初期的说话集《日本灵异记》里记载了这样的奇谈:深爱儿子的母亲临终之际说想不断地轮回,希望在来生和儿子结成夫妇,后来果真投胎为邻家姑娘与儿子成婚。紫式部的《源氏物语》里,年幼丧母的主人公光源氏因为恋母而爱上继母藤壶,最后控制不住感情而发生母子乱伦。镰仓时代的《平家物语》里,近卫天皇的皇后藤原多子在天皇驾崩后,受到侄儿二条天皇的邀请再次入住天皇后宫,成为二条天皇的皇后。在太皇皇后和皇后的双重身份之间,多子一直饱受精神折磨。江户时代鹤屋南北创作的《东海道四谷怪谈》里,不知情的直助权兵卫与亲妹妹阿袖相爱,得知真相的直助杀死阿袖后自杀,故事情节十分悲惨。
以上可以看出,日本从古代开始便有大量的乱伦文学作品。这一时期作品里,情爱成为主导原因,大多人物关系单一,脉络清晰,一部作品集中描写一种乱伦关系,并且大多数作品结局都是悲剧。《源氏物语》的藤壶在与源氏结合之后产下冷泉帝,皇子与源氏长得一模一样,藤壶因此备受良心的责备,最后出家。《东海道四谷怪谈》的直助在知晓自己与妹妹乱伦的事实之后,以自杀来清算这段不伦之恋。
2.2 近代的乱伦作品
到了近代,乱伦题材的作品日渐增多。伊藤左千夫的《野菊之墓》里,描写了15岁的少年斋藤政夫与大两岁的表姐民子之间的恋爱故事。广津柳浪的《黑蜥蜴》里,丑女都贺遭到公公吉五郎的性侵害,愤而杀死公公然后自尽。岛崎藤村的《新生》是以岛崎藤村本人与侄女之间的乱伦故事为蓝本创作的,描写作家岸本在妻子死后,与照顾自己和孩子生活的哥哥之女节子之间的近亲乱伦关系。谷崎润一郎的《疯癫老人日记》则是描写77岁的老人卯木督助被儿媳飒子的性魅力吸引,在渴望被儿媳的脚踩踏的恋足癖和受虐的欲望驱使之下,买了猫眼石送给飒子,要求用脸颊去抚摸飒子的脚,最后血压升高住院的不伦之恋的故事。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里,希望能与祖父之妾阿荣结婚的小说家时任谦作实际上是祖父与母亲之间的不伦之子。在为此事烦恼之后终于振作起来,与直子结婚开始新生活之际,又得知妻子与表兄有过肉体关系,从而再次陷入苦恼之中。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乱伦主题的作品逐渐变得复杂化、多样化。多样化体现在同一作品里出现多重乱伦关系。比如广津柳浪的《黑蜥蜴》,父亲吉五郎、儿媳都贺、儿子与太郎以及新娶的夫人共有六人纠缠在一起的近亲乱伦关系。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里,有谦作与祖父之妾、祖父与谦作之母、直子与表哥等三种乱伦关系。复杂化指的是“乱伦”这一主题并未成为文学禁忌,反而成为很多作家表达追求美好和内心情感的对象。通过这一主题,谷崎润一郎在肉欲的描写中发掘出美,白桦派作家志贺直哉则从心境描写的视角来实现肯定人类的指向。《暗夜行路》的主人公陷入复杂的乱伦关系的痛苦里,在几经挣扎过后,于大自然中净化了心灵,从而到达原谅一切的思想境地,令读者也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而获得救赎。
2.3 现代的乱伦作品
现代文学里关于乱伦的作品更为多见,其中不乏名作。太宰治的《鱼服记》是一个关于孤山里生活的父女二人乱伦的故事。15岁的姑娘苏瓦(亦译为:思娃、思华)与父亲一起生活、某一天被归来的父亲强暴。水上勉的《越前竹人形》里,由于母亲早逝,竹子师傅在美丽的妻子身上发现母亲的面影,试图从妻子那里寻求母爱。三岛由纪夫的《爱的饥渴》主人公悦子与公公杉本弥吉之间维持着乱伦关系。而川端康成的《山音》则描写了62岁的实业家尾形信吾对儿媳抱有非分之想的情爱故事。在川端的另一部作品《千羽鹤》里,夫人在情人的儿子身上发现情人的面影,从而爱上情人之子,该青年在与夫人交往的同时又与夫人的女儿维持男女关系。大江健三郎的《万年元年的足球》里,弟弟鹰四同时与白痴妹妹和嫂子维持着乱伦关系。此外较为有名的还有三岛由纪夫的《音乐》、仓桥由美子的《圣少女》等等。
