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以新疆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

2016-03-16马立新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爱国主义

马立新

(伊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路径研究
——以新疆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

马立新

(伊犁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承载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双重功能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对新疆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分析整理,将有助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历史责任感教育。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查、观看影视作品等路径将新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实践教学之中,将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规律以及“三个选择”的科学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路径;新疆历史文化资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兼有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一门课程。关于“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学者们从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纲要”课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得到了提高。在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方面,学者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认为利用本地文化历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对提高教学实效性具有突出的作用。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多元文化区情,新疆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如何将新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应用于“纲要”课实践教学之中还需要学者们去思考去探索。像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哈密西路军纪念园、新疆兵团农垦博物馆等是突出体现新疆近现代史上重大事件的革命遗址和场馆,这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新疆各地都有遗存,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可以为“纲要”课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途径,不断提高“纲要”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一、新疆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新疆历史文化资源是新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历史遗存,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保卫新疆的历史见证,为“纲要”课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并有利于增强新疆大学生“四个认同”意识。新疆地处祖国西部,亚欧大陆腹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民族众多,自古以来就是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因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使新疆有着独特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多样,它包括古今历史遗址、遗迹;各类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各级各类档案馆、图书馆收藏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料及藏于民间的具有反映新疆历史文化变迁的文物等。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反映了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也使各民族群众保持较好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道路认同奠定了历史和现实基础。可运用于“纲要”课实践教学的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反映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的革命遗址、承载革命精神的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这些丰富多样、直观生动的历史文化资源,是“纲要”课实践教学的优质资源,对强化大学生“五个认同”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二)丰富的近现代历史文献、文物等资源是新疆各民族人民为保卫祖国西部边疆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记忆,是了解近现代中国国史国情和新疆历史区情的最好素材,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的功能。新疆各族人民具有伟大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就像一面旗帜始终激励着各族人民不断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斗争。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对新疆的疯狂侵略,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为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同帝国主义侵略势力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许多史料、文物、史迹记录反映了这段历史,将这类资源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可以帮助新疆各族大学生认识到新疆近现代史,就是一部包括维、汉、回、哈、锡伯等多个民族共同抵御外辱、共同艰苦奋斗、共同开发建设、共同缔造和保卫、共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各民族在生死与共、荣辱相连之中铸就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历史基础。

(三)众多的纪念馆、博物馆和故居记载着许多推动和改变新疆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和涌现出的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记录着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辉煌业绩和开发新疆、保卫新疆、建设新疆的历史场景,具有丰富的政治、思想、历史和文化内涵,是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教育的极好教材,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不仅起到增强大学生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理想信念的作用,还具有传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的功能。目前,新疆共建成四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74个,其中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个,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3个,地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74个,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52个[1]。这些历史文化资源为“纲要”课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氛围,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到积极作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考察,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提升爱国主义情怀,激励学生以革命前辈和英雄人物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艰苦奋斗,从而增强作为当代青年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传承革命前辈的光荣传统。

二、新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实践教学的路径

“纲要”课和其他三门思想理论课一样,实践性是其突出特点。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在人们形成正确认识过程中居于关键环节。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载体的“纲要”课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进行历史教育,更重要的还要发挥思想教育的功能。通过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实践环节,深化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教育的目的。

