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探析
2016-03-16高萍
高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探析
高萍
(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
潍坊作为历史名城文化悠久淳厚,民俗纯朴率真,民俗文化是潍坊民俗、民风、民情的生动写照,也是体现潍坊综合实力的一扇窗口。时值国际化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潍坊民俗文化如何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协同其他资源走向国际大舞台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人文综合素质以及全面提升潍坊在山东乃至中国的整体地位影响深远。本文从民俗特征与其功能之间的互动理论分析入手,在考查潍坊民俗文化现状的基础之上,通过例证法肯定了民俗文化的现有成绩。重点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民”与“俗”两要素的剖析归纳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可行性策略,以期对潍坊民俗文化的国际化发展提供绵薄之力。
民俗文化;综合实力;特征与功能;“民”与“俗”
一、民俗相关理论
民俗学发轫于西方,英国考古学家威廉·汤姆斯(William·J·Thomas)首先提出用“folklore”指代这一学科。19世纪末西方民俗学、人类学等人文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民俗学尤其是现代民俗学的发展。到1922年,《歌谣》周刊将“民俗”一词直接用于中国学术界,之后民俗学在中国逐渐成为颇受学者关注的一门学科。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指出,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1]。笔者认为,“民”与“俗”的词义伴随诸学者对这一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简言之,“民”由最初的“古人”或“农民”发展为某一群体,“俗”则由“古代遗留下来的行为举止、风俗、谚语等”演变为“民间文化”。[2]民俗学是研究某一区域内群体的风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众多方面及其演变发展的一门学科。民俗的特征不外乎“民”与“俗”表现出的共性,借鉴《实用中国民俗学》的相关内容,[3]笔者将民与俗共性即民俗的特征概括为区域传播性、传承变异性和民间共通性。具体来说,民俗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成型于某一区间范围,生活于其中的某群体在使用、流传、认同、传播此区域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过程中将其作为本地区的鲜明标志。民俗在代代相传的延续过程中会伴随不同时代的发展表现出与时俱进、愈发成熟或渐行渐远、消弭殆尽的现象。民俗因其传播性广泛流传于某一区域群体之间,因其跨时空性的传承或相似具备某种程度上的共通性。民俗的三个特征既是其丰富内涵的外在体现,又为它能够实现跨时空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
民俗特征决定了其独有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区域化的传播和变异较好地彰显出民俗淳厚的历史功能,使民俗成为一定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生动写照,所以,民俗是记录时代历史的丰厚载体。人们在使用、传播民俗以及民俗跟随社会发生变化的过程中也发挥着教育功能,即教化培育。此外,民俗也因其丰富着人们生活的各方面发挥着娱乐功能。可见,民俗的历史、教育和娱乐功能从不同程度上诠释着民俗的三大特征。民俗的功能与特征互为见证、相互体现,既为我们研究具体民俗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指导,也为接下来对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问题的研究现状
笔者之所以选择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原因在于,国内学者鲜有侧重这方面的研究,有限的研究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注重阐述与民俗相关的定义、特征、功能和方法等,后者主要基于理论的实证举例。如钟敬文主编的《民俗学概论》,尹伊君、王国武的《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等。也有基于民俗文化的国际化路径发展方面的相关文章,但数量不多。有鉴于此,笔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以期对潍坊民俗文化的国际化路径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三、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现状与问题
潍坊作为历史名城文化悠久淳厚,民俗纯朴率真。这里不仅有官清艺绝的清代名相刘墉、枝叶关情的潍县县令郑板桥、名誉华夏的收藏大师陈介祺,而且有美妙绝伦的《清明上河图》和天下一绝的青州状元卷,不一而足。
近几年,潍坊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有了长足发展,其中民俗文化的助推,尤其是其国际化路径的推进更进一步带动了潍坊从国内走向国际的步伐,逐步实现了城乡发展的国际化。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加大力度推广、宣传、保护民俗文化。自1984年至今,潍坊已成功举办32届国际风筝节,每年都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参赛,同时也带动了文展会、中国画节等一系列重大盛会。
