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流动幼儿教育的因素分析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

2016-03-15秦建伟周忠晓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民办流动家庭

张 静 秦建伟 周忠晓

(1邯郸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石家庄 050000)



影响流动幼儿教育的因素分析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

张 静1秦建伟2周忠晓1

(1邯郸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2河北广播电视大学,石家庄 050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伴随着家庭进入城市,特别是幼儿阶段的流动儿童身心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流动幼儿接触最直接的家庭、幼儿园角度分析流动幼儿教育现状中存在的主要影响因素,借助幼教机构以多种形式带动与引领家长、优化教育资源、更新教师和家长观念与行为,关注流动弱势群体,重视改善教育方面的不利处境,促进流动幼儿健康成长并带动流动幼儿教育现状良性发展。

流动幼儿;学前教育;现状

流动幼儿是随着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处于3~6岁年龄段的幼儿离开原籍户口登记地跟随父母打工或其他监护人一起流入城市生活居住的学龄前儿童。这一群体属于近些年来在城市中不断涌现出的一个特殊群体。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规模转移,由此带来的流动家庭子女的教育的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2010年2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保证流动儿童的平等接受学前教育的权利,这不仅是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一、流动幼儿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以河北省邯郸市为例,随机抽样选取几所有代表性的民办幼儿园小中大班幼儿共120名对其家长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和部分访谈,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05份,有效率为87.5%。通过了解与分析流动幼儿在城市教育现状中存在的家庭和幼儿园因素,如家长生存现状、家长教育素质、家长行为、幼儿园教学现状、幼儿园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等影响因素,既有助于社会、幼儿园、家庭多角度关注流动幼儿这一弱势群体,又有助于为这一群体提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和对策。经调查了解发现流动幼儿普遍存在一定的流动性,他们的生存环境一般比较差,多数父母比较忙以致对幼儿疏于照顾,导致其生活行为习惯、心理发展、社会适应、选择入园质量等方面与市区非流动幼儿各方面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流动幼儿的初始教育环境即家庭教育和走出家庭步入社会领域的教育机构如幼儿园构成流动幼儿成长环境中的重要因素,基于这一点我们特此展开分析与探讨。

二、影响流动幼儿教育现状的家庭因素分析

1.家长生存压力大、经济负担重,对孩子教育问题关注不够

在调查的流动幼儿的家庭中,多数家长特别是流动幼儿父亲在城市中以超市营销、建筑、餐饮、搬运、卖菜、物流运输、个体小商贩、保洁等行业中工作居多,母亲处于全职照顾孩子和忙于家务、兼顾家庭式经营小生意小买卖的工作形式较多。在调查的家庭中很多家长处于打工性质,从事体力劳动居多,收入不高,劳动时间相对比较长,工作节奏紧张。而且很多流动幼儿的家庭中成员较多,上有老下有小,居住条件紧张,生活压力大负担重。也有很多家长属于个体户商业工作性质,即家族式经营小商业小商品工作,从早忙到晚,甚至到很晚才能收拾结束一天工作。工作压力使得家长身心疲惫,不能投入更多精力和体力去关注子女的教育问题,缺乏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有的家长由于工作性质,如在市场或商铺摆摊,孩子长时间跟随自己一起看摊或让孩子在附近玩,吃、玩、睡一天都在家长工作地点,嘈杂、繁闹的环境甚至存在脏、乱、差等方面问题,极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还有的家长工作经常处于不稳定状态,不仅影响着家庭的收入,同时也让孩子的环境总处于“流动”状态,给孩子精神和物质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2.家长文化程度偏低,教育能力较弱,不了解幼儿的实际发展特点

很多家长(父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高中及中专以下毕业的家长居多。由于每天忙于生计,他们更多关注挣钱、吃饭、房子居住问题,对教育关注度低,在教育知识方面也相对缺乏。他们普遍认为教育孩子是幼儿园、学校的事,孩子教育的好坏更多受到教师的影响;认为只要孩子在幼儿园能吃饱、不生病就是健康,孩子学习好成绩好就行,关注分数、关注知识量;认为孩子做作业、识字、读儿歌就是好的学习行为,游戏、玩耍就是不好的表现。而且对于孩子学习知识方面家长不能及时或有效的提供帮助,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孩子的日常卫生行为习惯方面,教养能力也相对较差。很多家庭没有更多精力考虑到孩子的卫生习惯,很多孩子送到幼儿园手、脸也不洗,头发不梳,指甲也未剪。然而这些行为习惯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与健康。对于很多孩子在幼儿期出现说谎、骂人、拿别人东西等不良行为,家长缺乏耐心教导,加上自身能力有限,遇到问题就单一批评、训斥或吓唬、打骂孩子一顿;还有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认为孩子长大了问题就会自然解决,使幼儿行为不能及时得到正确疏导与矫正 。整体看家长们缺乏对孩子实际年龄特点的了解与认识,对孩子的教育呈现出一定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3.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较高,家教资源有限,与孩子心灵沟通不足

