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目标下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2016-03-15曹军锋
曹军锋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全面小康目标下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曹军锋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由于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在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所具有的独特性,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公共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也是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薄弱环节。对此问题的深入研究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甘青特有民族;小康社会;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公共文化建设是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是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甘青特有民族地区是对甘肃、青海的土、撒拉、东乡、保安和裕固5个世居民族在习惯上的简称,并非严格科学意义上的称谓[1]。这5个民族所处区域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公共文化建设较为薄弱。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进展较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初具规模,但是与城市、与发达的农村或者与少数民族群众的需要相比差距仍然较大。因此,深入分析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有利于发挥文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规范、调控、凝聚和驱动作用[2],为顺利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文化基础。
一、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将满足该地区农民的基本文化需求作为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向该区域农民群众提供各种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主要由文化参与者、文化设施、信息交换渠道、文化制度、文化产品等基本要素构成[3],涉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科技等多个方面。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公共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
公共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地蕴含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内容之中。仅有发达的城市,却没有繁荣的农村,绝不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目标在内的农村与城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全面小康是相较于总体小康而言,总体小康侧重于物质性消费,强调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小康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尤为重视人们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民主政治权利的保障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追求物质、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和谐发展。重视民族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公共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求农民具有富裕的物质经济生活,而且要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物质富裕而精神贫困,不符合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同时,公共文化建设也是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不仅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也从根本上有利于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公共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现状,跳出就“三农”问题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维模式,理顺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协调、全面发展的格局,是城乡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在甘青特有民族地区,许多乡村的公共文化设施相对较差,较好的图书馆、体育场及娱乐活动中心等基本上都在县城。一些农村的小学至今仍条件艰苦、师资落后,也缺乏村级的卫生所和村文化活动中心。随着近年来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逐步实现,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城乡人口、技术、资源等要素将自然流动、互为市场,但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四)公共文化建设是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
和谐社会的构建关键在人,尤其是高素质的人。在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固然重要,但社会、文化、生态等问题也不容忽视。通过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乡村舞台”建设、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等改善人居环境,为群众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不断提升群众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使农村社会充满活力,形成和谐相处的人文生态系统、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共有的精神家园,从而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困境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薄弱环节,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近三年通过对甘肃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青海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格尔木市等部分村庄的走访调研,发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成绩卓著、进步斐然,但同时也发现,还存在着许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方面。
(一)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
民族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城市或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相比较,相对滞后且不均衡,主要以饮水、道路、通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加之甘青特有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诸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公共文化建设的步伐。公共文化设施的落后又引起了文化建设的许多不适,尤其是致使大量的文化惠民工程难以有效进行,如“送书下乡”时无交通工具,“文艺下乡”时设备老化,“农家书屋”无专门的场所和经费管理,等等。即使在一些有农家书屋的地区,由于经费等诸多原因也没有被很好的利用,使用效率没有发挥出来,甚至有些地方的图书都发霉了,没有起到书屋作为文化建设阵地的作用。随着近年来加快建成小康社会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系列项目的推进,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迎来了建设的高潮,数量扩张速度很快,但从公共文化设施利用率、农民的公共文化需求等方面来看则还有很多不足,质量提升较慢。
(二)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骨干队伍缺乏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有效推动,离不开村落精英与基层干部的引领。当前,一些村落尤其是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村落精英或者流失严重,或者只专注于谋求自身的发展,不能成为群众的“代言人”或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当地的部分农民多满足于传统的较低层次的重复性生活,没有也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这与现代化所要求的新型农民大相径庭。一些基层干部由于对所处经济条件较差环境的不适、自身素质不高等诸多原因,不能紧密团结群众,不能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也不注重向群众学习,难以在农村群众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还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大学生或干部不愿到条件更艰苦的地区工作等原因,也致使能积极有效发挥才干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骨干队伍极其缺乏。
