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通艺术院校汉唐古典舞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6-03-15张欢
张欢
摘要:汉唐古典舞专业,在孙颖先生的积极建设下自北京舞蹈学院2001年开办以来,经历了十余年的发展逐渐被舞蹈界认知和接纳。随着汉唐古典舞普及面越来越广泛,现有多所普通艺术院校开办此专业。本文就普通艺术院校培养模式存在的系列问题出发,探究和思考适用于普通艺术院校汉唐古典舞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对策。
关键词:汉唐古典舞;人才;培养模式
一、普通艺术院校汉唐古典舞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汉唐古典舞,是二十世纪末由北京舞蹈学院孙颖教授创立并开始教学实践的一门课程。课程的特色是在训练学生身体机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风格特色,文化特色,审美特色的了解和掌握。该课程从理论研究人手,经过创作实践,然后形成的大学本科舞蹈高等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北京舞蹈学院的教材适用于培养品格高,专业精,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舞蹈人才。随着汉唐古典舞越来越被社会大众熟知。全国现有多所普通艺术院校开办汉唐古典舞专业。但适用于普通艺术院校的本科教材非常匮乏,对于研究教材的系统性,规范性,训练性,科学性,典型性,和稳定性还不够完善。目前,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重庆大学舞蹈学院,甚至还有一些地方艺术院校均设有汉唐古典舞专业,及汉唐古典舞选修课程。虽然是同一专业,兄弟艺术院校的生源相比参差不齐,和专业舞蹈学院的生源相比起来更是有一定差距,在我们的生源中有一批来自普高的学生。学生整体的身体素质,体能,条件,和接受能力都存在一定差别。所以我们在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上需要重新定位生源的水平和特点关系到教材的选定,教学模式应用等问题。如北京舞蹈学院的人才定位是:培养品格高,专业精,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舞蹈人才。如果完全照搬舞蹈学院的教材和教学模式就不能对位,因此,搞清人才定位,人才类别和级别是非常重要的。以普通艺术院校汉唐古典舞这门课程的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为例,探究适用于我们的培养模式问题,作为一名汉唐古典舞教员有责任和义务来研究这项教育工作,并把汉唐古典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结合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加以对北京舞蹈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对比借鉴,总结并重新梳理适用于普通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以汉唐古典基训课为切入点进行探究和实践。
二、普通艺术院校汉唐古典舞教学模式的创新方法
我们以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课为基础,以天津音乐学院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积极探索我院本科课程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目标开展、科学总结等相关方面。以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学生为例,培养卓越性和普通型的舞蹈人才。普及汉唐古典舞,使学生群体通过对汉唐古典舞的程序训练,培养学生掌握汉唐古典舞最基本的形态和民族化的专业技能,以及身体最基本的表达与运用;树立学生的表演意识。培养情感丰富的舞蹈人才。舞蹈系于2010年对所有专业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和调整,为了广泛普及汉唐古典舞,课时量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半的同时全系所有各科专业的学生必修此门课程。所以在教学内容,方向及目标上,我们也开始重新设置和调整。因为学生程度不同,在授课内容过程中,教师以班里学生中上水平为基准进行难易度的把控。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可以开设并通过专业课和专业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基训课,可在低年级通过简单的单词和短句树立对中国汉唐古典舞的风格和审美认识。掌握最基本的气息运用,树立中国古典舞的气韵意识。同时训练腰和腿的基本能力。在中年级应该强调规范形态的同时把特定舞姿融入其中,使舞姿多变化发展,基本上以短句的训练方式为主。因为课时量的减少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但是这一块训练又是重中之重,在单一训练的同时,我们可以把速度力量分解在其他训练中来训练学生的身体速度,例如:在上肢训练和脚下步伐,跳等训练中来解决这个问题。高年级则为综合表演训练。通过上肢训练强化肩胸手臂的能力,通过下肢训练,强化胯,腿,膝盖和脚下步伐能力以及培养强化学生的表演意识。我们分以上低中高三个阶段来培养学生,需要根据时间课时来规划这三个阶段。同时在教材选定上,我们需要从易到难不断的摸索和探究如何选定教材,截取经典传统组合的同时,教师应该不断编创新的适用于普通学生水平的教材。这一点,我认为是普通艺术院校汉唐古典舞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剧目课,我们根据不同年级不同课时进入汉唐古典舞经典剧目,通过舞蹈作品加深学生对汉唐古典舞表演综合能力的提高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当然,在条件允许下,我们还可以开设专业理论选修课,让学生从理论学习中认识到中国舞蹈文化的历史发展,并结合专业课的实践从内而外的学习到中国汉唐古典舞的精髓所在。最后通过考试来判定是否达到预计的要求。
在教学模式培养上要突破的问题。1.培养模式构建创新。立足普通艺术院校;规划和调整目标导向下,汉唐古典舞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构建。2.理念的创新。“双主体”教育理念的实践运用探索,以学生为本,“单一主体”向“双主体”进行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不“填鸭式”教学。3.研究视角的创新。在大的目标导向下进行新的教学模式探究。4.研究内容的创新。不仅仅单纯进行课程研究,还研究方式,方法手段,目标等,要继承还要不断创新授课内容。5.研究方法的创新。对比研究法,如对比北京舞蹈学院汉唐古典舞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研究出适用于普及普通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
总之,在培养模式上我们最终是要使普通艺术院校汉唐古典舞的培养置于中华民族审美与取向;从方式上来讲,要使普通艺术院校的汉唐古典舞的培养模式立足于普通院校的学生实际;从目标上来说,要使普通艺术院校培养模式上培养学生掌握民族化的专业技能和汉唐古典舞的基本的形态,气质及身体最基本的表达与技能;从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民族审美情操的熏陶。希望兄弟艺术院校可以互相探讨和学习,不断开发新的教材,新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为更多普通艺术院校中国汉唐古典舞基训课的实践教学提供有益参考。让我们共同期待,也相信汉唐古典舞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不断前进的,作为一名汉唐古典舞教员我们应该坚守,更应该探索下去。但愿汉唐古典舞永远常青。
(作者单位:天津音乐学院舞蹈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