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变化事件认知机制探究
2016-08-03杜军
杜 军
(川北医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系, 四川 南充 637007)
状态变化事件认知机制探究
杜军
(川北医学院 外国语言文化系, 四川 南充637007)
摘要:根据伦纳德·泰尔米的宏事件理论, 状态变化事件是运动事件的类比性隐喻延伸。本文基于实证研究,以状态变化事件中核心图式的语义表达形式“UP”和“上”的认知理据为切入口,从可触性的语言表征层面探讨状态变化事件的认知机制。本研究发现,状态变化事件既是运动事件的类比性隐喻延伸,又是转喻延伸,隐转喻机制单独或共同起作用,共同作用成分偏大。
关键词:状态变化事件;事件结构隐喻;转喻机制;“UP”;上
0引言
0.1 理论背景及研究现状
美国认知语义学家伦纳德·泰尔米(1972)首次提出宏事件概念。宏事件是指由复杂句或简单句表征的复杂事件。Talmy(2000b:213)提出,语言的概念组织存在普遍基本的事件复合体,称为宏事件。宏事件是上层概念,包括五种类型,运动事件、体相事件、状态变化事件、行动关联事件和实现事件。Talmy(2000b:217-218)划分宏事件的主要事件为框架事件(framingevent),表运动、体相、状态变化、行动关联及实现;次要事件称为副事件(co-event)。框架事件构建宏事件的结构,是抽象的图式;副事件为宏事件提供背景、原因、方式等,起充实、细化框架事件的作用。据此,Talmy(2000)以宏事件中主要语义成分(如运动事件的路径或是路径与背景的组合)的不同表层表达方式,将语言分为动词框架语言(Verb-framedlanguage,简称V语言)和卫星语框架语言(Satellite-framedlanguage,简称S语言)两大类。这一分类引发学界广泛关注,触发了诸多研究。综观已有研究却集中在对物理性质位移运动事件的研究,其他四种事件则鲜有触及。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宏事件的其他四类下属事件(李福印,2013)。
宏事件研究中,相比而言,运动事件之外的其他四种事件的研究设计存在一定的难度,相关研究极少(贾红霞、李福印,2015)。就状态变化事件而言,国内仅存在杜静&李福印(2015)对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研究;任龙波,李福印&邓宇(2015)对现代汉语双及物动结式的状态变化事件的探究;杨玲(2015)对领主属宾句表达的状态变化事件的认知语义学研究以及贾红霞,李福印(2015)对状态变化事件与实现事件的概念界定研究。从以上文献看出,状态变化事件已得到学界关注,有理论性探索,也有实证性研究;但仍然处于起始阶段,研究成果非常稀少。鉴于此,本研究将通过分析状态变化事件的语义表达形式,进而探究状态变化事件的认知机制。只有将与状态变化事件相关的基础性研究(如概念内涵、认知机制、界限状态等)做扎实,才能为状态变化事件以及宏事件的整体研究设定坚实的铺垫。
本文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理论层面,状态变化事件一直被认为是运动事件的类比性隐喻延伸,但至今未有实证研究深入探究这一论断。故本文基于语料库BNC和CCL探讨这一研究问题。(2)除了隐喻认知机制外,转喻或隐转喻机制是否起作用,作用方式为何?文章第一部分首先介绍理论背景、研究现状及研究问题,然后阐释状态变化事件的定义及分类为后续语料收集提供依据。第二部分介绍研究方法。第三、四部分以语料为基准,将卫星语素“UP”*小写的up是各个例句中的up,每个up的具体含义不同,大写的UP指的是上层表征表达,是所有小写up的集合,是抽象的表征。和“上”的认知理据与状态变化事件结合起来以探究状态变化事件的认知机制。第五部分为结论。
