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其对策
——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为例
2016-03-16潘玉爽
潘玉爽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及其对策
——以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为例
潘玉爽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不断扩招,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有机会到大学学习深造。连续几年来,山东省高考成绩达到180分就可以报考高职院校。录取分数的不断走低,也意味着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为把他们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高职院校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对策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高职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学生生源也多样化,既有普通高考录取的高职学生、也有对口高职学生(中职、中专通过单招录取的学生),还有“3+2”高职生。高职学生总的情况比较好,但是部分学生人文素质比较低。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笔者长期以来担任高职班级的班主任,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授课任务,并且辅导自学考试学生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了解到学生普遍的人文素质低。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传统文化方面。对文学知识掌握的少。提问你看过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这个问题时,回答都看过的不到40%,都没有看过的占4.5%,有学生说看过电视连续剧。唐诗、宋词、元曲也是欣赏的不多;对传统文化艺术了解很少。提问你对京剧、越剧、秦腔、潮剧、昆曲、湘剧、豫剧、曲剧 、二人转、河北梆子、皮影戏、川剧、黄梅戏、粤剧、花鼓戏、巴陵戏、木偶戏、脸谱、梨园戏、歌仔戏等剧种,回答“喜欢”的10%多一点,另有10%是“非常讨厌”。在回答对书法、国画以及笛、二胡、琵琶、丝竹、胡琴、筝、箫、鼓等民族乐器,“一点不懂”的占40%、“知道点皮毛”的占40%、精通和大致掌握的不到20%;对传统节日不明确。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传统节日,或者不明确,或者知道吃什么食物不知道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一些洋节却是过得不亦乐乎。现在距离圣诞节还有二周时间,但是学生们早已经策划好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并且已经买好了圣诞节的礼物——圣诞树、圣诞老人帽子、苹果、橙子,买好了气球等物品,一说圣诞节,学生就像打了鸡血式的兴奋,我问学生知道平安夜、圣诞老人,知道中国有个老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他的诞辰是那天,没有人知道。我提示学生,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诞辰是12月26日,他们都沉闷了。2月14日的情人节,学生们很高兴,4月1日的愚人节,学生也感觉可以恶搞,有趣。对传统礼仪文化重视程度低。大学生虽然是知识程度高的群体,生活在高度文明的场所—大学,但是行为举止、衣着打扮、接人待物、迎来送往等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大学生穿戴打扮标新立异感觉很美,有的浓妆艳抹感觉很靓,有的脏话连篇感觉很酷。学生们自己说,“ 您好”、“ 请”、“ 不客气”、“ 对不起”、 “ 谢谢”等这些文明用语使用的比较少。
二是历史知识掌握的比较少。在课堂教学中涉及一些历史的知识,问及学生很是茫然,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举个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没有一个学生知道。党史上的一些人物如:党的一大山东省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学生从来没有听说过。知道新四军,但是不知道皖南事变。提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三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绪论的重点,大街小巷都张贴宣传画,但是24个字准确记住的不足70%。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40%的学生不清楚。中国梦的本质和基本内涵是什么?45%学生能准确回答出来,其他的只能回答一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什么?90%学生回答不出来。
三是法律知识匮乏。提问法律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身边的法律问题,也是校园里的法律问题。如: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没有人知晓;你认为闯红灯是违法行为吗?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是干什么?如果你看到有人正在偷你的笔记本,你会怎么办?对几个问题的回答都显示学生法律知识的欠缺。
四是省情方面的知识。因为”3+2”学生都是山东省籍的学生,提问:山东省的省委书记是谁,没有人知道;山东省有多少地市,大多数学生知道有17个,有学生不知道;山东省的支柱产业是什么?没有学生知道。
总之,在授课过程中切实感觉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低,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补足他们的短板,夯实基础,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二、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对策
