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刍议

2016-03-15赵小燕

湖北教育 2016年13期
关键词:新知预设探究

●赵小燕



“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刍议

●赵小燕

好课堂有一个显著的标志,那就是让学习在每一个学生身上真正发生。这样的课堂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正好相反,学生被教师推在了前面,教师则在学生的后面。那么,“教师在后”有哪些值得深刻反思的呢?

“教师在后”利于营造开放的课堂,展现教者的智慧。大家知道,课堂中真正的问题(即学生自己的问题),不是教师事前都可以预设到的,往往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被某个问题、某个情景诱导出来的。因此,教师应该特别关注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展开讨论产生的分歧,或是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思考,而不要总是惦记教学设计中还有什么没有完成,学生的发言偏离了路线。有专家说:低端学习就是所谓的跟随者的学习,是“我教你学”的学习方式,笔者特别认同。因为这样的学习做到极致也只是跟随了教师的进度,是一种复制型的学习。还有一种做法笔者更无法苟同:许多内容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已经弄明白了,教师还要按照预设的路径走,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学习内容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学习积极性就自然降低了。

教师站在学生后面,有利于发现学生的问题。比如,当学生站在认知的十字路口时,他会让学生在此刻留意分清方向,自己或和同伴一起判断选择正确的方向。而不是教师走在前面说,跟我来吧,别走错了路;当学生自信心不足,有些气馁时,教师会适时加油鼓劲,而不是说,哎,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呀!智慧型的教师,最高明的地方,就是他知道学生此时迫切需要的是什么。

“教师在后”有利于学生充分历练,实现自主建构。实际上,无论哪个学科的教学,在学生“想和说、读与写”的过程中,很多的问题是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的。比如理解教材的教学,教师们应该放手让学生去解读、复述和品味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进而达到真正的理解,而不必由教师包办代替。也就是说,我们习惯性认为需要教的东西,很可能学生能够自己学会。而当下,有些教师的教学还在机械地延续这样的过程:复习旧知、引导新知、讲授新知、理解新知、巩固新知。看似很完整,却不免做出了一些无意义的重复。有的课堂乍看教学效果不错,好像帮助学生增长了知识,实际上却因为缺少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内化,有的只是千篇一律的技能训练而已。当然,一些难以跨越的内容,需要深度探究的,仍然需要摆在桌面上重点讨论,不可一味推给学生。

综上所述,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充分历练、自主建构,有利于增长学生能力和才干。这样的课堂,教师为学生创造了发现的机会,教师把尝试和训练的时间让给了学生……其实,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能够更加全面透彻地认识自己的学生,充分地了解学情,以便在下一轮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我们说,“教师在后”与“学生在前”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是一种教学佳境。

应当指出,“学生在前,教师在后”不是一味地强调谁先谁后,而是强调课堂学习中的师生关系。从根本讲,是要让教师们认识到,对学习目标、学习问题、学习流程、学习结果的过度预设和包办,结果是学生思维被限制,桎梏了课堂的灵性。我们期待课堂能走出“问答式、告诉式、独白式”的窠臼,而代之以“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共享”。若能做到“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则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

当然,我们还要说,“学生在前,教师在后”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放羊”课。相反,从整体上看,教学的整体架构必须做到更加严谨有序,更需要教师从“学什么、怎么学、用什么工具学、在什么环境下学”这四个方面练就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在后”也绝不否定教师的作用,相反,更需要教师具有点石成金、拨云见日,让学生顿悟和开窍的能力。因此,要达到这些要求,需要教师站得更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更强。

(作者系宜都市教研室原主任)

猜你喜欢

新知预设探究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对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的探讨
新闻采访中语用预设探讨
预设留白 生成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