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籍英译的偏向与本质的回归
2016-03-16赵彦春吕丽荣
赵彦春 吕丽荣
(1.天津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天津 300204;2.天津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 300204)
中国典籍英译的偏向与本质的回归
赵彦春1吕丽荣2
(1.天津外国语大学 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 天津300204;2.天津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天津300204)
摘要:21世纪迎来了中华典籍英译的高潮,相关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深入与拓宽,但在典籍英译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仍有核心空间鲜有触及。现有译论大多从文化角度或宏观语境的角度切入,虽厥功甚伟,但几乎没有涉及翻译的本质与机制,有的研究也有偏离“翻译”本质的倾向。本文总结近年典籍英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典籍英译的本质与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有助于今后的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典籍英译;研究回顾;本质;机制
国学典籍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绚丽多彩的瑰宝。国学典籍英译始自17世纪末,国学典籍英译研究虽然滞后一些,但在20世纪下半期也开始逐渐兴起。中国典籍英译的地位空前提高,队伍日益壮大,研究成果呈现出逐年增多的态势(王宏,2012:9)。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时代强音乃至我们的国策。国学典籍外译的实践与研究几成显学,甚至成了一些学者的历史担当。然而,随着典籍英译研究队伍的壮大与研究的不断拓宽与深入,我们也面临一个困境。由于跨学科、边缘学科的兴起冲淡了我们对翻译本体的认识,我们似乎总在外围打转, 纠缠于“典籍”的表层问题,由此而偏离了典籍英译的核心——即文本、典籍性和英译实质。
中华典籍不同于普通文本,其本身具有特殊价值。要正确认识典籍英译,我们必须回归典籍英译本身。毋庸置疑,典籍英译研究可以看作翻译学的一个分支。正因如此,我们对它的研究也应始终围绕“翻译”的本质问题来进行,因为这是典籍英译之本,即是说,我们不能脱离或偏离翻译的本质界定而另辟他途,也不能游离其本而求之其末。典籍英译涉及两个重要概念,一个是“典籍”,另一个是“英译”。这两个概念同等重要,分别是其必要条件,两者结合而构成其充要条件。如要搞好典籍英译研究,首先要搞清其本质与机制,唯其如此才能在典籍英译研究上有所突破,否则再多的研究也如同无根的大树,即使枝叶繁茂,也容易被推倒。
回顾近年来的典籍英译研究,不难发现其对翻译本质与机制的偏离。回归文本,探究典籍英译的本质和机制,以期对典籍英译及其研究有所启示是本文初衷。
1典籍英译研究回顾
21世纪后,典籍英译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们且做归纳,大致有以下几类:
1.1 以某一西方理论为指导的宏观探索
李秀英(2006:52-55)的《华兹生英译〈史记〉的叙事结构特征》以叙事学理论为指导对该译本的叙事结构及基础进行探索;山东大学姜燕(2010)的博士论文《理雅各〈诗经〉英译》借鉴权利关系理论对理雅各不同的《诗经》英译本进行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刘雪琴(2010)的博士论文《〈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借鉴认知语境理论对《论语》英译本的副文本进行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姜怡(2010)的博士论文《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以互文性理论和模因论为基础,以语料库为支撑,探讨典籍英译中所需的互文多维视阈融合翻译策略;曹威(2010:109-113)的《儒家经典翻译的诠释学理论前提——以英译〈论语〉为例》借助诠释学理论进行研究;王勇(2011)的著作《〈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以转喻理论为指导对《论语》英译进行历时研究;杨珉子(2011:165-167)的《从霍米巴巴文化翻译理论看汉语典籍英译》对典籍英译方法进行文化视角的探讨;湖南师范大学李钢(2012)的博士论文《和而不同》借鉴翻译操纵理论、翻译目的论、描述翻译理论等对《论语》英译进行历时研究;张柏兰(2013:78-80)的《文化图式视域下的中国典籍英译——以《红楼梦》英译为例》以文化图式理论探讨中国典籍英译的问题;杨静(2014:156-159)的《“和而不同,相得益彰”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转换方法》以比较哲学为视角,从认识论、方法论上探讨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方法;任瑞罡(2014:114-117)的《典籍英译的关联理论解读》探讨关联理论在典籍英译过程中的理解和表达;王君(2015:41-43)的《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对外传播研究》将译者为中心为主体转换到以受众为中心为主体,强调读者的作用和地位。
