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与对策

2016-03-16段乐川

河南社会科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生产

段乐川,路 畅

论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变革与对策

段乐川1,路 畅2

(1.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2.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院,北京 100024)

媒介融合带来了新闻信息传播模式的巨大变革,使得整个新闻信息的生产由传统的单一形态的媒介产品生产转向多元交互式的全媒体信息生产。这一变革进而导致了新闻采编工作发生重构,包括采编地位、交流机制、采编主体和媒介产品生产方式等方面。这就必然要求采编理念、采编组织结构、采编流程,包括报道策划组织指挥体系等,都要进行不断创新。

媒介融合;采编工作;采编主体;集成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融合已成为当前媒介发展的主导趋势。在此背景下,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模式不断向纵深变革,多样信息采集、N次方的编辑加工、多端高速传播的全媒体信息生产模式日益成形。与此相应,整个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流程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呈现出集成式策划、聚合式加工、跨媒体编辑和个性化定制化传播等新现象、新特征。国内外学界对传统新闻信息传播流程有着丰富的研究,但对媒介融合中的新闻采编流程还缺乏系统而有深度的思考。因此,从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流程的视角,尤其是围绕采编工作进行探讨,无疑对更好地认识媒介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一、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多元性与集成性

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下媒介发展的主导趋势。从报纸采编数字化,到报网互动,再到报网融合全媒体传播,媒介融合进程在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下始终以新的方式在发展着。媒介融合不仅使整个新闻信息产品形态发生变革,新闻传播观念的创新,更导致整个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的革命,在更深和更广的层次上影响着未来和当下人类新闻信息的传播实践。正如张志安所言:“互联网给信息的传播方式、社会关系的连接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全局性的。在互联网的环境下转型,新闻业需要从理念上完成转变。”[1]媒介融合使整个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种颠覆性就在于,它是以互联网为中心建立起来的一个全新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如果说,传统新闻信息生产传播以单向和线性为主要特征,那么媒介融合中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则具有如下几个新的特征。

(一)新闻信息生产主体的多元性

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新闻信息生产的主体是专业媒介机构中的采编人员,由他们进行新闻信息的采集、编辑加工和媒介产品生产。从整个新闻生产的功能讲,采编分离,职责独立,相互配合,各司其职。从新闻业务流程上讲,信息的采集和编辑,前后有序,互为掎角,交相为用。在这种媒介环境下,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都是受过专业训练或是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但是,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信息的采编主体发生了巨大变化,专业新闻信息采编的门槛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而大大降低,新闻信息生产的垄断权在媒介技术的赋权下变得荡然无存。一是出现了大量的在新闻信息传播上能与专业媒体相媲美的自媒体公众号;二是出现了大批的公民记者,甚至有些公民记者的报道影响巨大。正如有学者所言:“自媒体的涌现宣告了传统媒体垄断的终结。传播不再是专业禁地,每个人都可能是传播主体。”[2]自媒体和公民记者的崛起,使整个新闻信息生产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给传统的专业新闻信息生产带来极大的挑战。近年,在诸如“天津港爆炸事故”等很多突发事件报道中,自媒体都成为“先声夺人”的重要信息源,成为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重要主体元素。

