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你”的多角度研究
2016-03-15孙宝新
孙宝新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走你”的多角度研究
孙宝新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随着中国首艘航母的诞生,原本只出现在方言中的“走你”一词成了流行语。为了对这一词的来龙去脉和使用作出详细的描写和解释,现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平面进行分析,研究流行语“走你”的来源、涵义、结构、使用语境等问题,呈现出词义虚化、语法关系模糊,使用固定的趋势。
“走你”;语义;语法;语用
DOI:10.13963/j.cnki.hhuxb.2016.04.021
随着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成功起降,这个下达起飞指令的动作迅速火起来。网友称这个“下蹲侧屈腿,食指和中指指向飞机起飞方向,其余手指握拳,脸背对起飞方向”的动作为“走你”。不被大部分人所熟知的方言词瞬间成为社会各阶层口头使用的流行语。
自从“走你”一词走红后,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就开始了,通过中国知网搜索引擎,得到如下搜索结果:从文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有:心曲《压力,走你》,魏天飞《2013,走你》,赵严华《走你style》,老兵《今天你“走你”了吗?》,高云龙,张达《生态驱鸟,走你》;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研究的有:王志英,李艳飞《“走你”“走起”流行语探微》,栾娟《“××style和“走你”》,蒋协众《从“走×”用法的拓展看语言的潜与显》。可以看出,以往的研究偏重静态的分析,动态的研究不足。为了更全面的了解这一词语,现借鉴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进行动静态相结合的研究。此处三个平面中的语义层面着重义项及语义特征的分析;语法层面着重语法结构及句法功能的分析;语用层面着重语用环境及语用价值的分析。
一 “走你”的来源及流行的原因
(一)“走你”的来源
随着中国首艘舰母的诞生,“走你”一词广泛传播开来,它不是因为新事物的产生造出来的新词,而是旧词新用的一种表现。“走你”一词源于北方方言,以河北省沧州市肃宁方言最为典型。[1]116同时,我们可以得知方言是流行语的重要来源之一,方言中那些充满活力的方言词由于使用频率的提高,使用人数的增加,使用范围的扩大,往往逐步渗透到共同语,甚至最后具有共同语的性质。
(二)潜显理论下“走你”流行的原因
“走X”一类词的大量出现是语言的潜与显理论在词汇发展上的表现:最初只有“走红”“走俏”“走低”“走高”几个词,它们是显现的词汇现象,“走疲”“走强”“走软”“走减”“走稳”“走贬”“走劣”“走逆”等是潜在的词汇现象,虽然它们使用不广泛,但与“走红”“走俏”“走低”“走高”都具有“走+实词语素”的结构形式,它们潜在于语言中,一旦条件充足,潜性词汇便会显现出来。“走你”一词就是在重大科技事件的推动下,由潜在的词汇现象变为显性的词汇现象,可见,语言要素的潜与显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伍铁平(1993)提到制约语言变化发展的潜在机制主要有预设机制、经济机制、类推机制、对称机制、心理机制等几种。[2]47
1. 经济机制的推动。“走X”家族是由一个共同的语素加上各个不同的语素组成的结构形式,表示一类具有共同语义基础的词,表示“有XX的趋势”的意义,用汉语中已有的语素造词,一方面减少了汉语中新生语言符号的数量,另一方面,迎合了大众对原有事物熟悉的心态,便于理解使用,减轻了记忆上的负担。“走你”除了表示“有XX的趋势”的意义外,还表示加油、鼓励、共同用力的意思。像这样,多种意义只需两个语素就能表达,形式简单,意义概括,可谓言简意赅,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
2. 类推机制的推动。类推是语言产生新词的途径之一,类推本身也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一个表现。“走X”类词由最初出现的“走+形容词语素”到“走+名词性语素/动词性语素/代词性语素”,
3. 心理机制的推动。当这一与高科技相联系的动作在网上传开后,极大的好奇心驱使人们争相模仿,有些网友评论说“这是一个有力的动作,这是一个自信的动作,这是一个自豪的动作。”这一动作的流行与其蕴含的积极情感以及人们渴望彰显自己前卫、时髦、乐观的心态密切相关。
4. 社会机制的推动。现代社会科技的发达,互联网的普及,媒介的发展成为流行语产生,传播的主要原因。正是中国首艘航母的诞生,成为“走你”这一词产生的诱因,互联网以及媒介促进了“走你”这一词的迅速蔓延。