1.2对方法或策略进行的研究
李文革(2001:16-20)的《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问题》针对典籍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难点问题提出可供选择的翻译方法,并对文化特有词的理解与英译的“文化对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七种“文化词”的翻译方法;王东波(2007:118-121)的《语际翻译与文化翻译——兼论中国传统典籍翻译策略》提出了异化和归化交互使用的翻译方法;徐珺和霍跃红(2008:45-48)的《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探讨典籍英译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适用的策略和方法;李书琴和钱宏(2008:92-95)的《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以《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为例,探讨文化典籍的翻译策略,并指出语义翻译是较佳策略;徐珺(2009:88-95)的《21世纪全球化语境中的汉文化经典外译策略探索》从文化与翻译的关系出发,结合具体案例对汉译外策略进行探讨;杨平(2011:57-61)的《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思考》对哲学典籍的翻译进行文化维度的分析;华东师范大学潘震(2011)的博士论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提出了“情感归真”的翻译策略;赵冬梅(2013:105-106)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翻译策略的应用——以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为例》提出在翻译策略上采用归化异化相杂合的方式;杨静(2014:131-136)的《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详述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诠释法和转换法,以便体现中国哲学思想和语言的特质,避免西方文化的预设;李金涛和孙艳洁(2014:22-25)的《异化与归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提出以异化与归化翻译策略作为指导,以避免译本中的文化亏损与缺失现象;纪蓉琴(2014:54-58)的《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通过对《孙子兵法》的英汉元语篇标记语的对比分析,认为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可以为典籍英译提供微观层面的策略定位及选择的客观依据;訾晴(2015:69-70)的《厚翻译与中国英语——中国典籍英译策略研究》指出可采用厚翻译与中国英语相结合的翻译手段。
1.3从宏观层面探讨典籍英译或对典籍英译做出界定
卓振英(2002:23-26)的《典籍英译:问题与对策》针对典籍英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霍跃红(2005:52-55)的《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探讨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要翻译典籍、由谁来译、怎样译,其答案是:主体是中国人,当采用异化策略;赵文源(2006:104-108)的《关于典籍英译过程中的考辨—兼与卓振英和杨秋菊两位先生商榷》对考辨在典籍英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探索;蒋坚松和彭利元(2006:72-75)的《文化语境与中国典籍翻译——关于一个研究课题的思考》对文化语境在中国典籍翻译中的必要性、可行性、内容和意义进行了探讨;班荣学和梁婧(2008:163-166)的《从英译〈道德经〉看典籍翻译中的文化传真》探讨了英译典籍中文化传译的保真问题,指出应在书面意义和语言形式上再现原文本的风格和内涵;邓巨和刘宗权(2009:114-117)的《论典籍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以〈道德经〉英译为例》梳理并总结了文学意义的构成以及古今中外对意象的不同理解,并以《道德经》的英译本探为基础讨中西意象转换的文化差异问题;蒋坚松和陈惠(2010:134-137)的《语境·文本·文化·文体——语境与典籍翻译的三重关注》以《坛经》英译为例,探讨理解和传达过程中的语境问题,着重传达语境信息的若干原则和方法;王宏印(2010:127-133)的《