(一)参观考察。参观考察是目前各地高校“纲要”课实践教学普遍采取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和主要形式。它是根据教学大纲及教学目标的要求,充分利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开展以参观、考察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如讲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内容时,笔者曾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所在地的“林则徐纪念馆”。大部分学生对林则徐的名字较为熟悉,但对其具体事迹并不清楚,特别是他发配新疆伊犁的这一段经历知之不多。因此,在课堂讲授相关时代背景知识之后,组织学生参观“林则徐纪念馆”,学生在亲眼目睹纪念馆内呈现的实物和图片,亲耳聆听解说员的详细讲解,对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那段历史有了进一步认识。再如讲授“反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斗争”内容时,可组织学生参观乌鲁木齐“一炮成功”炮台。它是为了纪念清朝军队在左宗棠领导下击败阿古柏侵略军胜利收复乌鲁木齐而修建的。它既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抗击外来侵略者胜利的象征,也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丰碑。此外,“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乌鲁木齐‘新兵营’遗址”、石河子“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哈密西路军纪念园”、库车县林基路烈士纪念馆、伊宁市“三区革命”历史展览馆以及各地州的革命烈士陵园等都可作为新疆高校大学生参观考察的基地。参观考察可以采取就近参观考察或利用小长假学生自行参观考察的方式进行。就近参观不仅能大大节约实践教学成本,而且还能扩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覆盖面,大大提高学生对社会实践环节的参与度。在参观之前,要求学生提前了解教学内容、要求及基地的背景知识,带着问题去参观;参观之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进行讨论,最后形成文字材料上交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通过参观考察,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获得了直观的认识,亲身体会历史的重要意义,激发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二)社会调查研究。社会调查是指应用科学方法,根据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对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的活动。社会调查是一种常用的社会实践教学方式[2]。采取社会调查研究的实践教学形式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距离。近现代史虽然已经过去,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过去,只要善于挖掘、善于调查研究,就会发现历史就在我们身边。在“纲要”课实践教学探索中,一些高校“纲要”课教师设计了“寻找现实中的历史”的实践教学活动,笔者也在教学中借鉴并进行过尝试,是一种效果较好的形式。“寻找现实中的历史”为“纲要”课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最直接、最具体的新鲜“活”材料。具体过程是:将教学班分成5-8人组成的若干小组,选好小组长,并进行分工以避免有学生搭便车的情况发生。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长组织,根据“纲要”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材理论、知识点讨论确定一个研究题目,也可以选择教师提供相关的参考题目。根据“纲要”课相关章节的教学要求,并结合新疆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研究题目可做如下设计,如收集近现代史上英、俄、日本等帝国主义对新疆实施侵略的案例;收集近现代史上新疆少数民族反侵略反分裂斗争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收集整理共产党人为新疆解放和进步在新疆的所做工作、事迹和贡献;记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战士维稳戍边的故事或经历;调查学生学校或家庭所在地的近现代历史的变迁;采访新疆现代历史中重大历史事件或活动的历史亲历者等。通过上述身边历史加深学生对近现代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也可以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

(三)观看影视作品。观看反映新疆近现代历史的经典电影、电视、纪录片是拓展“纲要”课实践教学路径的又一有效手段。影视作品由于存在声音、图像、画面等因素,富有感染力,从而增加了历史教学的趣味性,丰富了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视角,对激发学生情感向深层次递进具有较好的作用。反映新疆近现代史上重大事件的影视作品非常丰富,如电影《金戈铁马》,是一部反映新疆和平解放的战争片;讲述我国几代地质勘探工作者勇于担当、不畏艰险,在“死亡之海”——罗布泊为国家寻找到罗布泊钾盐储藏地的工业题材影片《生死罗布泊》等。电视剧方面的精品也很多,如《阿娜尔罕》,讲述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新疆和平解放前后,维吾尔族人民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迁的电视剧;电视剧《热血兵团》、《戈壁母亲》、《化剑》、《走天山的女人》等,集中反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艰苦环境下的发展历史,塑造了一批生产建设兵团军垦战士的感人形象。纪录片有《百年新疆》《千古之策》等精品,前者展现了新疆一百年前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边防面貌,再现了那个时代人民的精神状态,对增强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团结意识都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后者是真实再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新疆艰苦创业的历程,展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保家卫国的光辉业绩。这些有着鲜明新疆地域色彩、民族特色的优秀影视作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不仅给学生带来了艺术享受,还起到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作用。把这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并写出观后感进行讨论,或者根据其中感兴趣的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三、总结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问题,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等中宣部、教育部的多个文件中都强调了它的重要性,并对开展实践教学提出了要求。这些文件表明,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和实践教学在育人当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和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及探索实践教学活动的多样化是当前思想政治课改革和发展的当务之急。“纲要”课实践教学探索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重要环节,是走出教学困境、努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积极应对之策。“纲要”课实践教学与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相结合开创了教学的新路径,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国情、民情、乡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居于偏远边疆地区的新疆高校开展“纲要”课实践教学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将新疆历史文化资源引入实践教学过程中,作为对各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和生动教材,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将使新疆高校“纲要”课富有本地特色,更好的发挥该课程历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功能。

[1] 韩晓怡,张新军.新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人员和讲解员培训班开班http://news.qq.com/a/20090617/001014.htm,2009-6-11.

[2] 张瑾.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中的运用探究-以武汉近代历史文化资源为例[J].辽宁师专学报,2013(06).

2015-09-10

本文系2014年伊犁师范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科研课题“新疆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研究” (项目编号:YSSZ2014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立新(1971-),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爱国主义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三位一体式教学研究初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中国梦教育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融合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