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类科技期刊品牌化的必要性浅析及建议

2016-03-16灿,王宇,郑

关键词:技术类品牌化科技期刊

严 灿,王 宇,郑 霞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材料保护杂志社,湖北 武汉 430030)



技术类科技期刊品牌化的必要性浅析及建议

严灿,王宇,郑霞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 材料保护杂志社,湖北 武汉430030)

技术类科技期刊的发展陷入瓶颈期,品牌化是技术类科技期刊摆脱现状的有效途径。而大多数期刊还未重视品牌建设,期刊的核心价值也未能充分地体现。浅析了技术类期刊进行品牌化的必要性,指出品牌衍生平台的有效利用将改变期刊的经济现状。建议通过前期经费资助、提高期刊质量、突出期刊特色、创新阅读模式、有效利用品牌衍生平台、提高编辑人员质量及服务意识等方面逐步建立期刊品牌。

技术类科技期刊;品牌化;必要性

面对广告费的严重下滑,发行量的锐减,新环境下传统的办刊模式已严重制约了期刊的发展,技术类科技期刊必须面对市场,面对困难迎头而上,变被动为主动,改变经营策略。突破传统办刊模式,树立品牌意识,充分发挥刊物的自身特色,将期刊精品化,突出品牌的延伸性,探索品牌的经营途径,打造知名期刊,是技术类科技期刊在新形势下的生存和发展之道[1]。期刊品牌是期刊用以区别于其他期刊的名称、标志、包装等符号的组合,是期刊办刊理念、市场定位、风格特色和整体形象的高度抽象和概括,体现着期刊的个性和读者的认同感,象征着期刊的信誉和实力,是期刊外在视觉与内在品质的完美统一[2]。品牌化不仅能从根本上改变期刊的经济现状,其衍生平台还能让期刊得到长足的发展。

1 技术类科技期刊品牌化的必要性

1.1中国人阅读品质提升渐成趋势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在物质方面的消费水平和价值都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人们愿意为了获得更优质的产品而付出更多的金钱,不再盲目追求低价。低价的淘宝购物曾经让多少年轻人疯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劣质产品也让人痛苦不堪,从而出现了各类品牌折扣店,而目前往往是有品牌或专业性强的网站做得更好,劣质产品的消亡是一个必然趋势。而当物质追求到了一定程度时,人们势必开始追求更高层面的文化享受,同样也会为更优质的文化产品及更高端的阅读买单。

互联网信息时代,由于多种媒体的普及,使人们能有效利用零碎时间,比如上下班途中或等人时用手机看看电影、新闻、杂志,聊聊天等。多媒体虽使阅读变得快捷方便,但却没有提升阅读的品质。科技期刊以科学信息为主要内容,具有专业性,读者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阅读,所以对阅读有一定的品质要求,而科技期刊的读者大多是具备一定消费能力来追求阅读品质的群体。此外,虽然互联网信息使人们查阅资料更方便,但是电子阅读的弊端特别损害健康等问题逐渐凸显,而在耗时耗神的科技期刊阅读中这些问题更加严重,这将使高端人群逐渐脱离对电子阅读的依赖,转而走向高品质的纸媒阅读。

纸媒消亡论甚嚣尘上,然而纸媒与互联网信息并不是相对立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会导致纸媒的消亡,而是对纸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品质阅读趋势逐渐形成,以后的阅读模式将是电子产品满足基本阅读需求,而纸媒满足高品质阅读需求,同时借助互联网的便捷,纸媒可以得到更好的宣传并实现精细化阅读。对纸媒和互联网有了准确的定位后,对纸媒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品牌化是提高科技期刊阅读品质的途径之一。

1.2期刊品牌化有助于提高期刊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技术类科技期刊的收入多半来自广告或主办单位拨款。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技术类科技期刊的广告数量及广告单价急剧下滑,导致广告收入锐减。由主办单位拨款的期刊难有经济自主权,收入也不容乐观。国内技术类科技期刊普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品牌期刊能够满足消费者追求高层次期刊消费的心理需要,品牌化对期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品牌化还能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期刊以发行及广告为主要经济来源的现状,通过提升期刊附加值、品牌的延生及拓展将期刊经济来源多渠道化,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期刊社的经济现状。