通过以上的简单介绍,我们不难看出,乱伦是近代作家喜爱的一个题材,其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和川端康成。随着时代的变迁,乱伦行为不再令人感到违和、嫌弃和恐怖,因其独特的神秘感反而对作家形成难以抗拒的致命诱惑。
3 日本母子乱伦作品的特征
对母子乱伦的研究虽然很多,但在西方特别是基督教文化圈里,母子乱伦是最遭到嫌弃的,该话题很难进行下去。在美国,母子乱伦是近亲乱伦里最大的禁忌。如果有人议论母子乱伦的话题,便会立马招致白眼。
日本文学里关于母子乱伦的作品繁多,本文主要以紫式部的《源氏物语》、谷崎润一郎的《梦的浮桥》、川端康成的《千羽鹤》为研究文本,详尽分析日本母子乱伦作品的特征。
3.1悲惨的结局
乱伦禁忌与文明发展阶段没有必然关系,无论经济发达程度和社会意识形态如何,各国均有关于禁止乱伦的法律和习惯。在道德上对乱伦的惩戒手段几乎都是一致的。发生乱伦的人们常常会受不了良心的、社会的指责,精神压力很重,一旦承受不了,便会选择自杀这样的悲惨结局。文学作品里多有这样的悲剧描写。
《源氏物语》里的藤壶在生下皇子之后,由于皇子酷似源氏,一直饱受良心谴责。源氏也同样为此煎熬。藤壶多次想断绝源氏对自己的爱恋欲望,但无法阻止,最后在天皇驾崩后出家。以出家来表达对桐壶帝的愧疚和赎罪。源氏与藤壶的不伦之爱以这样的方式宣告结束。
在《梦的浮桥》里,乙训糺在母子乱伦之后表面看来一副若无其事、毫无罪恶感的样子,甚至还渴望能有第二次、第三次。但其实内心也曾对合欢亭犯下的过错不断自责,也有受良心拷问的时候。而其继母更是受到惨遭蜈蚣咬死的惩罚。
在《千羽鹤》里,太田夫人与菊治在圆觉寺发生肉体关系之后,深感罪孽“太不应该了,我真是罪孽深重”(川端康成,1961:210),立即对自我的行为感到后悔。之后太田夫人一直强忍着对菊治的思念和对菊治父亲的愧疚,在这双重精神折磨下,不堪重负的太田夫人选择了自杀。两人在一起共度春宵时,被菊治问起“你在想起我父亲时是否已将父亲和我看作同一个人?”(川端康成,1961:222)令太田夫人忆起亡夫(菊治的父亲),同侍父子二人的夫人羞愧难当,意识到自己的罪孽深重,当晚便选择了自杀。
作者通过同情的笔致和讽刺的口吻给予乱伦者精神上的痛苦和肉体上的死亡结局,这也许是乱伦禁忌作为最严厉的禁忌在无形中牵制着作家的心灵的缘故。悲剧可以令读者产生怜悯与恐惧,从而获得精神净化。而乱伦具备了悲剧所不可缺少的怜悯和恐惧这两个要素,因而乱伦的故事多为悲剧结局。通过悲惨的结局,加深读者对乱伦的怜悯和恐惧,从而实现感情的净化。
3.2 对死亡美的追求
乱伦文学可谓悲剧文学,日本的乱伦故事大多如此。人们对乱伦作品抱有复杂的感情,一方面在悲剧里品味痛苦并快乐着,另一方面也在其中体味恐惧并悲伤着,在五味杂陈的情感里追求着悲剧美和死亡美。
死亡这种手段常常被作家用来表现作品的悲剧要素,悲剧常常以死亡来结束故事。而在阅读悲剧作品时,最打动读者心灵的是主人公的肉体死亡或精神力量消逝的那一瞬间。在日本人眼里,死亡是一种美的象征,主人公通过死亡去寻找意识层面消失的自我,这里所指的死亡不仅仅是肉体的死亡,也包含精神上的死亡。乱伦的主体通过肉体或精神上的死亡来实现自我救赎。
《千羽鹤》的太田夫人和菊治的不伦关系不被现实社会的道德和伦理容纳,太田夫人选择自杀。死亡对她来讲具有双重意义:终结生命的同时可以终结乱伦行为所背负的罪孽。随着肉体的消失,罪孽也跟着消失。两人在第二次幽会时,夫人曾要求菊治勒死她,她认为在现实社会的伦理和道德标准里,两人的感情只会被看作是孽缘,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逃避现实,去到死亡彼岸的那个世界才能放下红尘里的一切烦恼和罪孽。