1.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传统文化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纷呈的经典篇章,是中华民族的“魂”。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它所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思想、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等思想和精神,对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升华感情,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素养、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要充分利用潍坊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潍坊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古属齐鲁之邦,这里民风民俗淳朴敦厚,勤劳而富有创造精神的潍坊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繁衍生息、生存发展、追求幸福、祈求平安,按照自己的心愿,创造并传承了潍坊地区的乡风民俗。跟随风俗民情的历史延沿,伴生了潍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及其民间艺术,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如:全国三大画市之一的杨家埠木版年画,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高密的朴灰年画、民间剪纸和泥彩塑,堪称民俗艺术中的“三绝”;驰名中外的潍坊风筝兴于明代,盛于清代,极盛于现代。精湛的潍坊嵌金银漆器、仿古青铜器更是匠心独运,领标艺林;传统的民间剌绣、核雕、灯彩、泥布玩具,各具特色。这众多的民俗艺术品,制作精细,构思巧妙,风格古朴,雅俗共赏。既可实用,又可观赏;它们与潍坊人民的生活习俗相伴而生,满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信息,散溢着浓郁的泥土芳香,闪耀着劳动人民的才华与智慧。潍坊是国家级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城市。充分利用潍坊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外出实地参观,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教育。
其次,要加强课程建设。一方面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独具民族特色、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思想文化体系。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也是具有强大内部凝聚力的文化。在思政课教学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人文精神和道德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中,有利于学生的道德内化及人格完善。根据思政课的课程性质,在教学内容中应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为重点结合内容,落脚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国家、民族利益及“仁爱”的人际和谐,注重道德践履的修身养性,突出传统美德在现实社会价值中经世致用的精神。另一方面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语文素质教育离不开对民族语文和民族文化的准确把握,离不开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弘扬,如果脱离深厚的民族语言、文化基础,语文素质教育就必然流于虚妄而不可想像。中国不仅诞生了老子、孔子、庄子、荀子、墨子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和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关汉卿、曹雪芹、鲁迅、郭沫若等文学大师,而且出现了《诗经》《论语》《孟子》《离骚》《史记》和“ 唐诗”“ 宋词”“ 元曲”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等宏篇巨著和艺术精品。这既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自豪,同时也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通过学习这些艺术珍品,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祖国无比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而且可以从不同时代、不同体裁的珍品中感受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脉搏,得到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陶冶。
再次要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是力量、是健康、是团结合作。目前的体育教学仅仅局限在篮球、足球、跑步等项目上。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舞狮、模特、散打、风筝放飞、太极、踢花毽、体育游戏(拓展项目)、街舞、轮滑还开展的比较少。
2.打造环境育人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每天都处于的一种人文环境,以其特有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情感、道德水平,改造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校园里,广场楼房、花坛草地是最吸引师生的去处,成为停留时间最多的场所。同时,相对于课堂上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身份,学生在此不仅展示着真实的自我,而且为其人文素质的外化提供了时间、空间,使他们更能体现其主动的一面,并能够彼此感染。因此,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校园每个场景、每个细节,让学生一点一滴感受熏陶,就显得尤为必要。
3.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在课堂上,还应该注意课外的文化交流与互动,如开展知识竞赛、征文、影视等,即可以避免时间的紧张、枯燥氛围,又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在学生层面,开展“一个问候、一件好事、一本好书、一次孝心、一封家书、一次义工”活动。“一个问候”是每天一个问候;“一件好事”是每周做一件好事:“一本好书”是每月度读一本好书;“一次孝心”每半年尽一次孝心;“一封家书”是每年写一封家书;“一次义工”是每季度做一次义工。举办“中国梦我的梦”演讲比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经典”诵读大赛、“美丽校园我的家”摄影比赛书画展,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汉服表演、“ 手拉手、肩并肩、共赴前程”主题活动、“为山区儿童捐衣捐书”活动、“青春绿色行动践行绿色生活”活动,组织“校庆杯”牧业知识竞赛、学院创业计划大赛、“校庆杯”班级制篮球赛、“神牛杯”足球大赛等。
总之,高职学生,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他们的人文素质,补上他们的短板,使他们全面发展。
责任编辑:孙延波
G711
A
1671-4288(2016)04-0098-02
2016-02-20
潘玉爽(1960-),女,山东莱州人,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部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