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分析

2016-03-16龙,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可行性网络

万 龙, 康 钊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网络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分析

万龙, 康钊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9)

摘要: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型的咨询方式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但网络心理咨询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尚存许多缺陷与不足,需要对网络心理咨询进行全面分析,以促使人们对其有着更加透彻的理解。

关键词:网络;心理咨询;可行性

随着心理科学及其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心理咨询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传统的心理咨询方式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探求新型的心理咨询形式。当前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能够突破传统心理咨询的障碍,以网络为媒介的心理咨询形式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得到广泛运用。然而,由于心理咨询本身在我国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人们对其还不够重视,对其理解更是模糊不清,同时在开展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方面,缺少必要的专业训练[1],因而网络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新的形式还面临着诸多挑战和质疑。本文拟对我国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作出较为详尽的概述,同时对网络心理咨询的优缺点进行探讨,对其进行相对客观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

一、 我国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现状

“网络心理咨询”并不是一个太过陌生的词,在上世纪90年代起就已在美国出现,并不断发展。所谓网络心理咨询,是指以网络为媒介,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方式解决其心理问题的过程。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必然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出现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由于传统的心理咨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并且多采用登门拜访形式致使人们不太容易接受,而网络心理咨询的匿名性和便捷性恰好解决了这些问题,一些心理专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爱好者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对人们需求的把握,开始把心理咨询工作从门诊咨询延伸到网络咨询。正是这些专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爱好者的努力,网络心理咨询开始进入国民的视野,备受人们的亲睐。

目前国内网络心理咨询的方式主要包括E-mail、在线咨询和实时视频等。心理咨询工作者借助于网络媒介,其内容和传统心理咨询的内容相差无几,主要包括发展性咨询、适应性咨询、性心理咨询、家庭咨询和其他各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咨询等。可以说传统心理咨询能做的,网络心理咨询都可以做到。然而,网络心理咨询不是万能的,至今也未取得广泛的社会认同。尽管网络心理咨询内容较为全面,服务对象也较为广泛,但是网上进行心理咨询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是不能忽视的。从咨询者的角度来讲,由于无法和求助者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因而也就无法捕捉到求助者的身体语言,造成信息浪费,咨询效果不佳。从求助者的角度来讲,无法确认咨询者的真实水平,难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不难看出网络心理咨询在我国还只是刚刚起步,很多问题还很难解决,如国家对心理咨询的扶持力度不够,对网络的管理不善,网络监管立法相对滞后等问题。不过网络心理咨询作为一种新的咨询形式,有着传统心理咨询难以比拟的优势,而且也得到了一些学者研究的支持和肯定,同时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而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是可行的,尽管道路还很漫长,但是这是在新的时代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咨询形式,是对传统心理咨询的一种发展和突破,其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我国网络心理咨询的可行性分析

(一) 网络心理咨询的主要缺陷与不足

1.难以掌握来访者真实详尽的信息。由于网络心理咨询的匿名性避免了面询的紧张和尴尬局面,致使有些来访者为了填补内心的空虚而编造离奇夸张的故事。[2]而咨询师又很难对求助者提供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造成心理咨询的效果极为不理想。即使咨询师能够利用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捕捉到来访者信息的矛盾和不实之处,那也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心理咨询工作难以有效开展。而且在网络上进行心理咨询,交流的手段多以文字进行,咨询师不能看到求助者的表情和行为,因而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咨询师也很难完全把握求助的情况。求助者由于文字表达能力有限,难以真实详尽地将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告知咨询师,而咨询师不能将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结合起来,致使重要的信息丢失,使得对来访者的问题把握不准,这不仅使来访者觉得咨询师的水平有限,也可能让咨询师手足无措,更别谈咨询效果的好坏。

2.网络心理咨询的相关讨论多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开展。毋庸置疑,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性工作,而在网络上进行心理咨询更需要相对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显然,求助者与咨询师在网络上进行沟通远不如面询更深入、更具有可操作性。上述提到网络心理咨询使咨询师难以获得真实详尽的信息,因而对问题的探讨自然也只能是表面功夫,难以深入开展。

3.求助者的个人信息是否能够保密值得怀疑。网络通信和资料的保密与安全是网络心理咨询所面临的重大问题。[3]由于目前对网络的监管不力,立法不完善,或者咨询师和来访者上网操作不当,导致一些黑客和计算机病毒入侵咨询师和来访者的电脑盗取信息,并肆意传播,给心理咨询和社会带来极为恶劣的影响。此外,需要保密的资料遭到无关人士的阅读、复制、修改、删除等也是网络心理咨询中不够安全的问题所在。[4]这些问题在网络中可谓屡见不鲜,难以遏制,所以单靠咨询师的职业操守还远远不能保证保密原则的实施,而要让咨询师和来访者都要对保密信息采取严格、安全的措施进行管理。当然,由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复杂性,也很难阻止重要信息的丢失或泄露,因而求助者多会在这个问题上对网络心理咨询存在质疑。