读者也许会将太田夫人的死亡看成是灰暗的结局,但站在太田夫人立场来看,两人的感情是无垢的,太田夫人继续保持着不伦关系,同时又承受不住负罪感的心理压力,她忠实于自己的内心,不愿意苟活,才会主动选择死亡。她的自杀行为简单直接,不拖泥带水,毫不留恋人生。以死亡来了结人生并不意味着绝望和悲叹。不容于现实社会的爱,只能选择到死亡的彼岸去寻找,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再生。最终其女儿文子理解了母亲的自杀行为。川端的小说能够给予人们美的共鸣,其原因也于此。
3.3 母亲美丽的形象
作家作为创作主体,特别眷顾母子乱伦中的不幸的继母,无论男性作家还是女性作家,在塑造母亲形象时,都有极力渲染和美化的倾向。《千羽鹤》的太田夫人“长长的白皙的脖子,以及与之有点不相称的圆圆的肩膀,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大眼睛、小鼻子、小嘴巴。尤其是那小鼻子看上去很精致,令人会心一笑”(川端康成,1961:205)。菊治第一眼见后便念念不忘她的倩影。
丈夫去世以后,夫人过着郁郁寡欢的生活。和菊治有了肉体关系后更陷入自责和羞耻中不能自拔。这种不幸的形象设定很易引起读者的同情和理解。而女儿文子的态度转变也可看出作家本人对太田夫人的态度。一开始女儿知道母亲和菊治乱伦关系的时候,认为母亲是肮脏的、阴暗的。在夫人自杀后的第二天,女儿渐渐改变了看法。“我觉得妈妈是美丽的。不是我觉得,是妈妈本人变美了。”(川端康成,1961:228)她意识到妈妈是因为忍受不了自己的丑陋才选择的自杀。妈妈通过死亡,活在了爱她的人的心里。文子虽然没有赞美母亲的行为,但最后理解了母亲。这也可以看作是川端本人对太田夫人的一个积极评价。
3.4 率直露骨的描写
日本的乱伦文学多以乱伦为作品的主轴,描写具体、露骨。为了表现一段不伦关系,从原因到结局、甚至性描写都非常详尽,尤其是赤裸裸地描写两人的性交场面。《梦的浮桥》讲述自幼丧母的乙训糺将继母看作是生母,一直有吃继母奶的习惯,到了青春期还维持着这一习惯,最后将对生母的爱念转移到继母身上,两人发生乱伦的故事。其中吃奶的情节描写非常细腻,这点充分体现了日本作家们对母子乱伦不回避的态度。
4 母子乱伦发生的原因
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孩子都有近亲乱伦的欲望,这一欲望被称为恋母情结。按此说法,任何人都有可能产生乱伦冲动。在幼儿期体现为对母亲的性欲求和将父亲看作性的竞争者而憎恨。由于这个竞争者太过强大,幼儿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欲求。成人以后,这种无意识的压抑的乱伦欲求会潜藏于内心深处,驱使他们去寻找与母亲相似的女人结合。近亲乱伦欲求是人类内在的一种基本性取向,自然便会成为文学的素材和母题。
日本文学里的母子乱伦多为儿子把对生母的爱恋和崇拜转移到继母身上,由恋母情结而产生的。亲生母子乱伦在日本文学作品里鲜有见到,多是以继母(《源氏物语》里的藤壶)和其变形(《千羽鹤》里的太田夫人)的形象出现,她们是男人生母的替代品。
源氏3岁时其母桐壶便去世,自幼便缺乏母爱,这便是源氏恋母情结产生的根源。在源氏8到11岁时,偶尔跟着父皇出入藤壶内宫。正值儿童期到青春期的转变时期,可谓多愁善感、情窦初开的年龄。见到与生母一模一样的藤壶,源氏心生好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父亲怜惜他自幼丧母,便允许未成年的源氏在腾壶内宫自由出入,制造了两人发生母子乱伦的机会。
《梦的浮桥》的乙训糺的情况与源氏相似。在6岁时生母去世,9岁时父亲娶了与前妻相貌相似的继母(谷崎潤一郎,1959:56)。不仅如此,还用前妻的名字来称呼继母,尽力让儿子把两个母亲看作是同一人。父亲的努力没有白费,乙训糺将以前的母亲与眼下的母亲影像重叠,渐渐忘却了丧母之痛。
