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乘务专业“高速铁路概论”课堂有效性探索
2016-03-16王海峰
梁 涛,马 兰,王海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淮北 235000)
高铁乘务专业“高速铁路概论”课堂有效性探索
梁 涛,马 兰,王海峰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系,安徽 淮北 235000)
在高铁乘务专业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课“高速铁路概论”既是专业发展的理论基石,又起到了专业入门的重要作用。依据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这一原则,结合教学实践,对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进行革新,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提高专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高铁乘务; 专业基础课;课堂有效性;职业意识
“高速铁路概论”既是高铁乘务专业的专业入门基础课程,又是专业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我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发展现状,掌握高速铁路的线路、动力、信号、通讯等系统及客车结构、运输组织、维修管理、技术发展趋势等必备的铁路运输理论知识,为学好专业课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也可以使学生了解高速铁路运输组织管理体系,掌握高速铁路客运服务特点,熟悉系统内部不同岗位的工作职责,从而能够运用先进的高铁运输设备进行实际操作,养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成为服务素质高的高铁客运列车管理及乘务人员。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涉及到空气动力学、机械制造、电力供应、计算机联锁、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信息量大,对学生的理论基础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依据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这一原则,对本课程的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进行革新,充分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知识、新技术,以岗位需求为目的,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
一、高速铁概论路课程特点
1. 基础性
该课程涵盖内容比较广,包含了世界高速铁路技术发展现状、我国高速铁路建设政策、发展规划、前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相关基本知识,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我国目前“四横四纵”高速铁路网的布局,掌握高速铁路“高速度、高密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及节能环保”的特点,了解高速铁路的基础设施、动车组、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调度、客运服务六大核心系统,[2]特别对高铁客车的车体结构有详细的了解和认识,熟悉列车开行方案和列车运行图等作业组织,从而具备从事高速铁路服务工作的基础知识。
2. 理论性
高铁乘务专业虽然主要培养高铁服务人员,但高素质的服务人员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理论修养,对高速铁路理论知识有所掌握,成为内行。高速铁路概论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轨道交通领域工程系统的整体概念,对轨道间距、轨道高差、曲线半径、离线率等技术参数理论性强的知识点有初步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深入学习轨道交通线路、轨道、桥隧建筑、车体结构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关键技术,达到对高铁工程建设的理性认知,更好地提升综合服务质量。
3. 前沿性
自1901年德国开始研究高速铁路技术,到1964年日本建成世界第一条高速铁路,再到现在全球高铁运营里程约3.5万公里,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技术更新越来越迅速。机车的速度越来越快,由常规列车到磁悬浮列车;车体轻量化越来越明显,材料由铸钢、不锈钢、铝合金到未来的碳素纤维;高铁线路结构等级越来越高,由传统的有砟轨道到现代化的无砟轨道……高速铁路集中反映了铁路线路结构、牵引动力、高速运行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快速进步,体现了学科发展的前沿性。
二、高速铁路概论课程课堂教学低效的问题
1.教材深度与生源现状的矛盾
高职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依然要以教材为主要载体,围绕教材合理调动各种学习资源,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现有“高速铁路概论”教材内容深度较大,对学生基础知识要求较高,理论性偏强,而目前又缺乏实用的、系统的高职高铁专业入门理论教材。高铁乘务专业是文理兼收的专业,在当前应试教育选拔下的高职学生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生源质量不高。学生普遍学习无目标、无动力,专业意识较差,职业意识缺乏,服务意识淡薄,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差。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对包含空气动力学、机械制造、电力供应等偏理工科的高铁技术参数听不懂、也不感兴趣;学生则普遍反映高铁技术理论部分难,接受有困难。教与学的矛盾突出,常常是老师讲完,学生忘完,课堂有效性不高。
2.教学需求与教学设施的矛盾
高铁乘务专业着重培养面向高速铁路系统生产建设、客运服务等一线的实践动手能力强、作业操作标准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专业实习、实训等实践活动是实用型人才培养赖以成功的基石,这就要求教学中必须有相应的仪器设备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匹配。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使他们学会运用现代化的设施去获取所需的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现代化教学设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或必要措施。然而,由于院校缺乏资金,校内高铁实训基地建设不足,模拟实验仪器设备陈旧或缺失,很多教学内容的实施只能依靠课本讲解,学生不能对高铁设施获得感性的认识和实践操作经验,教学内容难以有效传递,造成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
3.教学理念创新与教学技术落后的矛盾
高等职业教育要求教师要突破大学传统教育的范式,改变过去专业理论教学的“一言堂”形式,研究现状下的学生学习状态和思维方式,对教学过程、方法等进行策略设计,引导、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不是一味抱怨生源质量不高。职业技术教育对专业教师需求的特点,使很多教师从工科院校毕业直接任教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他们实践经验不足;还有一批从企业一线调入的教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往往缺少教学理念。约70%的专业教师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培训,教学技术手段落后,照本宣科现象严重,驾驭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不够,教学效果不理想。
三、高速铁路概论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
1.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
高速铁路概论课程是以普及高速铁路相关专业知识为目标,使学生对专业的基础设备、基础构造和基础原理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拓宽学生专业视野、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动力。在当前高职生源现状下,要根据学生的学情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收获、有提高,获得发展。高速铁路概论作为基础理论的教学在内容选择上要突出科学性、理论性、精确性,既要精选教学内容,又要求教材不断深化、不断拓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注重教材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和融合。理论讲解要简单明了,突出高铁技术的理论性,使学生了解高速铁路的技术特点;教学内容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与时俱进,突出高铁六个核心系统兼顾学科知识的前沿性;知识点要连贯明确,突出高速铁路组织的系统性及客运服务现状。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有效性,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还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活跃的思维状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等手段,如利用高铁穿越风景之美、高铁乘务服务展现形象之美的视频;各种客车车体类型、隧道类型、机械设备类型等可以用静态的构造图或动态的动画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以2011年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讲述铁路通信信号和运输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性等形式,以此提高学生对高铁乘务的憧憬与向往、对高铁基础设施的直观认识、对高铁核心技术的重要性理解。通过感性材料,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2.课堂教学设计的艺术性运用