0.2 状态变化事件的定义及分类
0.2.1定义
状态变化事件是指某个物体或某种情景本身特征的变化或保持,包括四个语义元素:[焦点]、[状态变化]、[转换类型]和[状态]。其中,[转换类型] +[状态]构成状态变化事件的核心图式,类似于运动事件中的[路径]+[背景](Talmy2000b:237-238)。下面通过一组典型的施事性和非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例句(Talmy2000b)来分析四个语义元素对应的语言表层表达形式。
(1)Iblewthecandleout. (我把蜡烛吹灭了。)
深层语义结构:[I“AMOVED”thecandleTOEXTINGUISHMENT]WITH-THE-CAUSE-OF[Iblewon/…it]
(2)Thecandleblewout. (蜡烛熄灭了。)
深层语义结构:[thecandle“MOVED”TOEXTINGUISHMENT]WITH-THE-CAUSE-OF[SOMETHINGblewonit]
由以上例句的深层语义结构看出,框架事件为状态变化,副事件中是伴随状态变化发生的原因。如例(1)中,“I”是施事,是蜡烛熄灭的原始动力,动词“blew”表征事物状态变化发生的[原因],是副事件的表层表达。从四种语义元素对应的表层表达来看,[焦点]是“thecandle”,[状态变化]为“blew”,[转换类型]和[状态]词化并入“out”中。 “Out”是核心图式的表征,表状态变化的实现,也是划分语言类型的重要依据。据Talmy(2000b:227)表述,[转换类型]的表层表征如果由动词担任,那么此种语言就是动词框架语;若[转换类型]的表层表征由卫星语素担任,则此种语言是卫星语素框架语言。卫星语素(satellite)指与动词词根有姊妹关系的,除做补语的名词短语或介词短语之外的其他成分的语法范畴。它不仅可以是附着性的词缀,也可以是独立的词,在语言中属于封闭性词类,如英语中的小品词,汉语中的动补成分,即方位词、趋向动词等(Talmy2000b:102)。以上两个例句表明英语属于卫星语素框架语。
0.2.2分类
总体而言,状态变化事件有状态变化和静止两类(Talmy,2000b:242-247)。然而,基于不同的标准,状态变化事件亦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Talmy2000b)。(1)根据题元角色,可分为施事性和非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如例1和例2。(2)根据状态变化事件发生的“属性”,可分为存在状态变化和条件变化。存在状态变化又可细分为从有到无、从无到有两种状态;条件变化亦可细分为物理变化、认知变化两类。(3)根据激活过程的两种价值,转变或守恒,可分为进入/离开状态、静止状态变化。(4)根据状态变化中体和致使关系的相互作用,可分为静止状态、起始状态和施事状态。综观各种分类,笔者认为以状态变化的界限状态和离散状态的相互作用为划分依据能尽可能的包罗以上提及的各种状态变化事件,故本文以此为据将状态变化事件划分为两大类、五小类(见表1)。
在界限状态和离散状态相互作用下,有界连续状态(boundedgradienttransitiontype) 指的是物体或情景在有界范围内的连续的渐变过程;有界离散状态(boundeddiscretetransitiontype) 指的是物体或情景在有界范围内的分离且完全实现的状态变化;无界连续状态(unboundedgradienttransitiontype)指的是物体或情景在无界范围内的连续的渐变过程;无界离散状态(unboundeddiscretetransitiontype) 指的是物体或情景在无界范围内的分离且完全实现的状态变化;静止状态(changewithinorwithastate)指物体或情景长期停止于某种状态。本文主要以前四种状态变化为语料收集对象。