《千羽鹤》里的菊治对太田夫人的感情并非只是男女之情,恍惚之间曾多次将太田夫人当作是自己的母亲。初次见面时便产生与这个女人有一种熟悉的亲密关系的错觉。两人有了肉体关系后,菊治还时不时产生母亲一般的感觉,对太田夫人温柔的话语如孩子般感到温暖,在她的身边可以安然入睡。由此可见,菊治对太田夫人的感情不仅仅是一般的男女之情,还包含着孩子(菊治)对母亲的依赖和渴望。在男欢女爱的表象之下,菊治在太田夫人那里找到了母亲的面影,将对母亲的情感植入到太田夫人身上。正因如此,对两人的不伦关系,菊治从未后悔,也不觉得丑恶。在与母亲的替代品太田夫人共度一夜后,获得的是安心感,而非道德上的罪恶感。
5 日本乱伦作品丰富发达的原因
5.1 客观原因(近亲婚的历史悠久)
乱伦主题在世界各个民族的叙事文学里普遍存在,大多数作品为了避免和社会伦理道德直接对决,采用各种手段进行伪装和包装。但日本的情况却有点不一样,日本作家通过丰富的感情、细致的关心、大胆的表达方式来直接表现该主题特有的文学魅力。
在日本文明发展的进程里,近亲婚的历史悠久。据《古事记》和《日本书纪》记载,古代王族和皇族之间便有很多同父异母兄弟姐妹婚、叔叔侄女婚、表兄妹婚等。天皇家族更是多为近亲婚,近亲婚这样受到肯定甚至鼓励,是因为当权者想一直拥有统治权,这样便可世世代代保持血统的纯净。虽然禁止父子或爷孙同时共有一个女性,但父王去世后儿子可以继承后宫,允许同一女性生下父亲的孩子也可生下儿子的孩子。亦即允许世代的混乱。《源氏物语》里光源氏与父皇的中宫藤壶通奸,所生下的冷泉帝很小就继位,其亲生父亲作为辅佐人掌握了实权。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从中不难看出天皇制的实情:只要保持了天皇血统,即便是世代混乱的私生子,也可以成为继承人。《源氏物语》在贵族之间深受喜爱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了贵族对这一行为的默许态度。
这一近亲婚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发展和日本人的乱伦观。进入现代以后,日本在法律上对近亲婚的规定越来越完善,现代日本近亲婚呈减少趋势,可在不发达的地区,仍然存在近亲婚,由于近亲婚传统的影响,加上法律的不完备,日本人并未将乱伦看成是禁忌。
日本人亲戚之间关系淡漠,可以克服单位集团之间情感纽带的欠缺。自古以来虽说也有伦理道德观的存在,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实属淡薄。众所周知,日本人偏重于集体意识,亲戚间的存在感薄弱,亲戚集团相互扶助机能弱小,使得乱伦行为更易发生。
5.2 文学传统
日本乱伦题材文学作品繁多的原因与日本文学追求“好色”和“瞬间美”的传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说起日本文学的特征,不可忽视的便是“好色”。“好色”包含了充满情趣的恋爱,同时也包含了喜好男女之间放纵的情事的意思。日本人自古以来对“情事”持率直的态度。创世神话里哥哥伊耶那歧和妹妹伊耶那美对性爱充满了欲望。性行为是创造生命的原点,古代日本人在对自然神的崇拜中也形成了对性的原始崇拜。以神道教为基础的日本文化里,本能的情欲绝非道德上的罪恶,他们对“性”没有罪恶意识。如果男女间的情事均不是罪的话,兄弟父子共有一个女人、母子乱伦,同胞兄弟姐妹的通婚自然也不是罪恶了。这种乱伦实乃罪恶的思想在意识上一直未得到强化而存留至今。在文学上便表现为“好色”。从《古事记》到《源氏物语》,井原西鹤的好色小说、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甚至现代的渡边淳一、村上春树等,多有描写男女间的性爱情节。而好色、暴行、不伦、通奸、出轨等均是作家爱用的元素。为了强力表现性爱,更是经常超越伦理,不顾道德底线。为了吸引读者,作家们与伦理道德做斗争,同时追求色情尺度的最大化体现。可以说日本文学中的乱伦描写是性爱描写非理性化的一种形态。
