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招生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2016-03-16刘战慧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生源供给应用型

刘战慧

(湖州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专业招生背景下旅游人才培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刘战慧

(湖州师范学院 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新世纪以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认可度、招生和就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2017年开始实施的专业招生改革,将加剧该专业生源供需的失衡问题。专业的生存危机倒逼高校提升竞争力,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从课程设置、国际化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等方面,通过实施供给侧改革,彰显该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从而解决生源困境的问题。

专业招生; 生源困境; 供给侧改革;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类专业从20世纪80年代设立至今,三十多年来规模迅速扩张,同时旅游管理本科教育的专业认可度偏低、招生规模递减、就业质量不高等困境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专业地位下降影响高考考生的报选意愿,使得近年来各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或多或少存在着生源危机。从2017年起,国家教育部将在上海和浙江地区试点,高考首次采取按专业招考,废除之前按学校进行报考的方式。此举势必进一步加剧旅游专业生源的供需矛盾,尤其是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本文拟从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角度,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如何提升竞争力。

一、专业招考改革背景下旅游专业供需失衡的困境

旅游管理专业的供需关系主要涉及行业、企业、高校、学生。从行业、企业、高校、学生四个维度看,可以认为行业和企业是人才需求方,而高校和学生是人才供给方;若从高校和学生角度看,在高考志愿填报时,学生是生源的供给方,而高校是生源的需求方;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高校是供给方,而学生是需求方。高校培养的学生是否能满足行业与企业的需求是影响学生就业质量和学生对高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主要是从学校人才培养供给的角度,考虑2017年专业招生改革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探讨如何提高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竞争力。

(一)旅游专业生源的总量减少

从20世纪末期开始,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旅游专业的数量逐渐减少,以后呈逐渐递减之势。相应地从2011年开始,全国旅游本科教育的整体规模也开始稳中有降。从2006年开始,几乎每年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源都比较缺乏第一志愿考生,录取的考生分数相对也不断降低,有些年份甚至需要补录。那么可以预想,2017年采取按专业填报志愿和录取方式,原招生模式中有可能被旅游专业录取的非第一志愿考生中的部分学生就可能不再报考,造成旅游专业总体报考数量的减少,旅游专业缺乏原模式下本学校其他专业未录取生源的补充,可能会引起生源的短缺和生源质量的下降。

(二)旅游人才供需的结构性错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专业的人才培养与飞速发展的旅游形势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旅游业在人力资源方面存在两大难题:一是旅游专业大学生的行业高流失率一直困扰着旅游教育界。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旅游专业本科生在本行业内就业的人数一般比较低,约在10%~30%之间,两年后依然留在旅游行业的不到20%;二是我国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学科结构等方面存在着突出问题,即初中级人才多,高层次人才少;继承型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理论型人才多,实用型人才少;单一领域、行业、学科人才多,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少。旅游业高素质专门人才缺乏与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走低和流失率居高并存的问题,反映出旅游人才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旅游人才供需存在着结构性失衡和错位现象[1]。

(三)高校旅游人才培养的路径依赖

多年来,我国旅游专业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在迅速发展中,其质量提升未能与规模扩张相适应。目前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与考评模式沿袭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是以理论讲授为主的通用教学计划;实践考评是遵循理论教育的逻辑来进行实践课程的考评,而考评的地点依旧在课堂上[2]。这种培养机制,脱离了对市场需求的考察,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毕业生需要尽快逾越基层职业生涯成长为高层从业人员,现行培养模式导致的毕业生质量与市场要求之间的差距一方面制约着毕业生成为高级人才的进程,另一方面影响着旅游管理毕业生的行业对口就业率和流失率,也造成了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自我效能过低(据罗旭华的研究,在问及旅游专业学生“大学生是否具有专业优势”问题时,只有40.6%的学生认为具有优势,过半数的学生对此问题缺乏明显的自信)。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旅游人才供需失衡和提升专业竞争力的新路径

旅游人才供需失衡和高校旅游专业的生源危机要求高校改革目前旅游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机制的创新,改革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实施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1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强调要着力加强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虽然供给侧改革是针对经济领域提出的,但从其实质上看,也可以借鉴到其他领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是改革供给方式,即改革产生、输出、执行以及修正和调整方式,更好地与市场导向相协调。地方应用型二本高校旅游人才的培养也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人才供需错位的结构性问题,结合自己的目标、资源、师资、学科、区域等条件,通过对产生结构错位和供需矛盾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改善人才供给质量和供给结构,最终提升高校本身的专业竞争力。

三、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

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面向行业和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在该目标下进行旅游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实施提升专业竞争力的举措。

(一)“一核引领”的课程群设置

“一核引领”的课程群设置是指在一个核心的引领下设置旅游专业的课程。这个核心是指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专业的学生所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适应旅行社、酒店、景区、旅游行政部门需求的旅游专业学生所具备的独有能力,并且是可以通过学习训练获得的,具有就业竞争优势的,主要由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等构成。以核心能力为圆心,进行细化分解,构建以多种能力为半径的同心圆,然后将各种能力延伸并配以相应的课程,组成旅游专业的课程体系,即“一核引领”下的课程群。该课程群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素质拓展课、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课等模块。通过核心能力引领、理顺旅游专业的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目标,并对整合优化后的课程群进行精品化建设。