(二)新闻信息传播渠道的集成性

与整个信息生产相对应的是,新闻发布的渠道也发生很大变化,由此前各执一端、互不相通的媒介,逐步转化为系统性的、网络化的、互联互通的集成终端。传统媒介的新闻传播渠道是单一的,报纸新闻生产只管报纸,电视新闻生产专事电视,各自为政,互不连通。由传统的报业集团内部治理模式可以看出,不同的子媒体平台都是独立的组织系统,在新闻信息生产传播中是按照既有的媒介内容、读者和风格定位而进行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子媒体彼此之间,不仅资源无法实现共享,在信息发布传播上也没有过多的连通。然而,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之间互不连通的状况被基于互联网为中心的信息传播模式所改变,不仅同一媒介集团之间的媒介相互连通,而且不同媒介集团所属的媒介机构也都因互联网紧密相通。对此,资深媒体人石大东谈道:“过去遇到重点报道,一张报纸一篇稿子,现在则是报纸、网络、微博、微信、客户端,全方位、全时段、多渠道、多体裁,立体多维、联动互动。”[3]更重要的是,随着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受众在不断地变迁和转换,已经不再是传统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形态下受众类型化和泛化传播的状况,而是进入一个受众细分和个性化信息需求的新境界。媒介受众变迁带来的结果就是,微博、微信、APP等新型具有强大交互功能的社交媒介平台已然成为当下最主要的受众迁移区和集聚区。传统媒介要想占领新闻信息的传播高地,就必须开拓这些新平台。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新闻信息的传播形成了一个重要特征,即新闻信息传播的集成性。新闻信息传播既要立足传统媒介平台本身,又要高度重视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介平台,才能打造多端适配的集束式报道。

(三)新闻信息传播手段的立体化

与媒介平台相对应的是新闻信息传播手段的立体化。任何一种媒介都是由特定的符号模式构成的。特定的符号模式又构成一定的媒介模式。王振铎认为:“符号模式,是由一系列符号所缔构而成的精神文化产品而载入特定传播媒体的物质模式,也可叫作符号模型。”[4]在他看来,媒介创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编辑主体运用符号模式进行媒体建模的过程。从符号模式的角度讲,他指出传统报刊本质上是一种文图符号模式,影视媒介是音像符号模式。媒介融合带来的改变,就是不同形态的符号模式不断地交叉立体化发展,最终形成一个集合各种符号模式、具有多元交互特性、能够转换生成的新型媒介合成态。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新闻信息的呈现手段已经不再局限于文字、图片、音频或视频一种符号模式,而是这些符号模式的综合立体化和交叉一体化。比如,flash动画、互动图表、数字地图等多种新的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符号形态和传播方式在新技术的催生下被不断地应用到新闻信息产品的呈现上,从而成为新闻信息传播方式的新现象和新特点。传播手段的立体化,在很多媒体的创新实践中已经开始展现。比如,《纽约时报》2012年12月20日《雪崩:特纳尔溪事故》的报道,它将音频、视频、文字、照片等多种符号模式交互转换,给受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阅读体验。另外,新华社2016年6月20日推出的融合型正面报道《红色气质》,把大量的图片、音视频、flash动漫等穿插在影片中,通过多维立体的符号模式呈现给读者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也正是媒介融合报道手段创新的有益尝试[5]。

二、新闻信息采编工作:流程再造与机构重组

媒介融合不仅带来整个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的变革,更带来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流程的重构。在新媒介环境下,媒介融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采编工作的重构和变革,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新闻信息采编业务流程再造

传统媒介环境下,记者和编辑是整个新闻信息生产的主体。记者一方面在编辑的指导下进行新闻信息的采写,另一方面也主动独立地进行新闻稿件的组织,并接受编辑后期整合加工和优化,形成版面或栏目,然后进行传播发布。传统媒介环境下新闻采编流程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采编发”生产环节多,信息生产成本高。二是生产环节相对独立封闭,缺乏彼此之间的有机联系,尤其是缺乏编辑主体之间、编辑与受众、编辑与记者的即时性互动。这就造成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新闻信息采编流程不适应融合传播的新闻环境。如李从军所言:“在网络信息时代,技术的力量使得信息传播成本极大下降,信息传播的渠道几乎扩充到无限,传统的工作流程就无法应对,导致传统媒体在争夺用户、市场和舆论阵地的竞争中落在下风。”[6]如前所述,融合环境下的新闻信息传播是集成性的。而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采编是各自为战的,这样不仅造成采编资源成本的极大浪费,而且也无法形成协同一体的传播合力。因此,再造新闻信息采编流程,就必须对新闻采编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布局,打破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媒介介质壁垒,形成采集、加工和发布三个环节专业分工、环环相扣、一体运行的流程布局。流程再造一方面可以有效打破介质壁垒,形成覆盖各种媒介产品形态的集成化传播局面;另一方面有利于内容生产主体,包括编辑、记者、技术人员、营销人员等协同生产、联合作战,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媒介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这方面,国内外的媒体都进行过很多的探索和创新。以纽约时报为例,该报社于2014年成立超级编辑部,重构采编流程,确立编辑主体的指挥协调地位,让报纸网站编辑、社交媒体编辑、制片人、设计师、开发人员等在报道中起到更核心、更重要的作用。再如,人民日报在2015年成立全媒体平台,打造“中央厨房”,这实际上也是采编业务流程的再造。