除了好色,日本人独特的审美观也是一个原因。日本民族喜欢残月、初绽的花蕾、凋谢的鲜花。爱情的不完美才是美。很多作家认为爱情悲剧里潜藏着悲怜的哀愁情绪,令美感倍增。受此影响,他们将乱伦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们的悲看作是美,悲哀与真美相融合,才创造出悲哀的、美丽的抒情世界。主人公们殉情的意义便在于追求生命的瞬间辉煌,在死亡的世界里寻求永久不变的静谧。川端康成便主张死亡是最高的艺术,一种美的表现,艺术的极致便是死亡。于“瞬间美”中寻求永久不变的静寂的日本人原本也不追求完美的结局,他们只追求内心世界的那份美丽。
5.3 民族性格
日本文化是“羞耻的文化”,这种“羞耻文化”从外部而非内部制约着人们。是一种他律的文化,西方人与神相对,依靠“内心的罪恶感”来自律性的判断善恶。而日本人则是感受到外界他人的目光,靠“外界的目光”他律性的判断善恶。对日本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思考自己的行为的好坏,而是在意他人会如何评价。如果不能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再正义的事也不会为之,反之,如果周围接受的话,再残忍的事也毫不犹豫去做。
乱伦在任何国家都是秘密,不会公开宣扬,这一主题的秘密性正吻合了日本人内心深处罪恶感弱小的性格,乱伦仅仅是两人之间的事情,不给任何人添麻烦,所以可以为所欲为,大多数日本人都对此持赞成态度。深受羞耻文化影响的日本人对乱伦逐渐丧失原罪意识,内心的负罪感减弱。对他们而言,乱伦这一行为本身并不该区分善恶,并且区分也毫无意义。只要不给他人添麻烦便不是恶。不过乱伦一旦被他人发现,带来恶劣影响从而无法换回时,他们便会感到羞耻。当这一羞耻感无限扩大时,甚至会选择自杀。他们认为自杀是捍卫名誉和去掉耻辱的最佳手段。只要选择妥当的自杀方法,死后名誉便可恢复。川端康成的《千羽鹤》里的太田夫人便是典型。她同时与菊治父亲和菊治保持男女关系,却并没有负罪感,但当女儿知晓自己与菊治的关系时,她便感到羞耻,从而选择了自杀。她的自杀行为可以看作是与外部世界的对决败北而导致的结果。
6 结语
无论是潜在意识,还是明显表露,近亲乱伦愿望乃从古至今贯穿日本文学的一大特色。从其文学系谱和受容程度来看,日本人对乱伦话题的态度显得比较开放。文学上的乱伦主题的繁荣对文化上的乱伦禁忌的发展是一种阻碍。现实世界里的人们会对既无宗教、也无伦理规定的文学世界发出这样的质疑:真的可以认可乱伦吗?
不知是否是因为文化系统的根基动摇,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乱伦禁忌的威力开始削弱。面对这种动向,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乱伦这一爱的形式。乱伦仅仅是家族爱的延伸吗?这一观念尚值得商榷。乱伦是一种寻求自我确认的愿望,如果完全无视禁忌这一障碍的话,乱伦则成为爱的一种形式,褪去社会赋予他们的角色外衣,真的可以令人放松地置身之中,尽情享受男女欢悦,在当今缺爱的社会里,人们受之吸引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日本文学上对乱伦这个主题的推崇有可能会与多年来文化上宣扬的乱伦禁忌与乱伦禁止这一观念产生矛盾。乱伦的事例在实际生活中也屡见不鲜,对这一问题,我们必须思考,应该抱以何种态度,如何正确地认识才是关键。
ロバート·スタイン. 1994.近親性愛と人間愛[M].子川捷之译.东京:金剛出版..
