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2016-03-15刘洋
刘 洋
(沈阳医学院 学生处,辽宁 沈阳 110034)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与对策分析
刘洋
(沈阳医学院 学生处,辽宁 沈阳110034)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就业困难主要受人才市场结构性矛盾、社会意识领域、高校教育模式滞后、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影响,要改变此现状需要从政府、高校、社会、大学生自身等多个维度入手,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一方面,国家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造成政府、事业单位、国企等大幅度裁员,中小企业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阵地;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造成高校大学生人数激增,就业市场总体上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但在微观的人才市场分割上,存在较大的差距,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结构设置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人才类型与社会需求类型相脱节。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在选择需要的人才上也愈发理性,更多的是从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中择优录用,这对于学生健全知识结构、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具有市场导向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提高大学生的进取精神与竞争能力,增强自身的岗位责任意识。高校大学生在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时,往往显得无助或力不从心,缺乏对自身及就业市场的客观、理性的认识,缺乏较强的就业选择与决策能力,从根本上讲就是缺乏较强的就业能力。“当然,就业能力的开发与应用并不是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问题的灵丹妙药,就业能力的提升只是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可能,但这并不能保证就业结果,也不能代替其它改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状况的政策措施,而应与之配套进行。”[1]总体而言,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压力将持续增大。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结构性矛盾:高校人才培养的相对滞后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持续调整,引发社会各要素的一系列变革,包括对高校的人才培养与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较大影响。事实上,社会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与高校的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密切相关。有相关研究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导致传统产业对大学生的需求量较少,高新技术产业则需要大量高精尖人才,这类人才成为人才市场新的聚焦点;地区结构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东部的人才市场竞争激烈;教育结构表现出与产业结构及社会人才需求结构的不匹配性,高校的人才培养更加重理论轻实践,而当今社会则需要更多的实践型人才,同时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造成结构性矛盾的进一步凸显。由于信息流通不畅、专业与岗位不对口、人才市场培育不充分等原因,造成了高校大学生难以在就业市场迅速觅得良机、崭露头角。“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统一分配’的制度下,大学生就业完全没有择业自主权,这严重限制了其人力资本产权的实现,结果导致整个社会效益的损失。”[2]在经过就业制度改革以后,大学生拥有极大的择业就业自主权,大学生的人力资本产权得到了充分的实现,但我们同时也应清楚地看到,大学生就业择业仍然受到制度方面很大的制约,造成了大学生流动中障碍性因素频发,尤其是跨省市的流动,受到国家政策与地方政府规定的限制,在本来就已经很不景气的大学生就业上又加剧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二)观念性矛盾:社会意识领域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不仅受到制度、政策、社会需求等刚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受到来自社会意识领域的较大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人际关系与权力等级,教育逐渐沦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与方式,“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长期存在,深深烙印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驻扎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固有思维意识中,这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深刻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大多是大城市的好单位,以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等体制内工作居多,“干部情结”与“白领情结”十分严重。观念的固化形成了较为强势的社会舆论,大学生极易受此影响,不利于根据自身的优势选择适合的职业。用人单位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注重人才选用与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不愿意为大学生在社会岗位上的成长成才作长期投资,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频繁出现短期行为。
(三)方式性矛盾:高校教育模式的滞后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依然以自我发展为主,没有及时地结合外部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而作相应改变,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及产业结构的变化,专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的情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高校需要呈现出教育目标的多样性特征,并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但当今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忽视了人才市场对于高校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教师,大众化阶段以来,高校教师队伍规模增速明显落后于学生规模增长速度,师生比例过大,教师过多劳于普通的事务性教育教学工作,忽视了自身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模式的设计上缺乏新思维,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系多样性对教师的要求。另外,高校教师多为高学历人群,其特点在于理论知识过硬,但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不到位,难以发挥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作用。总体而言,无论从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是教师队伍建设上,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上均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
(四)内在性矛盾: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高校大学生自身的素养不足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因素。从内在层面上影响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大学生自身素养不足突出表现为知识面偏窄、社会责任感较差、创造性思维缺乏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大学生在适应社会环境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言语交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造成高校大学生自身素养不足的因素来自多个方面,既有社会与高校的因素,也有家庭方面的因素。我国人才市场的分化较为严重,城市人才市场与农村就业市场、高精尖人才市场与普通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多数高校大学生由于自身能力与水平的不足,只能流入低水平就业市场,导致其自身的人力资本水平持续下降,难以保值较高的专用性人力资本。高校同样要在大学生素养不足的问题上负责,其自身培养理念、模式、方法的滞后造成了人才的批量化生产,并没有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与行为特点,选择更加合理的培养方式,从而造成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单一。家庭层面,父母过多地溺爱孩子,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能力训练,同时,父母不正当的就业期望也误导大学生做出错误的就业选择。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需要政府、高校、社会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打通就业信息渠道,通过大学生素养的提升,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就业质量。
(一)政府充分履职,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者的作用,大力培育就业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各项大学生扶持计划,促进高校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缓解劳动力市场二级分化的结构性矛盾,重点援助低水平劳动力就业市场,广泛搭建就业平台,增设就业岗位,缩小低水平劳动力就业市场与高水平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差距。例如,政府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援助偏远地区的福利待遇,促进大学生加紧建设中西部地区,这既解决了偏远地区的发展问题,同时又缓解了东部地区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政府应出台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环境的政策,不断规范人才市场,尤其是要保证公平、公正、公开,畅通就业信息渠道,让大学生能够及时掌握就业信息,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意愿选择适合的职业。
(二)高校作出调整,提供优质服务
高校作为人才的供给方,要发挥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主体性功能,充分履行高校的职责,不能固步自封、扼守固有观念,应积极作出调整,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合理调整专业结构与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动态机制,及时了解社会的用人信息,通过体系、模式、方法的调整,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养。高校应加强内部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提升教师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及心理疏导的能力,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及良好的就业意识。高校也应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打造数字化校园,建立与完善大学生就业网络系统,丰富就业网站各项功能,并通过网络开展大学生就业讲座、大学生就业能力测试等活动,形成以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为核心目标的服务体系。
(三)社会充分支持,提供大学生就业便利条件
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在就业压力的各个维度中,社会环境压力的平均水平高于理论中值”。[3]社会作为高校人才的主要输出场所,对大学生就业能够产生较大的外部影响,包括就业压力、就业质量、就业方向等。因此,社会应给予充分的支持,担当起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责任,明确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对社会自身有利无害,各单位应抛弃本位主义的狭隘思想,复归人的忠贞、诚信、关爱等优良品格,避免产生急功近利的观念,尽量避免出现“打短工”思维,做好人力资源的长期投资,努力为刚入职的大学生提供成长成才通道,为大学生高质量的就业提供便利条件。
(四)大学生自身转变观念,提升就业能力
大学生自身是影响就业素养的内在因素,对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起到决定性作用。大学生要积极树立就业自主性意识,尽早培养就业观念,清楚认识就业形势与自我价值,不要盲目自信,也不应过度妄自菲薄,应立足当下,及时了解社会各种就业信息,根据自身的优势、兴趣、价值追求等确定自己的就业方向,并努力打磨自身从业前的先决条件,为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做好准备。另外,大学生要妥善处理就业所产生的压力,理性地看待就业压力,增强抗挫折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努力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贾利军,管静娟.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3(13):51-56.
[2]贺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考[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72-76.
[3]李胜强,李虹,金蕾莅.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71-76.
责任编辑:沧海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275(2016)02-0032-02
作者简介:刘洋(1982-),女,辽宁抚顺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和高校学生管理。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