表1 状态变化事件的分类
1研究方法
1.1 研究缘由
Talmy(2000b:242-250)列举的大量例句凸显出一个特点,卫星语素UP表达多种状态变化事件的实现。对应汉语中的“上”也具有同等功效(信晓倩 卢卫中 2015)。国内关于卫星语素一词多义现象认知理据的研究层出不穷(戴浩一,2004;龙绍赟,2006&2008;黄海燕,2009;范素琴,2010),但都未在事件范畴内探讨。本文在第三、四部分以英汉同属卫星语素框架语为前提,对比研究英汉语中典型的状态变化事件语义的表层表达。具体而言,本文在状态变化事件范畴内,对比研究卫星语素“UP”和“上”的认知理据,以窥视状态变化事件的认知机制。
1.2 语料收集
笔者首先从大型语料库BNC(英语国家语料库)和CCL(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库)中各随机抽取含有“up”和“上”的例句400条。随后,结合《英汉大辞典》(第2版)及《现代汉语词典》2部词典,得出“up”和“上”的基本含义及与“状态变化”相关的五种高频率使用的引申含义(见表2)。
表2 “up”和“上”的基本含义及引申含义
2研究发现
2.1动-品结构中的基本义
从以上表格看出,“up”和“上”的基本含义是“向上、由低到高”,具有方向性。综观所有语料概括如下: “up”常与核心动词组成动-品结构,表示基本趋向义“升”;“上”在动-品结构中的含义与其相对应,且具有相似的句法结构。如例(3)和例(4)中的“floated+up”及“爬+上”是基本含义“向上”的典型表达。
(3)Theballoonfloateduptheroof.
(4) 我爬上山顶。
在宏事件范畴中,例(3)中,[焦点] “Theballoon”, 背景 “theroof”, “floated”词化并入“位移(Moved)”和“方式(float)”,卫星语素up是路径,表物理位移的实现。例(3)中的“up”与例(4)中的“上”的语义相对应,表移动方向“向上、由低到高”,且“up”与“上”之后的处所成分表移动的终点。以上两句均为运动事件表达,路径“up”或“上”和背景 “theroof”或“山顶”构成核心图式,表“空间位移”的实现,是宏事件的原型范畴。
2.2与“状态变化”相关的引申义
研究发现中的第一部分主要讨论“up”与“上”在宏事件范畴中的基本含义。然而,第二部分主要探讨“up”和“上”与状态变化相关的引申含义。 引申义是转义的一种,由词的基本义项通过类推派生而来。总体而言,“up”和“上”具有多义性。在状态变化事件范畴中,所收集的语料表明,英语卫星语素“up”和汉语卫星语素“上”被高频率使用的引申含义有“完成或结束;数量、价值、地位提升;出现;开始;合拢或关闭”等。
2.2.1 上1:完成或结束
(5)Theditchhasbeenfilledup.
(6) 订上报纸考上大学
例(5)和例(6)表达的是有界离散状态变化事件。例(5)是物理状态变化。[焦点]是 “Theditch”,“filled”词化并入“状态改变(Moved)”和“方式(fill)”,[转化类型]和[状态]词化并入“up”。卫星语素up表达“完成”含义,是状态变化事件核心图式的表征,表达“状态变化”的实现。例(6)中“订上报纸”表达的是存在状态变化,“考上大学”表达的是存在状况变化。卫星语素“上”表达“完成”含义,分别与背景“报纸”和“大学”构成核心图式,表“状态变化”的实现。更进一步,从语料中发现,较之英语,汉语卫星语素“上”更倾向于表达“好”的隐含意义。英语卫星语素“up”表达“完成或结束”含义时,隐含“消失,分开、分割”等负面含义(在收集的语料中出现六次),这些负面含义无法用“上”表达,但可与“下”对应,如“下线”。
2.2.2 上2:数量、价值、地位提升
(7)Pricesofgashavebeengoingupsteadily.
(8)Thegentlemanhascertainlycomeupintheprofessionalcircle.
