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实施策略

2016-03-15包思榕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策略

包思榕

【摘要】一篇课文,本体性教学内容是多角度多方面的。课文除了生字的教学、新词的理解、课文的朗读必须要落实到位以外,还要落实语文知识、方法和语文技能方面的内容。一篇课文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应该根据文体特点选择核心内容,依据学段目标把握学习重点,要紧扣文本特色、感悟文本个性。

【关键词】本体性 教学内容 确定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41-02

一、根据文体特点 选择核心内容

小学语文课文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文体风格,故事类的课文可谓丰富,成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另外,还有散文、小说、说明性、说理性文章、通讯、剧本、科学小品文等等,不同文体的文本语言以及表达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一篇课文时,首先应该立足文体特点,抓住文本教学的核心内容,领会文本表达的独特之处,把握本体性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实施策略,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文字魅力,并且学会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得以运用。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一课,这是一篇说明文,教师应根据说明文的特点,准确选择其核心内容,把学习目标定位于“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如何引导学生领悟作者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妙处?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类说明方法介绍一处建筑物?”这也就是本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应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紧紧抓住文本的过渡句,以及重点词句来品读、品味,感悟说明文独特的表达。教师若仅仅只停留在通过说明方法的讲解,了解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妙、建造方法独特,感受金字塔的美丽,表达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等人文性的教学上,那文本的教学就只能是浮光掠影,因为那样教的就是非本体性的内容,更不可能做到“得意、得言的同时又得法、得用”了。

又如,教学《负荆请罪》(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就要抓住剧本的文体特点,把朗读教学、词语教学、人物描写方法、剧本的呈现方式等,确定为“本体性教学内容”,并贯穿整个教学的过程,而不是把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和蔺相如顾全大局、深明大义的精神,这些非本体教学内容作为整堂课展开教学过程的。

根据文体特点,选择教学的核心内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表达之妙,还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有准确的文体意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是相当有好处的。

二、依据学段目标 把握学习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一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都有明确的规定,教学时应根据不同的学段,确定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同样是小说的教学,第二学段与第三学段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明确指出:“要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根据课标要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三打白骨精》一文时,先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而后交流“三打”的情节,接着,让学生找出文中有关环境描写的语句,指名读并谈感受。再出示《西游记》原著中描写环境的语句,与课文的语句进行比较、品析,引导学生透过语文文字,想象在这样的穷山恶水中必定有妖精出没,领悟到这样的环境描写暗示了情节的发展。这样,学生便加深了对环境描写的理解与感悟,更重要的是,有了原著的比较,让学生感悟到课文语言与原著语言截然不同的风格,懂得写文章要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课文对“唐僧”“孙悟空”“白骨精”“猪八戒”等人物的描写也很生动,我们在探究相关语句时,要学会从细节入手,关注人物的表现,了解故事情节,再把描述的先后情节贯穿起来,从而感悟人物形象,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指向“认识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这个过程中,适时出示原著中有关白骨精的“三变”外貌描写的语句,丰厚文本的同时,让学生畅谈自己透过人物形象以及细节的描写所获得的感悟,这样不仅教给学生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也激发了阅读原著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第二学段的阅读目标定位于“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这与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是不同的。所以,同样是小说,根据第二学段课标的要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的教学侧重也不同。教学时,在学生初步把握了文章内容后,教学的重点就要集中在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这件事上。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紧扣描写刘备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语句,通过划出关键词句、写一写自己的独特感悟、分角色读一读文中人物的对话等多种方式,感悟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刘备恭恭敬敬的动作的描写主要体现在课文第三自然段,此处描写非常细腻,到位:离诸葛亮住处还有半里远,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家,刘备“轻轻敲门”;刘备知道诸葛亮在午睡,不敢轻易打扰,只是“轻轻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阶下等候”,而且还等了“一个多时辰”。教学时,就要抓住这个本体性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圈、画、品味,感悟动作描写在表现人物特点中所起的作用。再找出第二自然段对关羽、张飞的描写,通过对比、品读,张飞的鲁莽和刘备的谦恭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领悟对比反衬之妙的同时,更深刻感受到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形象跃然纸上。此时不免生疑:诸葛亮究竟有何卓绝的才华,能让一个年满47岁的皇家贵胄,对这么一个名不见经传的27岁小伙儿执弟子之礼?接着探究环境的描写,对比、比喻等修辞的运用,在表现诸葛亮是个奇才的妙处。这种方式,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还能以人物的语言、动作等为突破口,着重感悟刘备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也直指学段目标。

三、紧扣文本特色 感悟文本个性

每篇文本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独特性,而本体教学的内容应体现文本的个性。教师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去发现其与众不同之处,而后引导感悟其个性之所在,从而丰实学生的语言实践。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就有很多课文的语言富有特色。如《我和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课文以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的视角来描写祖父的园子,描写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文中拟人、排比手法的巧妙运用,让作者的语言随性而朴实,读起来颇有童趣。在教学中教师抓住文本特色展开教学是关键,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阅读规律,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内容线索,以此推进教学流程。“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这一句可算得上是本文的文眼,同时也是本课的本体性教学内容,教学时以“自由”为突破口,在语文实践中,体会园中景物的自由,“我”的自由自在,以及作者心中的自由,这一切的“自由”都是祖父的爱给予“我”的,这样教学由浅入深,让学生不仅领略了文本的表达特色,同时对“自由”的理解也逐步变得深刻与丰满,最后让学生依据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进行练笔,整个教学过程就如同一篇散文,形散而神聚。

再如,作家马朝虎的《水》中以“雨中人们洗澡的快乐、一勺水带给我们兄弟的快乐”来衬托村子极度缺水之苦,这样的语言也非常有特色,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感悟反衬写法之妙;还有,《大江保卫战》中点面结合的写法,可以在比较品悟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等……这样,紧扣文本特色,选择最恰当的教学策略,就能更加凸显语文本体性教学。

总之,教学时,我们心中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从中学会取舍,取舍的关键是要懂得选择本体性教学内容,语文教学都能以本体性教学内容为出发点组织教学,这样的语文教学就会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吴忠豪[J]. 《语文课须围绕本体性教学内容组织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 2013-1.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策略
“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例谈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我的手机在哪?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
设计问题链 变告诉为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