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文学松柏题材和意向的作品研究
2016-03-16曹锋
曹 锋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经贸分院,江苏 徐州 221004)
关于古代文学松柏题材和意向的作品研究
曹 锋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徐州经贸分院,江苏 徐州 221004)
松树、柏树是古老的树种,在对松树、柏树长年栽培和利用的历史实践中,我们可以挖掘其中积淀的文明和文化内涵,研究中国松柏独立而深厚的文化——松柏文化。底蕴厚重的松柏文化内容丰富,它融合于人们的生活之中和文学题材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符号。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松柏题材和意象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它们展示出了丰富的比德内涵、审美欣赏价值和文化底蕴,松柏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题材和意向值得我们对其审美特色和文化意蕴进行深入的研究。
中国古代文学;松柏文化;题材;意向;审美
松树和柏树是植物的普通品种,但它们却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显现出以小见大、因此及彼的特殊情怀,文人借助于松柏之树寄托了某种理想,传递出某些思想,在反复的运用过程中,赋予了松柏以固定的情趣和人格的标志,松柏的意象代表着不惧严寒、四季常青、挺拔坚韧,文人作品之中大多借松柏“咏志”,[1]形成了具有高度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的作品,并蕴含了“比德观”,即:自然物象之美,在于可以将比附之物比附于人们的某种道德操守,使自然属性人格化。无论从松柏的题材,还是从松柏的意象而言,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松柏的文化意蕴和典型意向分析
松柏浸润了古代文学家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在文学作品中,作者采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方式,表达了多重的意向和社会文化涵义,典型的意向可以有如下几种:
1.墓地松柏和文学表现
追溯中国古代历史,松柏是国君陵的专利,成了坟树的别称。在两汉战乱时期,文人用松柏意象倾诉出内心的悲情:“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再如古诗《十五从军征》中,描述了老兵残败的家境:“家中有阿谁?”在松柏象征神灵福佑的文字中,被文人吟唱出生死悬隔的人生际遇慨叹,代表了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后摆脱蒙昧而苏醒的烙印,在现实的无奈之下,赋予松柏以丰富的生命意象,成为中国古代人文精神的重要旗帜。[1]
2.涧底松意象和人格拟喻
涧底松是中国古代诗人借以感遇咏怀的物象,在和情感层面显现出新的格调,是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意象。在前期的涧底松意象,主要是其坚贞刚劲的形象,如唐代王勃所作的《涧底寒松赋》中:“磊落殊状,森梢峻节,紫叶吟风,苍条振雪”;唐代阙名《幽松赋》中的“孤山曲涧之幽松”,在松柏涧底松意象之中,还有清高不俗、孤傲不群的品性,如唐代刘希夷所作的《孤松篇》中的南涧之松:“青青好颜色,落落任孤直。”由这些诗词可知,涧底松的风骨可以归结为孤高、贞坚、孤直、自强不息、穷且弥坚。
到了宋代,涧底松的意象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在文学作品中显示出文人雅士用松柏寄托超旷淡泊之志,展示出文人雅士恬静优雅之趣,在诗人黄庭坚的涧底松之作《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中,有云:“松柏生涧壑,坐阅草木秋。金石在波中,仰看万物流。”在这首诗作中,诗人将涧底松喻为阅世老人,在仰观万物之中,体察到盛衰之无常,穷通之有定,显示出自我超越的淡然和通达。[2]
总体来说,涧底松意象代表了文人对松柏的审美认识和道德评价,展示出在涧底松的生存状态中的人生哲学,并具有相应的人格拟喻:寒门俊才、蛰伏之士、迁客逐臣、烈女贞妇等。
3.老、怪松柏意象的象征意蕴
松柏所独有的苍老、古怪之美也受到文人的关注,他们描述了松柏的逼真意象,具有文人雅士的真情真性,充实了自然审美价值观。
在汉乐府《艳歌行》中出现了南山老松的形象,之后文人体会和发现了古松、怪松的古老沧桑之美,他们将古松的丑陋、怪异也融入对松柏的审美之中,体现出以怪奇为美、以新异为美的审美新风尚。这些古老松柏的美感主要体现在:形体美、姿态美和神韵美等方面,如:宋代石延年所作的《古松》云: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生涩紫鳞干。还有明代高启所作的《偃松行》中云:“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搘。……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陲。”这些文学作品都给老松增添了古意和生意,并且具有象征性的文化意蕴和比德内涵,如:仙灵长寿、格调高古的君子人格。[3]
4.复生、连理松柏意象的文学底蕴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也有一些不老松意向、连理松意向、复生松柏意向,它们都有其特定的民俗意蕴和内涵,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如,最早在《诗经·小雅·天保》之中,就将松柏作为祝寿的形式,有云:“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在这篇诗作之中,用松柏为君王祈福,祈祝君王长寿安康,子孙绵延,永享福禄,这可以视为不老松意向的文学起源。
复生松柏在民俗观念中,有死而复生之意,并在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有云:“明皇遭禄山之乱,銮舆西幸,禁中枯松复生,……枯松再生,祥不诬矣。”
连理松象征着忠贞不渝的爱情,在东汉干宝的《搜神记·韩凭妻》中的“相思树”即两棵枝干交相生长的连理木,表达了夫妇生死不离的忠诚爱情。[4]
二、中国古代传统文学艺术中的松柏文化题材和意向的发展