(9) 汽油价涨上了每升一百元。
(10) 他好不容易爬上总经理的位置。
例(7)表达的是无界连续状态变化,例(8)表达的是有界连续状态变化,例(9)和例(10)表达的是有界离散状态变化事件。例(7)和例(9)表达的是存在状态变化。例(7)和例(9)中的卫星语素“up”和“上”表达“价值上升”的含义,表“状态变化”的实现。例(8)和例(10)表达的是存在状况变化。例(8)中,[焦点]是“Thegentleman”,核心动词“come”词化并入“状态改变(Moved)”和“使因关系(come)”,“up”表达“地位上升”,是状态变化核心图式的表征,[背景]是“intheprofessionalcircle”。例(10)中的““爬”是认知义,表“获得”的含义,词化并入“状态改变(Moved)”和“使因关系(爬)”,“上”表达“地位上升”,是此句核心图式的表征,[背景]是“总经理的位置”。
2.2.3上3:出现
(11)Ithoughtupasolution.
(12) 名字,刻上了。 画,挂上了。
例(11)和例(12)表达的是有界离散状态变化事件。例(11)是认知状况改变。“I”是施事性主体,焦点缺省,thought词化并入“状态改变(Moved)”和“原因(think)”,卫星语素up表达“出现”含义,是状态变化核心图式的表征, “asolution”是背景。例(12)是物理状态变化。焦点是“名字、画”,“刻、挂”词化并入“状态改变(Moved)”和“原因(刻、挂)”,卫星语素“上”表达“出现”含义,表状态改变,背景则缺省,可根据语境理解为“木板、墙”,此组例句中的核心图式“上”表“状态变化”的实现。
2.2.4上4:开始
(13)Acodemustbethenenteredtostartthesystemupagainandagain.
(14) 画上画了。读上书了。
例(13)和例(14)表达的是无界离散状态变化事件。例(13)表达的是存在状态变化,其中焦点是“thesystem”,核心动词“start”词化并入“状态改变(Moved)”和“伴随状态(start)”,卫星语素up表达“开始”含义,是状态变化核心图式的表征。例(14)表达的是认知状况变化。卫星语素“上”表达“开始”含义,分别与背景实体“画”和“书”构成核心图式,表“状态变化”的实现。
2.2.5 上5:合拢或关闭
(15)Ishutthedoorup/Icloseeyesup.
(16) 关上门/闭上眼
这一组例句表达有界离散状态变化事件。其中,“thedoor,eyes, 门, 眼”分别充当各句的焦点,背景则缺省,“shut,close, 关,闭”词化并入“状态改变(Moved)”和“原因(shut,close, 关,闭)”,卫星语素“up”和“上”表达“合拢、关闭”的含义,是状态变化核心图式的表征, 表物理状态变化的实现。
3讨论分析
3.1 事件结构隐喻
据Talmy宏事件理论,运动事件是原型范畴,其他框架事件是运动事件的类推延伸。从理论上讲,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1980) 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提出概念隐喻,打破传统修辞学中隐喻仅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而存在的观点。概念隐喻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认知工具和概念化方式存在。它是指将一种事物转化为另外一种事物,是一种跨领域的映射,可用于识解真实世界和可能世界一切具体或抽象的物质与概念,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李勇忠、李春华,2001)。它无处不在,“我们日常会话中几乎每三句话中就可能出现一个隐喻”( 束定芳,2005: 28)。概念隐喻有三种: 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结构隐喻就是用一种概念的结构去映射另一种概念的结构; 方位隐喻是以一种概念的上下、左右、前后和深浅等特点来理解另外一种概念; 本体隐喻是将抽象的事件或经验解释为某一具体的物质。通过对概念隐喻理论的不断丰富和研究,Lakoff和他的学生们于1993 年在《当代隐喻理论》一书中又提出事件结构隐喻(Event-StructureMetaphor,简称ESM)理论,并在1999 年出版的《体验哲学》一书中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拓展。根据Lakoff和Johnson的理论,所有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的,人们不可避免地要用隐喻的方式来映射事件结构概念所包含的元素,这种隐喻就是事件结构隐喻(Lakoff、Johnson,1999: 171) 。