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点纷呈

2016-03-15夏康全

湖北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方文山山行琼瑶

●夏康全



趣点纷呈

●夏康全

语文教学如何做到有趣?国培期间,我听了浙江师范大学蔡伟教授的一节课,感觉他的课趣点纷呈。下面对蔡教授的授课过程边介绍边点评。

蔡教授授课的课题是《你也能成为方文山》。课题一出现,学生立即来了兴致:方文山何许人也?介绍完方文山,教师请学生欣赏歌曲《菊花台》。熟悉的声音、熟悉的旋律让学生精神骤起,他们或跟着唱,或摇头晃脑地享受。当学生还沉醉在《菊花台》的旋律中时,歌曲戛然而止。教师问:方文山的歌词有什么特点,你们想知道吗?学生当然想知道,于是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归纳出两点:一是行文皆有出处;二是歌词中的意境非常美。“你想成为方文山吗?”教师突然问。学生的学习热情再次被激发。

教师用电子白板打出字幕“成为方文山的路径之一:译词。”并解释,译词就是对古诗词或直接翻译,或间接翻译,或深译,或浅译。接着,教师请学生边看视频边听歌曲《在水一方》,猜猜是谁译写的歌词?是依据哪一首古诗词译写的?学生听着熟悉的音乐,积极思考着教师的问题。

听完歌曲,学生说歌词是琼瑶依据《蒹葭》译写的。教师予以肯定,并介绍说:不仅方文山善于翻译古典诗词,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也喜欢翻译古典诗词作为影视剧的主题曲。现在,我们也模仿琼瑶翻译一下《采薇》里的四句诗(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好吗?许多学生都是琼瑶的“铁杆粉丝”,所以教师话音未落,学生已跃跃欲试。

接下来,学生埋头翻译并纷纷展示作品。教师也以身作则,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当初离家出征远方,杨柳飘飘春风荡漾。如今归来路途遥遥,雪花纷纷漫天飞),并说:“希望老师给你们演唱一遍吗?”学生听后欢呼雀跃,掌声雷动。教师用《千年等一回》的曲调反复演唱改编的歌曲,课堂里群情高涨。歌唱结束,教师说:“把大量的古典诗词进行组装也能写出优美的歌词,这就是成为方文山的第二条路径——混搭。请同学们欣赏羽泉的《辛弃疾》,思考歌名为什么叫《辛弃疾》?歌词有什么特点?”学生听着歌,仔细思考教师的问题。

歌声停止。学生讨论发现,歌词描写了辛弃疾的主要事迹,且歌词都出自辛弃疾的词。教师说,大家也想试试身手了吧,那么,我们现在就写一首题为《李清照》的歌词。教师的话再次点燃了学生的写作欲望。

教师通过视频展示了李清照的四首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武陵春·风住尘消花已尽》。学生调动一切思维,对李清照的四首词进行拼装组合,然后在班上展示。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展示了自己的作品:“庭院深深深几许?红藕香残玉簟秋。云中谁寄锦书来,欲语不能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沉醉哪里知归路?感月吟风多少事,惊起一滩鸥鹭。只恐双溪舴艋舟,误入莲藕花深处。如今老去事无成,此情倩谁可消除!”学生听后,一片惊叹。

教师没有在此继续用力,而及时转入下面的内容。他说:也许有些同学不喜欢上述歌词,认为是抄袭。我们还有更高级的方法,那就是成为方文山的第三条途径——演绎。演绎就是借原诗词的意境及表达方法等推陈出新。学生急切地想知道如何演绎。

教师播放杜牧《山行》的视频。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教师的问题。欣赏完后,学生通过讨论,明白了《山行》运用近于白描的手法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中的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在意境上,作者通过红叶、白云等意象,表达出豪迈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赏析完后,教师鼓动学生将《山行》演绎成歌词。学生使尽浑身解数演绎并展示作品。

学生展示完后,教师在电子屏上展示出一首演绎的作品并亲自演唱:“明月双溪水,清风八咏楼。昔年为客处,今日送君游。”唱完后,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哪位作家写的吗?”学生都不知道。教师接着说:“这位作者对于大文豪来说虽不值一提,但也很伟大哟。”说完,点鼠标,在小诗下面现出一行小字:《送客行》,蔡伟。教室里再次想起热烈的掌声。

四十分钟的教学,无处不是趣点。这样的语文课,烦忧何在?!

(作者单位:咸宁市教科院)

责任编辑姜楚华

猜你喜欢

方文山山行琼瑶
琼瑶 从灰色成长中生发粉色浪漫
《山行》
爱尚传媒打造大型诗词音乐综艺 周杰伦方文山加盟
把镜头对准自己
山行记及其他
山行
山行
重大报道中的“微表达”——以湖北日报《琼瑶话调水》专栏为例
琼瑶:最出色的洗脑专家
谢了琼瑶,哭了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