(三)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没有充分挖掘
河湟地区主要指甘青两省交接的黄河流域,是我国多元族群与文化多样性最为丰沛、积淀最为深厚的文化区之一[4]。甘青特有民族即土族、裕固族、撒拉族、东乡族、保安族等,恰好分布于此区域的中心地带,民族文化、宗教文化极其丰富。调研中发现,农民对传统文化活动有着很深的情感,但许多民族特色文化活动没有充分挖掘,举办的活动日益减少。一些年轻的、受过良好教育的农民或学生都到外地谋生,对民族特色文化活动缺乏兴趣,也没有精力学;留守的农民虽然对传统文化活动有感情,但多因年事较高、精力不足等原因无法充分挖掘和有效传承。
(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制度机制不健全
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依托各项制度的支撑和保障。调查发现,许多地区还存在公共文化建设制度机制不健全、制度落实情况不理想等问题。该规范的内容缺乏制度规范约束,一些制度规范约束的内容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又缺乏制度保障,多流于形式,尤其是难以量化的工作缺乏相应的具体标准要求,仅停留在宏观指导方面。应付检查远大于制度要求行为的需要,“墙上制度”很多只停留在“墙上”,实际执行较少,“上墙”并未“上心”,使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成效大打折扣。
三、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
从整体上看,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发展的状况还不容乐观,任务还相当繁重。对于如何把握机遇,推进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加强文化惠民工程建设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时期,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设施落后的局面应彻底改观。首先,构建文化网络平台,让农民能及时了解文化资讯和相关的富民惠民政策等,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来办理一些事情。其次,坚持送文化下乡活动,加强社会各界与甘青特有民族地区的沟通与联系,将行业优势与地区民族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文艺演出、义务支教、普法宣传、志愿者活动等,丰富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既达到宣传政策、普及知识、活跃生活、化解矛盾的效果,又受到群众的欢迎和认可。再次,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作用,尤其是涉及国家富民惠民政策、农业生产及科技致富等方面的图书资料,让读书进村、进户,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
(二)积极培育基层文化人才
从当前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社会发展实际来看,仅靠政府来发展农村文化往往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而仅靠传统的农民自身又困难重重。一方面,要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改变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另一方面,要培育新型的农民,深入挖掘和培养基层文化人才。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基层文化人才是搞好、搞活当地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首先,要重视和培养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利用好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或培养高素质的基层文化人才,做好农村基层文化人才发展规划,使其能够真正为农村文化建设服务。其次,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根本的落脚点或者最大的受益者必然是当地的农民。如果没有尊重当地农民的意愿,政府官员或者一些专家学者就成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代言人”,农民参与公共文化及其建设的积极性必然降低,这又需要政府等部门来推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民族地区农村的公共文化建设效果大打折扣。再次,要重视和培养农村的文化能人。他们是农村民间文化的弘扬者和传承者,切实保障和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并通过他们的引领作用,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农民自办文化的积极性,满足农民对文化的精神需求。
(三)重视发挥宗教文化积极作用
甘青特有民族中,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土族、裕固族信仰藏传佛教。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宗教文化的主体地位十分明显。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不能不注意到宗教文化的存在,不能不注意发挥宗教文明建设对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5]。首先,引导宗教信仰者和宗教团体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其次,维护和谐共生的宗教文化关系。宗教关系和谐是促进宗教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的必要前提,弥足珍贵。再次,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宗教文化正负两重社会功能,要处理好宗教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宗教热助长的关系,防止“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等不良现象出现[6]。
(四)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存在着大量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经过价值衡量后的传统文化精华,是重要的精神文化财富,蕴含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是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民族语言、民俗、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杂技、民间曲艺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都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必须正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成效如何,关系着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深层次内容和文化主体的精神实质。
(五)健全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首先,要创新文化理念。摒弃“小文化”“文化建设只是文化部门的事”的理念,继而确立“文化引领”的理念,让文化的灵魂渗入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要健全各项制度保障。通过制度保证文化建设工作常抓不懈。再次,要建立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建设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体系。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众的满意度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有效保障民族地区公共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公共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这正是保障人民群众公共文化权利的内核。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应源于农村、扎根农村、发挥地方优势,因地制宜地根据本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特色,有序推进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使群众文化活动可以常态化、制度化地有效开展,村民可以零距离地乐享文化盛宴。同时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多措并举,“送文化”带来农民的文化自觉,“种文化”种出农民的文化自强,“赛文化”赛出农民的文化自信,这三者缺一不可[7]。让城镇文化与村落文化相得益彰,形成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百花齐放的文化格局。
[1]张玉玲,王超.甘青特有民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区域转移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
[2]朱红叶.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3]漆向东,崔俊敏,赵翠红.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205.
[4]杨文炯,樊莹.多元宗教文化的涵化与和合共生——以河湟地区的道教文化为视点[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5]范鹏.宗教文明建设对甘肃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影响[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6]马宁.试论发挥民族地区宗教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4).
[7]孟令国.文化权利维护视角下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研究[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责任编辑:张淑瑛
10.3969/j.issn.1009-0339.2016.06.010
D633
B
1009-0339(2016)06-0057-04
2016-11-01
曹军锋,男,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