具体而言,事件结构隐喻是将事件结构的各个方面,如状态、变化、过程、行动、事因、目的和方法等都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为空间、力和运动 ( 李一李,2012: 46)。从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ESM以空间、力和运动概念为源域,以事件结构概念为目标域。Kovecses(2010:208)也认为,事件即空间中的运动是事件结构隐喻的基础;静态状态变化被隐喻为空间中的位置,动态状态变化被隐喻为位置的改变,故“变化即运动”。同时,客体上升是一个有起点有终点的位移过程;事件的完成、状态的变化也是一个有起点、有终点的变化过程,两者具有相似性,是两个相似的范畴之间的映射,属于隐喻关系(信晓倩、卢卫中,2015)。另一方面,从实证语料得知,“up”和“上”的隐喻机制在客体上升与状态变化这两者之间也具有相似性,是两个相似的认知范畴之间的复杂映射,是一种隐喻关系:
(1) 从“上”到“上2”:人类的经验基础告知我们,如果向一堆物质或物体上加入更多的物质或物体,堆的上界就会上升;反之,上界就会下降(Lakoff&Johnson,2003:16)。如例(7)和例(9)中汽油价格的上升是因为汽油价格“增加了,变多了”。其中,“多”与“up或“上”投射,“少”与“down或“下”投射,故汽油价格的上涨由“up和“上”表达。社会经验告诉我们,人们的社会地位与社会权力相关(Lakoff&Johnson,2003:16)。权力“多”则社会地位“高”,故用“up”和“上”表达;权力“少”则社会地位“低”,故用“down和“下”表达,如例(8)和例(10)。总之,从“上”到“上2”的语义拓展过程既反映事件结构隐喻的映射过程,亦是空间隐喻MOREISUP的表层实现。
(2)从“上”到“上1,3,4,5”:人类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向上移动,靠近某物或某事”时,极有可能是“开始做某事”。人类的身体经验告诉我们,当我们不断“靠近”趋向目标,一定会最终“到达或进行到最后阶段或状态”,亦即“完成或结束”某项任务。身体和社会经验告知我们,如果两个物体相互靠近,一定会“到达闭合的状态”。心智体验告知我们,客体不断“向上移动趋向于目标,进而达到终极状态”就会破茧而出,如Thecornisup。所有这些体验或是经验无一不反映出“up”和“上”的语义拓展过程,更是反映出事件结构隐喻中“变化”与“运动”之间的复杂映射关系。
总之,不论从理论层面抑或是从实证语料得知,客体的位移与状态的变化两者具有相似性,属于隐喻关系。正如Talmy(2000b:213-221)发现“空间位移”、“时间廓延”、“状态改变”、“行动关联”和“实现”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件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甚至有时两种事件相互包容,如“状态改变”和“实现”之间的关系(贾红霞、李福印,2015)。它们具有相同的概念化模式,在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故被统称为框架事件。
3.2 事件转喻机制
从理论上讲,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转喻不仅仅是修辞手段,而是人类一般的认知方式。转喻是用一个概念指称另一个相关概念,这两个相关概念同属于一个认知域,亦即以一个概念(源概念)为参照点建立另一个概念(目标概念)的心理联系(沈家煊,1999;陆俭明,2009)。最常见的转喻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转喻, 可以是整体转指部分, 也可以是部分转指整体。如“壶开了”实际上是“壶中的水开了”,用“壶”转指“壶中的水”,是整体转指部分。无论是哪一种转喻都遵循“用显著的转指相对不显著”的规律。显著和不显著有一些基本规律,一般情况下整体比部分显著,起点比终点显著,容器比内容显著,具体的事物比抽象的事物显著。故我们常用具体事物转指相关联的抽象事物, 或用抽象的事物转指更抽象的事物。在事件转喻中,常用事件的某一个要素或两个要素代指事件的整个过程。另一方面,从实证语料得知,“up”和“上”的转喻机制亦表明在状态变化事件这个认知范畴内,存在状态变化过程的各要素与整体本身之间的转喻映射关系:
