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解鲁迅的“保存洋气”
——国人不应用韦努蒂的所谓“异化”抹杀鲁迅的“保存洋气”翻译策略

2016-03-16李田心

潍坊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洋气归化异化

李田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510545)

新解鲁迅的“保存洋气”
——国人不应用韦努蒂的所谓“异化”抹杀鲁迅的“保存洋气”翻译策略

李田心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 510545)

翻译理论界普遍认为,翻译策略只有两个——美国人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和“异化”。研究发现,鲁迅1935年用“归化”二字描述自然流畅易懂的翻译,是“归化”翻译策略的首创者。60年之后,美国人韦鲁蒂用domestication描述透明流畅易懂的翻译,中国人将domestication翻译成“归化”,并把“归化”翻译策略的专利转让给韦努蒂。鲁迅1935年在用“归化”二字描述自然流畅易懂的翻译的同时,提出“保存洋气”的翻译策略。60年之后,美国人韦努蒂提出foreignization翻译策略,中国人将意义为“洋化”的foreignization翻译成“异化”,并将鲁迅的“保存洋气”掩盖在“异化”之下。真实情况是,鲁迅是“归化”和“保存洋气”两个翻译策略的首创者,“保存洋气”是一种独立于“异化”之外的翻译策略,韦努蒂只是foreignizatio(“洋化”,被误译成“异化”)翻译策略的首创者。

鲁迅;归化;保存洋气;韦努蒂;foreignization(“洋化”,被误译成“异化”)

一、翻译理论界普遍认为,翻译策略有两个,是美国人韦努蒂提出的“归化”和“异化”

中国所有的翻译教科书都说,翻译策略有两个,一个是“归化”,另一个是“异化”。一权威翻译理论教科书的第五章《翻译策略》说:“自古以来译者使用的翻译策略分为两大类: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翻译理论界同时普遍认为,“归化”和“异化”是美国人韦努蒂的专利。一教科书说:“归化翻译和异化翻译是近年来翻译理论研究领域的一大热门话题。1997年英国出版的《翻译研究词典》认为,Domestication(归化)与Foreignization(异化)是韦努蒂 1995年在著作 《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率先使用,用以描述翻译策略的术语。”

二、“归化”翻译策略的专利权拥有者是鲁迅,不是韦努蒂“归化”翻译这种现象,在没有“归化”翻译策

略出现之前,早就存在于世。人们对“归化”翻译这种现象早有理论上的描述,虽然没有使用“归化”二字。

早在东晋时代,道安法师点评佛经译文的时候指出翻译必须做到“五失本”。道安法师点评就是对“归化”翻译的描述。钱钟书认为,“吾国翻译术开宗明义,首推此篇。”[1]“五失本”的核心是,翻译必须追求易懂,追求自然流畅,译文必须服从汉语的表达习惯,向译文汉语读者靠拢。

道安法师提出“五失本”几千年以后,鲁迅先生1935年在《且介亭文二集·“题末定”草》一文里谈及他本人翻译的《死魂灵》时说:“动笔之前,就先得解决一个问题:竭力使它归化,还是尽量保存洋气呢?……只求易懂,不如创作,或者改作,将事改为中国事,人也化为中国人。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时何地,有这等事,和外国旅行,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我是不主张削鼻剜眼的,所以有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2]

用“归化”二字来描述翻译活动的第一人应是中国的鲁迅先生。

韦努蒂1995年提出的是Domestication与Foreignization。Domestication被中国翻译理论用鲁迅 1935年提出的“归化”来对应,作为Domestication的译名。仅此足以证明,鲁迅提出的“归化”在先,韦努蒂提出的Domestication(归化)比鲁迅足足晚了60年。[3]

三、翻译理论界普遍认为,鲁迅的“保存洋气”属于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

翻译教科书都说:“异化”(foreignization)就是“保存洋气”或者“洋味”。权威翻译理论教科书说:“鲁迅是主张异化翻译的代表。”权威教科书举例说,Kill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石二鸟”是鲁迅的“异化”翻译,即“保存洋气”翻译;将《圣经》中的beat swords into plaughshares译成“把刀剑打成耕黎”同样是鲁迅的“保存洋气”翻译,即“异化”翻译,如果翻译成“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保存洋气”,不是“异化”翻译。另一部汉译英翻译教科书说:“异化”翻译就是鲁迅的“保存洋气”或者“保存洋味”。举例说:

1.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曹雪芹、高鹗,1999)

《红楼梦》英语版的译文是: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in nature,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4]

2.叫一声请,一齐举着,却如风卷残云一般,早去了一半,看那周先生时,一着也不曾下。(吴敬梓,2002)

《儒林外史》的译文是:Atthesignaltobegin,they fell towith their chopsticks,like a whirlwind scattering wisps ofcloud.And halfthe food had gone before they noticedthatChouChenhadnoteatenabite.[5]

四、Foreignization翻译成“异化”不正确,正确译文是“洋化”或者“外国化”