(二)新闻信息采编组织的重组

传统媒介环境下,采编组织形态是以专业领域分工的,每一个部门按照新闻信息行业属性设置部门,平行布局,互不干涉。与此同时,传统媒体新闻采编部门和新媒体新闻采编部门也是两个系统,运行特征是任务驱动、平行发展。遇到新闻事件,往往是一个集团多个媒体派去很多记者,不仅造成人力重复投入,资源极度浪费,而且导致新闻内容生产同质化。另外,传统媒体组织架构从采编、经营到行政,形成一套层级多、部门细、职能杂的组织形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闻生产力的提升。在媒介融合环境下,要适应新闻信息传播的集成性、立体化,就必须对媒介组织,尤其是采编工作进行组织重构,力争形成新闻信息采集、产品创意策划、集成发布和技术支撑等多位一体、协同创新和高效运行的组织形态。这样的组织形态一方面能够强化全媒体形态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另一方面能够打破不利于资源共享的部门壁垒,便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运行,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新闻信息采编生产的效率,降低新闻信息的生产成本。以人民日报为例,全媒体平台由三大平台构成,分别是采编业务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和全媒体新闻空间平台。在采编业务平台中又对传统采编人员进行机构划分,即指挥部门、信息收集部门、采集部门、编辑加工部门、产品推销部门等岗位。而这些部门又以指挥员为中心,形成超级编辑部,履行一体化报道策划指挥调度职能[7]。

(三)新闻信息采编交流机制创新

媒介融合不仅是平台的融合,也是产品的融合。产品的融合,不是新闻信息表现手法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呈现方式的创新给用户创造出无可替代的阅读体验,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用户参与到新闻信息的互动中来。这就要求,包括采编在内的新闻信息生产主体需要加强彼此间的交流、沟通和协调,真正建立一种新的开放即时自由的交流机制。比如,要进行数据新闻产品的生产,就要整合媒介信息资源中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各类资源,协调发挥各方作用。要增强动画表现,就要协调技术人员参与创意加工制作美化。这些都需要即时通畅的协调沟通机制。因此,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信息生产主体的交流沟通机制,已经成为新闻采编运行机制改革的重要现实命题。从媒介融合实践看,新闻信息采编的交流机制已经从实体定时交流逐渐转向虚拟即时交流,从单向部门交流转向跨界协同交流。比如,传统媒体以日、周和月为时间纬度的编前会务交流机制,已经很难适应媒介融合环境下瞬息万变的信息传播环境,尤其是面对突发新闻事件报道。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突发事件报道过程中,一些主流媒介的新闻报道团队开设了“微信群”和“微博群”,打通前方和后方,增强即时互动交流。这实际上就是虚拟即时编辑部,其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适应新常态的互动交流机制,使新闻信息的生产更加准确、权威和完美。