松柏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学艺术中的题材,是缘由它们特殊的风姿、力量和景致,在松柏这个特殊树种中,文人创作了诸多文学作品,以松柏为文人的审美对象,运用比喻、象征、衬托的手法,赋予松柏以斑斓之文采,并在历史发展的源远流长之中,有其不同的阶段:
1.松柏文学的初始阶段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在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作品中,便出现了咏颂松柏的诗文:“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淇水滺滺,桧楫松舟”“山有乔松,隰有游龙”等,这些诗文都寄予了作者感应外界的朦胧意识,作为一种单纯而质朴的文学形象,鲜明地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楚辞》是一种新诗体,它用杜若对应松柏,以松柏作为比兴,具有极为明显的象征意味,也被赋予了一个品性纯正、志向高洁的诗人自我形象。
在南北朝时期,文学自觉地表达出强烈的社会性内容,如“建安七子”之一的刘桢,其借物抒情之作《赠从弟三首》中云“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通过比兴的手法,表现出抱负之士守志不阿的节操,体现出诗人“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的高洁情操,也成了松柏文学的重要标志。[5]
2.松柏文学题材和意向作品的发展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松柏文学有了极大的发展,涌现出诸多文学诗作,如范云的《咏寒松》、李德林的《咏松树诗》、隋炀帝杨广的《北乡古松树诗》等,又如拥有充实内容文学作品的杰出诗人左思,他在《咏史》八首中云:“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这首诗以松柏起兴,形象地揭示出古代门阀社会的不合理,并创造出“涧底松”的文学意象,在松柏文学中拥有重要价值并占据着重要地位。
再如刘琨所作的具有寓言体特征的诗《扶风歌(艳歌行)》:“南山石嵬嵬,松柏何离离。……本自南山松,今为宫殿梁。”诗中以兴起意,描绘出一颗高大的松树被用作宫殿之梁,隐含有“物不得其位“的感慨,后来在后世作家的作品中,这个形象被逐渐丰满而深刻,并最终形成了松柏文化中的“栋梁材”的意象。
吴均也作有《赠王桂阳》一诗,用以表明自己的志向,诗中云:“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何当数千尺,为君覆明月。”这首诗显示出作者以松自拟的孤傲不平之气,显露出寒贱人士的雄心和骨气,也流露出作者对压制人才的辛辣讽刺和沉痛的诘问。
还有在汉代兴起的文体“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松柏文化中仅有的一位女作者是左九嫔,她所作的《松柏赋》对松柏的生长环境及“长风鸣条”之声,极尽赞美,写了松柏的细腻之情趣,显示出松柏文学作品中的又一番天地。[6]
3.松柏文学题材和意向作品的繁荣阶段
隋唐是统一王朝,为松柏文学作品带来了空前的繁荣,辽阔的疆域推动了文学艺术作品的发展,引领松柏文学走向了全面繁荣的巅峰,在有意无意之间可以看到诸多“松柏”的身影。如王绩所作的《古意六首其四》,诗中云:“松生北崖下,由来人径绝。……宁关匠石顾,岂为王孙折,盛衰自有时,圣贤未尝屑。”还有李峤所作的《松》:“郁郁高崖表,森森幽涧陲。……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上述这些诗作流露出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渴望得到明君赏识而建功立业的心情,表达出蓬勃、进取的昂扬精神和状态。
在盛唐时代,出现了许多激荡人心的豪迈之作,松柏文化显示出丰富多姿的景象。盛唐时代的王维在《新秦郡松树歌》中,用自己的眷爱之情关注自然中的景物,松柏之物成了情感化的内容,如:“青青山上松,数里不见今更蓬。……为君颜色高且闲,亭亭迥出浮云间。”还有“软草承趺坐,长松响梵声。”显示出松柏的佛家意味。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诗中,以松言志,流露出作者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这位“谪仙人”将松柏的高洁品性张扬到了极致,有诗作证:“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南窗萧飒松声起,凭崖一听清心耳。”“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可见,“诗仙”李白的风度和气质可以用“松风”的意象加以彰显和表达。
白居易所作的《涧底松》是唐代松柏文化的突出的代表,他通过对松柏的赞颂,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念,在松柏的品格之中解读自己的精神和思想。如:“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
三、结束语
总之,松柏的题材和意向丰富,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内涵,如墓地松柏、不老松、连理松等,它们显示出生动的民俗文化心理,表达了不同的人格品质。
[1] 贾军.植物意象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2] 李杰玲.山与中国诗学[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 白帅敏.唐宋词声音意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
[4] 石中华.作者身份与中国古代文学活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5] 廖启明.清初唐宋诗之争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3.
[6] 李飞.中国古代林业文献述要[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0.
责任编辑:张彩云
2016-09-20
曹锋(1978—),男,江苏睢宁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I206.2/.4
A
1671-8275(2016)06-00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