Foreignization首先由 foreign转变成动词foreignize,然后foreignize转变成foreignization,对应的译文是“外国化”和“外地化”。“外国化”可以变成“洋化”,“外地化”可以变成“外化”;“外国化”和“外地化”二者可以变成“外化”。Foreignization翻译成“异化”不正确,理由如下:

1.“异化”已经是alienation的译名(王东风,2008),已经被alienation占用了,foreignization再用会引起模糊和混乱。

2.“异化”不同于“洋化”或者“外化”。“异化”是一个人或者事物的异质性变化,是人或者事物本身的异质性变化,如绘画的异化、文学的异化等等。西洋人把蒙娜丽莎的画像添上胡子,男子化,是异化。“洋化”或者“外化”是将外国的或者外地的东西本国化或者本地化。

3.哲学家们对foreignization被翻译成“异化”很不以为然,感到很扎眼,alienation的译名才是“异化”。[6]王东风教授也说foreignization被翻译成“异化”是译错了,但是只能将错就错了。

简而言之,foreignization翻译成“异化”不正确,正确译文是“洋化”或者“外化”。

五、“洋化”与“保存洋气”截然不同

英语有foreignization和foreigness两个单词。这两个单词意义不同,虽然两个单词的前缀相同,可是后缀不同。Foreignization的后缀-zation,意思是“化”,如modenization(现代化);而foreigness的后缀 -ness是形容词变成名词的标记,如greatness.[7]

因此foreignization的正确译文是“洋化”或者“外化”,foreigness的译文是“洋”。

鲁迅解释笔下的“洋气”说:“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鲁迅,1984)这个“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包括外国的语言层面、文化层面和思想意识层面的东西。

“洋气”的词义范围很宽广,“洋气”即洋的东西,foreigness对应“洋气”最相当。

汉字“化”的意思是性质或形态改变:如变化、分化、僵化、教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净化。“洋化”指中国的东西变成外国的东西。“化”的本质是性质或形态改变。“丑化”改变了“美”的本质,将美变成了丑。“洋化”从本质上改变了本国东西的性质,将本国的东西变成了外国的东西。

“保存洋气”是有基础的,没有基础谈不上“保存”。“保存洋气”的基础是在本国东西的基础之上保存。在“本国东西的基础上”保留外国的“洋气”。“洋化”去本质,挖基础,“保存洋气”保本质,存基础。

翻译中的“洋化”是用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以及意识形态改变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翻译中的“保存洋气”是在本国的语言和文化以及意识形态的基础上保存外国的语言和文化以及意识形态,不发生质的改变。

“洋化”与“保存洋气”截然不同。

六、鲁迅“保存洋气”翻译策略不是“异化”翻译策略

上文已经论述,“洋化”与“保存洋气”截然不同,差别很大。鲁迅“保存洋气”翻译策略不是“异化foreignization”翻译策略。

什么是韦努蒂的foreignization(“异化”即正确译名“洋化”)翻译策略呢?韦努蒂本人的解释是:“异化”(正确译名“洋化”foreignization)的意义是:用抵抗的策略,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8]他所谓“异化”针对“归化”而言,和“归化”二元对立,“异化”是对“归化”的颠覆和革命,是“反翻译”。他的“异化翻译,即正确译名“洋化”(foreignization)”是一种翻译策略,主要被解读为一种政治和意识形态手段。“异化翻译”主要目的是反对语言和文化的霸权主义。“异化翻译”即“洋化”(foreignization)”翻译这一政治和意识形态手段的具体做法是,故意冲破译语常规,在译文中保留原语异国情调的翻译类型,在盲目自大的文化社会(例如英美社会)中,把外国文本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注入译语之中,把读者送到国外去,以便抵制英美文化中存在的种族中心主义、文化自恋和文化帝国主义,孕育出对文化差异的尊重或者基于我族中心主义、种族主义或者爱国主义之上的仇恨。[9]

“异化”(英语是alienation非foreignization的“异化”——笔者注)是西方“现代派”的中心概念和主题。“现代派”的核心是“异化”(alienation),是标新立异。“异化”(alienation)是与主流相反,非传统,反传统,非理性,非现实,与主流不相关,用抵抗的策略,偏离主流价值观。[10]如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点是反传统、非理性、反现实、异化。现代派文学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意追求在形式上标新立异,陷入形式主义的死胡同。有的作品人物形象支离破碎,模模糊糊,读者搞不清主人公究竟是男人还是女人。有的作品,同一个名字,一会儿指男人,一会儿指女人。有的作品全部是活页,没有装订,读者可以从其中任何一页读起。

韦努蒂的“异化”即正确译名“洋化”(foreignization)说的基础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作为西方现代派的“异化foreignization”(正确译名是“洋化”)翻译同样植根于欧美的资本主义的土壤之中。社会主义的中国没有“异化”(即正确译名“洋化”foreignization)翻译生存的土壤。

人文领域中,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事情都不应该“洋化”,中国如此,外国也如此。