(1)从“上1”到“上3,4,5”: 人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客体原状态的完成或结束是客体新状态出现的前提。 客体的状态改变是动态的过程,原状态的完成与结束是新状态出现的起点。“起点”这一事件要素成为整个状态变化事件中显著度最高点,故用于指代整个状态变化过程。在语言表征实现层面可由上1到上3的转喻机制体现。人类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越“靠近某物(电脑系统)”直至“完全靠近系统”意味着我们准备好“启动”电脑系统,即“接触电脑系统”这一时间点是“开启系统”的前提,故可起点转指终点;亦即由“完成或结束”转指“开始”,如“聊上了”。在语言表征实现层面可由上1到上4的转喻机制体现。同理,人类体验告诉我们,“合拢或关闭”是“完成或结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状态变化过程的终点。“终点”这一事件要素成为整个状态变化事件中显著度最高点,故用于指代整个状态变化过程,如“合上书”、“wrapupaparcel”。 在语言表征实现层面可由上1到上5的转喻机制体现。
(2)从“完成或结束”到“分开、分割,消失”:回顾第三部分,我们提及英语卫星语素“up”独具表达 “消失,分开、分割”等负面含义。人类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完成或结束”表明客体的某些功能的 “消失”。如玻璃茶杯打碎成小碎片后,原来作为整体使用的玻璃杯的功用“消失”,玻璃杯最终处于被分割成许多碎片的状态,亦即“分开、分割”的意义,如“Shehasbrokenuptheglass.” “分开、分割”是“完成或结束”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状态变化过程的终点。“终点”这一事件要素成为整个状态变化事件中显著度最高点,故用于指代整个状态变化过程。
总之,“完结”义由“客体向上移动,靠近趋向目标”隐喻而来。“出现”义一方面由“客体向上移动,靠近趋向目标”进而“出现终极状态”隐喻延伸而来;另一方面由客体原状态的“完结”促发新状态的“出现”转喻延伸而来。“开始”义由始发空间域通过隐喻延伸而来,即“客体向上移动,靠近趋向目标(电脑系统)”进而“开启系统”;亦可在时间域中通过转喻延伸而来,即起点转指终点。“合拢或关闭”义可由“客体向上移动,靠近趋向目标”通过隐喻到达“闭合的终极状态”;亦可由“完结”义通过转喻延伸而来,即由终点转指整体。“数量、价值、地位的提升”义是由“客体由低向高移动,靠近趋向目标”通过隐喻延伸而来。“up的分开、分割,消失”义是由“完结”义通过转喻延伸而来。从实证语料中得知,“up”和“上”语义的生成往往是隐喻和转喻机制单独或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共同作用所占比重偏多。正如目前认知语言学界普遍认为,隐喻与转喻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个阶段,隐喻是以相似性为基础的跨域映射,转喻是以邻近性为基础的同域映射。事实上,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以达到人类认知世界的目的(潘震,2015)。
4结语
本文基于实证研究,以状态变化事件中核心图式的典型的语义表达形式“UP”和“上”的认知理据为切入口,进而从可触性的语言表征层面论证状态变化事件是运动事件的类比性隐喻及转喻延伸。研究发现,隐转喻机制或单独或共同起作用,且共同作用偏大。然而本文也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本文是基于英汉同属卫星语素框架语的前提下进行的实证研究,但近年来有学者通过状态变化事件词汇化模式研究,就现代汉语的类型归属问题提出不同看法,现代汉语或是互补型语言(杜静&李福印,2015);或是动词及卫星语素框架语相融合的混合式语言类型(任龙波、李福印&邓宇,2015)。但本文仍然以英汉同属卫星语素框架语为研究前提,是因为宏事件领域中的大部分研究,趋向于认同英汉同属S型语言或英汉表现出的S型语言特征更多这一论断。故本文在英汉类型归属存在争议的情况下,仍然以英汉同属卫星语素框架语为研究前提进行实证研究,可能存在微小偏颇,在未来研究中将进一步跟进。二是限于篇幅,本文探究的认知机制限于隐转喻机制,其他认知机制将在后续研究中探讨。
参考文献:
Kovecses,Z. 2010.Metaphor: A Practical Introduction [M].NewYork/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Lakoff,G. &J.Mark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Lakoff,G. &M.Johnson. 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M].BasicBooks,NewYork.