二 语义平面上的“走你”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中“走”一共有11个义项,其中有表示“趋向;呈现某种趋势”“离开;去”“(车、船等)运行;移动;挪动”等的义项。[3]1735无论是“走”的本义“跑”,还是后来的引申义,“走”都带有某种趋向,位移性的语义特征。《现汉》(第六版)虽然未收“走你”这一词条,但是作为网络流行语,它也具有这些语义特征。
“走你”主要有三种含义。第一种含义:表示某人或某事离开,消失。例如:
(1)末日走你(《舜网新闻》2012年12月23日闻标题)
(2)车来了,赶紧走你!(《新文化报》2012 年12月22日新闻标题)
(3)信息诈骗“走你”(《中国新闻网》2013 年1月10日闻标题)
例(1-3)中“走你”代表离开或消失的意思,既可以用于人也可以用于物,被修饰者既可以属于具体范畴的也可以属于抽象范畴的。如(1)中的末日代表具体的某一天,意思是末日的传言已经被打破,末日就此消失。(3)中“信息诈骗”属于抽象范畴领域,意思是让“信息诈骗”远离人们的生活。
第二种含义:“走你”表示对人或物的希冀,还表示加油、鼓劲的意思。例如:
(4)新绿城,走你(《钱江晚报》2013年3月5日新闻标题)
(5)博尔特,走你!(《网易新闻》2013年9月16日新闻标题)
(6)长庆,走你!(《中国新闻网》2012年12 月23日新闻标题)
(7)梦想,走你。(《解放军报》2013年2月16日)
例(4-7)表示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美好期望与祝福,希望能达到自己理想中的要求,还表示对梦想的一种追逐。由于表示人们对事物的一种美好憧憬,所以既可以适用于人也可以适用于物。当修饰人时,表示加油的意思,如例(6),表示对人的一种鼓励。
此外,“走你”表示启程、开始的意思。
(8)反腐排行榜,走你!(《人民日报》2014 年1月10日新闻标题)
(9)乐,不宜迟,走你!(《网易新闻》2013 年11月24日新闻标题)
(10)京广高铁昨起“走你”(《羊城晚报》2012年12月23日新闻标题)
(11)房价“走你”—2012年昆山城东房价盘点:整体上涨(《365地产家居网》2012年12月20日新闻标题)
例(8-11)中“走你”表示开始、启动的意思,这一含义是在前两种意思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开始”的意义是相对于正在行使动作的人来说,或者是相对于实施者将要开始进行的下一个动作来说的,所以无论其含义是“离开”还是“加油”,都蕴含着开始的语义特征。(8)表示反腐工作的开始启动,执行。(9)表示开始以一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去面对生活。(10)表示京广高铁正式开通运行的意思。(11)表示房价在原先基础上开始上涨。
三 语法平面上的“走你”
(一)“走你”的结构分析
“走你”这个动词带宾语的特殊表达式,表示致使性的行为。在河北肃宁方言中是“走吧你”的省略表达。“走你”从本来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上的跨层结构“走吧你”中脱胎出来,董秀芳指出这是跨层结构词汇化的一种类型;彭睿把这种现象称作“非结构的语法化”,[4]343我们认为词汇化与语法化关系复杂,两者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所以这种变化既可以看做词汇化,也可看做语法化。那么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除了用韵律学相关理论解释外,至今还没有更好的解释。该结构中的“你”不同于普通话中第二人称代词“你”,它主要用来表示某物,指人的情况不多见;更准确地说是“你”是受事,是被致使的对象。
(二)“走”的词缀化
汉语中基本词汇是新词的源泉,利用已有的语言材料去创制新词,一方面符合汉语中的经济原则,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受众的理解、掌握与使用。这样的造词方法容易产生实词的虚化,使词根演变成类词缀、词缀。汉语中典型的词缀很少,大部分是非典型的类词缀。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汉语里地道的语缀不很多,有不少语素差不多可以算是前缀和后缀,然而还是差点儿,只可以称为类前缀和类后缀。”[5]43此处“走”应看成类词缀,“走”无论由本义的“跑”到它的中心意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挪动”、“离开”再到它的引申义“趋向;呈现某种趋势”,都具有“趋向”的语义特征。在“走”意义的衍生过程中,逐渐呈现意义抽象,虚化的特征。