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反对“洋化”。他提出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文学艺术精华,不赞同洋化或者西化,建设社会主义文艺一定要坚持民族化的道路,而坚持民族化的道路并不排斥向外国学习先进的文学艺术。[11]

七、“保存洋气”翻译策略不同于“归化”翻译策略

钱钟书“化境”说中的“化”字就是“归化”翻译策略中的归化。钱钟书使用的术语不是“归化”,是“化境”,用词不同,含义相同。“化境”翻译的中心意思是将原文脱胎换骨的转化成译文,将外文用自然而流畅的本国文字表达出来,“即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牵强的痕迹,译文读起来不像译文。”[12]

英国的《翻译研究词典》解释“归化”翻译策略说,“归化”(domestication)是指译文采用透明、流畅的风格,以使译语读者对外来文本的陌生感降到最低度。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主张“归化”翻译,但没有提出“归化”这个概念。他要求译文自然流畅,他对翻译的描述是:“最好的翻译看起来不像翻译。”(The best translation does not sound like a translation.)奈达翻译定义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自然流畅:“翻译以意义为先,风格为次,用接收语再现源语信息最相当的自然流畅信息。”[13]鲁迅的“保存洋气”与“归化”翻译不同。他在关于翻译的通信中说:“保存洋气”绝不是“跪下”要翻译成“跪在膝盖之上”,“天河”要译成“牛奶路”。“保存洋气”不是完全“中国化”。完全“中国化”是“归化翻译”,译文自然流畅易懂,读者读起来省力,“保存洋气”不自然流畅费解,可是输入了新内容和新的表现法——异样的句法。

在翻译涉及中,鲁迅“保存洋气”与“归化”区别很明显。归化翻译要求译文自然流畅,易懂,而“保存洋气”却是“有些地方仍然宁可译得不顺口”。

八、鲁迅的“保存洋气”是一种独立于“异化”和“归化”之外的翻译策略

鲁迅“保持洋气”的翻译策略已经在中国流行了近80年,存在了80年,影响了中国译界80年,是中国翻译理论两个翻译策略中的一个,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中国翻译理论界应该充分认识到鲁迅“保持洋气”的翻译策略的实际存在和巨大影响。

几十年来,中国翻译界的译文要么像王佐良、杨绛那样自然流畅易懂的“归化”译文,要么像鲁迅那样带有洋味的有外国情调的“保存洋气”的译文。

但中国那样的带有洋味的、有外国情调的、“保存洋气”的译文绝对不是在韦努蒂所谓“异化(foreignization)”(正确译名是“洋化”)翻译策略指导下产生的译文。他的翻译策略1995年才问世,不可能影响鲁迅和鲁迅以后到1995年的80年的中国翻 译 界 。 他 的 专 利 是 “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

鲁迅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归化”翻译的学者,也是第一个推出“保存洋气”翻译策略的学者。美国人韦努蒂提出“归化”比鲁迅整整晚了60年。他的“异化”(正确译名是“洋化”)与鲁迅的“保存洋气”翻译策略截然不同。中国的翻译理论家将鲁迅的“保存洋气”翻译策略和韦努蒂的“异化”(正确译名是“洋化”)混为一谈,使鲁迅的“保存洋气”翻译策略淹没在韦努蒂的“异化”(正确译名是“洋化”)的热捧的喧闹声中,结果教科书中的“归化”这一事实也在韦努蒂的“异化”(正确译名是“洋化”)的热捧的喧闹声中被抹杀了。中国翻译理论界必须重新审视鲁迅对世界翻译理论的贡献。

鲁迅提出“归化”和“保存洋气”翻译策略的时候,韦努蒂还没有出生。我们中国译论家为什么硬梆梆地张冠李戴呢?

[1][12]钱钟书.钱钟书全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鲁迅.“题未定”草[A]//罗新璋.翻译论丛.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91.

[3]韦努蒂.译者的隐身[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Dream ofRed Mansions)[M].北京:外文出版社,1978-1980.

[5]杨宪益,戴乃迭.儒林外史(The Scholars)[M].北京.外文出版社,1957.

[6]王东风.韦努蒂与鲁迅的异化翻译观比较[J].中国翻译,2008,(12).

[7]Judy Pearsall,Patric Hanks,Catherine soanes,Angus Stvenson. The New Oxford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Z].2007.

[8]MonaBaker.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Translation Studies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Shanghai.2005: 118-119.

[9]冯庆华.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34.

[10]李田心.卡斯顿·海雷斯,现代艺术的美学舆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8.

[11]毛泽东.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

[13]Eugene A.Nida&Charles R.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United Bible Societies,2010:12,56.

责任编辑:陈冬梅

H315.9

A

1671-4288(2016)04-0016-04

2016-03-26

李田心(1948-),男,湖南衡祁东县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洋气归化异化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测大角归化法归化值的两种计算方法及其精度分析
归化(双语加油站)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越来越“洋气”的外婆
越来越“洋气”的外婆
明快暖色调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
伦理视角下电影翻译的归化与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