(二)民俗文化人注重传统工艺的流传、推介,他们为民俗文化的国际化传播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风筝企业在30年间从20家发展到了300家,逐渐形成了传统民间派、传统艺匠派和现代创新派三个派别,也出现了杨长岭、张效东、陈善庭、张衍禄等著名艺人,为潍坊风筝在国际知名度的拓展宣传做出了很多贡献。
(三)潍坊民俗文化注重与现代化的接轨融合以适应国际化的发展。2015年寿光蔬菜博览会设有招商展位区、蔬菜高科技无土栽培模式展厅、蔬菜产业先进技术成果展厅等,为民俗文化的持续再生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民俗文化的国际化路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民俗文化的整合开发影响力欠充足。潍坊市民俗文化综合形成的合力不够,更多注重独自发展,民俗文化的开发利用与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并驾齐驱。
(二)专门从事民俗文化推介的优秀继承人才体制不健全。比如,潍坊风筝企业尽管数量不少,但多以小型作坊为主。最大弱点是缺乏专门钻研、革新风筝技艺的优秀人才,真正愿意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较少。从业人员更多地将其作为营利手段,缺少艺术审美和文化推介的追求。
(三)推陈出新、挖掘研究力度不够。究其原因,与从事这一行业的专门机构在整体上规划、结合潍坊民俗特色制定相应的开发推介策略及其民俗资源的合力突破有很大联系,同时设立专门的工艺比赛等以收集更多优秀的文化成果并予以奖励,类似的挖掘性、指导性举措似仍然欠缺。
(四)国际市场的针对性不强,民俗型企业多侧重国内市场的开发利用,忽视或放松对国际市场的探求与考查,致使潍坊民俗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严重受限。
四、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发展对策
鉴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对潍坊民俗自身的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进行考查与研究能够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国际化路径发展策略,可以从影响潍坊民俗文化的内外因两方面来解决。
(一)内因对策——基于“民”与“俗”两个层面
一方面,这里的内因主要是针对潍坊民俗文化自身而言,如何客观理性地探求其国际化路径的开拓,即如何使民俗文化恰切地体现潍坊的本土地域特色和文化传统。确切来讲,可以从前述的“民”与“俗”两方面入手进行挖掘和开发。
先说“民”,这里主要指的是民俗文化人。①笔者在此指的是精于某一或多种技艺的匠人或艺人。他们是民俗文化传输的纽带和中枢,负载着输送民俗文化的重任,因此,民俗文化人应注重自身技能、艺术修养和专业素质的提升、改进与革新,努力使潍坊民俗文化体现出时刻与社会发展同步或基于市场的超前发展视野;同时还应注意民俗文化接班人的培养与选拔,使民俗文化的延续生长有章可循,逐步形成较为规范的优秀人才传承机制和良性循环模式。这要求民俗文化人不能满足或停滞于现有的工艺本领,应不断强化行业危机感,争取开发研究出新的技能工艺,克服民俗文化因地域和发展思路狭隘带来的局限性,增强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向心力,保持开放求新的思路与宽阔前瞻的视野。相关的配套措施也不可或缺,相关职能部门应健全民俗文化优秀人才培养选拔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激励措施,挖掘开发专门人才的能力和潜力,从行业的特征与市场竞争力方面激活民俗文化的活力,从专业监管和标准化发展方面增强专业部门的执行监管力,促进专业机构职能的发挥。
其次是生活于这一地域中的人群,这部分人在数量上占大多数,他们作为民俗文化的享有者和见证人,一定程度上有责任和义务对民俗文化的对内对外传输作出应有的贡献,所以,潍坊人自身应从思想认识上提升对潍坊地区民俗文化的理性认识,从自我、从身边做起,主动担负起推广宣传潍坊民俗文化、展现弘扬潍坊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责任。如利用国际风筝会、蔬菜博览会等际遇向外国友人介绍有关潍坊的特色文化;对外商业合作洽谈中适当地展现潍坊的风情风貌、增进外来企业对潍坊的整体印象和认知等,这些不仅能够实现合作的融洽、利益的双赢,更能提升国际市场对潍坊的认可度,对于潍坊人民而言也是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增强,可谓一举多得。
再说“俗”。笔者在此主要是指潍坊民俗中除了包含之前提及的风筝、蔬菜、木版年画等,还有朝天锅、和乐等集潍坊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文化于一体的特色风俗、行为方式等。因此,整合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潍坊民俗文化的产业化与民俗旅游业的合力发展,以适应并推进民俗文化的国际化发展。同时,潍坊享有历史悠久、文化古老的旅游资源,实现潍坊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的合力发展也是带动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不二选择,逐渐形成以民俗促旅游、用旅游推民俗的发展模式,最大化地利用旅游业推动民俗产业。如2001年寒亭区专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对杨家埠旅游开发区进行了设计规划,设置了民俗文化旅游中心区、旅游产品加工区、商业贸易区和居住综合区4个功能区,整体上开发了杨家埠集民俗、休闲、娱乐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潜力。当然,还应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收外来资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提供灵活便利的政策支持。政府应尽可能为民俗文化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资金辅助和引导机制,通过牵线搭桥的方式促进民俗文化与外来企业在技术交流、人才流动与资金投入等多方面的联合发展。