1.“走”意义的虚化。“走”作为类前缀,与典型词缀不同,它的词汇意义并没有完全虚化。在“走×”家族中,类词缀“走”仍然保留词根“走”的最核心意义。在“走俏、走高、走红、走你”等词中,“走”都含有向着某种趋向发展的意思。另外,“走你”动作的迅速走红,使得社会各阶层人士纷纷效仿,“走你style”随之产生。“走你style”类推“江南style”在网络中广泛使用,在这个结构中的“走你”,具有形容词的语法功能,作为定语,“走”与“你”的结合进一步紧密,结构开始固定化。两者的紧密结合使得“走”的意义进一步虚化。
2.位置固定。位置固定是确定词缀的一条重要标准,词根在词中的位置自由灵活,既可出现在其他语素前,也可以出现在其他语素后。词缀在构词时的位置是固定的,要么出现在其他语素之前,要么出现在其他语素之后,不可能既可以出现在其他语素之前,又可以出现在其它语素之后。如“阿-、第-、-子、-儿、-头”等词缀在构词的时候,所处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如“家、员、性、巴、度”等,只能出现在词尾,“反、非、泛、超”等,只能出现在词头。作为构词词缀,“走”总是出现在词的开头,位置固定。
3.构词的能产性。利用附加式构词法,汉语产生了许多新词,不能说词语的能产性归因于附加式构词法,但是词缀或类词缀却具有超强的能产性。人们用“走”作为类前缀来构成新词,从已经出现并开始使用的词来看,它的构词能力是很强的,并且还在不停地出现。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根据“走”呈现出来的新义项增加了“走红、走俏”两个相关词条。2002年增补本又新收了“走低、走高、走强、走软”。2014年版未增新的词条。但是除了《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入的词条外,其它的如“走好、走热、走顺、走涨、走平、走疲、走滞、走稳、走劣、走贬、走逆、走减、走旺、走挺、走牛、走冷、走熊”等27个词,使用也比较频繁,由此看出类词缀“走”的能产性。
(三)“走你”的句法功能
(12)马健:邓华德带给男篮的改变仅开场舞 赶紧走你!(《网易体育》2012年8月6日新闻标题)
(13)今天你“走你”了吗?(《华龙网》2012 年12月26日)
(14)孔卡版"走你"惹怒恒大! FIFA"追杀"恐全球禁赛 (《羊城晚报》2012年11月29日)
(15)中巴抛锚交警推车 网友:是最有力的“走你”(《羊城晚报》2012年12月05日)
(16)既然那么想红,就送你一程。走你!(《中国新闻网》 2013年3月6日)
(17)“走你”被孙涛演了,“骑马舞”被冯巩跳了 (《 广州日报》 2013年2月11日)
(18)不少明星纷纷加入走你大军。(《羊城晚报》2012年11月30日)
(19)鸟叔的舞,甄娘娘的话,“走你”的萌,百变大咖组成的跨年晚会,随便一个段子写手都比“卖拐”犀利——不管是雅是俗,一股脑儿堆在你面前,彼时彼刻,连本山大叔都有点不懂爱了啊。(《成都商报》 2013年1月19日 )
“走你”主要用在句尾,为了起到强调的作用,把“走你”置于句首,比如“走你,世界末日”。“走你”主要在句子中充当谓语,(12-13)中“走你”主要充当谓语,具有动词性特征,在句中充当谓语时,前面有时会有状语修饰,比如“赶紧走你”。(14-15)中“走你”主要充当宾语,具有名词的特征,前面受形容词性词组的修饰,(17)中“走你”主要充当主语,具有名词的特征,具体指代所属的姿势。(18-19)中“走你”主要充当定语,具有形容词的特征。“走你”主要在句中充当句子成分,但是有时会单独成句,此时主要表达加油的意思,比如(16)。
四 语用平面上的“走你”
“走你”作为网络流行语,与其他词语相比,具有较为特殊的使用环境。就搜集到的语料看,走你”主要在网络中的论坛、聊天室以及新闻报道中使用,正是特殊的使用环境使其广泛传播,并产生了特定的语用价值。
(一)彰显个性,诙谐幽默
“走你”一词往往为年轻一代所使用,这样的使用群体始终是时尚与个性的忠实追随者。通过新奇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既使语言幽默风趣,又拉近了说话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距离。例如:
(20)看我给你们释放一个孙悟空的“元气弹” 走你!(新浪微博)
(21)走你,我们的魔术师开始奋力旋转!(新浪微博)
(22)“走你!”王岩手指猛的朝那雪龙鱼的鱼鳍一抓。(新浪微博)
上面的例子均表现出使用者独特的言语风格,他们运用这些新词来彰显个性,达到一种标新立异的交际效果,而且用诙谐的语言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加强了人们之间的联系。
(二)吸引注意,言简义丰
“走你”一词越来越多地使用在新闻标题中,这种运用不但可以用简单的语言形式传达复杂的信息,还能进一步吸引读者的兴趣,以达到更明确、更有效的交际效果。例如:
(23)中巴抛锚交警推车 网友:是最有力的“走你”(《羊城晚报》2012年12月05日新闻标题)
(24)当又一趟列车抵达,他们不在显得过分“谦让”,“走你!”(北京晚报 2013年2月5日)
(25)航母style走你!(钱江晚报 2012年11月25日)
