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祖得法驻锡及天然禅寺建立年代考
2016-03-16王政芳
王政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三祖得法驻锡及天然禅寺建立年代考
王政芳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摘要:通过查阅史料,对禅宗三祖僧璨得法之后是否即驻锡于青狮山、丹霞天然禅师是否于唐初建立三祖天然寺这两个问题进行了考证,结论认为:三祖僧璨不是在得法之后即驻锡于青狮山,其驻锡时间应是公元586-590年;丹霞天然禅师不是在唐初而是在公元768-785年即唐朝中期建立三祖天然禅寺。
关键词:三祖天然禅寺;僧璨驻锡时间;丹霞天然建寺时间
在距湖北省浠水县清泉镇以南20公里的泰春山(又称青狮山)上,座落着一处千年古刹——三祖天然禅寺。因为该寺是中国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开山弘法的,遂成为禅宗重要祖庭之一。
近日,偶然看到一篇关于三祖天然禅寺简介的文章,其中的一段文字引起了笔者注意。是这样写的:
据浠水县博物馆现存的清朝光绪版《蕲水县志·杂志·寺观》记载:“天然寺在青狮山,三祖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即驻锡于此。”又据出土的石碑(如三祖殿)考证,三祖僧璨是天然禅寺的开山祖师,时间大约在公元586至590年之间。因为据《中国禅宗三祖寺志》记载,“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僧璨正式驻锡山谷寺(今安徽潜山县天柱山麓的“三祖寺”),公开传经布法。丹霞和尚建寺应在唐初”。总之,三祖天然禅寺迄今有1400余年的历史。
上面这段文字中,笔者以为有两处记述值得商榷:一是“三祖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即驻锡于此”;二是“丹霞和尚建寺应在唐初”。
为解开这两个谜团,笔者翻阅了现存最有史料价值的禅宗重要典籍——《景德传灯录》。此典籍较详实地记载了三祖僧璨大师自二祖慧可处得法及以后的主要经历,以及丹霞天然禅师的生平行谊。
一、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及之后的主要经历与结论
(一)史料对三祖僧璨得法经过的记载
在《景德传灯录》中,记述二祖慧可大师时,有这样一段文字:
自少林托化西归,大师继阐玄风,博求法嗣。至北齐天平二年(当作天保二年,乃辛未岁也。天平,东魏年号;二年,乙卯也),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师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师曰:“将罚来,与汝忏。”居士良久云:“觅罪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师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大师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其年三月十八日于光福寺受具,自兹疾渐愈。
执侍经二载,大师乃告曰:“菩提达磨(旧本云‘达磨菩提’)远自竺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吾,吾今授汝,并达磨衣信,汝当守护,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大师付衣法已,又曰:“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璨曰:“师既预知,愿垂示诲。”师曰:“非吾知也,斯乃达磨传《般若多罗悬记》云‘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于兹。当谛思前言,勿罹世难。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时传付。”[1]54
经查《两千年中国历史简表》得知,“天保”乃南北朝时北齐文宣帝高洋年号,“天保二年”即公元551年[2]70。“执侍经二载”,是说僧璨在慧可身边服侍跟随了二年,即直至公元553年,慧可才将达摩东传法衣传给了僧璨,僧璨遂成为中国禅宗三祖。也就是说,僧璨大师得法时间是公元553年。
同时,《景德传灯录》记述三祖僧璨大师时,是这样说的:
第三十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师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1]58。
这种说法与上文记二祖慧可的文字相印证,三祖得法经过和时间都是清楚的。
(二)三祖僧璨得法之后的相关历史背景
1.僧璨得法后依照慧可告诲,隐姓埋名,隐居“舒州之皖公山”。舒州,唐朝时州名,治所今安徽潜山县[2]273。皖公山,即今天潜山县天柱山。这就是说,僧璨大师自公元553年至南北朝时北朝后周武帝(公元561—578年)时,一直隐匿于皖公山之中,没有公开传纪布法。
2.据史料记载,北朝后周武帝在全国诏令灭佛是在建德三年至建德六年,即公元574至577年。在此佛法危难之际,僧璨更是小心翼翼,秘密往来于皖公山与司空山之间。因为据《中国禅宗佛祖全传》[3]载,在北周武帝灭佛期间,二祖慧可就藏身于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店前镇)。直到北周宣帝(公元579年)、静帝(公元579—581年)先后继位后,才终止了灭佛。此后隋朝(公元581-618年)建立,隋文帝杨坚在全国推行护佛弘佛政策。
(三)结论
通过对上述史料的综合分析,可得出两点结论:1.前文中所提到的僧璨大师来到青狮山,时间大约在公元586至590年之间是可信的。
2.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即驻锡于青狮山的天然寺,是不足信的。因为僧璨自公元553—578年间一直是隐居的,不可能来到青狮山传经弘法。
二、丹霞天然禅师主要行谊及结论
(一)史料对丹霞天然禅师主要行谊的记述
《景德传灯录》中,记述丹霞天然禅师的文字,选摘如下:
