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的演进与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2016-03-16王振光
王振光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市场经济的演进与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
王振光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创新”发展理念表明了党中央努力解决市场经济的发展动力问题,通过塑造创新驱动的体制架构来引领社会主义的发展;“协调”发展理念揭示了党中央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深化了解决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创造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理念指明了党中央在经济生活中的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的发展向度;“开放”发展理念反映了党中央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通过内外协调、共同推进互利合作格局的深度融合;“共享”发展理念体现了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提升了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融合创新。
中国共产党;市场经济;五大发展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过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和发展是在改革实践领域中取得的重大突破,尤其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的进一步深化。对市场经济在中国发展的阶段性本质特征的深刻洞悉是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的合理性依据和前提。一种新的理论形态的提出和发展只有在实践新形态的基础上进行深刻认识和熟练把握才能形成,习近平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在此基础上的延展细化。市场经济在当代中国的演进历程,同时也是市场经济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融合创新的实践过程。“1978年—1989年间,逐步认可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在理论上和历史上对市场经济的相融共生;1989年—2002年间,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执政党自身性质和建设目标的调整,应对了私营经济崛起的现状,进一步推进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融合,坚持了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2002年—2012年间,通过科学发展观来化解市场经济带来的诸多问题,彰显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使市场经济体制在遵循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更加充分地发挥了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潜能”。[2]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方式、调结构的要求日益迫切的新变化新情况下,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和推动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通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来保障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为共同富裕的目标的早日实现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做出新贡献。
一、 市场经济的演进与创发展新理念的动力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向前发展的背后始终蕴含着创新力量的推动,创新的展现主要依托科学技术为载体。随着世界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手段,通过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推动社会各行业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改进生产等方式来维持其基业长青。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3]但由于资本主义采用新方法生产的目的是为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因此,“提高劳动生产力来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工人本身便宜,是资本的内在的冲动和经常的趋势。”[4]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创新相比,我国在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创新发展理念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的主体是人民群众遵从发展规律创造历史的实践,通过立足现实需要大力普及教育的途径来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所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就是人民群众作为创新主体的生动体现。习近平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充分发挥亿万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是这一创新主体性的进一步展现。
回顾我党对科技创新的重要性认识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历程: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到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到20世纪末江泽民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到新时期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直至习近平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发展战略提出。每个发展历程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创新的高度重视和深思熟虑,实现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认识转变,体现了我党对创新的形式从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等创新形式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全面系统。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因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5]显而易见,党和政府通过对创新发展理念的不断梳理把握,已把创新提高至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来审视,进而综合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创新,使创新贯穿于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之中,从而使经济增长获得新的动力源泉。
目前,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如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坚持问题导向,大力推进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力度,加快步伐引领和速度上的赶超,找准突破口,逐步明确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第二,高度重视激励机制的强化力度,通过创新人才的大力集聚,形成一支既富有创新精神又敢于承担风险挑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以此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规模和提高创新型人才的市场驾驭能力。第三,在不断扩大开放的过程中加强国际合作的全方位视角,通过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内外联动,加快全球创新网络的积极融入进程,促进我国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水平全面提高。同时,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形成代表国际国内水平并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抢占国际科技制高点,逐步形成重要的战略创新力量。第四,大力普及教育资源平等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知识素养,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平台和社会创新环境。
二、市场经济的演进与协调发展理念的平衡
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或“短板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从中说明劣势可能会决定优势和成败。市场经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盲目性和滞后性等特征,如若不加以限制,就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破坏社会发展稳定和人民的辛福安康。因而,对市场经济的驾驭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来协调推进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平衡发展。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可知,宏观调控所扮演的角色从“有形的手”到国家“守夜人”并逐步沦为“救火队”,其地位逐步弱化,作用日显消极。也就是说,只有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出现问题和危机时,才动用政府宏观调控来干预和事后调节。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政府宏观调控机制的积极运用。