标题是新闻的题眼,当今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的时间越来越宝贵,一个简明扼要的标题易于吸引关注,传达出丰富的信息内容。上例用简单的两个汉字,就可以表达想要说明的复杂信息,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模式,符合人们的阅读习惯。
五 结尾
用三个平面理论去分析“走你”一词,我们得出如下结论:从语义上看,主要有三个含义:表示某人或某事的离开、消失;表示鼓励、加油;表示启程、执行。从语法上看,“走你”作为一个动宾结构,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有时还充当宾语、主语、定语,并且呈现出词缀化的特点。从语用上看,主要起到彰显个性、诙谐幽默,吸引注意、言简义丰的作用。
“语言是一个非自足的不断地进行自我调节以达到动态平衡,适应人们的交际需要的系统。”[6]47一些新词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语言系统的稳定性,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丰富了人们的表达,为现代汉语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流行词语的产生是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在不断进步,新事物不断的产生,反映这种社会变化的词汇随之产生,它们有的来自方言词,有的来自外来词,还有的属于新造词,这些词不断地涌进一般词汇,在大众中使用开来。对于这些“新词”是否会继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从一般词汇转变成基本词汇,成为一个固定的语言单位,编入到词典中,我们很难预知。就像吕叔湘先生所说“有些新词新义是不是来去匆匆的过客,还是要就此定居下来,我们难于预测。”[7]14
[1]王志英,李艳飞:“走你”“走起”流行语探微[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3,33(6):116-118.
[2]伍铁平:普通语言学概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7.
[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1735.
[4]董秀芳:句法构式与词汇化.[G]//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范学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2009:343.
[5]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3.
[6]肖劲松.青少年流行语中的“N”[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3):47-50.
[7]吕叔湘:大家都来关心新词新义[J].辞书研究,1984(1):14.
[责任编辑 张灿邦]
Multiply Angles Study on “Zou Ni”
SUN Bao-xi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Qufu Normal University, Qufu 273165, China)
As China's first aircraft carrier 's born , the word “Zou Ni”which were only used in the dialect originally changed into buzzwords suddenly. In order to make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origin、development and use of “Zou Ni”, we now analyse it from semantics, syntax and pragmatics. In our paper, we mainly study the questions of source、meaning、structure of “Zou Ni” and context. We found out the meaning of grammaticalization, grammatical relations of fuzzy, the use of the fixed trend.
“Zou Ni”; Semantics; Syntax; Pragmatics
H14
A
1008-9128(2016)04-0077-04
2015-09-29
孙宝新(1990-),女,山东聊城人,硕士生,研究方向:现代汉语。由“走红”“走俏”发展到“走熊”“走牛”“走减”“走你”。“走X”一类词的逐渐增加就是语言类推机制在起作用的结果。