期刊的价值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个是期刊基础部分的价值,它能为顾客提供其认为值得购买的实体功能价值,这一部分价值从期刊销售中获得,它随着期刊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而提高:另一个是期刊的附加价值,这一价值是指期刊给消费者带来的超出期刊实体功能利益以上的价值,是期刊给读者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或者凸显品位和身份,或者体现个性和时尚,或者赢得尊重和仰慕等。期刊的附加价值满足读者对情感和个性化的需求,这一部分价值来自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并随着期刊品牌影响力的提升而提高[3]。期刊的附加值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因品牌的象征意义而提高品牌忠诚度,扩大忠诚读者群,品牌的象征意义一旦与受众心目中的追求相吻合,就会形成巨大的感召力,且不会轻易改变;二是创造消费群;三是提高读者对期刊产品或服务产品的认同程度;四是拓展品牌联想度,拓展所有联系读者和期刊品牌的东西,包括读者的想象、产品的归属、使用的场合、品牌的性格和符号等[4]。其中拓展品牌联想度,通过品牌的衍生及拓展是提高科技类技术期刊附加值的主要途径之一。如建立编辑部、作者、读者、商家互动的知名平台,读者问题能在这里解决,作者能在这里与读者互动、商家能在这里发布产品,让读者、作者、商家一有相关问题便能想到这个平台。当平台上的人气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通过平台来组织一些线下的活动,线上线下互动起来,充分发挥品牌及平台的价值,创造利润。由此可见,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提高期刊销售收入及广告收入日益困难的情况下,通过期刊的品牌化提高期刊的附加值是提高期刊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信息时代期刊的发展不应背道而驰、固步自封,应充分利用信息平台,提升期刊的附加值来改变经济来源模式,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期刊的经济现状。

2 技术类科技期刊品牌化的几点建议

2.1前期运营经费资助化

技术类科技期刊目前生存都困难,品牌化谈何容易。一个品牌的建立前期必定需要大量资费的投入,而这不是期刊自身能解决的,而通过资助方式获取是可行的,其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获得政府设立的各种基金来实现,一种是通过与大型集团合作来获得。获取政府资金时,除了从期刊本身出发,还可以从期刊的衍生平台方面来申请一些项目。跟大型集团合作时,可通过期刊品牌化后的附加值来吸引投资。如果品牌化前期的经费问题解决不好,很可能导致期刊品牌化流产,所以经费的争取很重要,期刊的经营者们应重视此问题,应尽量争取多的经费支持。一旦品牌建立成功,将改变期刊的经济现状,期刊便可在竞争中持续处于优势地位。

2.2提高刊物质量、突出特色及个性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更是品牌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为了确保期刊的质量,必须确保原稿质量、强化编辑质量、建立科学严谨的编辑体系[1]。为保证原稿质量,编辑除了以相关领域的科技先进性及实用性为判断依据对来稿择优外,还可通过与相关领域的专家建立联系,主动约稿来拔高论文质量,同时也拓展了编辑的人脉,为品牌平台拓展打下基础。此外,编辑还可与作者保持长期联系,指导其写作,培养优秀的作者,为期刊的质量提升及长期发展培养人才。编辑质量的提升与期刊的质量息息相关,为提升编辑质量,编辑需不断的学习和交流,编辑不仅需要积极参加培训、掌握相关领域的动态前沿,还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编校质量。建立科学严谨的编辑体系,使编辑过程固定化和规范化,不因人员变动及个人喜好而改变风格,是保持期刊特色的有效途径。

期刊品牌化的核心在于期刊的特色及个性,而科技期刊的特色不仅包括内容的新颖、深刻及独特,还包括外观设计、拓展平台的独特等,只有围绕自己的个性特征培育期刊品牌,期刊才能始终拥有强劲的竞争力。所以技术类科技期刊办刊人员应结合市场,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对期刊进行进一步细化和优化,使专业方向突出、特色鲜明。