改革开放前,毛泽东以苏为鉴,探索和尝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用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后来在实践中出现偏差。1962年3月,周恩来在一次财经工作会议上总结“大跃进”经验教训说:“可以写一副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6]这副对联正是我党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思想经验的集中总结。正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后提出了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再到江泽民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和胡锦涛关于“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到习近平关于“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对前一发展阶段的丰富补充和继承发展,并且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所提出的发展理论都是针对当时发展面临问题的解答和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同时,社会贫富分化现象和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状况凸显。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矛盾冲突加剧,其中教育、医疗、住房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的起点。这些问题单靠市场经济的力量根本无法解决,只会加速社会两极分化。因而,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也就成了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7],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8]这表明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在于政府的有效治理与科学的宏观调控。而在此基础上所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所要着力解决的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是发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发展平衡和不平衡的统一,是发展短板和潜力的统一”。[9]树立协调发展理念,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就是要十个指头弹琴。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的总体布局,通过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倾斜和政府的有效治理,在增强国家硬实力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国家软实力建设,加强发展中的重大关系的科学合理安排,做到蹄疾而步稳,以此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和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
三、市场经济的演进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和谐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其中一个重大的指导思想问题就是——发展为了谁、怎样去发展、用什么样的自然观去处理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我国经济建设经过37年的高速发展,所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然而,在唯“GDP”论英雄、唯发展速度论成败的时代,环保实践处于两难境地。据《2015中国环境状况报告》显示,“2015年,首批实施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4年下降14.1%;全国主要河流、重点湖泊(水库)的967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Ⅰ~Ⅲ类水质断面占达比64.5%;全国遭受洪涝灾害省(区、市)因灾死亡人口减少76%,为历史最低;此外,自然保护区数目、森林覆盖面积增加,城市噪音、电磁辐射达标率上升。”[10]面对生态环境所出现的问题倒逼人们思考当下的市场经济发展体制。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体制之所以为当今人类所普遍采用,其奥秘和诱人之处取决于它所体现的效率,也就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较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比率。正是依靠这一体制,推动许多民族迅速摆脱了贫困的生存状态,进入了现代化繁荣发展之路。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类对自然界由被动到主导的变化,对人类来说是一种进步,而对自然界来说则是一种灾难。因此“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1]回顾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都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忽视对生态环境保护而付出了沉重的生态环境代价,教训极为深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重视加强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工作。但是在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认识上还不到位,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耗无节制、为了经济发展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由此导致能源资源紧张、生态环境问题突显。发达国家以及我国自身发展经验向我们昭示着一个深刻道理: 市场体制在运用利益分配方式鼓励强者的出现的同时,也催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市场竞争促使所有人都想法更多地利用资源获得自身眼前利益,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而忽视侵犯自然界所遭受的报复和惩罚。
从宏观上看,市场体制只是人类发展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工具和媒介,是人类改善现状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以往的关于市场体制的判断通常是发现直接的价值、肯定现实的利益和承认局部的成本,而忽视了间接的价值、长远利益与全局的成本。这虽然能够推动人类的进步,但并不是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价值取向。显然,当前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时代问题就是如何在坚持社会特色主义发展道路的前提下,进一步探索把市场经济带来的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控制到最低程度,又能充分发挥其效率。“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12]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破解了这一难题,其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指引。习近平同志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使命,对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跃进的世界发展潮流的客观规律全面把握,并最终形成了科学合理的绿色发展理念,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拓展了全新的时代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发展要求。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其实现的前提必然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此意义上,“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3]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发展的大局观、长远观和整体观。因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需要我们把握以下几点:首先,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朴素的绿色发展理念就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智慧。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发展活动中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自然的报复和避免误入歧途。其次,在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前提下,通过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路径,加快社会建设向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转变,在推进美丽中国的建设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全面形成。再次,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严格实施与生态建设的系统治理。环境治理过程中,不仅要将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看待,而且还要作为一个重大的民生实事来落实。牢固树立生态红线观念,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中推进“多规合一”和实现差异化绩效考核,在城镇化推进、农业发展、生态安全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与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法治化、制度化的理念来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后,不断加大对全民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使全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不断增强,真正形成一种自身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追求,进而通过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来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良性循环,最终走向和谐发展。
四、市场经济的演进与开放发展理念的内外联动
自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进入现代化进程以来,随着生产力和世界交往的发展,“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14]。而近代已降,中国受封建专制统治和闭关锁国等多方原因落伍,落后就要挨打。邓小平同志在总结这一历史教训时说:一定“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实行关闭政策的做法对我们极为不利,连信息都不灵通。现在不是讲信息重要吗?确实很重要”。[15]“不搞市场,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是自甘落后。”[16]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则亡。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社会,无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需要获得真实准确的信息,以便做出科学决策和精准判断。市场对资源配置状况的反映信号灵敏,并且自身具有开放性特征,通过市场上的各种经济信号能及时准确获取国内外的经济信息。同时,市场是联结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它对于发展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非常重要。邓小平强调指出:“我们发挥社会主义固有的特点,也采用资本主义的一些方法(仅作为方法使用),目的就是要加速发展生产力。”因为“社会主义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17]正是基于上述认识,改革开放后将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来实施。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这已为世界和我国发展实践所证明。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18]由此表明了改革开放是我国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也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只有坚持对外开放,主动顺应并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赢得经济发展与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另外,还要看到现在搞开放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同以往有很大不同,总体上有利因素更多,但也面临更深层次的风险挑战: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积极变化,但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形成依然任重道远;世界经济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但还没有找到全面复苏的新引擎;我国在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中的分量迅速上升,但经济大而不强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经济实力转化为国际制度性权力依然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体制力量仍显薄弱。