此外,以政府为轴心,组织鼓励相应民俗文化的多语言翻译、培养相应的导游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必要规范原有宣传材料译文的翻译,政府相关部门应协调民俗文化负责人提升或重新翻译文本的质量,真正从文本的翻译上多下功夫,修改或纠正误译现象;侧重从潍坊高校培养精通旅游尤其是擅长多语言的导游人才,从整体上提升外国人对潍坊的总体认知,由此使潍坊民俗文化的翻译文本与翻译人才也能体现潍坊独特的民俗风貌。
(二)外因对策
从外在因素来看,应从国际化发展的角度来审视潍坊的民俗文化。国际化的“市场”不仅仅是进行经济交易的金融市场,还包括国际上的精神需要、兴趣倾向等文化、精神等非物质层面的内容,是潍坊民俗文化发展、革新和繁荣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此,首先需要民俗文化人走出国门进行实地考察研究,了解潍坊民俗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是怎样的,探索适合于外国人接受的推介方式,形成一种系统有序的考察研究模式;也可以出外考察外国的民俗文化发展情况,吸取其中的优秀成果,结合潍坊民俗文化的特色优势,促进“洋为中用”的应用推广。同时,更需要政府的鼎力配合与重视,设置专门的职能部门配合民俗文化人做好“市场”调研,及时做好国内外信息的搜集和反馈,据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对外策略。政府放开民俗文化人出国考察的政策,有效创造民俗文化人走出国门的机会,成立专门的对外办事机构,选拔精英人士和专业人员协调洽谈民俗文化的对外发展战略,形成规范健全的民俗文化对外研发机制,扩大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规模和领域,与民俗文化人合力并举开拓国际大市场。再次,根据国际市场的需要,加强对译介民俗文化人才的重点培养,使其熟悉并精通民俗文化的多语种全面又专业的翻译介绍,让国外人士更好地认识潍坊民俗文化、了解潍坊的特色文化。比如适当地在当地学校开设此类相关多语种课程,利用定向实习或定单培养等丰富这方面的人才机制培养,增加潍坊与国际间的交流互访等,都是不错的尝试。
内因固然决定事物的本质,但外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事物的发展。这种由内而外、从外观内的内外结合策略既回归了潍坊民俗文化自身又放眼于国际市场的需求,从内外两方面交互审视潍坊民俗文化与国际市场之间的利害关系。将民俗文化人、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和国际市场置于一种横向的观察角度,逐层推进其作用的发挥,进而立足于国际市场的纵向角度,比较权衡潍坊民俗文化曾经经历的成败得失,将有利于我们更加客观和理性的挖掘开发适合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推进民俗文化的国际化。
结论
潍坊民俗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特色持续展现并发挥着其历史性、教育性和娱乐性功能,伴随一代代潍坊人民讲述着潍坊特有的文化故事,它不仅是潍坊走向世界的文化历史标志,而且也是带动潍坊城市发展的重要构成元素。
基于对民俗特征与功能的理论性论述,笔者在分析潍坊民俗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从构成民俗的基本要素“民”与“俗”入手,分别从生活于潍坊地区的人群和贯穿其中的风俗习性、行为方式、人文精神等层面对民俗文化人、相关职能部门及相关其他人群的职能作用进行了分别论述,并强调了这三部分职能间的协同配合,凸显彼此息息相关、缺一不可的密切联系。可以说,潍坊民俗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路径研究不只是对潍坊民俗文化本身的侧重与提携,更是对城市整体文化资源的一种有效整合与开发,它集文化、旅游、翻译、商贸等多种产业的共同发展于一体,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循环模式和产业发展机制。已有的经验告诉我们并将让我们相信,在潍坊人民的综合素质稳步提升的有效配合之下,以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剪纸等为代表的潍坊民俗文化将会在欣欣向荣的城市发展中大放异彩、熠熠生辉。它将成为潍坊星空中最亮的星星,不断照亮潍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使潍坊的城市综合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2.
[2]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导论4-7.
[3]赵杏银,陆湘怀.实用中国民俗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8-11.
责任编辑:陈冬梅
G114
A
1671-4288(2016)04-0077-03
2016—06—30
高 萍(1981—),女,山东安丘人,潍坊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文学博士。研究方向:宗教哲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外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