Lakoff,G. &J.Mark. 2003. 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
Talmy,L. 2000.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vol1& 2) [M].Cambridge,MA:MITPress.
Talmy,L. 1972. Semantics Structure: English and Akugewi [D].DoctoralDissertation,UniversityofCalifornia,Berkeley.
Talmy,L. 2000a.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vol.1) [M].Cambridge,MA:MITPress.
Talmy,L. 2000b.Toward a Cognitive Semantics: Typology and Process in Concept Structuring (vol. 2) [M].Cambridge,MA:MITPress.
戴浩一. 2004.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G]∥ 束定芳. 语言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论文精选.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杜静,李福印. 2015. 施事性状态变化事件的词汇化模式[J].语言学研究(2):79-90.
范素琴. 2010. 方位词“上”表征的空间图式及空间意义[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33(5):12-17.
黄海燕. 2009. 带up短语动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 成都:西华大学.
贾红霞,李福印. 2015. 状态变化事件与实现事件的概念界定[J]. 外语教学, 36(1):22-27.
李福印. 2013. 宏事件研究中的两大系统性误区[J].中国外语(2):25-33.
李一李. 2012. 事件结构隐喻研究综述[J]. 理论观察(1):46-49.
李勇忠, 李春华. 2001. 认知语境和概念隐喻[J]. 外语与外语教学, 147(6):26-28.
龙绍赟. 2008.up语义伸延的认知视角[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4(3):79-83.
龙绍赟,梅丽兰. 2006. 小品词语义扩延的认知阐释[J]. 江西社会科学(9):87-90.
陆俭明.2009. 隐喻、转喻散议[J]. 外国语, 32(1):44-50.
陆谷孙主编.2007. 英汉大辞典(第2版)[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潘震. 2015. 情感表量构式的认知研究[J]. 现代外语, 38(6):762-769.
任龙波,李福印,邓宇. 2015. 现代汉语双及物动结式的状态变化事件研究[J]. 外语教学,36(5):39-44.
沈家煊. 1999.转指和转喻[J].当代语言学, (1).
束定芳. 2005. 隐喻学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信晓倩,卢卫中.2015. “V+上”的语义类型及其认知分析[J]. 外语教学, 36(1):43-46.
杨玲. 2015. 状态变化事件、句式和动词行为类型——领主属宾句的认知语义学研究[J].外语教学, 36(5):45-49.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字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大辞典[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7.
责任编校:陈宁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6414(2016)03-0069-07
收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宏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13BYY012)、四川省社科联外语专项课题“英语状态变化事件表达习得与二语水平关系研究”(SC15WY011)、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科研项目“英汉语状态变化事件语义类型学实证研究”(SCWY13-07)及川北医学院科研发展计划项目“英汉状态变化事件语义学及类型学对比研究”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杜军,女,川北医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系副教授,主要从事认知语义学、事件语义学研究。
CognitiveMechanismofStateChangeEvent
DU Jun
Abstract:Talmy’s Macro event, it is proposed that state change event is metaphorical extension of motion event.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state change event. Based on corpus data, the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state change event through analyses of extensional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UP” and “Shang” in state change event domai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tensional cognitive mechanisms of state change event to motion event involve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Key words:state change event; event structure metaphor; metonymy; “UP”; “S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