不知何许人也。初习儒学,将入长安应举,方宿于逆旅,忽梦白光满室。占者云:“解空之祥也。”偶一禅客问曰:“仁者何往?”曰:“选官去。”禅客曰:“选官何如选佛?”曰:“选佛当往何所?”禅客曰:“今江西马大师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遂直造江西。才见马大师,以手托幞头额,马顾视良久,曰:“南岳石头是汝师也。” 遽抵南岳,还以前意报之,石头曰:“着槽场厂去。”师礼谢,入行者房。随次执爨,役凡三年。……便往江西,再谒马师。……乃杖锡观方,居天台华顶峰三年,往余杭径山礼国一禅师。
唐元和中,至洛京龙门香山,与伏牛和尚为莫逆之友。……元和三年,师于天津桥横卧,会留守郑公出,呵之不起,吏问其故,师徐曰:“无事僧。”留守异之,奉束素及衣两袭,日给米面。洛下翕然归信。至十五年春,告门人言:“吾思林泉终老之所。”时门人齐静方卜南阳丹霞山结庵以奉事。三年间,玄学者至盈三百众,构成大院。…… 师以长庆四年六月二十三日告门人曰:“备汤沐,吾欲行矣。”乃戴笠策杖授屦,垂一足,未及地而化,寿八十六[1]389-391。
上述这段摘录,笔者是想以时间为主轴,紧凑串联丹霞天然禅师的主要行谊,并且让读者从中看出问题之所在。这段摘录的主要意思是:
丹霞禅师在到长安考取功名的路上,经一僧人指点,遂放弃应举转而直奔江西,拜见了当时著名高僧——马祖道一禅师。但马祖却说:“南岳衡山的石头才是你的师父,你去找他。”于是,丹霞又去湖南拜谒了石头希迁禅师,希迁没有马上收他为徒,而是叫他到行者房做烧火做饭的杂事,历时三年。随后,丹霞又往江西拜见马祖(马祖给他起了“天然”的法号)。之后,他离开江西,云游四方,先是到浙江天台山华顶峰住了三年,然后到余杭径山礼谒叫“国一”的禅师。唐朝元和年中,丹霞天然来到洛阳龙门香山,与伏牛自在禅师结为莫逆之交。元和三年,丹霞在洛阳天津桥发生了“无事僧”公案。到了元和十五年春天,丹霞率僧徒来到了南阳丹霞山,创建了现在的“丹霞寺”。长庆四年六月圆寂,终年86岁。
(二)上述史料中相关年代及丹霞禅师行谊分析
1.“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即公元806—820年。“长庆”则是宪宗之后穆宗李恒的年号,即公元821—824年[2]90。
2.史料记载的“元和中”似为误笔,按此段文字以时间先后依次叙事的特点及习惯,应当是“元和初”,即公元806—807年。
3.公元806—820年,丹霞一直生活在洛阳,因为“至十五年春”,这几个字,就可推断丹霞一直在洛阳一带活动。
4.丹霞离开洛阳到南阳丹霞山及至终老,从时间上看是连贯的。
5.从史料记载上看,丹霞在“往余杭径山礼国一禅师”之前和公元806—824年这两个时期的行谊是清晰的。值得深究的则是丹霞在拜谒国一禅师之后到公元806年这段时间的生活轨迹。又据《景德传灯录》记载:国一禅师原称“道钦禅师”,是唐朝代宗于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为表彰道钦的功德,而亲赐道钦“国一”名号的[1]79。即是说,我们要探究的是公元768—806年,丹霞天然禅师在哪里?
幸运的是,笔者从网上[4]查找到:在今天湖南衡阳市南岳区,有一座南岳丹霞寺,建于唐朝贞元即公元785—805年间,也是丹霞天然禅师创建的。按照常理,丹霞天然禅师既在南岳创立丛林,那他在此处讲经说法数年甚至二十年也是情理之中的。
(三)结论
综合上述史料,笔者认为:公元768—785年间,丹霞天然禅师云游至浠水青狮山(又称泰春山),看到一、二百年前三祖僧璨祖师开创的道场不甚蔚然,乃发心立建,始创禅林——天然寺。即是说:丹霞天然禅师是在唐朝中叶创建天然寺的,而不是唐初。
参考文献:
[1](宋)道元辑,朱俊红点校.景德传灯录(点校本)[M].海南出版社, 2011.
[2]安作璋.两千年中国历史简表[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3]吴洪激.中国禅宗佛祖全传[M].岳麓书社,2001.
[4]百度网﹒百度百科﹒南岳丹霞寺[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0Nhyou89lSZEi7mvJO5wftLM6hMX36UE0Rr-kBjwT9o-paXLgXVKDesn5IuJvi1zvZybhBcmyrKIWI6CLYBaqlvWU-xY5ggccj3BmVasAib-IX1AkHYreHie2-V_fJq.
[责任编辑:郭杏芳]
Research on Third Patriarch’s Enlightening and Establishing Time of Natural Temple
Wang Zhengfang
(HuanggangPolytechnicCollege,Huanggang438002Hubei)
Abstract:Through consulting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author made a research on the third patriarch if they lived in mount Qingshi after their enlightening, and whether the Danxia natural Chan master established the third patriarch temple in the beginning of Tang Dynasty. The conclusion was that the third patriarch sengcan wasn’t in Mount Qingshi after his enlightening but in 586 to 590 A.D.; Danxia natural Chan master established the temple during the 768 to 785 A.D. but not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Key words:The third patriarch natural temple; Sengcan tin time; Establishing time of Danxia Temple
DOI:10.3969/j.issn.1672-1047.2016.02.02
中图分类号:B94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16)02-0005-03
作者简介:王政芳,男,湖北黄梅人,副教授,总支书记。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高职教育,禅宗文化。
* 收稿日期:2016-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