高速铁路是目前陆地上运营最快的交通工具,穿越于各种自然与人文环境中,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计出新颖的教学流程、切实的训练项目,做到用艺术的形式流畅地衔接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表现课程内容,提高教学信息输出效率;要善于用准确精炼、逻辑清晰、生动形象、富有幽默感、真情感、激励感的艺术性的课堂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心、用情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时刻保持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思维活跃利于知识、技能的吸收消化;要善于情境导入和设置悬念,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努力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深度的交流讨论,在艺术的教学环境中获得认知收获和学科感悟。
3. 仿真模拟实践教学模式运用
高铁乘务专业实作性强的特点,要求学生上岗前必须掌握岗位应知应会的理论基础和服务技能,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职业技能实习实训成为必要。考虑到列车行车安全,不可能所有的技能实践都安排到企业现场,如动车乘务岗位对行车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教学就不可能在铁路现场进行。为了实现实践教学的真实性,可以采用“仿真模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在校内高铁仿真模拟行车实训室进行故障设置,训练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安全操作意识;将高铁列车运行乘务员、列车长、餐吧员、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等相关重要岗位,采用真实的业务岗位职责以及岗位之间的业务流程,把服务难题编制成带有最佳解决方案的案例,将学生置身于一种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学习和训练,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激活了学生的状态和潜力,作用很明显。
4. 现场实践教学模式运用
职业技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业务素养高,实践操作能力强的实用人才,专业所学的知识、技能最终还是通过企业岗位实现。现场实践教学模式是在企业实际工作中应用和检验学到的理论和知识,锻炼工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到生产一线,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通过现场教学,建立学习和实践一体化的培养流程,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加深理解和吸收。比如在讲高铁客车车体时,学生对列车转向架的结构、簧下质量等总是不明白,现场实物分析则一目了然,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多样性。现场教学实现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学生通过对高铁乘务服务现场的参观、调查、研究,同时与师傅一对一的交流学习,既增强了对相关岗位的理解,又促进了学生对于铁路现场很多技术难题的思考,迅速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
5.以创新意识培养为目的课堂渗透
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也是培养思维方式的重要途径。[3]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让学生学会如何更好地汲取、分享、利用各种知识之间的碎片关系,组织高效率的社会活动,这要求教师要把关注知识的传授转移到关注学生成长的基点上,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广阔的视野、独立自由的创新思维和敏感的职业意识。教师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中,渗透创新创业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意识的强化教育,要求用专业的眼光和方法看待和处理职业中的问题。通过各类精英人士的事迹、报告,特别是本专业训练有素的优秀学生鲜活的成功案例,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在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高学习专业基础课的主动性,成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精神、职业意识良好的人才。
6.强化教师教学技术能力的培训
培养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意识新、教学技术水平高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高校教师大都受过专业的学术教育,思想意识、学术水平处于较高的状态,但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手段保守单调是主因。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涌现,冲击着传统的教学手段。这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4]学校可经常性地组织、邀请相关专家、业务骨干对教师进行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学习,对教师的计算机水平、课件制作能力、微格教室的使用、企业实操技能等进行教授、指导;向基本功扎实的基础教育专家观摩学习,讨论课堂教学的案例分析、情境创设、重点和难点突破把握的方法及技巧。使每一次的专业研修、学习、培训和交流成为教师思考和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自信并有感情地投入到所教课程,娴熟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
四、结语
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不仅包括当堂有效的教学结果,同时也包括影响学生今后发展的教学成效。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注重自身发展,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堂有效性的结果,而且要重视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使教学活动既要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职业情感、态度的养成。
[1] 陈飞鸿.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D].扬州:扬州大学,2013.
[2] 卿三惠,李雪梅,卿光辉.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与技术创新[J].高速铁路技术,2014(1):1-7.
[3] 王育平,滕桂荣,赵增辉等.深化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J].陕西教育(高教),2008(6):36-36.
[4] 杨建强.高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4):36-37.
责任编辑:之 者
Exploration on the Classroom Validity of “Introduction to High-speed Railway” of High-speed Rail Crew Professional
LIANG Tao, MA Lan, WANG Haifeng
In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high-speed rail crew professional, the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Introduction to High-speed Railway” is not only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ut i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fessional entr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that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serve professional skill courses, combining with teaching practice, the authors make innovations and exploration on teaching ideas, teaching concepts and teaching contents of the course, set up the students-centered teaching model, motiv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teaching, and make course teaching better serve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bjectives.
high-speed rail crew professional;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classroom effectiveness; professional consciousness
2016-09-20
本文系2014年安徽省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研究”(编号:2014JYXM501)阶段性研究成果。
梁涛(1972—),男,安徽阜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水资源管理。
G642.0
A
1671-8275(2016)06-00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