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陌生化视角看蔡明小品的语言艺术
2016-03-16张聪敏
张聪敏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从陌生化视角看蔡明小品的语言艺术
张聪敏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摘要:艺术活动能够给人以美感,因为语言形式上的特殊性,给人带来新奇的陌生化。蔡明小品的艺术性,即体现在这种陌生化上。以她的经典小品《扰民了您》为例,从陌生化理论以及陌生化角度两方面分析这部小品在语言上引起人们的注意。
关键词:陌生化视角;语言艺术;蔡明小品
“陌生化”这一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最先提出的。他认为,我们几乎无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也没有特殊的感觉。通过陌生化艺术的处理,平常普通的事物就会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也会有一种新鲜奇特的感觉。要产生这种新奇的感觉,就要在感觉事物的难度上下功夫,并且需要相当长的感觉时间。例如,我们看到陌生的事物,不用熟悉的事物去称呼她,而是用刚看到它时的样子去描述它。在艺术活动中,陌生化处理是一种分析文艺作品的新方式。蔡明小品的艺术性就表现在此方面。
不可否认,在众多的节目中,小品应属语言类节目。也就是说,蔡明的小品无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从语言方面对蔡明的小品进行分析,品味语言的意蕴。
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语言是成就陌生化的重要门径。这就是说,语言的陌生化可以提升艺术作品的魅力,使艺术作品焕发光彩。
对于陌生化理论,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对诗歌的言语进行研究,字词的发音、词汇的构成,还有字词的搭配对象,都表现出一种艺术性,具有美学的特征。欣赏蔡明的小品,无论是在语音上、词汇构成上还是词的搭配上,都以一种非正常的做法来表现,力求做到与众不同。
一、初见描绘
初见描绘,是指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环境,由于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对第一次见到的事物就会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因而也只是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个陌生事物进行描绘。
在蔡明的小品里,正因为运用了“初见描绘”手法,才达到了某种喜剧效果。在小品《扰民了您》里就有这样的例子。
“大鹏:我那是练海豚音。你知道什么叫海豚音吗?/蔡明:你海选的时候,用臀部发出的声音?”
对那些了解流行元素的人们来说,都知道“海豚音”所表达的意思,不假思索,非常明了。“海豚音”是流行领域中的音乐名词,用法相对单一。它不在楼下老太太的生活领域和了解范围之内。当老太太听到“海豚音”这个名词后,老太太就和三位年轻人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在这样的交流环境中,产生幽默效果就会成为必然。
二、形成歧义
形成歧义与初见描绘有很大的差异。初见描绘,顾名思义,就是初次接触某种新事物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使言语交流受到阻碍。而形成歧义是当事人根据词语的某些特征来达到讽刺幽默的效果而故意为之。《扰民了您》中就有这样的歧义,使其更具有美学效果。
“蔡明:我天天在楼底下听你们俩打电话闹分手,你是要死要活的,我说你每天让人蹬一回,每天让人蹬一回,你自行车啊……”
当事人蔡老太太用“蹬”来进行讽刺以形成歧义。自行车又叫“脚踏车”,用脚蹬脚踏板,它才会向前行驶。这个“蹬”没有异议,就是蹬自行车的意思。但前面又说到,岳云鹏每天和女友闹分手,每天被人“蹬”,也就是被人甩了的意思。小品将两个同音异义的字放在一起,把岳云鹏被女友“蹬”,故意说成蹬自行车的“蹬”,形成歧义,运用得非常巧妙,使小品更加意味深长。
三、模糊语用
模糊语用,就是将词的搭配对象放在了错误的位置上。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少,而小品《扰民了您》却以这种方式来达到一种新奇效果。
华少是一位卖房人。尽管腰里总有一大串钥匙,却没有自己家的那一把。蔡明听后回应华少:“你配一把呗。”/华少:“我咽不下这口气。”/蔡明:“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咽气呀!”“咽不下去这口气”表明华少因为不能拥有自己的一套房子而生气,表现的是一种主观情绪。“什么时候咽气”则指华少什么时候离开人世,有一种嘲讽和贬低的意味。这两个“咽”弄错了搭配对象。正是利用语用的模糊性,给小品添加了喜剧的因子。
穆雪峰,也就是蔡老太太的孙子,竟然让哥儿们的女友怀孕了。蔡明为此讽刺道:“你能不能不这么助人为乐。”“助人为乐”的意思是尽自己所能,发自内心地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并因为自己帮助了别人,心里感到非常高兴。而在这部小品中,蔡明所说的“助人为乐”具有一种反讽的意味,是对自己孙子穆雪峰不良行为的讽刺和指责。“助人为乐”这个词,也是误用搭配对象,是模糊语用的典型例子。
四、偷换词语
偷换词语,是指一方从另一方的所说的话中偷偷地换掉某些词语,用偷换的词来表达所要传达的内容,让人们思考并以此来获得想要的效果。《扰民了您》中就有很多偷换词语这样的用法。
“蔡明:今天你们可是太闹腾了,简直是厕所里跳高——过分(粪)!”