赤松啓介.1994.夜這いの民族学[M].东京:明石書店.
川端康成. 1961.千羽鶴[M].日本現代文学全集·川端康成集.东京:講談社.
谷崎潤一郎. 1959.夢の浮橋[M].东京:中央公論社.
梅棹忠夫·金田—春彦等监修.1989.日本语大辞典[M].东京:讲谈社.
西田越郎訳. 1960.トーテムとタブー[M].フロイト全集第3巻.京都:人文書院.
小池真理子選. 2012.倉橋由美子(精選女性随筆集)[M].东京:文芸春秋.
原田武. 2004.文学と禁断の愛―近親姦の意味論[M].相模原:青山社.
郑爽,女,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主要从事日本近代文学研究。
责任编校:蒋勇军
“生态语言学研究专栏”主持人语:
最近10多年来,学科的生态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出现了很多与生态学交叉或相关的学科。就语言文学学科而言,就出现了生态语言学、生态翻译学和生态文学等研究范式。本栏目刊登的3篇文章,从这3个不同的视角探讨了生态学与外国语言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黄国文和陈旸的《生态哲学与话语的生态分析》通过对生态哲学的勾画,强调在进行话语的生态分析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发话者对世界经验的识解和对我们信奉和践行的识构进行剖析,以便揭示发话者所要表达的隐含意义和话语所隐藏的意识形态。陈月红的《生态翻译学‘实指’何在?》认为,在我们的翻译研究与实践中,应该尽可能选择具有生态价值的文本进行译介,应该重视人们生态意识的培养,要以增强目的语读者的生态意识为翻译目的。尹静媛的《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解读〈动物之神〉》通过分析美国作家凯尔长篇小说《动物之神》的语言运用来揭示资本主义金钱至上的单一的价值评判模式对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精神生态的扭曲与破坏以及作者对构建和谐生态社会的愿望。从文章的内容看,分别属于生态语言学中的话语生态分析、生态翻译学中的非隐喻研究视角和生态文学中的文体分析范畴。
——黄国文
编者按:黄瀛(1906—2005)是第一个在日本现代诗坛上赢得卓越声誉的中日混血诗人,曾与草野心平、宫泽贤治创办杂志《铜锣》,于1930年和1934年出版了日语诗集《景星》和《瑞枝》。其父黄泽民系清国留日学生,是川东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之一,其母太田喜智系日本千叶县八日市场市人,曾以“日本教习”的身份来华执教于南京、重庆等地的女子师范学堂。黄瀛于1906年10月4日出生于重庆,早年就读于日本文化学院和陆军士官学校,后回国从戎,官至国民党中国陆军总司令部少将特参。新中国成立后因复杂的人生经历而数度入狱,及至“文革”结束后,于1978年成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系教授,是我国最早招收日本近代文学研究生的指导老师之一,为中国的日语教育和日本文学译介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黄瀛于2005年7月30日病逝于重庆。为纪念黄瀛,四川外国语大学校园内建有黄瀛诗碑,上面镌刻着黄瀛的日文短诗《某个夜晚》。今年10月4日是黄瀛诞生110周年,本刊特发表本文,以纪念这位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传奇人物和中国近百年多舛历史的见证人,并以此为契机尝试着挖掘我校丰富的历史资源,弘扬自身的文化传统。
A Cultural Criticism on Incest in Japanese Literature
HUANGFangZHENGShuang
The motif of “incest” for its unique charm has long existed in the narrative literature of every nation worldwide, and has, in particular, found favor with the Japanese literature, which has dealt with incestuous relationship with an unfailing interest, overshadowing related literary works of other nations by its enormous number.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Japanese narrative literature, works taking “incest” as their theme are varied, among which the much preferred exploration of incestuous relation between mother and son stands out in its own way. For this reason, based on the works of Japanese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the motif of mother-son incest, the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features of incest narratives in Japanese literature, and to probe into the cause of its abundance and prosperity.
culture; Japanese literature; incest
I109.9
A
1674-6414(2016)06-0043-07
2016-07-12
黄芳,女,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系副教授,硕士,日本国立九州大学比较社会文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日本近代文学和日本女性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