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概念、理论与技巧》探讨了中国文化典籍英译的概念、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郭尚兴发表了《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认知的多重历史视域融合》等一系列论文(2010:138-142;2010:1-5;2013:58-63;2013:77-84)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认知、目的、性质、原则等进行了探讨;黄中习(2010)的著作《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以〈庄子〉英译为例》以整体论观点为指导以《庄子》英译为例证对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标准进行研究;苏州大学付瑛瑛(2011)的博士论文《“传神达意”——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对汪榕培的“传神达意”思想进行研究,并尝试把“传神达意”建设成一个中国典籍英译的理论体系;此外还有黄海翔(2011:118-124)的 《规范伦理学视角下典籍英译异化策略的再审视——兼评〈孙子兵法〉Mair英译本的杂合伦理观》等等。
1.4对典籍英译研究的成果、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黄颖和胡东平(2015:27-28)的《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成绩、问题与对策》指出了现阶段我国典籍英译工作已经取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选材单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程度低、对外传播的渠道有待完善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谷湘琼(2015:155-156)的《中国典籍英译:成果、问题与对策》指出了我国典籍英译存在选材单一,研究的文本不够广泛、理论与实践脱节、对外传播效力有待加强,投入不够和典籍英译人才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通过上面的一些研究的回顾,我们发现国学经典翻译的研究已蔚为壮观,有很多真知灼见,很令人欣慰。但是大多研究都是用某一非翻译学理论来解释典籍英译的现象或是对翻译策略进行探讨,而且多以文化因素作为切入点来探讨典籍英译,几乎没有文章涉及典籍英译的本质及其机制。如果我们对翻译缺少统领性的本位认识,即便在翻译策略这一宏观问题我们也就很难达成一致意见。因此,对典籍英译本质与其机制进行探讨就很有必要,这将能指导我们的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有利于中华经典的有效传播。
2典籍英译的本质
顾名思义,典籍英译是对我国经典作品的英文翻译。翻译难,经典翻译尤难。但是我们需要弄清为何难,难在哪里,这便涉及翻译的本质乃至典籍英译的本质了。要搞清典籍英译的本质是什么,就必须先搞清翻译的本质是什么。
近年来的典籍英译研究与普通意义的翻译研究一样越来越趋向于采用其他学科的理论来解释典籍英译现象,如以叙事学理论、互文性理论、模因论、权利关系理论、认知语境理论、转喻理论、诠释学理论等非翻译学理论来研究典籍英译。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释典籍英译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但它们毕竟不是翻译学的中心理论,自然也不可能成为典籍英译的中心理论。典籍英译的核心是翻译,所以应该由翻译学本身的理论作为核心理论。虽然有些学者采用所谓的翻译学理论,但也只是借翻译学之名行非翻译之实,比如霍米巴巴的文化翻译理论、翻译操纵理论、翻译目的论、描述翻译理论等。这些理论大多属于文化学范式或深受翻译学文化转向的影响。它们将翻译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大的文化因素方面,乃至于抛弃文本本身,这将无疑偏离翻译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自然也无法成为典籍英译的核心理论。还有一些研究从历史、政治、文学的角度切入对典籍英译的方法或策略进行研究,但却过分考虑读者需求、赞助者等文本外因素,而忽略了文本本身的语言因素。毕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离开语言,就无所谓翻译了。不可否认,典籍涉及或蕴含的这些因素确实是制约典籍英译的因素,但这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它们是影响典籍英译的外部因素,是不恒定的,而且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我们认为这些研究没有深入到翻译的本体研究。典籍英译的本质是典籍英译的是其所是,不是其他文本的翻译方法所能充分解决的。基于此,典籍英译应突出“形式”的意义与制约,将文本的形意张力作为核心研究,将关联与趋同作为原则,将其他语篇因素作为可调配的参数。