显然,蔡明非常明白“过分”是做事情过了头的意思。但为了批评三位扰民青年,所以故意制造同音现象,把“过粪”偷换为“过分”,对他们进行挖苦和讽刺。
“岳云鹏:我追了十年的铁锤啊,十年呐……/蔡明:唉,真是十年磨一剑(贱)人。”
发话者岳云鹏话语的本义是经过自己多年的努力才追到了铁锤姑娘,说明自己追女友的不易,意思是明确的。“十年磨一剑”是指多年刻苦努力的意思,正与岳云鹏所要表达的意义相对应,但蔡明却不这么做,把“十年磨一剑”的“剑”换成“贱人”的“贱”,以此来讽刺岳云鹏。
“蔡明:没有未来,(大鹏:我……)你选秀最好的成绩,是五千进四千九,人送外号桃太(淘汰)郎。”
“桃太郎”是日本故事中的一个人名,在这里被偷换成具有失败意义的“淘汰郎”,造成幽默的喜剧效果,也说明了大鹏追梦路上的失意和落魄。
歌迷送大鹏一瓣大蒜,意思是大鹏像大蒜一样洁白,完后又说大鹏唱歌的台风像大蒜一样火辣。蔡明回驳道:“你想多了,他们的意思是让你算(蒜)了吧。”“大蒜”一般是指调味品,“算”是个动词,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因为这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具有相似性,蔡老太太为了打击大鹏,所以把“蒜”偷换成“算”。
五、潜藏语境
说话人将词语的表面意思与当时的语境相结合,以引起观众注意并加以剖析。语言表面上所要表达的意义不同于所要表达的真实意义,这样就会使人发笑。《扰民了您》中潜藏语境这样的例子也不少。
“蔡明:货!脸这个平,长得跟井盖儿似的/岳云鹏:今天没去飙车呀?/蔡明:我怕再从你脸上压过去!”
如果观众不了解预先设好的语境——岳云鹏的脸像井盖儿,就不容易体味到“飙车从你脸上压过去”所蕴含的真正意义。正是这种隐含之义,才会让人咀嚼其中的意味。
岳云鹏是个厨师。他在女友楼下摆了99个肉丸子,却让女友小区的狗看见了!对此,蔡明道:“哦~,我明白了,你的心让狗给吃了!”前面说的是岳云鹏用99个肉丸子向女友示爱的这样一个情境。后来,“她们小区的狗看见了”才使后面的“你的心让狗给吃了”具有了幽默而又讽刺的效果。
六、创造新语
创造新语,就是对现有的词语进行稍微地改造,进而创造出具有新意的语言。创造新语更多的情况是仿造。在《扰民了您》里,就有非常典型的例子。岳云鹏让女友甩了,安慰自己道:“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铁锤。”“天涯何处无芳草”是苏东坡《蝶恋花》中的名句,之后,有人在这句话的后面加上了“何必单恋一枝花”。这一整句的意思就是美好的事物和人比比皆是,不必执著于一物或人。《扰民了您》依据“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仿造“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铁锤”,让人眼前一亮而又和当时的情境相吻合。
雪(血)栓是大鹏粉丝的简称,意思是大鹏和歌迷心连心,永远在一起。蔡明却说:“哎呀,你的粉丝得堵成什么样啊!”“血栓”是一种疾病,是一个医学名词。小品中的“雪栓”,是指大鹏和自己的歌迷紧紧地拴在一起。“雪栓”就是根据我们医学界的词语“血栓”创造出来的,别有新意,让人眼前一亮。
以上从六个方面分析了蔡明小品《扰民了您》中的台词,充分地诠释了陌生化手法在小品中的运用。蔡明小品的独特艺术性就表现在此方面。小品《扰民了您》是众多陌生化作品中的典范。无论是小品的幽默语言,还是跌宕情节,其陌生化理论,在这两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诠释,用得恰到好处。陌生化理论在小品等艺术中的运用,让小品艺术家去创作更多有价值的作品,也让我们普通大众去关注小品背后所蕴含的寓意,反思现实。
参考文献:
[1]布莱希特.丁扬忠等译. 布莱希特论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24-62.
[2]亚里士多德.陈中梅译.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C].二十世纪外国文论经典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4:32-33.
[4]李家晔. 西方文论大纲[Z].语文资料网.
[5]白居易. 与元九书[C].中国历代文学经典,散文卷隋唐五代篇.
[6]蔡明. 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subview/43576/5236916.
[7]蔡明. 扰民了您小品的全部台词[EB/OL].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18119645818890179.
[责任编辑:南东求]
On Language Art of Caiming’s Essay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efamilarization
Zhang Congmin
(Sh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Shanxi)
Abstract:Artistic activities can give a person a sense of beauty, because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language form, which can give people a new and unfamiliar experience. Cai Ming’s art is reflected in the above defamilarization. Taking her classic comedy “disturbing you” as an example, the author analyzed this essay from the following two aspects, such as the concept and perspective of defamiliarization.
Key words:Defamilarization angle; Language art; Caiming’s essay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16.02.16
中图分类号:I2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6)02-0054-03
作者简介:张聪敏,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西方文论。
* 收稿日期: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