4.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值得怀疑。显然,在这个“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社会,大多数从事网络心理咨询的人员对其所提供的心理服务均会称为是专业的。[5]但这样的信息极不可靠,除了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外,心理学爱好者和社会工作人员等更是浑水摸鱼,滥竽充数,导致求助者的问题难以得到科学、合理地解决。同时,人们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更是不敢相信网络心理咨询的真实性,这对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是严重的挑战。

(二)网络心理咨询的主要优势

1.网络心理咨询突破了时空障碍,较传统心理咨询更为便利。由于传统的心理咨询需要面对面的交谈,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达到指定的场所,这使得一些心理问题较轻的人不愿进行心理咨询,而导致问题愈加严重。而网络心理咨询不需要承受舟车劳顿之苦,只要有一台能够上网的计算机就能轻松、随时进行;当然,这也要求咨询师有时间才行。

2.网络心理咨询具有虚拟性和匿名性,使得来访者能够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李成齐指出,匿名咨询能减少面谈的压力,提高当事人的安全感,降低当事人对心理咨询的防卫,并能比较自在地表达与自我揭露。[6]也就是说,在网络中进行心理咨询,求助者可以不用顾忌太多,可以敞开心扉地向咨询师暴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咨询师对求助者的真实情况有所了解后,能够容易把握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更易与求助者产生情感共鸣。当然,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求助者所表现出来的阻抗较小,从而有利于咨询的疗效。对于一些性格内向、易焦虑或者有着难以被社会接受的心理障碍的来访者而言,在网络中可以掩饰自己的身份,避免了面询的尴尬和紧张,从而能够表露出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愿展示的一面。而这些在传统心理咨询中不愿展示的一面可能正是心理问题的根源,一旦对问题的根源有所了解后,咨询师再利用传统心理咨询的一些有效手段,那么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3.网络心理咨询的对象更加广泛。在社会发展中,有时人们对心理问题不是不够重视,而是没有合理的途径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显然,我国人们不太愿意接受传统的心理咨询,尤其是那些身份显赫之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以为进入心理咨询室的大门是尴尬的、极不光彩的,可能会被人们耻笑。这种好面子的观念在我国是根深蒂固的,要想使得人们在心理上彻底接受和认识心理咨询是很难的。而网络心理咨询避免了这样的尴尬,满足了不同身份和不同需求的求助者。求助者不必出门,在家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这有效地克服了有心理问题又不敢咨询的矛盾心理,使得咨询效果更为有效,也能预防严重心理问题的产生。

4.网络心理咨询的手段和信息更加丰富。心理问题的产生多半是因为求助者有着不合理的信念,而不合理信念的形成却是求助者没有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导致对问题的认识相对模糊而引起的。然而,传统的心理咨询难以提供与问题相关的大量信息,导致求助者整天在那胡思乱想,而问题却变得越来越严重。网络心理咨询的最大优势就在于人们在网络上可以查找许多相关问题的信息,可以同时与多位专家进行交流,从而能够十分便利地解决由于对问题理解不清所带来的心理困扰。同时,由于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轻松地创设某种情景,使来访者身临其境,给其带来更大的感召力;或者建立某个模型使来访者能够对自己的问题有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

三、小结

对网络心理咨询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利于我们对其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也将使我们看到在未来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和应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促使网络心理咨询变得更为完善,能够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可。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比较落后,社会成员对心理咨询重视不够,对其认识也很模糊。而网络心理咨询在我国才开始起步,处于萌芽阶段,网络心理咨询的形式还比较单一,咨询效果欠佳,还有很多问题难以克服,出现包括信息泄露和部分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素养等问题。尽管网络心理咨询备受争议,存在各方面的问题,但网络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只要我们正视其不足,发扬其优点,让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拓新和完善,网络心理咨询必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也必将推动心理咨询的蓬勃发展,为人类谋取最大的福利。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李雪平.网上心理咨询的优势与不足[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1):52-53.

[3]Lanford,D.Ethics and the internet:Appropriate Behavior i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J]. Ethics & Behavior,1996,(6):91-106.

[4]吴岚,张大均,余林.试论网络心理咨询中的伦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4):69-70.

[5]申腊梅,石向实.网络心理咨询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6):112-115.

[6]李成齐.网络心理咨询研究综述[J].中国特殊教育,2007,(5):86-91.

责任编辑:胡栩鸿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Networ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AN Long, KANG Zhao

(School of Education, 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Sichuan 637009,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networ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begins to come into the mind of the people as a new way of counseling. But the networ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in our country, and it has many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So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s needed for the networ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make people understand it more thoroughly.

Key words:networ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feasibility

中图分类号:R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2016)01-0079-03

作者简介:万龙(1992-),男,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收稿日期:2015-11-27

康钊(1968-),男,四川蓬安人,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及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可行性网络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
自由选择医保可行性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