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
2016-03-16刘向红黄永存
刘向红,黄永存
(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
刘向红,黄永存
(湖南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411104)
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图形/背景和脚本/图式的基本概念,并将之运用到对《天净沙·秋思》作品的分析和解读中,从而进一步挖掘这部经典作品的意蕴和内涵。
认知诗学;图形/背景;脚本/图式;《天净沙·秋思》
作为元代著名的戏曲家和散曲家马致远所作的一首小令,《天净沙·秋思》是传诵最广的中国古典诗歌之一。其在多方面都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是最成熟,也是最成功的散曲作品,被赞誉为秋思之祖,一直以来受到众多研究者和爱好者的青睐和追逐。他们从不同视域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解读和分析,并且不断发现其魅力,凸显其精髓。该曲以短短二十八个字,将多种景物并置,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了天涯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心境,透出令人哀愁的情绪。虽然众多不同研究者对该曲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随着近年来认知诗学的兴起和发展,为重新解读该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工具。
一 认知诗学
认知诗学是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尤其是Stockwell在2002年出版的CognitivePoetics:AnIntroduction和Gavins & Steen在2003年主编的CognitivePoeticsinPractice两部著作发表后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将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运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阐释中,认为认知诗学主要研究文学与认知的关系,重在从心理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阐释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们将文学看作是人类日常经验的一种特殊形式,这种特殊形式根植于人类最基本、最普遍的认知活动和生活经验。我国学者熊沐清认为:认知诗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不仅应该能够解释阅读过程或阅读机制,解释特定文学效果,还应该解释用别的分析方法不能解释的文本涵义或美学涵义;不仅从作者的角度阐释作品产生的原因和背景,更侧重于从读者的角度考察语境对作品接受的影响,即读者如何理解文学文本的。[1]学者蓝纯探究认知诗学的意义时提出:对文学的研究根植于对语言的研究,而对语言的研究最终根植于对人类的认知研究。[2]
研究认知诗学离不开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图形/背景和脚本/图式。图形/背景(Figure/Ground) 是以凸显原则为基础,它描述这样一种现象:当人类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通常落在突显的事物,即图形,而映衬这个物体的其他部分为背景。梁昭、刘代英认为图形/背景一般具有以下的一个或几个特征:(1)图形本身是完形结构,具有清晰可辨的边界使其从背景中分离;(2)图形的移动性与相对静态的背景相关;(3)图形在时间或空间上先于背景;(4)图形是背景的一部分,但是与背景分离,或图形逐渐从背景中分离成为图形;(5)图形相对于其他视图或文本更加具体,更加明亮或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6)图形居于背景之上、之前,或凌驾于或大于视图或文本的其他成分,即背景[3]。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幅“图形”,是作者对世界认知的体现,也是作者从生活的背景中突显出来的结果。而在每一部作品的内部,人物是图形,场景是背景;主要人物是图形,次要人物是背景;故事主线是图形,故事辅线是背景等,甚至到每一章节、每一段落、每一句话都存在图形与背景的对应。
而脚本/图式(Script/ Scheme)是指人们从记忆中快速提取、用以帮助人们理解话语的那些概念结构,即为那些经常地、反复地出现的事件序列而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Stockwell认为:“脚本”指导读者解读特定的情境、参与者和事件,以脚本形式储存起来的全部经验使作品的读者或听者能够填补空白[4]。与“脚本”相关的概念是“图式”(Scheme)。卢植认为:“图式”是一个心理结构,用来表征储存在记忆中的一般概念,它是一种框架、方案或脚本[5]。熊沐清将图式分为三类:世界图式(与作品内容有关的图式)、语篇(文本)图式(世界图式是否按所期待的那些顺序和结构呈现出来)和语言图式(所出现的对象是否按所期待的语言结构和风格被描述)[6]。文学图式与一般的图式不同,它是一种建构性的图式,具有三个特征:增长性(Accretion,可以给图式添加一些新的事实或材料)、调节性(Tuning,可以修改图式中的某些事实或关系)和重构性(Restructuring,创造新的图式)[4]。