在媒介融合新闻报道过程中,围绕新闻事件成立的报道项目组,组建包括记者、编辑、技术、营销、创意设计等部门在一起的跨界队伍,目的也是为了采编主体之间更好地交流沟通,从而实现媒介产品表现形态的创新。这种创新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工作形态,无论是在机制构成要素、运行时效、表现形态,还是在机制的组织、主体和方式上都具有全新功用,可以说发生了巨大的“衍化”和演变,更好地实现从实体定时交流到虚拟即时交流的转变。

三、新闻采编工作变革的对策:资源优化与机制创新

媒介融合已导致整个新闻信息的采编工作发生根本性变化,传统的媒介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环境下的新闻生产力,笔者认为对采编工作进行改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配置资源,确立采编发集成一体化的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模式

在新闻生产传播中,采编工作是媒介产品生产与传播的中心环节,是决定着媒介产品形态、性质和质量的关键所在。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新闻信息的采访和编辑是单一业态的,业务流程对应也是单一业态的。从时间的纬度来讲,传统的采编流程是有固定时间的“采编发”时间模式。受到版面或频段等限制,传统采编流程并不是按照新闻事件本身发展来进行的。从空间的纬度来讲,传统的采编流程是平面的,由信息采集到编辑加工,主要围绕一种产品形态的生成。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新闻信息的采编流程是立体的。从新闻信息的多元呈现,到编辑加工的多模构建,再到终端的多样适配,整体显现出立体的业务流程。这就要求从新闻信息的采集,到编辑加工,再到发布传播,都必须是集成多样性的。从采编理念上就要改变对新闻信息的概念、形态的原有认识,从根本上确立互联网思维下的新闻产品概念和形态,明晰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产品的集成性、应用性、可视性、数据性。紧紧围绕内容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地进行集成式策划、多样采集、聚合式加工和整合式发布的改革探索,从而加快完成从单一媒体的新闻信息生产模式向全媒体新闻信息生产模式的转变。

(二)重置组织结构,打造中央超级编辑部

媒介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是一种社会组织。无论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介,都是一种由特定人员构成的社会组织,并运用一定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进行信息传受的社会组织。从社会组织学的角度来看,媒介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组织变革。传统的媒介组织架构是按照行政、采编、经营和后勤的职能划分而形成的一种媒介组织形态。但是,这种组织形态已经无法适应采编流程集成化的要求。一是容易造成采编资源的浪费,无法最大限度地实现采编资源合理配置。二是不利于形成集成策划、采访、编辑和发布的立体式全媒体化新闻信息生产方式。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传统媒介的组织形态是层级式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模式既造成内部交易和运营成本的资源浪费,又不利于融合环境下记者编辑的适时即时交流与团队合作一体协调。因此,在媒介融合形态下,媒介组织要遵循自由、平等和开放的理念,组成网络式、扁平化、项目管理式的无边界媒介组织。在这方面,广州日报进行了很好的探索,2014年12月1日广州日报中央编辑部正式开始运作,由夜编中心、大洋网、全媒体中心、音视频部、数字新闻实验室等部门组成[8],搭建覆盖纸媒和新媒体的新闻统筹平台,其目的一是更好地整合资源配置,二是加强对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统筹指挥协调,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媒介融合进程中媒介业务形态各自为政、互不连通的状况。

(三)创新新闻信息的生产机制,强化用户在信息生产中的作用

在媒介融合实践中,用户是检验新闻产品水平的试金石。在传统媒介环境下,新闻传播主体也非常重视受众,无论是信息传播的内容,还是传播的手段,尽量都做到以受众为本。很多媒介甚至在新闻传播、媒介改版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方方面面的受众调查,最后在调查基础上,进行媒介创新。然而,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受众已经变为用户,在整个新闻信息生产传播中的地位、角色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众已不仅仅是新闻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成为新闻信息的主动接受者、能动参与者、灵动生产者,甚至是碎片化传播中新闻信息传播广度的重要决定者。这就必然要求新闻信息采编流程必须将用户放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树立起明确的用户中心观,以用户为中心,真正地使新闻“采编发”和用户有机结合起来,让用户融入和参与到新闻信息的生产、传播的所有环节中,包括策划、采集、编辑加工、传播发布。更重要的是,在整个采编过程中,要做到从用户需求和体验出发,反向匹配报道资源,打开用户参与新闻信息生产传播的“旋转门”,构建采编用户一体化生产传播机制。