翻译的本质是什么?严格说来,是源语信息在译语中的再现,我们可以用“换易言语使相解”进行最为宏观的概括。换易言语的过程即是译者根据人类交际的关联原则(Sperber&Wilson,1986/1995)对原作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Gutt,1991)。由于这一过程是动态的,赵彦春(2003:118)给出了更准确的定义:翻译不是静态的代码转换,而是以关联为准绳,以顺应为手段,以意图为归宿,尽量使译文向原文趋同的动态行为。以此可见,翻译不只是一个语码转化过程,它是涉及诸多变量或参数的动态的交际行为。翻译以原文为根本,这要求我们准确传达原文的交际意图,尽可能多地关照各种参数,尤其是形意张力参数。
典籍翻译当然属于翻译,而且我们有时也很难区分经典与非经典,不过我们可以把典籍英译看作一个次类,这主要是基于研究对象的紧迫性和特殊性以及学科分类的需要。
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其经典性,即它是形神兼备且历久弥新的作品,这类作品多是诗化哲学的文本。其中所涉及的参数要比其他类型的文本多而且明显而严格,比如形式是经典的重要指标,且看《三字经》为每行三个汉字,无一例外,《千字文》为骈体文,每行四个汉字,全篇一千汉字,无一字重复。“十六字令”规定了16字,多出一个字便不是这一类别了。很多宋词,如“长相思”“江南子”都是通韵——如果超出限定那就不是这些词牌的词了。有些经典虽无字数限定,却也有其他方面的严格限制,比如《道德经》虽然无严格的诗体形式,整个语篇却是诗性语言,文辞精炼、对称,而且很多句子也押韵合辙。简单说来,经典的形式特征都是其强制性特征,舍之便无所谓此类经典了。可见,形式是这些语篇的重要参数,而且形式本身就是意义——表达文体类型的意义和相关的联想意义,比如“长相思”的通韵这一韵式既表明这个词牌的独到韵式同时也能引发延绵不断的联想。当然仅仅强调经典文本的形式是不够的,形式与内容是不可分的,而且两者之间形成营造诗学文本的张力,即形意张力。中国典籍不仅参数多,而仅就形意张力而言,其张力也更大,因此典籍英译相对于普通文本难度要大,要求也更高。由于“不可译性”的制约,典籍英译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的,比如,如何将《三字经》《千字文》译成真正意义的英语而不仅仅是语义解释或注解呢?对任何译者而言这都是一个挑战,但这是必须接受的挑战,否则就无以构成自主自足的与原文等值的文本。典籍英译的本质决定我们必须形神兼顾,否则经典英译将失去经典的价值而沦为普通的语义阐释。那么,如何做到“以经译经”呢?我们将过渡到下文,探讨典籍英译的机制。
3典籍英译的机制
近年来的典籍英译实践及研究深受文化转向的影响,更加注重文化因素的操控而忽略了文本自身的构成。就翻译方法或策略而言,也主要是以文化因素为着眼点,以归化、异化为手段而进行的。其结果大多数典籍英译以语义内容的解释为主导,完全或几乎完全忽略了语篇的形意张力。这说明译者和论者均没着眼于典籍英译的本质与机制。
本质决定机制。经典英译不能仅仅表现为对原文的语义阐释和注解,中国典籍的文体形式本身就是我国独特文化的体现。丢失了形式,其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必然得不到完全的展现。比如有些译者将《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道德经》译成散体形式而非韵体形式,有的虽是韵体却没有满足形式的强制性要求,比如《三字经》译文没有表现为每行“三字”的限定,却冠名“ThreeCharacter/Word…”之类;《千字文》译文没有满足每行“四字”,全篇千字且无一字重复的限定,却命名为“OneThousandWords”之类。这对于这些典籍来说,其价值不仅大打折扣,而且也显得荒谬,有可能会产生名不符实的负面影响,使西方读者误认为中华典籍不过如此。有鉴于此,对经典英译的机制进行探讨就很有必要。
翻译的运行机制体现为一个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的、辩证的层级体系。这一体系由原则与参数构成,即前文所说的关联与趋同原则以及原则统领下的各项可供调控的参数,即本文讨论的形意张力参数。原则是不可违反的,而参数是可以调变的(赵彦春,2005:22)。关联原则和趋同原则作用于形和意之间的张力,在形所蕴含的意充分显现,使本身就是意的形也能“再现”(赵彦春,2005:111)。就译者而言,必须基于文本,遵守关联与趋同这两大原则,打破语言的壁障以表现或表征原文的形意张力。或者说,在满足关联原则与趋同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准确地把握其形意之间的张力,同时灵活调变其中所蕴含的其他参数。就典籍英译而言,中国典籍的语言具有不同于其他文本的特点,语言凝练,富有中国文化特色。如前所言,中国典籍的形意张力更大。比如《三字经》《千字文》《道德经》等,由三字、四字或其他固定的语言形式编写而成,其形式蕴含意义或其形式本身就是意义,是文本的区别性特征,代表着我们独特的文化内涵。因此对其进行英译时要特别注意形意张力,既不能舍形取意也不能取意舍形。