以上研究者对认知诗学、图形/背景和脚本/图式的描述和探讨为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视角。将之运用到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同时帮助读者更好地认识自身,认识人类,从而实现作者写过程和读者读过程的复原。在下文中,笔者拟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进行解读和分析。
二 从认知诗学角度解读《天净沙·秋思》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将黄昏之景与羁旅行役之秋结合在一起,成为一首情景交融的佳作。开头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既营造了一种冷落暗淡的氛围,又显示出一种清新幽静的境界:“枯藤老树”给人以凄凉之感,“小桥流水人家”让人感到幽雅闲致和温暖,两幅图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意境,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一层荒凉感;而“夕阳西下”使这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加深了悲凉的气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是点题之笔。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落魄失意的天涯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诗人把十种司空见惯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字,将诗人的无限愁绪融于图景中。
(一)图形与背景的运用
从认知的宏观层面来解读,诗人一生中看到过无数的景色,有过各种各样的感受,但他选择了“秋”来表达其思乡的愁绪。“秋”是图形,相对于“秋”的其他季节就成为背景;“秋思”是图形,和“秋思”相对应的作者人生中其他时段所感受到的思乡之情是背景;作者选择特定的时期(深秋的某一天)、特定的时间段(黄昏)和特定的地点(古道上)的景象进行描述,突显其所见和所感,是图形,而诗人这一生中其他日子或时段在其他地方的所见和所感是背景。
从认知的微观层面来看,标题“天净沙·秋思”是“超前景化”图形(super-foregrounded figure即支配和限定文学文本组织形式的特征),为读者的阅读做好了铺垫,读者带着“秋思”的知识架构去解读下文。因此,标题“秋思”是图形,正文是背景。
正文以“枯藤老树昏鸦”作为开始出现在作者的视野中,是图形,映衬这一图形的背景是深秋黄昏、夕阳西下的天空,即静态的几根“枯藤”缠绕在几乎没有什么叶子的“老树”上,动态、形状较小和发出声音的“昏鸦”此时声声哀鸣着飞回自己在老树上的巢穴,一幅动和静相结合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的脑海里。在这幅画面中,动态的“鸦”是图形,而静态的“藤”和“树”是背景;而“藤”缠绕在“树”上,“藤”是图形,树是背景。
第二句“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潺潺的溪水在小桥下缓缓流淌,小桥对面住着几户人家。“小桥”和“人家”是静态,“流水”是动态,但这幅图突显的是更具有吸引力的“人家”,是这一画面的图形,“小桥”和“流水”是衬托“人家”的背景。把第一幅画和第二幅画组合在一起,“人家”成为焦点,最为突显,是图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则成为背景。
在第三句“古道西风瘦马”的画面中,又有三个景物:“古道”是静态的,“西风”是动态的,“瘦马”是动态的,构成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匹瘦弱的马迎着瑟瑟的西风在古道上慢慢行走的画面。但 “瘦马”更具有吸引力,从“古道”和“西风”的画面中突显和分离出来,是这幅画的图形,“古道”和“西风”是背景。将前三句构成的三幅画组合在一起,首先凸显的是“瘦马”,它是图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共同成为“瘦马”的背景。
第四句“夕阳西下”构成的画面中,呈现出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色。“夕阳”是图形",黄昏西边的天空是背景。前四句构成的画面中,“瘦马”仍然是图形,其余景物则是“瘦马”的背景。
在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的画面中,描绘了“断肠人”在外飘泊的情景。“断肠人”是图形,“天涯”是背景。到此刻为止,五幅画面全部呈现在作者和读者的面前,人,即“断肠人”,成为整个画面突显的焦点,是图形,而前面所有的景物和环境则全部成为背景,映衬出天涯游子的凄苦和惆怅。作者将全曲十个意象中的前九个自然地分为三组:枯藤缠树,树上落鸦;桥、桥下水、水边住家;古驿道、道上西风瘦马。最后一个意象“夕阳西下”构成了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构成了一幅秋思的“图形”。
(二)脚本与图式的运用
在《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中,作者把表达九种不同景物的名词巧妙地排列在一起,相互映照。这九种不同的景物:藤、树、鸦、桥、水、家、道、风和马,就像电影镜头一样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具有各自鲜明特征:枯、老、昏、小、流、人、古、西和瘦。每一个景物构成一个脚本和图式,让读者去遐想。这些看似普通的常用词语却蕴含丰富的文化历史积淀与内涵,能唤起秋思的普泛化情感和丰富的象征寓意。前三句的九个名词意象之间是独立的排列组合,没有连接词。各个意象之间的空间距离和相互关系需要读者调动大脑中的脚本和图式去联想和创造。
读到“悲秋”的主题,读者总会联想到万物衰亡的景象,有一种冷落、萧瑟、凄暗之感,并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它不仅带给人生理上的寒感,同时还引发心中固有的种种悲哀忧愁的情绪。这就是读者充分调动大脑中储存的脚本/图式去感受和理解作者表达的“悲秋”情绪。