因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否则,无异于闭门造车,自甘落后。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一重要的经济体,中国与世界已经形成了相互依存、协同共进的利益共同体,尤其在机遇共享、命运与共的关系上日益凸显。习近平关于开放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在此形式下应运而生的,并注重解决的是当前中国与世界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树立开放发展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点:其一,推进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协调国内外需求、平衡进出口贸易、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步发展、在引进外资的同时注重引进技术和引进智力。从而丰富对外开放的内涵与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不断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其二,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通过多元平衡、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途径,促进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在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的优势互补中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及开放高地,以此逐步带动区域发展。其三,发展完善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通过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以开放促改革,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等方式途径,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
五、市场经济的演进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公平正义
树立新发展理念,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人、由谁共享有这个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价值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需要依赖于共同富裕或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为物质基础。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因为它是“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19]。而激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最有效的经济运转方式,只能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利用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及其它社会主义理论的显著标志。从改革的实践效果看,中国逐步强化市场机制作用的改革过程,不仅没有削弱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使中国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较快、人民生活有较大提高、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固本强基的新时期。当然,由于市场经济本身所存在的局限性等原因,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过程,也会出现一些矛盾和问题。但这些矛盾不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加强法制和管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能够解决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思想领域禁锢的逐渐破除,以及公民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的觉醒等因素推动,中国的大众政治参与在从传统到现代社会的转型中不断增强,同时伴随着全球网络信息化和大众文化的发展,人民大众对社会上出现的不公平、不公正问题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因此,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党坚持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否则,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长久维持。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所要解决的就是社会公平正义出现的偏差问题。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在坚持“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前提下发展市场经济,并通过国家政策体现,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真正体现。
因此,共享发展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一是坚持全民共享,不是少数人或一部分人共享。而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二是坚持全面共享,就是要通过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方面建设成果,全面保障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三是共建共享,共享的前提在于首先共建,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四是渐进共享,就是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这就需要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格局,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主要手段来促进再分配调节机制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解决好收入差距问题,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更公平的发展成果获得感,从而凝心聚力,稳步前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结语
我党在改革开放37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曲折发展历程中,充满艰辛,史无前例,前所未有。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严峻挑战,总是能够根据不断变化了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保持强大的战略定力,谋定而后动。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理念和战略来引领和指导新的发展实践,因而总是能够成功化危为机,开创新局面。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注重的发展是硬道理,上升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的高度,再到当前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每一次发展的新跨越都是通过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创新和完善来推动实现。正如马克思主义所认为的“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0]另外,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实质也是五对关系,这五对关系彼此融会贯通,互相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整体,这就需要我们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整体性和关联性,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本领和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水平,加快形成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推进营造崇尚创新发展理念的动力、注重协调发展理念的平衡、倡导绿色发展理念的和谐、厚植开放发展理念的内外联动、推进共享发展理念的公平正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氛围,进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开拓发展新境界。因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无论是生产力方面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方面的‘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都需要借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式来进行,都需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得以实现”。[21]
[1][5][7][8][9][13][18]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27,157,148,150,133~134,234.
[2]林志友.市场经济的演进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04).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70~371.
[6]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09-03-03.17:07.http://dangshi.people.com.cn/GB/146570/147953/8900006.html。
[10]2016-06-02.10:32来源:人民网-环保频道.http://env.people.com.cn/n1/2016/0602/c1010-28406364.html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59~560.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77.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
[15][1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06~307,364.
[1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9.
[1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6.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21]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M].上海三联书店,2005:90—91.
[责任编辑:符晓波]
2016-06-24
王振光(1979—),河南新乡人, 讲师,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2015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616
A
1003-4307(2016)05-0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