典籍的语义内容当然是典籍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等的体现,对其进行准确的翻译自不必多说。但典籍的另一维度往往被忽略,这就是典籍的诗性。在典籍文本中,语言形式具有偏离常规的倾向,由此而加大形意张力,增强意义潜势。这就使得其形式不得不译,舍之则译犹不译。因此,经典英译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诗性的再现。总的说来,典籍英译的机制就是以关联与趋同为原则,对原典籍文本进行“形译”(形式的翻译)与“意译”(语义内容的翻译),最终使译文的形意张力达到最大化,将蕴含于典籍中形式与语义内容中的价值充分“再现”,以使译语与原文等值,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由于中国典籍意蕴丰富,文体特征明显,英语似乎没有足够的语言资源来将文体形式或诗性这些元素展现出来,当然译者本身的能力也是一个制约因素。在很多论者看来,典籍的意蕴和特征不可能用英语翻译出来或完全翻译出来,这便是翻译的不可译性或可译性限度了。但典籍英译并非不可为,就看我们如何认识和操作了。那么,如何做到“形译”与“意译”,即实现形意张力的最大化呢?这就涉及到具体的操作手段。在经典英译这一系统内任何成分都可以被否决(veto),但是任何否决都是有条件的,都是为整体效果服务的。
类比(analogy)是操作的基本手段,也是典籍英译的核心所在。所谓类比,即是以不同类但相似的方法来解决矛盾,用于翻译即是突破语言的故障来表征原文,使译文在整体上象似于原文,使译文成为自主自足的文学文本,与原作等值,或者说是译文所表征的“原文”。类比是一个开放的空间,译者可以这样类比也可以那样类比,但应以最佳关联为准绳。比如“字”是汉语独特的表意手段,英语中没有“字”这一概念,我们可以用相似的“词”(word)来类比,所以赵彦春英译的《三字经》叫作“ThreeWordPrimer”,其英译《千字文》叫“OneThousandWords”。再如,汉语的“韵”附着于汉字之上,汉语的韵不同于英语的韵,翻译时原语文字不再存在,所以原语的韵也就不存在了,但我们在译语中寻找英语的“韵”,由此而以韵译韵。就诗性的处理而言,也需求诸类比的方法,比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中的“吴山点点愁”就属于偏离常规的拟人化手法,译文同样采用拟人手法,比如赵彦春译为“TheWooHillsbowdowninsorrow”,译文否决了原文中的“点点”,而其情与愁则通过专有名词“Woo”的编码和“bowdown”这一形象的切换,取得了类似于原作的效果,由此保证了诗性的传达。
需要说明的是,类比不是简单的“翻译技巧”或“翻译策略”,而是翻译的本质规律所在,属于翻译的本质属性范畴(赵彦春,2005:224),只是在典籍英译中类比方法更为凸显,成了有意识的操作依据。
以上所探讨的翻译机制可以有效地应用于经典翻译,而且可以很好地解决长期以来的归化、异化之辩等问题,也给翻译批评提供了依据。
4结语
在21世纪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呼声日益强烈,典籍英译成了文化输出的重要成分,因而以此为视点的研究越来越多,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但是我们也遇到一个困境,即我们输出的内容是中华文化,而从事研究的工具多是西方理论。有些理论确实有解释力,但有些理论却也有误导的作用。在此形势下,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被众多的理论冲昏头脑,对典籍英译的研究还要站在本体论的高度上予以考察和探索,由此认清典籍英译的本质与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加深研究。讨论表明,典籍英译的机制应当是以典籍的形意张力与各参数的灵活调变为主导,在满足关联与趋同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其他参数,做到形神兼备以保证文本的自足性,从而更有效地树立中国的文化形象,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Gutt,Ersnst-August.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M].CognitionandContext.Oxford:Basil, 1991.
班荣学,梁婧. 2008. 从英译《道德经》看典籍翻译中的文化传真[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63-166.
曹威.2010. 儒家经典翻译的诠释学理论前提——以英译《论语》为例[J]. 外语学刊 (6):109-113.
邓巨,刘宗权. 2009.论典籍翻译中的意象转换——以《道德经》英译为例[J].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114-117.
付瑛瑛. 2011.“传神达意”——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体系的尝试性建构[D]. 苏州:苏州大学.
谷湘琼. 2015.中国典籍英译:成果、问题与对策[J]. 海外英语 (5):155-156.
郭尚兴. 2010.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认知的多重历史视域融合[J]. 大连大学学报 (1):138-142.
郭尚兴.2010. 论中国典籍英译的几个基本问题[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1):1-5.
郭尚兴.2013.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目的与性质[J]. 语言教育(1):58-63.
郭尚兴.2013. 试论中国哲学典籍的英译原则[J]. 外文研究(3):77-84.