而小令中的九种意象在不同的意境有其不同的解释,但都有其一定的原型,能帮助读者形成理解上的共识,读懂前人所表达的思想,构建类似的意境和画面。“藤、树、鸦、桥、水、家、道、风和马”这些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的事物,不会引起作者和读者的共鸣,但是将之与“枯、老、昏、小、流、人、古、西和瘦”搭配在一起,就产生了新的意境和情感,表达了作者不同的意图和思想。读到“枯藤”、“老树”、“昏鸦”这三种意象,都会让读者联想到衰落、破败、萎缩和凄凉的景象,组合在一起,更是染上了一层悲戚的沧桑感。接着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三种意象却是一幅温馨、充满动感和生活气息的美好画面,是从古到今文人雅士向往的田园生活。“古道”带给读者的是破旧、年代久远和人烟稀疏的荒道的景象;“西风”源自中国西部内陆,总是带来雪,带来冷风,给人寒冷、凄凉的感觉;“马”所代表的寓意总是积极进取、奋发图强、吃苦耐劳和勇往直前的,而此时的“廋马”却让读者联想到形容憔悴、步履蹒跚和摇摇欲坠,和印象中奔驰的骏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夕阳”虽然美丽,但已经“西下”,正如人生的晚年或暮年,同时也寓意着该是旅人归家的时候了。“断肠”本用以形容极度的、令人承受不了的感情刺激,表达极度悲伤痛苦之情,此时,读者想象到了“心碎肠断”该是何种的苦楚,深切感受到了“断肠人”漂泊异乡、远离家人的凄苦与忧伤的心境。读者将这一幅幅的图景:衰败的深秋、温暖的人家、寒风瑟瑟的古道、瘦骨嶙峋的老马、西下的夕阳和羁旅漂泊的游子,通过大脑中的脚本和图式串起来,构筑了一幅充满悲凉和伤感的思乡意境图,深切感受到了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悲秋之恨。
三 结 语
本文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诗学中的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图形/背景和脚本/图式,对《天净沙·秋思》进行了解读。马致远完成了《天净沙·秋思》的作品创作,为读者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作品价值的实现是读者带着各自的背景、经历、情感和认知风格阅读和理解作品,通过体验、感悟和想象构筑一个悲秋的意境和世界。总之,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具有的诗境审美魅力和丰富深厚的意蕴,激发读者更多的阅读体验和再创造空间,它的许多艺术空白和未定点形成了魅力无穷的召唤结构,期待读者进一步的参与发掘。当然,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来解读该作品是一种尝试,是否有借鉴价值,有待专家和同行的确认。
[1] 熊沐清.多样与统一:认知诗学学科理论的难题与解答[J].外国语文,2011,27(1):33-38.
[2] 蓝 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 外国语文,2011,27(1):39-43.
[3] 梁 昭,刘代英.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的天净沙秋思认知诗学解读[J].名作欣赏,2012,3(1):20-21.[4] 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2(9):77-79.
[5] 卢 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6] 熊沐清.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4):299-305.
Interpretation ofAutumnThough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oetics
LIU Xianghong,HUANG Yongcu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Hunan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Xiangtan 411104, China)
The figure/ground theory and script/scheme theory are introduc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gnitive poetics. And thenAutumnThoughtsis interpret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igure/ground theory and the script/scheme theory, which further reveals the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this classic poem.
cognitive poetics; figure/ground; script/scheme;AutumnThoughts
2016-03-29
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模因论视觉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湘教通[2014]247号)
刘向红(1964-),女,湖南湘潭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和英语教学。
H0-06
A
1671-1181(2016)04-00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