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毕业生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的关系研究
2016-03-15马雪玉
马雪玉
摘 要:通过对875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的问卷调查发现: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越强,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和乐观三个因子对就业能力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采取有效的心理资本开发和训练策略,帮助学生提升心理资本水平,以达到促进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毕业生;心理资本;就业能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一大批新升格的地方本科院校开始兴起,因为本科建校时间短,在教学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科研能力等方面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相对比较落后,再加上这些新升格本科院校多数处于三线的地方城市,受地理位置相对较偏、学校名气不大、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生源质量不高等因素影响,其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比较突出。新建地方本科学校毕业生能否成功就业,不但关系到这些学校自身的发展存亡,也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如何提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保证他们成功就业已经成为地方政府和高校本身极为关注的问题。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关研究显示,心理资本通过调动就业者自身素质,挖掘潜力,扩充社会资源,从而对就业能力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从心理资本的视角展开了毕业生就业能力问题的调查,以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生心理资本的特征以及与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并从心理资本的角度提出促进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心理资本量表和大学生一般就业能力问卷为调查工具,以河北省邢台学院、邯郸学院、衡水学院三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2015届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918份,有效问卷为875份,回收率为91.8%,有效率为87.5%。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的整体情况
(1)心理资本总体得分情况分析
本研究以心理资本量表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表示被试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体水平和各维度水平。被试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总均分为3.348,四个因子得分分别为3.261,3.540,3.403,3.189,均高于理论中值3,说明被试大学生的心理资本处于中等略高水平,拥有一定的心理资本存量,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四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分别为:希望—韧性—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维度的得分最高,乐观维度的得分最低。这表明被试大学生总体对未来充满希望,但残酷的就业现实情况却让他们无法乐观地对待,即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干。
(2)就业能力总体得分分析
本研究以就业能力量总均分和各因子均分表示被试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总体水平和各维度水平。具体得分情况为:实践能力3.035,自我提升能力3.316,个性品质3.551,人际技能3.519,就业能力总分为3.295。就业能力总均分和各因子得分都大于理论中值3,即被试大学生就业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四个因子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为:个性品质—人际技能—自我提升—实践能力,个性品质因子得分最高,实践能力因子得分最低。表明被试大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责任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但是当遇到具体现实问题时,还缺少实践经验,缺乏运用自身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战能力,普遍眼高手低,心有余而力不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乐观,自我效能感普遍较低,实践能力缺乏,反映出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发展中的一个短板,即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实践能力尤其是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2.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的关系分析
(1)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的相关分析
采用肯德尔相关分析的方法对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得分和就业能力得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毕业生心理资本存量越丰富,其就业能力就越强。
(2)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程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影响程度,以就业能力总分为因变量,以心理资本的四个因子作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三个:自我效能、韧性和乐观。多元相关系数R为0.611,其联合解释变异量R2为0.373,说明进入回归方程的三个心理资本因子能联合预测就业能力变异量的37.3%。就个别因子的解释能力来说,自我效能因子的预测力最高,其解释量达到26.1%,其次是韧性和乐观,解释量分别是6.0%和5.2%。因此,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和乐观水平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学校可以使用心理学的训练方法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和乐观水平,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发展的目的。心理资本对就业能力的标准化回归方程为:就业能力=0.477*自我效能+0.308*韧性+0.281*乐观。
通过本研究可知,心理资本和就业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感、韧性和乐观三个因子对就业能力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由此可见,心理资本的积累对于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必要知识传授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资本开发和训练,促使学生不断积累自身的积极心理资本,为全面提升学生就业能力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蕴慧.广东地方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06):8-11,32.
[2]王尧骏.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01):65-71,79.
[3]曹锐.心理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2.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