流动幼儿家长对于孩子今后的期望普遍都很高,一半多家长希望孩子们能努力读书,将来找份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不用为生计而奔波;部分家长还特别希望孩子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做个有一定地位的人,能够出人头地。只有很少数家长表示顺其自然,没有过高期望。

调查中发现,家长给予孩子的教育条件和资源很有限,很多流动幼儿没有单独房间和学习专用小桌,生活、学习、游戏经常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在家庭中多数家长未给孩子买书订书,在家中除了让孩子看电视,玩简单小玩具,就是让孩子玩手机、玩游戏。

家长与流动幼儿在一起时沟通内容简单,一般围绕孩子的作业、功课等与学习相关的话题,话题比较单一,也缺乏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家长看到孩子在不停地问自己问题时,往往表现很烦躁、着急,很多家长觉得孩子问来问去是很麻烦的事,甚至会选择离开幼儿一会,待孩子安静了才会再呆在一起,或者把孩子赶到其他家人那里,让自己清静。而不考虑孩子问问题、好奇、爱思考、模仿是这一年龄段的主要特征,甚至认为自己孩子爱动就是“多动症”,喜欢给自己的孩子随意贴标签,使得孩子与家长从心灵深处产生距离感,甚至使孩子有了抵触心理。

4.家长为流动幼儿选择入园受限,主要集中在民办园

由于流动人口本身拥有的社会资本相对匮乏,多数流动幼儿家长不能满足孩子到大型中高端的民办幼儿园和高额收费的民办早教机构接受教育,他们为孩子考虑和选择的以中小型民办幼儿园,甚至还有一些未取得资质的培训机构为主。家长多考虑的是就近入园、方便接送、入园费用较低。对于未满3岁的流动幼儿通常由家长一方或家长老人在住所帮助其代养居多,也有的家庭由于孩子多,干脆将孩子直接暂寄养到亲戚家中。

调查中发现少部分经济条件好的流动幼儿基本上能在幼儿园读满三年,而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选择在幼儿园就读一年或两年的较多,个别选择半年的学前班或教育培训机构、辅导班进行每天中午回家、上下午各集中两个小时学前识字、计算等方面的学习形式。

三、影响流动幼儿教育现状的幼儿园因素

1.民办园追求利益突出,园所质量参差不齐

对于入园来说,目前经调查与访谈市区民办幼儿园发现,只要家长能出具双方结婚证、孩子出生证明,暂住证、身份证即可准许孩子入园、入托。入园手续相对简单,也不存在任何歧视现象,各种民办园出于招生考虑通常比较欢迎各类家长送孩子入园。在入托时间上,由于规模较小,园所机制较为灵活,除了周一至周五工作外,周六、周日可以安排有弹性的计时入托服务项目,这类幼儿园通常也会随时调整服务内容方式,如增加每天的延时服务内容等。有的民办幼儿园除了日托类型外,还会提供周托服务,相对价格也会增加。对于流动幼儿想设法进入公办园,特别是进入不收任何赞助费用的为数不多的市内示范公办幼儿园来说,与市内非流动幼儿群体竞争,这一群体基本上没有希望。经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家长的社会关系、家庭实际经济能力的大小深入影响了入园的门槛标准。

对于多数流动幼儿所在的民办园来说,多以二类园、合格园居多,这类幼儿园多以中低收入人群子女为主要收托对象,园所办园条件和环境设施方面与示范园、一级园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如办园资金支持不足,园本设施与资源配备缺乏,园所评价体系标准与监管不足,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提高。此外这些民办园也在实用面积和场地运用上受到很大的局限。有的民办园地理位置位于市区商业密集区,供幼儿游戏活动的范围非常有限,很多幼儿园连户外活动场地也没有,孩子一天都只在室内活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流动幼儿的健康权和生命权。

2.民办幼儿教师工作量大、待遇低且流动性大,对幼儿施教不完整

在民办幼儿园工作的教师工作时间长,责任要求多,由于直接涉及的是按合同劳务来办,不属于政府在编岗位,教师工资与教师实际工作业绩挂钩,所在班级招生入园人数、家长评价作为衡量教师好坏的标准,工资待遇相对较低,造成教师流动性较大。园方培训也主要侧重岗前培训,而对教师入职后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和对儿童发展技能及能力等方面的学习,少之又少。这类民办园中幼儿教师学历相对较低,以中专、职高毕业为多,大专学历较少,师资队伍相对年轻,教学经验少,流动性大,也造成教师群体整体比较浮躁、或过于功利、或过于应付、或过于死板,缺乏生机和活力。