(四)强化技术研发理念,发挥技术在采编流程创新中的引领作用

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技术既是变革的动因,更是决定变革成败的关键。从传播技术的角度来看,媒介的发展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一部媒介技术史,由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由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莫不遵循着技术不断演进的媒介发展定律。技术的突破又总是与媒介传播质量和效益的提升交相呼应,并以此推动着人类传播力的发展。王振铎在《编辑学原理论》一书中指出,人类媒介发展大致主要围绕着三个纬度即传播的广度、深度和厚度来进行媒介的变革和提升。他从编辑学理的视角提出编辑创造媒介的编辑本质论,并以此来审视媒介变迁演化的内在逻辑。以这个视角来看,媒介融合实际上是媒介转型过程中的一次传播力提升,从传播广度、深度和厚度上更好解放人类的信息生产力和接受力。而这种传播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传播技术或媒介技术的改进而完成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媒介对技术开发和运用相对缺乏经验,在技术创新上有着先天的不足。传统媒介在由技术主导的这场媒介演变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适应的状态。恰恰相反,以新浪、网易、今日头条等为代表的新型互联网媒体在媒介变革中却占得先机。要更好地推动采编发流程的再造,就必须树立技术引领的观念,引进适合采编业务需要的新型技术系统,满足“采编发”和用户协同一体化的管理需求。例如,在编辑集成加工环节,如何制作更加生动的动新闻、数据新闻等创新产品,将先进技术与优质内容相融合。在新闻采集环节,如何利用无人机队,以动感直观的多维视角采集重大突发事件,也是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和创新的。还有,网络、微信、微博和其他移动终端界面的视觉效果,交互功能的用户体验的不断改进创新,都处处要求媒介技术永不停息地变革推动。

媒介融合,从本质上讲,是媒介平台的再造,即从单一媒体转变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全媒体信息生产传播平台。从信息生产传播的角度讲,媒介融合就是新闻信息采编模式的变革,即从单向线性的信息生产传播模式转向多向交互式的信息生产模式。这些变革,带给传媒采编工作的影响,不仅表现在采编理念的创新、采编组织结构的再造,而且在整个采编流程上,包括报道策划组织指挥体系上,都表现出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这正是媒介融合完成平台再造的核心所在。需要指出的是,媒介融合中新闻采编工作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新闻传播业态创新的一项重大改革,涉及媒介创新的方方面面。它既有新闻采编的管理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新闻采编的理念观念问题;既有采编队伍的能力素养问题,也有采编队伍的考核激励问题。

[1]张志安,刘文骁.互联网催生传统新闻业的三个变化[J].新闻战线,2015,(1):29—31.

[2]李从军.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6.

[3]石大东.如何打破体制机制壁垒 建设融媒体平台[J].中国记者,2016,(8):7—9.

[4]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56.

[5]李雪昆.《红色气质》:时长虽短“气质”不减[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07-13(7).

[6]李从军.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4.

[7]何炜,张旸.“中央厨房”烹制新闻美味——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创新融合发展途径的实践[J].中国报业,2016,(4):16—18.

[8]伦少斌,林静,黄嘉瑜,王浩.广州日报编辑部正式运作[N].广州日报,2014-12-02(1).

责任编辑 嵩 阳

责任校对 陈 曲

G20

:A

:1007-905X(2016)08-0097-05

2016-05-20

2015年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5CXW012);2015年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支持项目(2016-cx-006)

1.段乐川,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媒介理论与编辑思想史研究;2.路畅,女,河南宁陵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闻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生产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用旧的生产新的!
《融合》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书,最优雅的媒介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