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与文论

2016-03-16

武陵学术 2016年1期
关键词:论衡王充立言



中国文化与文论

【主持人语】《中国文化与文论》栏目创刊号向大家推荐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台州学院中文系李建军教授的《〈辞学指南〉的词科学底色与文体论价值》;另一篇是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曾平副研究员的《王充的不朽之梦与〈论衡〉的独创意识》。《辞学指南》是南宋名儒王应麟重要代表作《玉海》的姊妹篇,是现存唯一一部研究宋代词科的专书。李先生着重从“词科学底色”和“文体论价值”两个层面对该著进行独特观照,资料翔实,论证自洽。一方面,从“宏辞科”到“辞学兼茂科”再到“博学宏词科”的历史沿革,不仅是名称的更换,也是取士标准的变迁,折射出宋代词科学从重“文”到重“学”的内涵变化;而14条“作文法”和18条“语忌”,在收录先贤论文妙语的同时,间杂自己心得,将作文堂奥细细道来,更具文章学价值。另一方面,“各体详解”通过“循体以立范”、“原始以表末”、“敷理以举统”、“选文以定篇”等自具特色的解析体例,对词科制、诰、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等十二体进行详细解析,不仅客观上超越了词科应试园囿而具有一定普适性,而且构成中国文体论史上的重要内容。同时,该书对文章体制重要性如“凡作文字先要知格律”及文体之异同正变也有精当论析,呈现出辨体批评的理论色彩。王充是东汉著名思想家,其代表作《论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无神论著作。曾先生主要从王充的“不朽之梦”和《论衡》的“独创意识”着手,对王充在思想上的大胆与独立进行了深入分析。汉代通过“立言”以追求不朽有两种完全相反的思路:其一是尽量消融掉个体生命的独特性,使之变成永恒的儒家之道的一部分,借个体生命与儒家之道的想象性合一,完成从有限性向无限性的超度;其二则是尽量凸显个体生命的独特性,虽也处处追求“立言”与“立德”、“立功”的合一,但将这一切都视作对个体精神独特性的证明与表达,追求个人不朽的雄心远远超过了弘道的热情。王充追求“立言”以不朽的方式,走的正是第二条路。他以实现儒家的不朽之梦为出发点,却从汉代经学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转而追求个体生命在王道教化事业中的独特价值与不朽声名。《论衡》突出自我的创造性与独特性,并将其凌驾于“依经立论”的弘道大业之上,表达出强烈的独创意识,显示了先秦儒学自身所蕴含的多重可能性。《中国文化与文论》栏目创刊号推出的两篇大作虽都是个案探讨,但李、曾两先生或长于文本精析,罗罗清疏;或优于理论概括,间有比较,一定程度上深化了研究对象,值得推重。

(张金梅)

猜你喜欢

论衡王充立言
茶味人生
立德立言,为何重要
酷爱学习的王充
民国北方京剧科班的发展流向及与“外江派”关系论衡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校园四季歌
弟子规·出则悌(七)
《论衡》选读
王充路
王充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