对幼儿施教方面由于教师更侧重认知方面的学习,多强调纪律,忽略幼儿情感的交流与培养。过多注重迎合家长的态度与要求,教学形式呈现出“小学化”、“超前化”,教师能力有限,对幼儿的心理发展了解不足,教学方式单一,在游戏活动中多数处于放养状态,缺乏科学必要的指导方法,对幼儿心理需要关注少,缺乏幼儿情感的沟通,整个过程中重强化训练,轻感性培养。

3.家园互动方式过于简单,家园合作缺乏合力

经调查发现,由于家长工作忙碌、加上文化水平有限,不愿参与幼儿园互动的居多,很多家长对于家园合作的互动方式很简单,主要集中在接送孩子的短暂时间,平时电话接打更少。教师与流动幼儿家长合作互动之间也主要是有关孩子学习、健康、品格方面的问题,而对于孩子心理、习惯、个性成长方面关注较少,明显看出缺乏经常性和有效沟通。流动幼儿家长对于幼儿园的要求,集中体现在对孩子的照顾、学习知识上,对于家园合作的实际意义不清楚,也缺乏一定的重视,表现很被动。

从流动幼儿所在的幼儿园实际来看,很多幼儿园不能积极充分借助社区、公共资源,与家长建立定期的家园合作机制,流于形式化、表面化,不能真正与家长资源有效结合,合力不明显,且相对封闭死板。

四、改进流动幼儿教育现状的建议与思考

1.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改善流动幼儿群体的家庭教育

借助政府、社会的多方面力量,关注与支持流动幼儿群体,将流动幼儿的教育问题纳入到政府整体发展规划中来,加强对流动幼儿教育问题的研究,制定与出台能够多方面保证流动家庭子女接受教育权利的措施和政策,可以帮助这一特殊群体积极有效的融入城市生活,同时能够增加城市社会的稳定。

如通过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社区、妇联等政府机构,联合企业、事业等多家单位、商家等为流动幼儿家庭创设良好的环境,增加流动人口了解信息的渠道。多展开“家庭教育”、“关爱孩子”宣传、学习活动,组织展牌、发放宣传册、宣传图片,指导流动家长能够以科学的视角认识家庭教育、学前教育的重要性,也可在流动人口聚居地,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对流动家庭宣传儿童的年龄发展特点,让其建立科学有效的家教观念,创建和谐家庭生活。

2.利用幼儿园资源开设“家长培训模式”,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幼儿园可以针对流动幼儿家长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困惑对其进行分阶段、分主题的培训指导。活动目的是为了提高家长的家教素养,借机探讨一些教育措施的利弊,纠正家长的错误观念与行为,提高其对幼儿的实际教育能力。流动幼儿的家长通常与孩子接触时间有限,通过幼儿园资源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教育,例如幼儿园可以不定期举行家长教子得失经验分享,聘请相关专家做家教系列讲座等,从观念上改变家长们在学前教育中的一些错误认识,提升教育理念,更新观念,从而提高家教质量。

3.创设幼儿园亲子活动平台,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

在流动家庭中由于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不够,通过幼儿园家长会、家长园地形式的指导与宣传,唤起流动幼儿家长的亲子教育意识。通过利用幼儿园展开班级亲子活动、全园亲子活动、节日亲子活动主题、家长开放日活动等,进一步加强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同时可以让教师与家长加强相互交流,做到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也为矫正幼儿的不良习惯和行为做好准备。

4.家园环境共同注入情感因素,营造和谐适宜的教育环境

鼓励家长和教师对待孩子时要学会表达内心的情感,保持理智的态度。面对孩子时要有一定的自制力,对待孩子的各种教育问题,要学会把控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对孩子发脾气,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平静的心态去和孩子交流与沟通。努力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同时希望孩子能够理解家长和教师的用心,形成适宜的亲子关系、师幼关系。

5.完善家园合作与沟通机制,形成科学育儿氛围

借助政府统筹整合资源的力量,提高流动幼儿家长素质,建立实际有效的家园合作与沟通机制,建议政府能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投入,重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制定相应的社区服务,从而加强流动幼儿家庭与幼儿园沟通协调的关系。

[1] 华桦,蒋瑾.教育公平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40~45

[2] 童敏.流动儿童应对学习逆境的过程研究——一项抗逆力视角下的扎根理论分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4~18

[3] 刘伟.浅谈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影响因素[J].科教文汇,2013,(11):39~41

[4] 索长清.城市弱势群体子女早期教育现状调查——以沈阳市3-6岁流动儿童为例[D].沈阳师范大学,2011

[5] 赵润红.流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H民办幼儿园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9

[6] 王璟.流动幼儿社会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以清远市为例[D].西南大学,2011

[责任编校:张勇]

2016-07-20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河北省5-8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1405178)的研究成果

张静,女,河北邯郸人,邯郸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G610

A

1009-5462(2016)03-0093-04

猜你喜欢

民办流动家庭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流动的光
家庭“煮”夫
论民办独立院校的“企业化经营”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恋练有词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