(二)“二元驱动”的国际化教育

教育国际化是大势所趋,旅游管理专业参与其中势在必行。尤其是在大类招生已经引发专业生源危机和2017年专业招生改革试点有可能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国际化教育是提高专业竞争力的出路之一。教育国际化有助于拓宽旅游专业领域,树立开放立体的理念,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3]。“二元驱动”是教育国际化的两个层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推进两个层面的教育国际化。一是国外层面的国际化,通过对外交流派出学生和引进留学生等方式;二是国内层面的国际化,通过课程设置、技能培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国际化和跨文化教育。如此,国外层面的开放性、拓展性教育和国内层面的嵌入式、浸润式培养相结合,可以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方面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学生的见识与能力,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校旅游专业的竞争力。

(三)“三段融合”的职业素质养成

针对目前旅游人才职业素质缺失的状况,有必要将职业意识、职业经历和职业能力融合进专业教育当中,构筑课堂教学、岗位实践和能力拓展的三大平台。使学生在大学形成三种经历,即校企联合培养和实践的经历、创业创新教育和实践经历、文化素质课程教育和实践经历。通过在校学习、企业实践、创业试验等环节使学生意识到良好的职业素养对个人就业、成长、成功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职业素质养成的自觉性[4]。“三段融合”的职业素质养成教育可以较好地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积极主动负责的旅游服务意识、较为丰富的文化艺术知识和修养、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必备的礼貌礼仪素质。这样的学生受行业、企业的欢迎度较高,就业的竞争力也相应提高。

(四)“四维协同”的实践能力培养

成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从供给侧改革的角度来看,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应是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四个维度协同并共同参与的包含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和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五个部分的。通过四维协同参与的实践教学的改革, 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根据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搭建模拟实训、顶岗实习、定向实践三个基础性平台,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奠定基础。分别从动手能力和思维模式两大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闭合管理体系,对学生在校学习、外出实训、企业实习进行立体化管理[5]。丰富课外实践体系,通过为学生提供感知社会的经验,开拓学生的视野,弥补校内实践教学内容与信息的不足,加强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构建循环反馈体系,在对旅游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平台式实践教学体系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原则, 创建“循环式”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建立实践教学运行质量评价体系,通过质量评价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体系, 保证实践教学全过程围绕教学质量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四、政产学研用五力并举,共同破解旅游人才的供需难题

旅游人才供需失衡的矛盾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要破解它,单靠高校是不够的。因为要真正把上述举措落实到人才培养之中以及提升考生的报考意愿需要各个有关环节的共同努力。

(一)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改革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建立多方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建设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政产学研用组成的校企合作、校政合作等关系,使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所等单位全程融入学校教学改革,共同探讨行业发展新需求,探讨教学内容的变化,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推进专业建设,对原有的核心课程适当保留,对部分基础专业课程进行删减,适当增加特色课程和国际化课程,努力保持人才培养工作始终紧贴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6]。力争把相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举措落实到人才培养实践中。

(二)政产学研用共同聚力,破解旅游专业“有业不就”和“有专不报”的难题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全世界境外游客总数将达到16亿人次,国际旅游消费将达到2万亿美元;我国“十三五”规划已经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基于行业发展需要,中国旅游就业前景是世界第一位的,业内专家认为,旅游就业存在极大的增长潜力和优势。目前我国旅游人才培养的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旅游业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因此需要政府、旅游行业、旅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共同发力,合力推动旅游人才培养和破解供需难题。向全社会尤其是旅游专业学生、高考考生、考生家长做好宣传推介工作,使考生了解旅游专业良好的就业前景。旅游行业与旅游企业进一步改善薪酬水平,完善职业发展规划,提供有竞争力的就业远景,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的满意度。政产学研用共同聚力,才能有效破解旅游专业“有业不就”和“有专不报”的难题。

五、结 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在招生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供需失衡问题,即将实施的高考招生将采取“专业加高校”填报志愿模式,以前那种靠专业调剂补充生源不足的做法将不再可行。地方院校必须实施各种供给侧改革措施,统合地方政府、高校、产业、行业以及学生及其家长的各方面力量,在课程设置、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切实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质量和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招生、培养、就业等方面立于不败之地。

[1]刘华东.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6-20.

[2]张丹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学术探索,2015(2):73-77.

[3]陆燕萍.国际化视野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能力提升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9):82-83.

[4]黄宇.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2(4):159.

[5]江少文.转型发展中上海高职高专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路[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2(4):47-53.

[6]韩国胜,李辉. 旅游管理本科课程设计的结构与挑战[J].中国大学教学,2014(10):77-80.

A Study on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Supply of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 Enrollment Reform

LIU Zhan-hui

(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Huzhou University, Huzhou 313000, China)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new century, there have been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 enrollment and employment of the tourism management specialty of the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form of professional enrollment will exacerbate the imbalance betwee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2017. The crisis forced universities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universities from the curriculum,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duc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and other aspec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ly side reforms will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professional students, so as to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source dilemma.

professional enrollment; students dilemma; reform of supply front; tourism management

2016-09-10

湖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A0039)成果。

刘战慧,副教授,从事旅游管理与乡村旅游研究。

G642

A

1009-1734(2016)12-0055-04

猜你喜欢

生源供给应用型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图表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