2.3建立强大的数据库、阅读方式创新

数字化、网络化迫使学术期刊从纸媒时代逐步过渡到一个崭新的电子信息化时代,单一模式的阅读已很难满足时代的阅读需求。国内技术类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目前主要是全文上网,由三大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检索,仅实现了简单的数字化阅读。若科技期刊可以实现精细阅读,如让作者对感兴趣的图表进一步阅读到原始数据,那将是技术类科技期刊阅读方式的又一大进步。技术类科技期刊的精细化阅读对试验活动具有更强的指导性,便于相关领域的交流,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精细化阅读不仅能提升阅读质量,还能防止学术造假,净化学术圈。建立强大的数据库是精细化阅读的前提,也是期刊品牌化的后盾,还能为后期的品牌延伸平台提供支持,所以发动一切资源建立数据库刻不容缓。目前最求高品质阅读的人越来越多,如何为读者提供高品质阅读也是期刊品牌化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2.4增强线上线下交流互动

品牌期刊的经济效益多来品牌的附加值,技术类科技期刊可有效利用品牌衍生平台进一步将品牌的影响扩大化。如:建立一个大的学术平台,不仅提供期刊相关的服务,还可根据当前的热点定期举行讨论会,或是要求专业人士在线讲座或解答问题;利用当前流行的微信、APP与作者、读者、商家互动,了解动态与需求,以便更好地提供服务。此外,期刊若能提供一个线下交流平台,让相关人员从线上走到线下,互相了解,互相合作,对促进期刊的品牌化大有裨益。品牌衍生平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品牌,期刊品牌化可借鉴目前大品牌的成功案例,多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有效利用衍生平台,扩大品牌影响。

2.5编辑人员多角色化、提高服务意识

编辑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提升编辑素养是彰显期刊个性的关键。随着期刊市场的数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新时代所定义的高素质编辑不该是只懂得编辑、校对等基本业务的“平庸之辈”,而是要懂得与时俱进的“多面手型”复合人才[5]。新兴学科以及高科技化的现代编辑出版手段催促学术期刊编辑需要不断的更新知识技能、调整知识结构去 适应科技与时代的发展要求。在媒体融合背景下,除应精通编辑业务外,期刊编辑还必须具备互联网思维、用户意识、学术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及全媒体素质,学术期刊编辑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技能、科技手段、敏锐的洞察力、以及高效的信息识别和获取能力[5]。加强多媒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建设人才梯队,推动品牌建设扬帆起航。

品牌期刊不局限于期刊,它是一个品牌,有相关的衍生品及拓展平台。品牌期刊较普通期刊更具有代表性和威望,所以编辑从品牌建立开始就应自觉强化服务意识,不仅把好稿件质量关、还要主动关心作者的需求,与作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抓特色、创品牌、比服务成为期刊竞争的焦点,拥有一流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可以大幅提高刊物的竞争力,使其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1]王鑫昕.长江经济带:从大开发到大保护[EB/OL].[2016-05-05].article.cyol.com/m/content/2016-05-05/content-12506169.htm

[2]冷淑莲.关于实施期刊品牌战略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5,(7):6~8.

[3]姬沈育.期刊品牌化的核心因素与路径选择[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34~237.

[4]康化夷.论期刊品牌附加值的提升[J] .中国出版,2005,(10):42~44.

[5]佟笑.学术期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6):109~112.

2016—05—31

严灿(1982—),女,湖北武汉人,工程师,责任编辑,硕士,主要从事表面处理领域科技期刊编辑工作.

G237.5

A

1009-2714(2016)03-0199-03

猜你喜欢

技术类品牌化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中药材种业品牌化战略
山西省功能农产品走向品牌化
少先队科普技术类阵地
兼具市场与技术类课程 CEDA培训(广州站)圆满结束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从翻译行为理论视角探究德语土工技术类文本汉译策略
技术类工程项目营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