黄海翔.2011. 规范伦理学视角下典籍英译异化策略的再审视——兼评《孙子兵法》Mair英译本的杂合伦理观[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18-124.
黄习中.2010. 典籍英译标准的整体论研究——以《庄子》英译为例[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颖,胡东平.2015. 中国典籍英译理论与实践、成绩、问题与对策[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11):27-28.
霍跃红. 2005.典籍英译:意义、主体和策略[J]. 外语与外语教学(9):52-55.
纪蓉琴.2014. 元语篇的主体间性建构与典籍英译[J]. 上海翻译(2):54-58.
蒋坚松,陈惠.2010. 语境·文本·文化·文体——语境与典籍翻译的三重关注[J]. 大连大学学报(1):134-137.
蒋坚松,彭利元. 2006.文化语境与中国典籍翻译——关于一个研究课题的思考. 中国外语(2):72-75.
姜燕. 2010.理雅各《诗经》英译[D]. 山东:山东大学.
姜怡.2010. 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
李钢. 2012.和而不同[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李金涛 孙艳洁.2014. 异化与归化——以《楚辞》典籍英译为例[J].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3):22-25.
李书琴,钱宏.2008. 试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典籍翻译策略之选择[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92-95.
李文革.2001. 中国文化典籍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问题[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S1):16-20.
李秀英.2006. 华兹生英译《史记》的叙事结构特征[J]. 外语与外语教学(9):52-55.
刘雪琴. 2010.《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潘震.2011. 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任瑞罡. 2014.典籍英译的关联理论解读[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5):114-117.
王东波.2007. 语际翻译与文化翻译——兼论中国传统典籍翻译策略[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118-121.
王宏.2012. 中国典籍英译:成绩、问题与对策[J].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3):9-14.
王宏印. 2010.中国文化典籍翻译——概念、理论与技巧[J]. 大连大学学报 (1):127-133.
王君.2015.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中国文化典籍英译对外传播研究[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41-43.
王勇.2011. 《论语》英译的转喻视角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徐珺,霍跃红.2008. 典籍英译:文化翻译观下的异化策略与中国英语[J]. 外语与外语教学 (7):45-48.
徐珺.2009. 21 世纪全球化语境中的汉文化经典外译策略探索[J]. 外语教学(3):88-95.
杨静.2014. 论中国哲学典籍英译方法[J]. 学术探索(2):131-136.
杨静.2014. “和而不同,相得益彰 ”中国哲学典籍英译的转换方法[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5):156-159.
杨珉子.2011. 从霍米巴巴文化翻译理论看汉语典籍英译[J]. 海外英语(12):165-177.
杨平.2011. 中国哲学典籍翻译的文化思考[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5):57-61.
张柏兰. 2013.文化图式视域下的中国典籍英译——以《红楼梦》英译为例[J]. 贵阳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2):78-80.
赵冬梅.2013. 中国文化典籍英译中翻译策略的应用——以辜正坤《道德经》英译本为例[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105-106.
赵文源.2006. 关于典籍英译过程中的考辨——兼与卓振英和杨秋菊两位先生商榷[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104-108.
赵彦春.2003. 关联理论与翻译的本质——对翻译缺省问题的关联论解释[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3):117-121.
赵彦春.2005. 翻译学归结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卓振英.2002. 典籍英译:问题与对策[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3):23-26.
訾晴.2015. 厚翻译与中国英语——中国典籍英译策略研究[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69-70.
吕丽荣,女,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语言学、翻译学研究。
责任编校:冯革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3-0095-06
收稿日期:2016-03-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经》英译译本分析研究”(13BYY031)、中共中央编译局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毛泽东诗词英译研究”(15SQWT1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赵彦春,男,天津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文学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翻译学、语言学研究。
TheDeviationoftheTranslationofChineseClassicsandReturnofIt’sNature
ZHAO YanchunLV Lirong
Abstract:The 21st century has ushered in a tide of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and related studies are expanding in depth and width.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crucial areas rarely touched upon in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spects. Most exist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are those from a perspective of culture or a macro context. Although they may yield some good results, few are relevant to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translation, and some studies have even deviated from the nature of “translat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recent years’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on this basis, carries on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f the nature and mechanism of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hoping to contribute to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Key words: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literature review; nature; mechan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